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情報] 《拉丁文文法大全》

作者: uiiong (ng)   2016-03-20 21:47:03
※ [本文轉錄自 Latina 看板 #1MxgcPXk ]
作者: uiiong (ng) 看板: Latina
標題: [情報] 拉丁文文法大全》
時間: Sun Mar 20 21:45:59 2016
拉丁文原為古代羅馬人所使用的語言,隨著羅馬帝國的茁壯而盛行於地中海地區,卻在帝
國衰亡之後,逐漸演變成知識菁英用於寫作的語文;它為多種歐陸現代語言的形成提供養
分,並在死絕之後成為標示科學知識的工具,也持續用於宗教儀典的運作。
有鑑於當代的拉丁文已非用於日常生活的溝通,而主要作為一種知識研究的工具,當前學
習拉丁文的首要目的,遂在於解讀具體存在的文獻,學習的重點因而分別落在「文法」及
「語法」兩大項目,學習的目標,則在於使學習者能以自身熟悉的母語來轉譯各種拉丁文
文獻的內容。
本書修訂自康華倫教授於臺灣大學外文系執教期間的拉丁文課程講義,也是一本專為中文
讀者所編寫的拉丁文文法教材。內容不僅依循歐陸傳統的拉丁文教學模式,以集中表列的
形式,分章介紹名詞變格與動詞變化的字尾形式,也回應了教學現場所面臨的學習疑難之
處,直接為課程字彙標示出重音,各章的學習例句更多半摘錄自文學、歷史、戲劇、法律
、政治、宗教、醫學等多種領域的拉丁文文獻。除了作為一本拉丁文學習的入門教材,也
為拉丁文的深入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礎。
【編纂凡例】
一、本書每一單元皆編列有「課程字彙」,並依字母順序收錄出現於該單元的所有字彙。
其中將以斜體字來標示單字的重音,也會針對具有詞形變化的詞類,標示其變格(
declension)或動詞變化(conjugation)的種類。這些訊息在普通的字典中通常不會被
明確地標示出來。
二、為求簡約起見,在「課程字彙」中,將以各種文法用語的略稱來呈現各單字的說明。
各略語所指稱中、英文用詞,詳見後列「本書採行之略語一覽表」。此外,在此字彙表中
也不再如單元內文般,逐一於標示詞形變化的語尾前使用取代字根的「~」(tilde)符號

