[遊記] 1040218九州京阪21日 圖文版~京都獨行

作者: TinaJones (Deep River Heart)   2015-02-23 14:03:10
有圖有文無音樂的網誌版 :p
http://blog.xuite.net/tina.jones/wretch/305083797
旅遊照片一覽
http://photo.xuite.net/tina.jones
1040218九州京阪54-鷹峰~常照寺
坐市公車到千本北大路站,換6號到鷹峰源光庵前站,
下車往前走是常照寺,反向是源光庵,再走就看到斜對面的光悅寺。
常照寺是過去鷹峰地區的學院(學寮,又稱檀林),
入口紅色吉野門,是當時花魁吉野太夫(原名松田德子)捐獻,
她精通和歌、俳句、書道等,多才多藝又具美貌,
每年四月第二個星期日,常照寺會舉辦供養儀式,
真人扮演吉野太夫盛裝行走、演奏樂器、品茶等活動。
常照寺境內有不少品種特殊的櫻花,簡介影片播完,旁邊還有小相簿可看,
照片裡的櫻花很夢幻。
本堂匾額「旃檀林」是開創者日乾上人親筆,
帶狀石塊步道象徵感謝的「帶塚」是造園界的經典;
看後側白馬池裡的楓葉,這裡也是賞楓名所呢!
相簿 http://photo.xuite.net/tina.jones/19435211
(圖)
1040218九州京阪55-鷹峰~源光庵
源光庵也是賞楓名所,最著名的是本堂內的兩處景點,
一處是桃山血天井(天花板),
據說是德川家康的家臣們留守伏見桃山城時,寡不敵眾,切腹明志,血水滲入地板,
後來桃山城拆毀做為建材,其中一部分就成了源光庵的天花板,
為當時武士們的忠誠留下印記。
另一處則是方形的「迷惑之窗」及圓形的「頓悟之窗」,
從這兩扇窗看出去是庭園景致,方形代表生老病死的四情八苦,圓形代表宇宙大通。
坐在這兩扇窗前,靜靜的放空發呆,似乎能感受到那麼點超然的禪意。
本堂後方的山水庭園,借景北山,據說四季各有風情,冬天來時,恐怕是最樸素的時候。
本堂前方迴廊,早上向陽,冷颼颼的寒月時,坐在這裡曬曬,很舒服~
相簿 http://photo.xuite.net/tina.jones/19435212
(圖)
1040218九州京阪56-鷹峰~光悅寺+神光院
光悅寺也是賞楓名所,與常照寺、源光庵並稱「鷹峰三寺」。
本堂供奉本阿彌光悅翁,是日本戰國時代陶藝、漆器、茶道、刀劍研磨鑑賞等方面,
當時第一把交椅,是極富盛名的藝術家!
德川家康賜與此地,他在此創立日本首座藝術村,創作許多藝術作品,了不起!
光悅寺的楓葉,據說和其他地方的紅橙不同,是以黃色居多;光是想像,就覺得美炸了!
有機會要來這裡賞楓!
光悅寺中有許多小屋,或許是當時藝術家們的工作室?
最經典的,是後頭可遠望鷹峰三山(鷹、鷲、天),視野很開闊,還能看到京都市景呢!
坐公車到玄塚下,再轉車到神光院前,
神光院不用門票,自由入園,按電鈴才有工作人員出現,也是安靜的好地方~
相簿 http://photo.xuite.net/tina.jones/19435234
(圖)
1040218九州京阪57-二条城
二条城是德川家康為了保衛皇宮(京都御所)、
及做為自己到京都拜訪天皇時的住處所建,
後來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把豐臣秀吉留下的伏見城部分移建至此,並請工匠裝飾內部,
成了現在的華麗樣貌。
天守閣(城堡主塔)剩地基,仍留存的二之丸御殿被列為國寶,
裡面有33個房間及超過800張的榻榻米,
更別說幾乎每個房間精彩狩野派壁畫和鮮豔天花板圖樣,
順著指標動線走,每個角度都令人佇足神往!
為了維護國寶,裡面不能拍照,真的要現場親眼目睹這驚人藝術大作。
二之丸御殿前的唐門也是金光閃閃,外圍的梅林只開了兩棵,但也是小巧可愛。
庭園是特別名勝,蘇鐵在冬天包稻草保暖,可見維護景觀的認真和嚴謹~
相簿 http://photo.xuite.net/tina.jones/19435235
(圖)
1040219九州京阪58-宇治神社+宇治上神社
宇治神社供奉的是慶神天皇之子,菟道稚郎子命。
據說原本慶神天皇要傳位給菟道,但菟道卻讓位給同父異母的哥哥,
甚至自盡來終結王位的爭奪。
宇治神社主管學業,考季時必定香火鼎盛,
現在到這裡來,只覺得是郊區一個安靜的小神社。
宇治上神社也供奉菟道,但因主殿是平安時代至今唯一完整留存的神社建築,
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主殿有點像台灣所謂的廟中廟,外部包覆著裡面三間小殿,
分別祭祀菟道、慶神天皇、仁德天皇(菟道讓位的哥哥),
確實是日本神社建築中相當罕見的。
或許是因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雖然宇治上神社的範圍不大,
但賣御守的地方還有蠻多說明,原來宇治這地名,是跟菟道的日文發音一樣呢!
