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東海名城花見--掛川城

作者: Annn (小安貓)   2014-05-20 20:49:50
2014.04.04
在大風雨中,造訪了進入吹雪的掛川城
此次東海賞櫻行的第一座百名城
圖文網誌:http://catannchen.blogspot.tw/2014/05/14.html
純文字:
搭完大井川鐵道 ( http://goo.gl/7OmH89 )的蒸氣列車後
從家山站上車回金谷站時 才一剛上車就開始下大雨
手機也傳來了春之嵐速報
一下子從大晴天變成大雨天
從金谷站搭東海道本線約十五分鐘來到掛川
此時尚未下雨 
( http://goo.gl/fTDKI2 )
從掛川車站走到掛川城大概七到十分鐘
( http://goo.gl/d5z4qU )
掛川也是個安靜 小小的城市
雨從大井川鐵道一路跟著我們過來了
然而 在一般來說是最熱鬧的站前 完全沒有一家便利商店
我們兩人只能共同依賴一把小折傘
(因此 掛川城照片很少 不是藉口)
( http://goo.gl/wSqdDT )
走了約莫十分鐘後看到了遠遠的太鼓櫓 和太鼓櫓左方小小的天守
此時風雨其實很大(看那被吹起來的樹枝)
在城的入口處旁邊是個小小的武具屋 是不是真的賣武具不確定
但竟然有掛川車站模型!!
靜岡真不愧是模型之都啊!!
( http://goo.gl/xaz2hi )
我們看到綠橋就快速向前 那正是要通往三之丸的道路
( http://goo.gl/dqK6jt )
然後 就完全 沒有注意到 在右手邊的大手門 (暈)
沒關係 下次再來好好看Orz
在此先補充個掛川城俯看圖
( http://goo.gl/emW4QS )
我們走上綠橋,即將踏入這個十六世紀建築的城池
( http://goo.gl/81CpZr )
掛川城是1469年今川家守護大名重臣朝比奈泰熙奉今川義忠之命築城
不過並不是在現今的位置 而是在更為北邊的地方
而掛川城現址則是1512年由泰熙的長男所建
1568年,甲斐的武田氏和三河的德川氏聯手侵略今川家
今川氏真捨棄駿府城逃到朝比耐氏的掛川城 
在此抵抗了半年 還是棄械投降
從此此處成為德川家的城池,更成為和武田家對抗的據點
1590年,家康移封後,掛川城由豐臣家家臣山內一豐入城
現存掛川城的繩張,石垣,天守等近世城郭大部份於此時完成
直到1600年,關原之戰後,因隸屬東軍,立有戰功,移封高知土佐
在進入城池後 在三之丸地帶可以看到一些城郭模型
再次讚嘆 靜岡不愧是模型之都啊
( http://goo.gl/uGUosa )
( http://goo.gl/RZS9fW )
接下來要進入本丸
通往本丸之門便是這個四足門
這個是根據天保城繪圖所復元的門,並非原始建物
( http://goo.gl/xUKHkN )
從四足門進入後,便是掛川城主要核心部份的最大防域線 內堀
也就是像內護城河般的存在
過去 是由松尾池,三日月堀,十露盤堀將本丸圍繞
( http://goo.gl/OGsrf8 )
但目前只剩下三日月堀比較大比較完整,十露盤堀已沒有過往的深度
風雨中的三日月堀加上飄零了櫻花
有另一種落魄的美
( http://goo.gl/AcDmWY )
這是由三日月堀望向太鼓櫓,入場的門票也是要在那邊購買
太鼓櫓是為了報時所設的櫓,於1854年地震後重建
本來太鼓櫓是位於三之丸,但1954年時移來此處,代替原先的荒和布櫓
可以算是掛川城現存的重要遺跡之一
(然而 為了躲雨 我們就只有拍到這小小的照片 泣)
我們選擇從國家重要文化財的二之丸御殿開始參觀
因為百名城的章放在這里 毆飛
( http://goo.gl/0DJrZf )
掛川城的御殿,為山內一豐時期所建,但在1707年寶永地震時震毀後又重建
但到了1854年安政大地震又毀壞 1855~1861年重建後留至今日
是日本現存四御殿之一
(另外三個是川越城的本丸御殿,二城的二之丸御殿,高知城的本丸御殿)
御殿具有藩的儀式活動會場,藩役所及藩主的公邸三種功能
因此通常是極為華美
( http://goo.gl/6MlekD )
每次看到這種平面圖都讓我想到零系列
御殿中有些展示物可以看
並且會介紹每個房間的用途
( http://goo.gl/P6DssA )
( http://goo.gl/lisceD )
在長井裏之間的天花板上 有著當時藩主太田氏的家紋
丸桔梗 又稱太田桔梗
( http://goo.gl/vbRm1L )
掛川城在山內一豐之後的城主多為德川家親藩。譜代大名
從1601年到1746年的太田資俊,總共歷經13家,20位城主
