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京都、大阪、奈良 Day5~part1

作者: elaine1050 (伶)   2010-11-06 12:20:24
網誌版:http://elaine1050.pixnet.net/blog/post/32838096
哦!七天的遊記都要被我寫成年記了,真是「抵累」太嚴重!但我還是一定要寫完、一
定一定。
第五天的行程:京都車站→金閣寺→二條城(沒進去)→晴明神社→西陣織會館(後來沒進
去)→亂晃過後^^→京都車站→東本院寺(詳見part2囉!)。
這天好早起;其實和則每天都要早早起床上學,所以我們也都和他幾乎一起起床,這樣也
才有比較充足的時間去玩唄!日本小學生上學都會組成一個走路上學的小隊伍,會有類似
老師或是家長的人帶領,沿著他們上學會經過的學生家中一個一個「蒐集」學生。所以要
是哪天想要翹課或不去上學是逃不掉的。像是和則在這些小朋友來的時候還沒出現在門口
,這個大人就會上前來問說這個小朋友怎麼了?
有點像媽媽常說他們小時候上學要排隊伍這樣,這個制度的好就在於可以關心到每一個小
朋友,但其實也算是一種嚴明的點名方式。
後來我們跳上阿姨先生的車搭著鐵路到京都市去了。
第一站是「金閣寺」;是足利義滿將軍的住宅,於1397年得到轉讓後建造的。同時,金閣
寺也在199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喔!
圖片一
(上圖左)美麗的金閣寺入口。
(上圖右)下了公車後,會有明確的指示。
(下圖)小朋友們一起走路上學囉!
圖片二
(上圖左)金閣寺裡面還真是綠意盎然啊!
(上圖右)雖然看不懂,但應該是勸人為善的標語。
(下圖)進去要買票呢!好多學生。一人要日幣400元。
圖片三
圖片四
圖片五
這幾天在京都的熱門景點裡遇到好多修學旅行的學生。
圖片六
臨時插畫而成的「金閣寺」
「金閣寺」原本並不在我們的計畫之內,是後來跟阿姨討論到我們要去的景點時她強力推
薦一定要去的地方(嵐山也是);不過真的好家在有一個在地媳婦的推薦,不然我們真的會
錯過這麼值得去、這麼美的地方。
不要小看這間寺廟喔!除了它是文化資產之外,金光閃閃的廟身倒印在水面上真的好美,
而且庭園式的空間非常地日本(這是廢話);另外,我覺得這裡的動線規劃非常良好,繞一
圈就可以盡覽所有庭內的景觀,包含足利義滿的房間等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只要進到金閣寺內,入場券是一張「開運招福 家內安全」的御守護
;算是入場券證明以及帶著滿滿祝福的紀念品一枚。
如果我們能一直修學旅行就好了
這幾天在著名景點都可以看到許多的中學生成團成團的穿著制服來「旅行」;還記得我們
以前一個學期內會有一次的校外教學,不過就真的是那麼一次、那麼一天。後來上了大學
後,上課常常不在教室內,而是在四處跑,像是淡水、烏來、立法院、考試院、甚至是新
竹深山中的司馬庫斯都成了教室與學習之一;這種上課旅行的感覺真的好棒!
如果能一直這樣就好了啊!(真是愛玩^^)
圖片七
(上圖左)來到二條通,對面就是二條城;不過早上在公車上掉了卡片,奇檬子不太好,所
以沒進去了。
(上圖右)沿著二條通的另一側走,就能到晴明神社;晴明神社再走不多遠就是西陣織會館
了。
(下圖)好吧!在二條城外拍一張照,目視一眼囉!
圖片八
跟卡通「陰陽師」相關的晴明神社,小小間的,隱身在二條通的小巷內。
圖片九
五芒星是主要的標誌。
圖片十
圖片十一
「歡迎光臨台灣人」!哈哈!台灣人就站在前面。看來是看準台灣小孩喜歡這漫畫的示好
文宣。
圖片十二
連繪馬都是五芒星的呢!
圖片十三
從晴明神社出來後,我們開始在小巷子裡亂晃;京都的道路很簡單,其實不用怕迷路。不
過那樣讓自己不按照旅行地圖的遊走真的很好玩;會發現一些從來沒有想過的京都。
(上圖左)幼稚園的外頭標語。
(上圖右)社區裡一個小小的遊樂場;真是會利用空間啊!
(下圖左)大馬路是二條通。
(下圖右)路邊的野花不要亂採喔!
圖片十四
(左圖)台灣人一定熟悉的YAMAHA。
(右圖)不同於大馬路的高樓大廈,轉身一進來巷子內是民宅小房。
圖片十五
(左圖)「花や」(花屋)在日本好常見喔!
(右圖)很京都的棕色!
圖片十六
圖片十七
這戶人家不是經典京都棕木頭耶!
圖片十八
二條通上有許多的小商店,賣魚攤。
圖片十九
一轉眼又是水果攤。
社區營造在日本
日本常常成為台灣社區營造的典範與見習對象,他們的社區營造(自1960年開始)比台灣足
足早了20年,而著寫「故鄉魅力俱樂部」的「西村幸夫」更曾被邀來台灣參觀。其實在台
灣,北部的社區營造又早先了南部十年。
這種社區草根運動,是由民眾自發自願組織起來營造生活的環境,使自己周遭的人和生活
更好、更怡人。在閱讀關於社造的故事時,常常可以看到一群人因為生活的夢想與創意而
激發出社區中的更多原本以為的不可能;不過接觸過社造的人或許會覺得在這過程中其實
並非很純然的快樂,畢竟牽扯到「人」的問題時,意見一多、人多嘴雜就成了推動的重重
關卡。
真不知道日本是怎麼推行的,可以這麼成功!尤其是「古川町」更是成功中的典範;從一
條又髒又臭的水溝開始營造了社區居民的認同感,透過建築、祭典(太鼓祭)、裝飾(雲飾)
等等的串連進而塑造獲得故鄉營造大獎的「古川町」。而這類的例子,在日本比比皆是;
其他則有北海道的小樽運河、合掌村等。
台灣目前有名的(北中南各取一)大概是宜蘭的白米木屐村、南投九二一重建後的紙教堂、
屏東新埤的建功社區(不知高雄愛河整治是都市改造計畫還是社區營造??)。小地方用創
意特色讓自己成長還真不錯呢!
part2預告:京都車站、東大寺以及「小魚兒和鴿子們做朋友的故事」。
作者: blueslovetw (YuPinLove )   2009-01-07 18:45:00
遊記都要被我寫成年記了+1去年東京自助我才寫好第一天
作者: cherlu (cheer up)   2009-01-08 11:59:00
+1 年初的東京行~我還再第一天登機in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