相簿 http://photo.xuite.net/tina.jones/19435236
(圖)
1040219九州京阪59-宇治~興聖寺+宇治川整治
興聖寺也在宇治川旁,長長的參道有個很美的名字:琴坂,
據說秋天時兩旁的楓葉非常美,也是賞楓名所。
興聖寺可以付門票300日圓入內參觀,但我只寫了朱印就離開了,
因為外頭自由參觀的部分就很漂亮,
加上整個寺廟非常的安靜肅穆,有點不好意思踏進去打擾。
宇治川因為最近幾年夏天大雨而常有水患,旁邊又有個水力發電廠,
所以正在進行整治工程。走上宇治橋,可以看到很簡明扼要的工程說明,
包括起因、做法、時程,以及預期成效等,看了就清楚了解工程過程,
且把來往宇治川兩岸的動線也確實標明,人車交會處還有工作人員協助引導,
真的讓人很安心,也讓人很佩服又羨慕;這樣用心的態度,才能讓美景常在~
相簿 http://photo.xuite.net/tina.jones/19435237
(圖)
1040219九州京阪60-宇治~三室戶寺
坐京阪電車到宇治(終點)的前一站:三室戶,
出站後往左邊直走約一公里,15分就到三室戶寺的入口。
門票500日圓,聽說是個賞花名所;
拿到簡介,看平面圖滿滿的都是花,可以想見這裡在春夏交際時會有多美!
現在是冬天,山坡上一團團綠色的植栽,在四月會開滿好多顏色、上萬朵的杜鵑;
從售票口到山門這一小段,則全是六月盛開的一萬株紫陽花(繡球花),五月則有紫藤;
主殿前更是一盆盆百餘朵蓮花,夏天時的三室戶寺,會有多麼夢幻啊!
就算離車站要來回半小時,也是值得啦!
(據說賞花季時,會有接駁車來往寺廟和車站之間)
寺廟境內還有小型的石庭枯山水,旁邊是個池景庭園,秋天楓紅時也會美炸了吧!
相簿 http://photo.xuite.net/tina.jones/19435238
(圖)
1040219九州京阪61-宇治~萬福寺+四条高倉豬排飯
京阪電車到三室戶前一站黃檗(ㄅㄛˋ),
出站往右到馬路,照指標走約五分鐘到萬福寺。
這寺廟是中國福建萬福寺住持隱元禪師,在明朝到日本來創立的,
所以這寺廟前十幾代住持都是中國籍,建築有明顯中國風:
每棟建築門上都有匾額,門的兩旁都有對聯等,是日本傳統寺廟中少見。
萬福寺供奉釋迦如來和彌勒佛(又稱布袋尊),所以有小布袋祈福的方式,挺特別。
寺廟齋堂(餐廳)旁掛超大木製魚像,旁邊說明是木魚前身,用來敲聲通知僧侶吃飯,
真有趣!
寺廟裡還四處掛一塊板子,上面寫:
「謹白大眾、生死事大、無常迅速、各宜醒覺、慎勿放逸。」挺有意思的。
晚餐回四条高倉站牌旁東洞院通口豬排飯解決,不錯吃~
相簿 http://photo.xuite.net/tina.jones/19435239
(圖)
1040220九州京阪62-梨木神社+護王神社
離仙洞御所預約參觀時間還有半小時,到旁邊梨木神社走走。
梨木神社有「萩(ㄑㄧㄡ)花名所」之稱,又稱「萩之宮」,
據說境內種了五百多株萩花,九月盛開,多為紫紅色,花瓣細小纖弱,
秋天來時一定很美!
這裡還有京都三名水唯一留存的「染井」,也確實陸續有人拿空寶特瓶來裝水呢!
穿過京都御所,另一邊有個護王神社,門口大大的野豬雕像,真是有趣!
再看到入口的布條「足腰守護」,真是太妙的神社了!
境內大大小小的野豬雕像,祈願條做成一根根綁著野豬圖卡的紙旗,
連御守也有分顧腳的、顧腰的、腳跟腰都顧的,
每個月的二十一日舉辦「足腰祭」,還有展示櫃放著全國各地奉納的野豬造型供品,
實在太妙了!
