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京都を歩こう‧元離宮二条城

作者: blackcat0630 (黑貓)   2009-04-23 20:43:24
完整圖文網誌版:http://blog.yam.com/toracat0630/article/20438220
一次美好的旅遊經驗即便是回味再三都還是樂趣無窮,
而美好的旅遊回憶也更如同老照片一般,
總會有著令人深深地又再沉浸在當下時空與畫面的魅力,
旅行,就是這麼美好又美麗的事。
走馬看花的旅行是一件累人又浪費時間的事,
所以即便8天7夜內要跑遍京都、大阪、奈良以及東京,
定點的散步旅遊仍是我們所堅持的唯一旅遊方式,
如何在極短的旅行時間內決定想去景點的優先順序,
絕對是一件慾望與理智不斷在對抗的戰役。
最近朋友間吹起了濃濃的篤姬大河劇風,
不論是在噗浪上還是好友間,
篤姬的一生為了德川家而精采也為了德川家而坎坷,
而德川家族的興衰的歷史也全都刻畫在這赫赫有名的京都‧二条城
在規劃第一天行程時,其實有了很大的分歧意見,
好友S想去參觀天皇的千年住所‧京都御苑,對於「二条城」則興趣缺缺,
我們這邊卻是反倒對燒掉再重建的「京都御苑」興趣不大,
比較想要留多一點的時間好好的參觀「二条城」,
中間派的好友J則讓大家最後達成共識,
早上去「京都御苑」,下午去「二条城」是皆大歡喜的決定。
事先在京都御苑的網站上提出了御所參觀申請,
一大早就匆匆忙忙從十四春出發趕去參加「京都御苑」的導覽團,
在附近的百年蕎麥麵老店尾張屋吃完中餐後,
就搭了地鐵前往離「京都御苑」不遠的「二条城」。
地鐵一出口就可以看見「二条城」,僅僅只隔了一條馬路。
建議在過馬路往二条城前可以在地鐵出口附近找角度拍照,
這個角度的「二条城」是常常出現在風景明信片和旅遊書上的名場景。
二条城前的介紹牌,主要是在講述「二条城」的歷史由來。
簡單來說,
「二条城」在當年不僅僅只是做為德川將軍家族到京都拜訪天皇時的寓所,
更是德川幕府的權力象徵。
但是真正聞名的主要原因起源於在第十五代將軍德川慶喜,
為了將政權歸還給了天皇,而在二条城舉行了「大政奉還」儀式。
1939年,天皇又將之賜給京都市政府,
並於隔年更名為「元离宮二条城」,
在1994年的時候,被聯合國登記為世界遺產。
「二条城」不僅以高大圍牆和內外兩層護城河做為保護,
本丸御殿和二の丸御殿為其主要建築,
住在京都的友人說若是在楓葉火紅的秋天來訪的話,
「二条城」美的會宛如時空倒轉般,
有著似乎下一刻將軍會騎著馬出現的幻覺,
被楓葉佈滿的火紅「二条城」?實在好令人嚮往。
門票購買方式分為傳統人工販售和販賣機2種,
過了護城河,經過了番所(現在所謂的警衛室),
就會來到一座豪華的唐門,這也是「二条城」的著名景點。
貼有金箔的唐門在艷陽底下更顯得金光閃閃、華麗非凡。
屋頂上雖有龍、鶴等吉祥的動物,又卻同時有著虎、獅等兇悍猛獸,
就如同德川幕府在看似保護京都皇宮的使命下所暗藏的野心勃勃。
我的日文老師曾提過,
在日本他們每一個家族都有屬於自己的家徽或是家紋,
而家徽在以前更代表了地位和家族的象徵,
「二条城」的建築風格是桃山時代的書院建築,
建築上的雕花等不單只是展現了顯赫的家世,
其家徽的表現更藏有其令人玩味的地方。
正常來說家徽放置在建築物上的順序就如同地位的高低,
必須是皇徽‧菊花的位置高於德川家徽‧三葉葵。
諷刺的是在德川家族興盛時期(囂張時期?),
許多建築物上都可看到德川家徽‧三葉葵,
雖然在天皇一聲令下,所有「二条城」內留有比皇徽高的德川家徽全部抹掉,
但是唯有此處的屋樑上依然留下了家徽比皇徽高的特例,
據說當時以屋樑太高為由而無法處理,
不過是否其實也暗示了德川家族不臣服的野心就很令人玩味了。
請大家去「二条城」時務必仔細找尋一下喔!
二の丸御殿因為禁止拍照,所以只能拍攝其外觀,
參觀完整個二の丸御殿的時間大約需要20~30分鐘左右,
其中能親身體驗防範刺客的「鶯聲地板」相當的有趣,
而觀賞德川時代名畫家狩野探幽的作品更令我們驚豔的大嘆百聞不如一見。
雖然說在遊客們此起彼落的交談聲中,
必須仔細聆聽才能聽到「鶯聲地板」所發出像黃鶯鳴叫的聲音,
但是若是時間轉換在寧靜的深夜,
不得不佩服當初設計出此機關人的細膩心思。
離開了二の丸御殿,就準備要進入二の丸庭園,
門前的大石塊大到令人驚嘆的地步。
一塊大石就幾乎有我們半個人高,在這些石塊前我們頓時變得好渺小。
二の丸庭園是屬於池泉迴游式的庭園,雖不是京都最漂亮的庭園,
但從周圍種滿的松樹和造景來看,不難看出德川家族當年想要呈現的氣勢。
穿越內層的護城河來到了本丸御殿,
可惜的是本丸御殿因為經歷過天守閣被雷擊和後來的京都市內大火後幾乎燒毀,所以並不
開放參觀,如今只能從外頭觀看僅剩下的幾間。
「二条城」最可惜的地方就在於原本的五層天守閣卻因遭雷擊而燒毀,
當年遭到燒毀的天守閣遺跡轉變到了現代,
則成為可以讓人一覽「二条城」護城河和庭園美景之地,
雖要花費些體力爬上高處,但是居高臨下的美景卻是很值得一看。
日本政府對古蹟文化的保護相當重視,
除了二の丸御殿全程禁止拍攝和必須脫鞋進入外,
也可看到古蹟維護人員小心翼翼的在檢查與維護,
連梯子四腳也用了手套事先包裹住保護地板。
京都也好古蹟也好最怕的就是火災和雷擊,現代的避雷針則是必要的。
這座雕有龍紋的古鐘在現代雖被置放於櫻花樹下供人參觀,
但在德川幕府末期時卻是擔任著作為警示的重要用途,
當年為預防與薩摩‧長州(篤姬的故鄉)和皇室間隨時一觸及發的政亂,
有著被用來若是戰亂一發生就擊鐘警示的重要角色,
簡單來說,是有點類似城內防空警報的作用。
延伸閱讀:京都を歩こう─『十四春』住宿篇
京都を歩こう─百年蕎麥老店『本家尾張屋』
【二条城】官網 http://www.city.kyoto.jp/bunshi/nijojo/
地址/ 日本京都市中京區二條通堀川西入二条城町
(位於京都車站北方,烏丸通與丸太町通、今出川通的交接處,屬於洛中
區。)
開城時間 / am8:45~pm4:00 (pm5:00關城)
休城日 / 12月26~1月4日,每年12月、1月、7月、8月的星期二
入城門票 / 大人600円;高、中學生350円;小學生200円
交通 / 巴市、市營地鐵東西線在「二条城站前」下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