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惡之教典:完全的怪物 不完全的救贖 劇透

作者: shamoe (因為這是我的夢想)   2013-04-30 15:29:02
《 全然的怪物 不完全的救贖 簡抒-惡之教典》
「愛的反面 不是恨 而是冷漠」 ~ 德蕾莎修女 ~
真正純粹的惡,不是心懷憤恨殘忍殺害他人的人,而是對於人類情感的全然冷漠;
對於生命這項恩賜,無論對自己或對他人,皆完全無感之人,無疑是最可悲也是
最可佈之人,在惡之教典中,這項定義獲得了最完美的詮釋。
「難道老師是說我是一個完全沒有感情的冷血動物嗎?」11歲的蓮實聖司,
對著關心他的老師,心理帶著一絲自嘲,以帶著天真的笑容帶過。
由作者的描繪,我們可以知道,對於當時的蓮實來說,他已然察覺到了自己這項
與生俱來的情感障礙,但是與此同時,他已有帶著莫可奈何的覺悟,活在這個世上的決定
;但也正是因其本質上的情感缺陷,而就此逐漸地將周遭的人捲入了惡之漩渦,最後
也將其自己完全淹沒、沈入。
對於真正的殺人魔,也就是無同理心,無法接收也無法付出情感認知的障礙者,即對於
剝奪、傷害他人生命身體,並不會造成其等任何同理心所生之愧疚感與罪惡感的
「類人類」,根據生理學家研究,每十萬人中大約會有一人,但或因仍存有情節程度
輕重之別,而仍有受社會規制之可能,而隱伏於每個人社會周遭的日常生活之中;
但對於超脫社會規制之極少數特例而言,將會帶給社會通常人何種超出想像的夢魘,
惡之教典做出了深刻的描繪。
對於連續殺人魔心理的探討,貴志裕介老師利用本書連續殺人爆發場景的敘述及心理
回溯,作了深刻的分析,而將無同理心、無愧疚感之生理上及本質上之連續殺人魔,
區分為:
「享樂殺人者」與「目的殺人者」。
前者,由於殺人行為對其心理而言,並不會造成情感及理智之罪咎感及負擔,而可藉由
殺人產生其生理及心理上之快感,如蓮實聖司於美國華爾街所結識之哈佛研究生,
即係以殺人為樂及抒發壓力者之連續享樂殺人魔。
於此,讓人聯想起,貴志老師對於蓮實聖司所採取、賦予同樣之前導華爾街相同經歷
背景,似有向美國殺人魔(American Psycho)一片致敬之意,而予人想像在華爾街
這個以權、錢為尊的墮落及高壓世界中,是否華爾街已然成為現代殺人魔之群聚地獄,
而蓮實聖司則是遭華爾街放逐之惡魔,翩然降落於耽於和平氛圍之現代日本?
