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2014一月夜景(0113上-小田原城)

作者: nien4009 (archives)   2014-10-22 22:38:17
網誌照片版
http://blog.roodo.com/nien4009/archives/32821887.html
小田原城官網
http://www.city.odawara.kanagawa.jp/kanko/odawaracastle/
雖然我絕對沒有要完成百名城的野望
不過北到五稜郭、南到鶴丸城,也已經去過13個了
相模國小田原城無疑是關東首屈一指的名城
從橫濱出發不算太遠,只要坐東海道本線1小時,
單趟970日元也不算太貴
就決定前進第14個百名城啦
8點20在橫濱換東海道本線,在車上補眠醒來時窗外出現富士山
想拍照時電車已走到看不見富士山的地方,
以為中午回來時也能看到,所以可以不必太在意
結果回程時厚厚的雲層把山完全擋住,根本就看不到
想看到景色確實需要一點運氣
9點16分到站
車站內就有標示方向,從東口出來也有標示
告知小田原城正面入口的前進方向
站前商店街賣藝品的店,好大隻的紙馬
堀端通路邊有很多餐廳,雖然因為很早還沒開門
可是還是很吸引目光
慢慢的走幾分鐘就可以看到看板,標示三之丸的土壘遺跡
目前的城址公園僅是二之丸和其內部的總和
小田原城在迎戰豐臣軍時將防禦工事擴至最大,達到9公里
圖片來自小田原城官網
http://tinyurl.com/mn8h2wz
簡單日本城郭用語解說
曲輪、郭、丸:在城內以土壘、水堀等防禦設施,
分割成一定區塊範圍,一個城通常有數個曲輪,
為平時住居,戰時防守的要地。
本丸:城的中心地帶,通常天守閣都設置於此。
二之丸:本丸的外圍下一個郭稱為二之丸,城主一般將住所建於本丸或二之丸,
在本丸稱本丸御殿(如江戶城),在二之丸就叫二之丸御殿(如二條城)。
繩張:依據地形和防禦設施,決定城的形狀和構造配置。
梯郭式:本丸背靠天然要害藉以防守,以二之丸包裹另外兩邊或三邊的城郭配置,
在小田原城的情形是背靠八幡山。
虎口:城門通稱虎口,因應防禦設計有各種名稱。
桝形:在城門外建立四邊形空間,限制敵軍入侵人數外還能以武器圍攻入侵者。
桝形虎口是日本城郭城門防禦的終極形式
櫓:多半蓋在城角落的建築,平時依用途而有各種名稱,
戰時作為防禦的堡壘或射擊陣地。
因為不能俯瞰御殿,對城外有窗,對城內沒有開窗。
二之丸水堀,看起來很寬,底下應該有堀障子吧
(在壕溝底建造隔間,使敵軍必須如同走平衡木般移動,限制其動作,
如果摔進隔間,就會被困在裡面,守軍就更容易攻擊。
後北條氏大量使用這種守城工程。)
學橋,今天有成年式,好多女孩穿上鮮豔的和服
馬屋曲輪,在主要大門門外再設置稱為馬出的曲輪,一般是作為城門前的防禦陣地,
也有平時駐防小規模部隊的用途,在小田原城是做為馬屋使用。
二之丸銅門外的桝形,在門上貼上鐵板就稱為鐵門,用銅代替的稱銅門。
自安土城以來城中最重要的城門就會使用金屬,實戰時甚至能反彈砲彈。
這座銅門是上方建櫓的櫓門形式,在各種城門類型中最為堅固。
小田原城歷史見聞館,介紹城的歷史、經歷的戰鬥和江戶時期小田原的情形
一進來看到後北條氏五代之祖,北條早雲的盔甲
介紹後北條時期五代當主的看板
小田原城構造的變遷
登城的石階
本丸外濠溝
本丸外大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