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會津戰爭之地—興徳寺・會津若松城

作者: TiffanyJang (ARC_Y)   2012-10-05 16:32:16
會津戰爭之地,会津若松—興徳寺・会津若松城
雖然幾乎算是沒有提到,不過這是明年大河劇的主角新島八重的老家(*ˊωˋ*)
有圖網誌版:http://y-arc.blogspot.jp/2012/10/blog-post.html
拿著青春18花了一天從金澤來到會津若松,這天住在車站旁邊的連鎖商旅α-1。
在規劃行程的時候其實是打算住在便宜的溫泉旅館的。
但畢竟會津還是在福島縣,
就算是311地震後過了一年半的現在仍然有一部份家庭式的便宜溫泉旅館
都因為風評被害問題,打電話去不是沒人接就是告訴我他們現在暫時停止營業。
 
選擇α-1除了地點跟價格之外,
還有他Check-out後仍然可以借腳踏車、以及每間房間都付有電腦,
方便我將這幾天拍的照片傳進備用的隨身硬碟。
將行李放好後我回到会津若松站,
在旁邊的めでたいや分店解決了晚餐—店內人氣第一的
「べこのちち味噌ミルクラーメン」,
據說是分店限定、使用會津牛的牛奶做成的味噌牛奶拉麵。
 
隔天一早,填完租車的資料後就將行李寄放在櫃台,騎著旅館的腳踏車來到興德寺。
興德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七百多年前支配會津這塊土地的蘆名氏,
而之後領地擴張到會津的伊達政宗也曾經在這裡建了暫定的住居,
奧州仕置領地被秀吉沒收後,秀吉也在同一塊地蓋了自己的居室。
可惜在幕末的戊辰戦争時興德寺也難逃攻擊,全寺燃燒殆盡。
寺裡有利休七哲筆頭—蒲生氏郷的髮塚及五輪塔,旁邊有辭世之句的石碑。
這也是興德寺重建後唯一保留下來的江戶時代的東西。
奧州仕置後,氏郷被從伊勢移封到會津,並將會津黑川改成會津若松,
現在也隱約可見的城下町區域構造也幾乎都是在這個時期由氏鄉一手規劃出來的。
 
離開興德寺後很快的就來到了鶴ヶ城。
除了當地人之外,大部份的人都稱他為「会津若松城」或者「若松城」。
 
其實提到會津若松就不得不提到戊辰戦争。
說到戊辰戦争跟會津,稍微懂日本近代史的人應該都會立刻想到白虎隊吧。
 
戊辰戦争是全日本倒幕派的新政府軍跟擁幕派的德川幕府軍在日本各地起的戰爭。
江戶無血開城後,擁幕派先以日光為據點,接著逐漸向北持續和新政府軍作戰。
上野戰爭之後,以會津地方為主戰場的「會津戰爭」
由會津藩及奧羽越列藩同盟與新政府軍作戰。
 
而白虎隊就是在會津戰爭中徵召的十六到十七歲少年隊士們。
白虎隊成立初期是將他們視為預備軍,而主要的工作就是戰爭中後勤補給。
但戰爭開始後,不只是白虎隊,甚至藩裡的女性也必須拿起薙刀作戰。
這之中也包括了明年大河劇的主角—新島八重。
 
當時白虎隊各隊被分派到藩裡各地進行防禦,但因為經費不足,
這群少年們所持的兵器是被主力軍淘汰下來的舊式武器,
特別是二番隊在戸ノ口原大敗,
負傷的二十名隊士逃到飯盛山後看見大火中的城下町誤認為鶴ヶ城也已經被火舌吞沒,
於是集體在飯盛山切腹自盡。
只有一人在事後被救活,
而且據說是農民在搜刮他們身上財物的時候意外發現有人還沒斷氣。
 
當時除了東北的一部份之外日本幾乎已經是新政府軍的天下,
加上站在會津側的奧羽越列藩同盟決定放棄會津,
一個月後鶴ヶ城終於落城,會津戰爭總算告一段落。
 
雖然在東北,但畢竟是盛夏。
這天的最高溫超過38度,城裡穿著武士鎧甲的解說員們看起來都熱到有氣無力。
離開天守閣後,我拿著共通卷前往同樣位在城內、
由千利休的兒子少庵所建的茶室—麟閣。
 
作者: wdchen (北極小白熊)   0000-00-00 00:00:00
感謝!正打算去會津就看到您的分享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