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來日五年雜談 續之續 京都夢之二

作者: misssuika (嚇本)   2016-06-27 14:54:09
謝謝版友的推文,不知道連載個人旅日奮鬥文在留學版對不對 ..
而且我還沒有留學經驗 希望版主不要介意(汗)
這篇給想要進入飯店業的人參考,很血淚
打到我都快哭了..
網誌版 http://amandatw-komachi.blogspot.jp/2016/06/blog-post_27.html
回台度假約莫兩週後,回到了京都的家。
等了半年,終於回到了京都。
一切感覺陌生卻又熟悉,自己一點一滴堅持全白裝飾的房間,終於開始可以好好地享有自
己人生第一次真正的『一人暮らし』,充滿期待。
二月開始恢復營業,還沒開幕就已收到滿滿的訂房,也意味著接下來的每天一都會非常忙
碌。非常忙碌的意思是指,加班加到天荒地老。
由於不擅長早起的關係,從入社以來一直是分配到晚班。上班時間是12點,隨著當天的入
住狀況有所調整,基本上前一天會收到公司的來電,調整隔天的上班時間,有時候早一點
有時候晚一點,『班表』只是參考用。下班時間則是隨當天的晚餐預約而定,標準下班時
間是晚上9點,但是入社超過一年,從來沒有9點下班過,即使是身體不舒服早退,最早也
大約11點,能夠在日期跳隔天之前下班已是慶幸。
也就是說,每天的工作時間約為12小時,中間休息一個小時。
非常累。
因為是小型的旅館,從打掃房間到晚餐服務全部都要我們做;以我的班為例,打卡後大概
是三個小時的house
keeping,兩個人一組,一間房間打掃時間約為50分鐘,平均是掃三個房間,像是櫻花季
或是楓葉季的忙碌季節,甚至要掃四五間..大量使用體力的勞動工作,長時間的站立(與
走動),工作時可說是用盡到指頭的力氣,每天回家都像是被榨乾一樣,動彈不得。因為
需要長時間站著,或者是跑來跑去,腳好痛;多數時間都是搬運重物的關係,腰也好酸;
頭髮要梳好,用定形液整理,好傷髮質;早上的妝根本沒有時間補,下午開始就差不多花
了。因為是排班制,大概是做三休一,或是做四休一,但是長時間勞動下連四基本上已是
極限,連四後的休假只能在家放爛。
歷經了可怕的四月櫻花季,五月黃金週,七月祇園祭,以為九月可以稍微輕鬆一點,殊不
知整年都忙到瘋狂,雖然住在京都但是從來沒有參加過花火大會或是五山送火。有時候台
灣的朋友到關西玩,也因為沒有休假的關係,根本無法見到老友。
開始覺得自己好像不是想要這樣的生活,除了工作還是工作。認識的人也只有同事,上班
時間是同事,休假的時候也是同事。
現在記憶還很清楚的就是,
常常在掃廁所的時候想著自己到底為什麼千里迢迢來到日本刷馬桶呢?
