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北海道旅Day2-2 精采絕倫的札幌雪祭

作者: tigerteeth (小虎牙)   2013-10-20 10:08:08
圖文網誌版: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9150831
===========================================================================
下午兩點20下車後,搭乘地鐵南北線來到「大通」站前往飯店。
不過就在這一點點的路程,已經感覺某U牌發熱內衣無效,
進入飯店房間後,趕快把阿嬤衛生褲給他穿起來。
另外四輪行李箱在北海道,感覺也沒有那麼好用喔,
想要高尚的滾是不可能的,一會兒卡住硬冰,一會兒在薄冰上整個溜走><,
本人為了救行李,還差點撲倒,最後還是只有用兩個輪子來拉。
第一次體驗到薄冰會滑,原來就是這個意思啊~
今晚住宿的リッチモンドホテル(Richmond hotel)札幌大通
位於南2条西四丁目,選這裡是因為逛哪裡都方便,待會一樣會有專門的飯店介紹文。
在飯店休息了45分鐘,還是要來面對外面的冰天雪地。
從飯店徒步4分鐘就抵達大通公園會場了,
今天要參加的是:さっぽろ雪まつり(札幌雪祭)。
今年是第64屆,舉辦的日期是2/5~2/11。
每年舉辦的詳細日期,可以自行上官網看一下喔!http://www.snowfes.com/
雪祭其實有三個會場,最有名的當然是長達1.5公里的大通會場。
地點位於大通公園1~12丁目,點燈時間是從黃昏至22:00,不需要門票。
札幌雪祭始於1950年,當時由當地的中學生和高中生在大通公園製作了6座雪像,
同時還舉辦了打雪仗大賽、雪像展、狂歡節等活動,
當時約有5萬多人參加,受歡迎的程度完全超乎預期。
此後雪祭便成為札幌市民在冬季例行的重要活動。
之後陸續加入了陸上自衛隊(當地陸軍)和商家的贊助,
雪雕製作更加大型,也更加精巧。
近年更舉辦了國際雪雕大賽,而變成每年都會突破兩百萬觀賞人次的大型活動。
今年也在短短七天,突破236萬人次。
不想多走路,所以直接從最靠近飯店的四丁目開始逛起。
4丁目是STV・よみうり広場(STV讀賣廣場),主展大雪像:伊勢~神話への旅。
這雪像是呼應今年十月要在伊勢神宮舉辦「第六十二回神宮式年遷宮」。
伊勢神宮是供奉著天皇的祖先太陽神:天照大御神的神社。
神宮本殿每隔20年,依原型進行重建,稱為神宮式年遷宮。
活動包括天照大神的新裝束、新神寶,將天照大神遷移至新殿等一系列的儀式。
這活動其實也是將一千三百年的遷宮歷史、
傳統、文化、技術傳於後人,有極高的文化意義。
這個雪像是由STV(札幌電視台)、讀賣新聞企劃,由陸上自衛隊雪祭協力團製作。
神話人物部分不是很瞭解,不過光是看人物、廟宇和宇治橋的雕工,就精細到很誇張了!
沒想到軟綿綿的雪也能塑造出這種高好幾公尺的雕像。
至於這麼大型的雪像是怎麼製作,有哪些步驟,就請大家移駕到官網啦~
http://www.snowfes.com/t/making.html
5丁目的環境廣場(環境ひろば),代表大雪像是豊平館,
豐平館是北海道開拓使興建的歐式賓館,也是明治天皇駕臨北海道時的住所。
豐平館最初建在北一條西一丁目,曾經很長一段時期成為札幌文化活動的中心,
隨著都市發展,1958年遷址至現在的中島公園內,1964年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遺產。
除一般的對外開放外,還有結婚儀式、音樂會...等其他用途。
*豐平館自2012年起因實施耐震工程,休館4年。
在這裡照相也有點想當比例尺的意圖。
請別人照相時,使用相機怕對方不會操作,使用智慧手機在北海道卻很麻煩。
但是日本人通常都會很有禮貌的脫掉手套,照好再戴回去。真是麻煩你們了~
然後我自己戴的可是觸控手套,摸哈哈哈,真是好物!!!
5丁目的毎日氷の広場,遠看就有點眼熟,果然,這個大冰雕就是中正紀念堂。
一想到我家附近的建築物被搬來這裡就好感動啊~
還有前陣子Time For Taiwan的廣告。
在堂前的廣場也正在舉辦活動,傍晚時還有打燈,好熱鬧喔!
