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北海道旅Day9-1 網走監獄+網走湖釣公魚

作者: tigerteeth (小虎牙)   2013-11-21 15:55:18
圖文網誌版: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9451782
這幾天的行程已經來到尾聲,發覺網走真的是我無法伸展拳腳之地。
巴士太不密集,所以我決定修正我的行程。
前一天晚上才決定刪除天都山流氷館,讓早上變成網走監獄深度遊。
計畫是先徒步2.4公里至天都山入口等車去監獄。
結果忘記估算沒有人行道這件事,
這2.4公里走的太久,走到天都山入口的時候,巴士已經開走了T_T
在等車半小時跟爬坡1.2KM之間,我選了後者,又繼續往上爬。
所以從飯店出發走了快四公里,花了一小時後,我到達了網走監獄~天啊~
網走刑務所在1984年重建時,
將有保護價值的建築及文物遷至天都山,完成總佔地17公頃的監獄博物館。
途經鏡面橋,由於網走監獄在網走川的對岸,出入監獄都需經過這座橋。
其含意是以清流為鏡,反省吾身,期許受刑人出了監獄後能重新思考人生道路。
這是網走監獄博物館入口,門口旁有一位導演的紀念碑。
日本電影「網走番外地」,改編同名小說,1965年由石井輝男執導,
主角有高倉健、丹波哲郎等人,故事多為服刑者之間的復仇、情義鬥爭和越獄。
番外地是指連地址編號也沒有的地方,(日本地址都是用幾番地來表示),
藉此表達這是蠻荒的服刑地。將碑設立在網走是導演的遺言。
要繼續參觀就要買門票啦,可以先從這裡下載折價券。
http://www.kangoku.jp/ticket.htm
折扣後大人是940日幣,有附上中文導覽一張。
這個才是真正的監獄大門,俗稱紅磚瓦門。
花費五年時間,共用150萬塊磚頭於1924年建成。
門口有位清道夫像,是逃獄大王五寸釘寅吉,故事待會說,先合照。
網走刑務所舊廳舍:建築是當時政府機構的樣式,也就是仿洋風建築。
本舍從1912年重建後,一直被使用到1988年。
是監獄管理部門主軸的建築物,從獄長室、總務、保安、物資等都在這。
舊網走刑務所職員宿舍,俗稱「看守長屋」。
1912年建成,大小大約9坪,一共176座豎立在網走川兩旁。
監獄看守都攜眷入住,內部展示宿舍生活情景。
蠟像表達當時在刑務所工作後回家的父親和忙於準備晚餐的母親,
及在旁等待著晚餐的孩子們。
踏入時小朋友會自己笑,很恐怖不要被嚇到了!
這是醬油儲藏室和味噌工廠,
為了追求自給自足,建造了100平方公尺的工廠生產味噌和醬油。
休息室:1891年中央道路開挖,千名囚犯被強制勞役,到遠處開路,
途中就住在僅用木頭搭建的臨時宿舍,因此又稱移動監獄。
為了早晨有效率喚醒囚犯,用一條樹幹當枕頭,早晨時敲打木頭的一端。
囚犯每天只睡4~5小時,基本保暖被也不夠,凍斃者非常多。
(這裡的蠟像也會發出聲音,一定要這麼嚇人嗎@@)
舊釧路地方法院網走支部法庭
此建築建於1952年,當時為了改建新廳舍,因此接收了舊的法庭、詢問室等保留在此。
不論格局和配置都和原建築物相同,法庭內部道具也是當時實際用品。
獨立法庭:由單一法官受理較輕的刑罰。現在演的是對被告的質詢。
合議法庭:由三位法官進行審理較重的罪。現在演的是檢察官對證人質詢。
耕耘庫:監獄引入美式農耕技術,建立農場,基本達到監獄膳食自給自足。
這裡是收放農業機具和肥料的倉庫,
也用來儲藏收穫的農作物,另外也讓服刑者在此從事鍛造工作。
監獄歷史館,展示明治初期時代被監禁在這裡的人的生活,
以及介紹艱鉅的開拓任務和現代化牢房的設備。
這是現代網走刑務所的模擬囚室,參觀者可了解日本服刑者的現況。
服役者在此接受更生教育,定時勞動及接受職業訓練,
刑務所已經遷移至附近,今可容納700多人,仍然是日本最北的刑務所。