過完幾乎整死人的櫻花季後,我開始想要多認識一些工作以外的朋友,而且希望可以練習
英文。由於半數的住客是外國旅客的關係,我也被迫開口說英文。雖然說常常聽到人家說
日本人英文不好,但是我工作的職場經過精挑細選,我的同事多數都是留學或是有過海外
經驗,英文流暢且發音標準,根本不是一般日本人的程度。在來日本之前我根本沒有唸英
文,頂多只有大學畢業程度,就跟一般台灣人的英文程度差不多,在這裡第一次受到了打
擊,自己的英文居然比日本人還要差...加上當初有一個從總公司調來的女同事,曾經在
澳洲打工兩年,之前是社長的特助,一進公司就造成很大的話題與壓力,她本人也很跩(
我找不到其他詞)。
很不幸地,我跟這位同事不太合得來,經常吵架。
最讓我不甘心的是她會用英文來嗆我,讓我實在嚥不下這口氣,所以決定讓自己的英文變
更好。從懷石料理的各種食材到飯店相關的英文單字努力熟記,當然需要找機會跟外國人
說話練習,平常接客的時候雖然可以遇到不同國家的客人,但是說不出來的時候會覺得很
丟臉,我開始拓展日本人以外的交友圈,為的就是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文。
漸漸地認識了一些非日本人的朋友後,深刻地感覺到不同。覺得相處起來輕鬆很多,因為
對方不會告訴你『表面話』(建前),當然也不會假笑。
很愛想太多的我,開始思考自己在日本社會裡感到壓力的原因,來到日本之後很常會相信
日本人說:『下次一起去吃飯喔!』,我很單純地就相信了,尤其是在公司的飲み会後,
以為跟同事有進一步的交流了,自己心裡默默列入朋友名單,但是隔天到公司同事的反應
又好像隔了一道牆,昨天的話似乎都沒發生一樣。這樣的經驗不下十次,久而久之對於跟
日本人交朋友這件事,心裡多少有點畏懼。也總覺得對方並沒有與自己打開心房地交往。
但是認識了日本人以外的朋友後,不好吃的食物對方會直白地告訴你,他不喜歡。想去的
地方會直接說他想去,不會抱著一種『天啊!他到底在想什麼』的心態往來,對我來說真
的放心很多。
假日的時候,和『圈外人』出去玩的時間變多之後,發現自己經常抱怨工作,休假太少,
勞動時間太長,沒有自由時間等等..甚至住的地方離市中心太遠,為了趕終電回嵐山,晚
上也不能盡興。
某一天,一位德國朋友說:『妳這麼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幹嘛還要做?』
這句話加上他的背景,好像賞了我一巴掌。
他和我差不多年紀,來日本半年是公司准假,然後就花了這半年在日本各地觀光兼交朋友
。對於歐洲毫無概念的我,從來不知道原來日本職場的不休假文化如此讓我不滿。雖然每
年有10天的年假,但是基本上沒有人敢請,公司也不會准,只有在生病臨時請假的時候,
可以消化這些『有休』,想要有一個月以上的休假,基本上除了轉職中間的空檔時間之外
,根本不可能,因此,即使我身上有一點錢,想要回台灣或者是去國外旅遊,也一直無法
如願,除了照公司給的排假之外,根本沒有連假可以使用,更不用說像德國朋友這樣半年
在國外逍遙還可以回去工作。
我也明白地問了上司,為什麼不能用有休呢?上司也只能委婉的說,日本的文化就是這樣
,而且我們又是服務業,以客為主,在人手不足的狀況下很難給大家使用有休。
薪資條上累積的有休日數,就好像無法使用的積蓄,只增不減。
日本的不休假文化,讓我覺得自己好像在坐牢。
同樣是25、6歲的朋友,因為工作了一段時間,有能力可以遊歷世界。
該是交朋友,開眼界的年紀,我卻只能被綁在工作裡。
甚至想到自己身為觀光業,卻不是個旅人,我又怎麼能體會旅行者的心情呢?
於是入社一年後,我又開始想要找新工作。
因為想要有更多私生活,想要更享受自己在日本的每一分每一秒。但是工作繁忙的關係,
幾乎沒有找工作的時間,加上在京都,沒有專業背景的我,根本找不到非服務業的工作,
就這樣拖著拖著。
某一天上班的時候,接到家人傳來的訊息。
父親罹癌。
當離開台灣的時候,心裡就想過可能會遇到這一天。家人發生什麼事的時候,自己也會該
面對是不是該回去,或者繼續留下來追夢。
只是我從沒想到居然這麼早。
雖然還在上班中,卻克制不住激動的情緒,當場大哭不止。
作者: flora19flora (蟄伏)   2016-06-27 16:15:00
雖然本來就沒這打算,看完這篇更確定不想來日本生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