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山城之春紅秋豔‧高山祭

作者: irenec (irene)   2009-04-14 23:38:52
圖文版: http://www.irenepage.idv.tw/memo/archives/131
我很喜歡高山這個具有純樸、古典和神祕氣質的小山城, 幾年來前後停留超過一週, 其中
二次是為了高山祭 — 因為緣份, 也因為它醇厚的風情與魅力。
◆ 關於高山祭
與京都祇園祭、秩父夜祭並稱日本三大美祭, 是春祭(山王祭, 每年四月十四、十五日)與
秋祭(八幡祭, 每年十月九、十日)的總稱, 也是日本國定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各屋台則
是國定重要有形民俗文化財)。
高山祭的確切起源不明, 確定的是在飛驒領國大名金森氏入國到被轉封的西元 1586 ~
1692 年間, 祭典就已存在, 意味它至少已存在三百多年~
◆ 春祭與秋祭
高山祭與地域有相當緊密的連結。
象徵春天來臨的春祭, 是古高山城下町南半邊守護神 — 日枝神社的例祭, 活動舞台主要
在安川通的南側; 感謝豐收的秋祭則是以櫻山八幡宮為中心, 是下町北半邊的場子。
春の高山祭活動手冊春祭期間, 上一~三之町高舉祭典的旗幟, 家家戶戶張燈結綵, 下一
~三之町則平靜如常, 毫無動靜, 而一到秋祭, 情景則完全相反; 祭典期間走在安川通上
, 可以感受到這種十分有趣的對比。
就活動區域來說, 秋祭的範圍較小、繞行路線也較集中在下町, 絢麗屋台搭配櫻山八幡宮
及老街景致, 超有 feel ~ 相較之下, 春祭範圍較大, 路線上較多現代建物街景, 萬一
連櫻花也不捧場, 似乎就遜色了 …
但是, 一旦身處其中, 時空交錯的祭典氣氛和厚重的歷史感一樣是讓人興奮、感動的。
◆ 高山祭屋台
由商人和工匠(飛驒之匠)構成的高山文化精華, 灌注在精巧華麗的屋台(神轎彩車, 現存
23台: 春祭12台、秋祭11台), 就是高山祭的主角。
※大約由十四世紀開始, 飛驒地區每年派遣平民赴首都工作代替納稅, 這些人主要從事建
造宮殿、寺院時的木工作業, 於是許多著名建築都有飛驒之匠的工藝留名。※
以町為單位 組成的屋台組, 就像是屋台的養父母, 平日負責保存維護, 祭典時帶它出場
表演; 屋台組各有各的服飾與台紋, 祭典期間家戶門前的燈籠也與其相輝映, 可以識別出
是哪個屋台的成員與地盤。
祭典之外的時間, 除了輪流到 高山祭屋台会館 坐檯, 屋台大部份時間都待在分佈於下町
各處(即各屋台組成員所在)、白壁土藏式的「屋台藏」(有標示, 但平時都是大門緊閉)裡
休息不見客。屋台藏
身為國定文化財, 屋台們的嬌貴不在話下, 祭典期間若飄起雨絲, 可以看到各屋台急奔回
家、倒車入庫; 萬一雨勢籠罩不散, 屋台的活動則可能都會取消。
第一次參加高山秋祭, 遇到颱風湊熱鬧, 屋台就素顏(機關沒裝上去)坐在開著門的屋台藏
裡, 等著大家按圖索驥…
接著, 拉開祭典的序幕 ~
◆ 屋台曳き揃え
簡單說就是把屋台請出來、打扮好, 拉到定點展示。
雖然照按 schedule, 活動要上午九點之後才開始, 但我們清晨七點多就開始到老街上亂
逛等祭典。
各屋台組已陸續開始準備, 著裝完成的古人們忙裡忙外, 看到他們在不受矚目的時間地點
、按部就班地進行著一些不受矚目的儀式, 有種暖暖的感動擴散, 還有種血脈賁張的興奮
, 祭典要開始了!!
由於屋台藏分佈於下町各處, 活動時間一到, 各屋台搖曳過街(別說路障被清空, 連紅綠
燈都得讓路), 美不勝收。
屋台逐漸往定點(參考 高山祭情報或活動手冊)移動, 觀光客也陸續湧入, 一時狹窄的老
街被古人、古東西佔滿, 越來越多掛著相機的觀光客、扛著全套裝備的攝影師也都跟著瘋
狂追逐起來…
屋台就定位後, 只要天氣許可, 靜態展示幾乎維持整天, 而此時人群便會逐漸移往下一個
活動焦點 …
◆ からくり奉納
からくり奉納=屋台繩控傀儡表演。
目前有4座屋台可進行からくり奉納, 春祭就佔了三座。但是, からくり界的首席, 是由
36條繩索操作、拿過明治百年祭全國傀儡優勝、在秋祭登場的布袋台。
2004年的秋祭, 祭典行程被颱風打得大亂, 屋台們一直躲在屋台藏裡出不了門, 更別說到
櫻山八幡宮前進行奉納; 但也許是老天不忍讓大家敗興而歸, 終於利用放晴的空檔, 布袋
台千呼萬喚始出來, 在離屋台藏不遠(萬一又變天, 要逃比較快 XD)的加油站前空地, 一
展冠軍身手!