明治時期自由民權運動導致政治犯大量增加,為了解決監獄空間不足的問題,
政府將被判處拘禁徒刑、流役12年以上送到北海道偏遠地區進行開荒的工作。
1890年為了建設嚴峻的中央道路開鑿,1200名囚犯和173名看守員,
被送到當時人口僅631人的網走市,又因日俄關係緊張,以及管理者的急於表現,
堅持八個月內要完工163KM,造成200多人因此死亡,且死後就直接埋在中央道路邊。
囚犯森林體驗劇場,
影片內容就是展示囚犯在北海道初期發展的勞役貢獻,和戰前政府對囚犯的不人道對待。
每小時整點、20分、40分,各播放一場,每次約七分鐘。
影片是4D減1D,雖然畫面不是立體,但有許多聲光效果的搭配,蠻值得看的。
當然也有展示一些刑具和出外開墾時使用的物品。
接下來就要介紹逃獄王,也就是門口那位清道夫先生如戲的越獄人生。
西川寅吉1854-1941,14歲為替在賭場作假被殺的叔父報仇,
他殺死敵方4人後縱火,由於未成年而改判無期徒刑,關入三重監獄。
逃獄被捕後又因再次嘗試,因此被移送到秋田集治監獄,但還是關不住。
從秋田逃往故鄉的途中被巡警發現,他不慎踩到釘有五吋長釘子的木板,
就這樣踩著板子跑了12公里,最後被捕,從此有了五寸釘寅吉的封號。
寅吉除了把從富商家偷來的錢像流水般的豪賭外,
也將錢財分給開墾的農民或從外地來工作的家庭,因此一夕成名,成為百姓間的英雄。
之後被轉送到北海道樺戶,受到其他囚犯的尊敬,在他人的幫助下成功的再逃獄三次。
第一次是將弄濕的獄服往牆壁貼住,
利用一瞬間的吸著力翻越過牆(這動作需要相當過人的腳力)。
被捕後在當年的冬天,寅吉趁著大雪後的除雪作業,
假裝被捲入同伴除雪時的雪煙後逃亡。
三個月後在又函館被捕,再度被送回樺戶。
第三次是於菜田耕作時取下軟泥,
取得獄卒的鑰匙形狀,夜間竟能用和紙和剩飯,打造出鑰匙打開牢門逃走。
這次居然逃到了福岡才被捕,被送回北海道空知集治監獄,但不久又再次逃獄。
當時已年過四十的他也許體力下降,一星期內即被捕,
被收容至釧路集治監獄,之後和其他犯人一起被移到網走。
因在網走未嘗試越獄,假釋前獲得獄方信任,
安排在入口前當清道夫,一生共逃獄成功六次。
72歲的寅吉出獄後,接受劇團邀請,組成「五吋釘寅吉劇團」,作全國巡迴表演。
人氣下降後,被劇團利用拋棄,最後回到故鄉三重縣,由兒子照顧,終其一生。
接下來也是重頭戲的部份,我們要來看看當時的牢房。設計上是採用五翼放射狀平房,
以中央看守為中心,放射五組牢房,共226間,從1912年至1984年一直被使用。
雜居房約3至5人一間,面積約10平方公尺,
木牆分別以互為相反的角度構成,夏天通風,冬天則可增加暖氣進入房間的機會,
囚犯房間不能對望,但獄卒可以一次看到兩排牢房,有效隔離,減少衝突。
牢房底部灌入大量的混凝土及磚頭,防止鑽洞逃跑。
暖房設備:房舍入口均設石炭暖爐,暖氣管延伸至最尾牢房。
但其實網走監獄低於零下30度的狀況也不少見,
開暖氣最多也是零下8~9度,因此被收容過的人對這裡的回憶都是痛苦的冷。
也不知為何,這裡真的是太詭異的地方了,明明天氣很好,建築內都有一股寒意。
獨居房用來收容政治犯、重犯或妨礙他人的囚犯,面積約5平方公尺。
窗格設計讓囚犯的視野看不見走廊,但可讓暖氣傳入。
看守則憑視察孔監視、從食器口送上食物。
獄中若反覆違反規定,會施予「屏禁罰」,
也就是關入獨居房,期間禁止離開房舍並減少飲食。
而「重屏禁」則更進一步,會關入暗室,且不給寢具。
路過第四舍第24 房,我們必須談到另外一個逃獄大王白鳥由榮1907-1979。
這裡還有機器可以播放白鳥先生的聲音~
先前已經在青森監獄使用鐵絲製作鑰匙、在秋田打破天花板的換氣窗。
1944年,場地來到網走監獄,他每日以味噌湯塗於監視口的鐵枝,
鐵枝被酸性腐蝕即可輕易弄斷,
再將自己身上關節弄成脫臼,擠出監視口。 (監視口很小耶!!)