從本書一開始蓮實以夢中烏鴉,高度俯瞰市鎮的視野,確實有一種以烏鴉隱喻惡魔即將
降臨之營造手法,而呼應之後對於蓮實從事教職前之前身背景描述;所不同於美國殺人魔
一片中之不同之處,乃在於該片中克里斯汀貝爾所詮釋之連續殺人魔,乃是前類型之
以享樂抒發為其殺人目的之純粹殺人者;而蓮實聖司於本書中本質上乃是屬於後者之
「目的殺人者」。
「目的殺人者」,則係以「採取最直接的道路,毫無猶豫直線走向其目的地的殺人者」
,貴志老師對於具有這種本質的殺人者,有很好的描繪及說明;殺人本身不是作為一種
目的,而是一種手段,對於被社會及情感道德所規制的社會通常智識人來說,「殺人」
本身即是一種被禁制及心理上拒絕的方法,但對於蓮實來說,殺人若是一種有效可以
解決問題的方法,那麼對其來說就是一種可以直接駕馭及採取之手段;理智上可行,
心理上就沒有任何掛礙。
該類型的連續殺人者,一如:1994年上映的「驚悚 Primal Fear」,片中由愛德華諾頓
所主演詮釋的智慧殺人犯,以冷血本質及擅以偽裝掩飾其犯行的出色角色;及浦澤直樹
於其鉅著「MONSTER」所塑造的「約翰 (John)」角色,均充分的詮釋了以目的為殺人
導向的殺人魔,對於如何達致成功脫離其困境及所面對的困難(前者:擺脫被養父長期
幼年性虐待之困境、後者:擺脫非人道的希特勒培養實驗環境),該類殺人魔均能夠以
最有效率,而無任何情感考量的殺人手段達成其目的,這種完全不具有人類情感披著
人類外衣的人,我們或可稱之為「惡魔」。
惡之教典一書中,不惟分別描繪了這兩種類型的變態殺人者,更且賦予了「蓮實聖司」
這個角色更進一步的型塑。其型塑的過程,在本書中,蓮實曾經有兩次獲得救贖的機會,
一如其中學老師留著淚對其希冀的話語:「你不是一個沒有情感的人,祇是還沒有萌芽
這份對人類感情的心,而在你心理一定有這樣的種子...」,似乎仍以一種絕處逢生地
態度,想賦予蓮實存有一線獲得救贖的機會。
第一次,是蓮實發現自己無法下手殺害那位,已經察覺蓮實殺人魔本質,而主動要求
蓮實殺害自己的女學生。在這個時點,蓮實無法理解自己存有對於那位女同學的情感,
而錯過了進一步發掘自己可能具有人性本質的一面,而隨著女同學的自殺,這種救贖
可能性,更轉化為報復性地殘忍殺害那位強暴女同學的施暴者而隨之消逝。
錯過了這個時間點,經過多年之後,第二次則為將美彌丟下樓的那一瞬間,蓮實的確
又有了些微不知名的動搖,只是在經過了長久的人格型塑後,這種微弱的救贖之光,
只能在黑暗中稍縱即逝...,隨著美彌的墜樓,這樣不完全的救贖,亦隨之失速墜落,
至此,終於成就了蓮實聖司這位「全然的怪物」。
貴志老師於蓮實所持用的獵槍上,造就了蓮實人格上第二個以「變態殺人享樂本身為
目的」的連續殺人魔人格;蓮實一方面以殺人為目的,理性地掩飾其失控的腳本,一方面
則沈溺於其一手策劃的殺人嘉年華會之中,第一型與第二型的變態殺人魔性格,在蓮實
的身上獲得了全然的融合,於漆黑的校舍中,隨著槍火的繽紛綻放,於極致炫爛之後,
帶著蓮實終歸毀滅。
最後的光明與救贖 惡魔終究呢喃而來...
貴志老師在最後,藉由一開始犧牲自己嘗試外出求救者們不放棄任何一位同伴的正確
行為,造就了蓮實屠殺行動的最後破綻,這樣的伏筆,在閱畢全書心情尚未平復之際,
再回過頭尋找上冊所曾經短暫出現的隱埋伏筆,確是讓人嘆服作者所精心設計的微小
細節。也就是如此,貴志老師藉由一個微小的決定,在最後不放棄地賦予了人性光明
的火焰,雖然微弱但卻堅強,但也就是因此,終究破毀了蓮實這個已然全然墮落的惡魔。
只是在事件終於看似告一段落的同時,一個開放性的結局:蓮實是否可能以其完美的
臉部表情庫,獲得再度遊戲於人世的機會?在咖啡店眾人事後回想的朗朗晴空之下,
是否惡魔終究獲得制裁,抑或得再度得獲釋放?惡魔的呢喃及腳步聲,似又響起於
眾人之頸背,溫暖刺人的陽光下...汗毛再度戰慄不已....
惡之教典,是否又將再度為眾人開課:
班長:「全班到齊!」
老師:「好,上課囉!」,燦爛笑容再度揚起......
作者: yunyun85106 (ヾ(*′∀‵*)ノ)   2013-05-27 06:42:00
推一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