相簿 http://photo.xuite.net/tina.jones/19435259
(圖)
1040220九州京阪63-京都仙洞御所
從四条河原町坐公車到府立大病院前,照指標走到京都御所,就是仙洞御所外牆;
沿仙洞御所圍牆左轉,就看到皇宮警察站崗的出入口。
拿出網路預約單給警察確認,進到裡面受付台掃預約單上的條碼,確認護照身分,
就到旁邊休息區等待。導覽前十分鐘,會先播放仙洞御所參觀路線及景點介紹;
導覽約一小時,有中文紙本說明,也可免費借語音導覽(只有英文)。
導覽先生很正經,每個景點都會停留幾分鐘給大家拍照;
雖要走一小時,但處處美景,感覺很快就過去了。
仙洞御所是退位天皇的住處,現做為天皇和皇太子夫婦下榻處。
庭園有北池和南池,冬天來遇上整修,
但仍可見楓、櫻、梅、竹等庭園石林在水面上的迷人倒影~
相簿 http://photo.xuite.net/tina.jones/19435260
(圖)
1040220九州京阪64-龍安寺
今年京都「京之冬之旅」特展,龍安寺是其一;
平常不對外的佛殿和西之庭,這次特展有開放,機會難得,也沒讓人失望;
但因佛殿和西之庭在龍安寺裏,所以要先付門票500日圓,
進到裡面的特展入口,再付300日圓。
龍安寺的經典景點「石庭枯山水」,在午後正好讓陽光照進迴廊,
好多人坐下來曬暖暖,也熱鬧到少了寺廟應有的閑靜。
特展除了加收門票,還有專人導覽;
跟過去幾次的感覺不同,導覽的人從老伯伯變成青春少男少女,
但熱忱不減,態度不疾不徐,聽起來非常清楚又舒服!
佛殿天井挑高的龍形繪圖很特別,柱子是從台灣運過來的檜木做的!
西之庭不大,有個小間供奉創立者細川勝元。鏡容池的造景也好美~
相簿 http://photo.xuite.net/tina.jones/19435261
(圖)
1040220九州京阪65-本法寺
本法寺也是今年有參加「京之冬之旅」特展。
會想到本法寺,是發現這間廟是本阿彌光悅(鷹峰光悅寺藝術村創立者)
的菩提寺(家族世代牌位供奉處),就來個本阿彌系列吧!
本法寺的兩層多寶塔,綠色點綴深咖啡色木樁,顯得有些神秘異彩。
特展展出的佛涅槃圖,作者長谷川等伯,被尊為畫聖;展出的複製畫作品高達兩層樓!
他的青銅雕像在本堂外,仰望天空的姿勢也挺時尚的XD
特展庭院「巴之庭」是本阿彌光悅所做,「巴」指的是庭園的形狀,
庭園中還有個十角蓮花池,也是特色。
導覽解說員是個年輕小伙子,邊講邊微笑,解說很清楚,讓阿公阿媽們都聽了直讚嘆,
小夥子也被聽眾的反應鼓勵得越說越起勁,氣氛真好~
相簿 http://photo.xuite.net/tina.jones/19435262
(圖)
1040221九州京阪66-六角堂+誓願寺+錦天滿宮
從四条高倉沿烏丸通走,轉進六角通就看到六角堂。
六角堂主殿是六角形而名,實叫頂法寺,位置在京都市正中心;
即便周圍高樓大廈林立,這裡仍具有相當重要性,香火鼎盛,據說櫻花開時更美;
還有水池造景,Q版十六羅漢和合掌地藏,真討喜!
接著走到新京極通裡的誓願寺,
據說是平安時代兩大才女~清少納言、和泉氏部~潛心向佛之地;
範圍不大,但在熱鬧的商店街裡,脫鞋踩進主殿榻榻米,也可享受另一番靜謐。
沿著新京極通商店街往四条通的方向走,就到錦市場的起點:
錦天滿宮。好多的奉納燈籠、絡繹不絕的遊客,
各式各樣的御守和紀念印章,都讓這個小小的寺廟顯得非常忙碌,所以朱印是印好的,
要自個兒貼~(本遊記完)
相簿 http://photo.xuite.net/tina.jones/19435263
(圖)
(謝謝收看 ^0^)
作者: brianstudent (健身運動狂)   2015-02-23 14:17:00
老實說...你的文章很難讀.....
作者: TinaJones (Deep River Heart)   2015-02-23 14:50:00
啊??? 是因為字太多了嗎?! >"<~
作者: va2475 (淡心)   2015-02-23 18:19:00
排版怪怪的 字可以再潤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