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京都 祉園以及 花見小路

作者: rainyin (小雨)   2011-07-31 13:52:06
有圖網誌版 http://catdodo.pixnet.net/blog/post/29438815
祉園 是泛指某一個區塊
一開始走過去時...沒找對路,所以覺得沒有很好拍 (於是離開了!)
等到下午 因為時間不多,無法去更遠的地方拍照...
所以又再次回到祉園
不過這次有先確認過正確景點位置 (花見小路通)
花見小路通 是祗園街正中...南北走向保持了 京都歷史古老風貌的著名街道
尤其是是四條通 到 建仁寺 一帶古香古色的茶屋...
爸媽之前來祉園時...曾吃過一個人要上萬元的豆腐宴 ( 不知是台幣還是日幣? )
害我們不敢輕易的走進餐廳用餐 ( 縱使有價目表在外面 )
後來我們走到一條街...感覺很像 藝伎回憶錄 的拍攝地方
有一點好奇 這些美麗的藝伎是否正在樓上梳妝打扮呢?
高級餐館料亭鱗次櫍比...店頭假如懸掛的標有 " 舞伎 " 的小紅燈籠
示意 店內的歌舞陪客服務 唷
黃昏時分...會發現 準備外出獻藝的藝伎 的挑帘進出...、小步急行
不過由於速度超快...的跳上計程車
所以完全拍不到 她們美麗窈窕的身影
不過...花見小路通 街道是體驗京都古代文化精華的必遊之處唷
舞伎(Maiko):
據說是17世紀時京都茶屋的女侍為了娛樂顧客而模仿歌舞伎表演...而漸漸形成的特殊行

舞伎是屬於見習藝伎....需要經過嚴格的歌舞、身段訓練
臉上塗滿厚厚的 " 歌舞伎白粉 " 等訓練完及年齡一到便升格為藝伎(Geigi/Geiko)
藝伎生涯一般到 30歲完結....在30歲以後仍然繼續當藝伎的話便降級,成為年輕貌美的
名伎之陪襯
藝伎中把前輩藝伎稱為「 お姉さん(姐姐) 」
服裝不同之處:
(1)衣領:舞伎為紅色、藝伎為白色。
(2)腰帶(だらりの帯):
舞伎是一種長達5-8公尺、一體成型的舞伎帶,若看到二截式的是為了方便穿著之改
良款、
藝伎的腰帶就沒有那麼長
和服不同之處:
(1)衣領:一般的和服後領很高,通常能把婦女的脖頸遮蓋得嚴嚴實實
藝伎所穿著的和服的衣領卻開得很大....並且特意向後傾斜,讓藝伎的脖頸全部外

這可能是因為女子的脖頸只後背脊椎被日本男人認為是性感的標誌
(2)腰帶:
藝(舞)伎有著長長的華麗腰帶 (だらりの帯)...為其特色
作者: macross (Exile)   2011-07-31 14:20:00
是"祗"(ㄓ)不是"祉"(ㄓˇ)
作者: fynel (橘子小貓)   2011-07-31 15:40:00
一直以為是祇?(ㄑㄧˊ) = =
作者: keli (談笑吃刨冰)   2011-07-31 19:34:00
祇園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