第四舍第24房就是當年囚禁白鳥由榮的囚室。
然後再爬上頂窗打破玻璃逃出。
1946年,在逃亡中被捕,拘留在札幌刑務所,
但其後又以自製的鉅子鋸開地板,並以餐具挖掘地道逃脫。
最後1948年在府中刑務所,之後成為模範囚,於1961年假釋。
接下來是浴場,真是一排身材姣好的青春肉體啊XD
囚犯脫衣至穿衣,全程15分鐘,每個動作均需要聽從指令。
第一水槽入浴->擦身->第二水槽入浴->洗臉修鬍,
每個動作皆為三分鐘,期間不可面對面,不可交談。
根據規定,囚犯在夏季至少五天一次,冬季則是十天一次,然而這個標準還是很難到達。
原來即使15分鐘就要洗完,一天最多只能兩百人次入浴。
因此對於收容破千的監獄,要完成相當困難。
紅磚獨居房,對於違反規則的囚犯,
監獄會減少他們的飯菜量,並把他們關在這個沒有窗戶和光的牢房反省。
牆壁厚達40公分以上,關門後不見天日。
教誨室建於1912年,經修復後,在2005年被認定為國家文化財。
這裡是利用信仰讓囚犯反思過錯,重返正途的地方。
教誨室包含日本佛教、神道教以及基督教的元素。
最後是販賣處,有許多工藝品出自於受刑人之手。
而且賣店的阿姨人很活潑又親切,所以最後忍不住買了吊飾和T-shirt。
接下來運氣很好,兩段都有搭乘到巴士。
11:35離開監獄,在監獄門口搭到11:51前往天都山入口。
然後在該站坐到11:55開的美幌線巴士,
在網走湖觀光飯店前下車。終於不用走路了,好開心!!
兩段巴士都是140日幣,我投150日幣都沒有找錢@@
首先經過昨天晚上已逛過的暖洋洋網走會場。
白天比較有人氣,至少很多項目都有在移動,雖然人數還是不多。
其他的昨天都介紹過了,放上來是想讓大家看看不同感覺。
通往湖邊要經過一條小雪牆,好像立山黑部啊XD
而且今天的目的其實是想看網走湖釣公魚(ワカサギ釣り)。
從暖呼呼網走會場出發,沿國道向網走湖莊方向徒步數分鐘,可到達會場。
自從有一次在緯來日本看到在結冰湖上釣魚的節目,就一直很想親自看看。
放在北海道的最後一站還蠻有感覺的,一個人冰天雪地的旅程也要進入尾聲啦!
網走人在網走湖繁殖公魚多年,公魚成為網走湖最大魚種。每年一月至三月是最佳季節。
從釣竿、魚鉤魚餌、鑽洞、椅子,
基本配備租齊至少需要1800日幣,不過純觀賞的話可以免費入場。
選位置和鑽洞後即可開始釣魚。
每個人的配備都不太一樣,可能想租的項目不同吧?
有些人還真的有不少收穫耶
我逛到12:42離開網走湖,爬回飯店拿行李。
臨走前居然想要買一罐SAPPORO來紀念一下這趟旅程
~結果是又要顧行李,又要拿飲料,超麻煩的啦XD
最後搭上預定13:17,實際13:22到達的巴士前往女滿別機場。
所以下一篇是久違的~飛行記錄~
回到北海道全系列文章: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946620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