而從太田資俊之後就一直都是太田氏擔任掛川城主直到幕末
因此在幕末重建的御殿 天花板有太田家的家紋也是很合理的
在御殿一隅展示著掛川城的模型
( http://goo.gl/WhNY5T )
再一次又要讚嘆 靜岡真是個模型之都啊~~
這是我看過最華麗的城郭模型了啊~~
御殿中收納衣物用具的長持
上方也印有太田家家紋
( http://goo.gl/zCDYIL )
出了御殿之後,往天守走去
路旁這落櫻繽紛的小池子 便是當年的十露盤堀
( http://goo.gl/1wJUO0 )
小巧可愛的池子,已感受不到原本的軍事用途
再向前,便是那立在標高57公尺小丘陵上的三重天守
在山內一豐為城主的時代所建
( http://goo.gl/THLnol )
和二之丸御殿一樣,天守也曾經在1854年的大地震毀壞
但一直沒有重建,直到平成年間
1994年,掛川城天守長為日本第一個復原的木造天守
(昭和復原的天守都是鋼筋水泥天守)
( http://goo.gl/p2Lmbu )
天守的復元除了參考古圖之外,也參考了高知城的現存天守
為什麼參考高知城
據說是因為山內一豐非常喜歡掛川城的建築設計
因此轉封至高知築城時,也造了類似的天守
雖然現存的高知天守並不是山內一豐所建的那個 而是在1747年重建的
但因為一直按原貌重建,因此可以視為和山內一豐的天守一致
進而可以回推掛川城天守原始的樣貌
從天守的下方可以看到非常高聳陡峭的石垣
( http://goo.gl/VINQKb )
( http://goo.gl/BNxW0c )
因此要進入到天守 還需要爬上彎延曲折的重重階梯
防禦能力十分良好
( http://goo.gl/XNEnRH )
天守下方的土牆 由整排的控柱支撐
通往天守的路看起來是一直線抵達
( http://goo.gl/Y9ITko )
但其實真正的入口要先轉九十度再轉九十度才能進去
古代的守城 就是靠這些彎彎曲曲的路徑來爭取時間
並且提供守軍更多的攻擊機會
( http://goo.gl/uvD9Ct )
爬完樓梯後,來到了天守下門跡
( http://goo.gl/krzkPN )
進入天守下門後就是天守丸
( http://goo.gl/J3sY46 )
此時才得以見到三重四階 望樓型天守的全貌
唐破風下的窗子和旁邊不大一樣 稱為華頭窗
( http://goo.gl/rhyb3S )
在門跡旁有個井,名字叫做霧吹井戶
( http://goo.gl/9kjsvF )
相傳當年今川氏真在抵抗德川家康攻城之際
這個井冒出大霧將整個城覆蓋讓德川家無法攻擊
因此掛川城也有雲霧城的別名
終於我們要來看看這個木造復元天守的樣子了
( http://goo.gl/haELBa )
石垣的上方有著非常多刺刺
那是劍狀的忍返
( http://goo.gl/tMMXg4 )
( http://goo.gl/N9k565 )
從附櫓進入天守,內部完全是木造的!
( http://goo.gl/nt1rYK )
在入口底部,是山內一豐的騎馬像
( http://goo.gl/lbCedf )
二樓的天花板高度較一樓低
但因為有華頭窗等,採光非常良好
( http://goo.gl/CVKVdx )
還有展出掛川城上的鯱
三樓的外緣就是展望區了
( http://goo.gl/vnkLs6 )
趁雨稍停時 我們也到了迴緣上觀看風景
( http://goo.gl/8tjTRM )
可以看到城內盛開的粉紅色櫻花
左前方較大的建物便是太鼓櫓,再更往左邊看去是小一點的四足門
據說在天氣好時可以看到富士山 甚至最遠可以看到浜松城呢
之後因由於風雨實在太大 我們便狼狽地逃離掛川城回到靜岡
其實掛川城還有許多建物目前是被移築到他處
如玄關下門(大手二之門)被移往油山寺當做山門 為靜岡目前唯一現存櫓門
如果有機會在靜岡脫停留 希望也去看看這些歷史建物
以上 短短地 介紹東海名城花見第一彈的掛川城
掛川城參觀資訊:
住所: 〒436-8650 静岡県掛川市掛川1138-24
最近站:JR掛川站
入場時間: 2月1日~10月31日:午前9時~午後5時(入館は4時30分まで)
11月1日~1月31日:午前9時~午後4時30分(入館は4時まで)
休館日:年始年末(12月30日~1月1日)
入場料:一般 300円 小中学生 150円
作者: chicmelody (chicmelody)   2014-05-22 07:19:00
您寫得真詳細!我年初去時只是走馬看花而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