6丁目是市民の広場,這裡有北海道食の広場,
賣著許多北海道有名小吃,可惜我根本擠不進去。
雪祭最後一天當然人潮也不是蓋的,不過整體來說比逛元宵節舒服很多。
我好像也是在這裡跌倒的樣子,在北海道這幾天無數次快要跌倒,
不過最後總計三次真的摔下去。
今天是因為邊走路邊用手機打卡,然後就踩到滑的地方,差點手機相機也飛出去,
為了搶救這些3C,最後只好選擇跌倒,雖然穿很多但還是頗痛><。
7丁目是HBC泰王国広場,大雪像是泰國的大理石寺,
為了紀念泰國王室首次訪日50週年,依照拉瑪五世路口附近的大理石寺製作。
雪像高15公尺,長26公尺,由HBC北海道放送企劃,
ANA、泰國旅遊局、松下電器贊助,一樣也是陸上自衛隊製作。
畢業旅行的時候也去過大理石寺,外觀上可說是真的一模一樣呢!
8丁目是雪のHTB広場,是北海道電視台企劃區。主展大雪像是歌舞伎座。
歌舞伎座開業於1889年,是一座民營劇場,劇場經歷了關東大地震和二戰空襲,
雖然歷經多次燒毀和修復,該劇場仍擁有120年的歷史,是歌舞伎的殿堂。
歌舞伎座於1951年開始大規模改建,於2013年春天完工,
因此也算是搭上時事話題的雪像。
高10公尺,共花了29天,你很難不對這種展現日式建築細緻的雪雕感到讚嘆。
建築前方一樣有HTB的吉祥人物在唱跳活動,吸引不少人圍觀。
從三丁目走到九丁目也花了40幾分鐘,太陽都要下山了…
9丁目是市民的廣場,主展有兩個,一個是Thank you(湯~),
這個可能是耍幽默吧,日文的「湯」字發音跟you有點像,
展品好像試圖表達,如公共浴池般的的氣氛。
但也利用這個作品,在此感謝所有參加雪祭的人們。
我覺得比較像是小時候做的海底世界,或是海鮮在泡澡啊@@
另外一個雪像是北海道大學綜合博物館。
是在1999年將理學部本館改建而成,旨在保育及傳承北海道自然文化。
10丁目UHBファミリーランド(UHB家庭園地),由北海道文化放送企劃。
這個大雪像應該不用解釋吧?就是小丸子飛去夏威夷了。
是紀念去年10月夏威夷航空開通札幌到檀香山的直飛航線。
背景設定為小丸子全家正在夏威夷的威基基海灘玩,
爺爺、姊姊和小玉正在獨木舟上享受夏威夷美好時光。
現在看覺得小丸子的頭是遊客的好幾倍大,有點恐怖XD
11丁目是国際広場,舉辦國際雪像大賽,
參賽國家約有15組,三人一組,於雪祭舉行前兩天開始,需在四日內完成。
我拍了幾個覺得很不錯的,像是第二名:芬蘭的 Can you hear the trill?
第三名:印尼的BALINESE DANCER
沒想到台灣也有參展,可是作品還蠻讓人失望的,不看名字真的不知道這是三太子……
前方這小孩被父母牽著,居然也可以滑過好一段路,小孩玩得很開心。
所以逛雪祭務必要小心啊,很容易跌倒的!
12丁目又是市民廣場了,雖然技術上和前幾區差了很多,
不過感覺褪下了許多廣告和商業色彩,多半都是卡通人物或日本的建築
OPEN醬和PLEASE美眉也飛來日本參加雪祭,一起開心玩,鞏固台日友情。
(順便販賣雪祭限定產品,這才是目的吧?)
滑溜梯可說是雪祭最好玩的活動了,
這邊排隊排很長,還好後來幾天我也有在別的地方玩到。
3丁目是HTB PARK AIR広場,贊助商是白色戀人。
高度24m,全長60m,最大斜度39°的巨大跳台。
除了滑雪板和滑雪大會以外,還有許多特技表演喔!
2丁目是道新企劃的氷の広場,
主題是氷の国~白き翼のプリンセス~(冰的國家~白翼的公主)
大致上就是拯救公主的有獎徵答遊戲,有興趣的人可以看這邊。
比起遊戲,這麼大型的冰雕城堡也是很少見呢!
城堡旁邊有位頗有台風的妹妹正在彈奏YAMAHA電子琴也很吸睛。
就連吸菸區也是用冰磚搭建的喔!
1丁目是J:COM廣場,是個東西長21公尺,南北長25 公尺的溜冰場。
嗯…為什麼二月了還有聖誕樹??
碰巧多摩君也在這裡,就順便合照一下吧。(天啊,這角度好胖)
今天是我爸生日又是大年初二,決定出發日時,發現雪祭只到這一天,真的好糾結。
不過雪祭真的超壯觀,連續12個馬路口都是相當精采的大型冰雕和雪雕,
也不枉費我拋棄爸爸和家人了XD
介紹完雪祭,今天卻還沒有結束喔!
下一篇是冰祭、TV塔、還有在蟹將軍吃螃蟹大餐喔!
就像我之前說的,這真的是行程很滿的一天。
回到北海道全系列文章:http://sultt.pixnet.net/blog/post/2946620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