看著布袋台在藍天之下, 氣勢萬千地緩緩走來, 然後, 停在我們面前 … 真是不可思議地
lucky :P 站在第一排、逆著光看完整場奉納, 心得是很精彩、脖子很酸 :P
場景換到春祭。
三座進行からくり奉納的屋台(三番叟、龍神台、石橋台)圍坐中橋頭、お旅所前, 輪番進
行表演, 擠得水洩不通的人群中發出聲聲讚嘆…
觀賞定點表演, 重點跟買房子一樣:location、location、location, 早點確定地點, 早
點去佔好位置, 不然, 就帶倍數高一點的第三隻眼吧 :P
◆ 御巡幸/御神幸(祭行列)
規模數百人的傳統衣裝祭行列, 除了路線不同外, 春祭與秋祭的內容看來大致相同, 有人
演大官有人演小卒(而且演得很認真), 加上闘鶏楽、獅子舞等表演, 浩浩蕩蕩地巡行祭典
區域。
樂聲與旗幟隨風飄揚, 華麗講究的行列穿梭在精雕細琢的屋台間, 這就是祭典啊…
隊伍繞行的範圍很大, 先研究一下路線(網站和手冊應該都有), 選一個視野好的地點守株
代兔, 是比較輕鬆的方式。
◆ 屋台曳き廻し
這是秋祭獨有的活動, 由四座屋台參與。固定班底是神樂台及凰台, 另外兩個名額由布袋
台以外的八台輪流。
秋祭行程遇雨, 無緣一睹屋台遊街的景況, 殘念之情揮之不去... Orz
◆ 夜祭/宵祭
因為颱風鬧場而失去的秋之宵祭, 在春天得到了補償…
天色轉暗, 人群比起白天有增無減, 視野最好的筏橋上 架起整排的相機, 夜祭來了!
街燈熄滅了, 商家大都也配合降低光源, 中橋周圍亮起大大的探照燈, 屋台掛起燈籠、一
台接著一台出現在中橋頭, 閃光燈此起彼落, 彷彿見到走在紅地氈上的 super star…
等屋台們風姿綽約地過了中橋, 我們又趕緊轉移到本町通卡位 (哎哎, 看祭典是很忙的)
。四周燈光一暗, 遠遠傳來鼓聲, 大家又開始興奮起來… 我想, 這種集體沸騰、高漲的
情緒, 才是在祭典中我最享受的部分~~
暗夜裡靠著燈籠的昏黃光線(當然還有無數的閃光燈)沒有辦法完全照亮一座座金碧輝煌的
屋台, 而搖曳的光影又別有一番風情... 望著屋台們的背影, 感受是能看到這一幕又真
他X的爽啊!!
◆ 餘韻
屋台曳き揃え祭典讓按快門的手停不下來, 而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
http://www.flickr.com/photos/irenepage/423721968/
這是一個很觀光也很真實的祭典, 牢牢扎根在這個山城裡的祭典, 而這張照片像告訴我:
這個祭典就是這樣傳承了三百多年。
天氣因素, 秋祭在我心中留下一個缺口, 還有沒有緣份去填補它呢 !?
◆ FAQ
* 花多少時間:因人而異。也許每座屋台對你而言都一樣, 也許你想弄清楚每個花紋
典故, 所以無法一言蔽之。不過… 如果這篇遊記看到這裡都還沒放棄, 那我想你至少要
待上一整天吧 :P
* 吃住交通安排:關鍵只有一個字「早」。訂住宿半年以上不嫌早; 交通大多一個月
前開放訂位; 吃嘛… 沒辦法早就是排隊, 再不然路邊攤、便利商店也行, 反正不至於餓
到。
* 祭典行程及位置:參考高山市観光情報網站, 並在祭典前注意更新資料; 到了當地
也都拿得到簡介小冊子。
* 高山市區觀光:祭典期間觀光設施都會開放, 但要有人一定很多的覺悟。
作者: AKIYAMA (量子)   2009-04-15 00:08:00
推高山祭 我也很喜歡高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