三、為便於查閱,各單元的「課程字彙」將根據各單字首次出現於該單元的形態,來進行
條目編輯。其中,各單字在同一單元中所曾出現的一切不同詞形變化形態、或是由其所構
成的特定用法與片語,都將共同編入此一字彙條目當中。若同一單字具有由不同字母開頭
的詞形變化形態、且又同時出現在該單元時,除仍將以該單字於該單元首次出現的形態來
編輯課程字彙外,也將另行於不同字母項下加列協助參照用的字彙條目。
四、各種詞類在「課程字彙」中的具體標示方法及範例如下:
[1] 動詞:
先於字彙條目後方列出該動詞的基本要素,包括詞形變化組(paradigam),動詞類型、
以及屬於第幾種動詞變化。再分別臚列該字彙形態所表現的時態、語氣,以及人稱、單複
數。最後則是中文的意涵。例如:
calcavit (calco, as, avi, atum, are) v., tr., 1, perf. ind., 3 pers. sing. (
他/她/它已)踩踏,踐踏
若該字彙形態屬於被動語態的話,則另於時態之前加以標註。例如:
obsideri (obsido, is, sedi, sessum, ere) v., tr., 3., pass., pres. inf. 被侵佔
,被佔據
若為具有名詞類變格的分詞、Gerund動名詞、或Supine動名詞時,則在時態語語氣之後臚
列其性別、格與單複數。例如:
errans, antis (erro, as, avi, atum, are) v., intr., 1, pres. part., 3 decl. [
正在]行走的,[正在]逡巡的,[正在]徘徊的
condita (condo, is, didi, ditum, ere) v., tr., 3., perf. part., fem., nom./
abl. sing.; neut., nom./ acc. pl. 已[/被]保持的,已[/被]維持的,已[/被]創造的
,已[/被]建立的
intellecturos (intellego, is, lexi, lectum, ere) v., tr., 3., fut. part.,
masc., acc. pl. 將[/被]瞭解的,將[/被]理解的
agendi (ago, is, egi, actum, ere) v., tr., 3., ger., neut., gen. sing. 進行[的
],履行[的],操作[的],做[的],帶走[的]
cavendum (caveo, es, cavi, cautum, ere) v., intr./ tr., 2., gerundive, masc./
neut., acc. sing.; neut., nom. sing. 該被留意的,該被小心的
cubitum (cubo, as, cubui, itum, are) v., intr., 1., sup., neut., acc. sing. 睡
,躺下
若動詞是以直述語氣現在式第一人稱單數的形態作為「課程字彙」的條目,則僅列其動詞
的基本要素;只有當動詞已由其他形態作為條目時,才會另行於該項之中編輯有直述語氣
現在式第一人稱單數的說明。例如:
trado, is, tradidi, traditum, ere v., tr., 3. 交付,遞交,述說
manducare (manduco, as, avi, atum, are) v., tr., 1., ......;manduco pres.
ind., 1 pers. sing. (我)吃
[2] 名詞:
先於單字後方列出其單數主格與單數屬格的形式,並標示該名詞屬於第幾種變格、為何種
性別,再依序臚列該單字所表現的格及單、複數。例如:
corpora (corpus, oris) n., 3 decl., neut., nom./ acc. pl. 身體,肉軀
若名詞係以單數主格的形態作為「課程字彙」的條目,則僅列至其性別。
[3] 形容詞、代名詞,與具詞形變化的數詞:
一般而言,會先於字彙後方依序列出該詞的陽性主格、陰性主格及中性主格的形式,再臚
列該字彙所表現的性別、格及單複數。例如:
nostrum (noster, nostra, nostrum) adj.; pron., neut., nom./ acc. sing.;
masc., acc. sing. 我們的
若該字彙屬於第三變格的話,則依循前揭名詞的標示法。例如:
imprudenti (imprudens, entis) adj., 3 decl., masc./ fem./ neut., dat./ abl.
sing. 不慎的,失察的
若該字彙係以陽性單數主格的形態作為「課程字彙」的條目,則僅標示至詞類。若屬第三
變格者,則再增列標示至其變格種類。例如:
fallax, acis adj., 3 decl. 虛偽的、不誠實的
若屬比較級或最高級的詞類,且具原級詞彙可資對照的話,則於詞類後方加註原級詞彙。
例如:
celeberrimo (celeberrimus, a, um) adj., sup. [pos.: celeber, bris, bre]
masc./ neut., dat./ abl. sing. 極為知名的,非常著名的
[4] 副詞、感歎詞、連接詞、介係詞,以及不具詞形變化的數詞:
由於這些詞類並不具詞形變化,故僅標示其詞類及中文意涵。若遇有特殊用法者(如需接
奪格的介係詞),則另以半形引號 [ ] 加註。而若遇有中文難以表達其意者,則再加註
英文解釋。例如:
inter prep. [+acc.] 在...之間,在...之中
aliter adv. 此外,不同地,在其他方式或層面上(otherwise, in any other way)
由介係詞與其他字彙所共同構成的片語、慣用語,僅各別於相關詞彙項下呈現,不另編整
至各介係詞條目。
[5] 詞類與變化的中文套語:
為使讀者能直接透過字彙的中文意涵來辨識部份字彙的詞類與變化,在字彙意涵的編輯中
,也將使用一定的中文套語來呈現詞類(譬如以[~的]來標示形容詞、以[~地]來標示大
部份的副詞)、變格(譬如以[~的]來標示屬格)、及變化(例如以[已~]來標示完成式
、[被~]來標示被動語氣),各套語參見後列「本書採行之略語一覽表」內的[中文套語]
部份。這些套語旨在方便字彙的辨識,在實際進行文獻解讀或文句翻譯時,仍需視文章脈
絡及句式情境來調整適切的中文用語,切勿拘泥其中。
五、本書最末編輯有總字彙,其編輯體例同上,惟僅以各單字於字典中所會呈現的形態(
動詞類為直述語氣現在式第一人稱單數,名詞類為主格單數,形容詞及代名詞類則為陽性
主格單數),作為編輯的條目,並於項下臚列各詞彙在本書各單元所曾出現過的變格及變
化形態。為求簡約起見,附屬於各條目的變格及變化之後將不另行複述其中文釋義。例如

vir, viri n., 2 decl., masc. 男人,人 [II, III, XVIII];viri gen. sing.;
nom./ voc. pl. [III, VI];virorum gen. pl. [XVI];virum acc. sing. [XXIII]
惟若遇有詞類轉換,如動詞條目項下的分詞、動名詞(Gerund、Gerundive、Supine),
或片語、慣用語、特殊用法等情況,則再另行臚列其中文釋義。
六、有鑑於拉丁文的學習目的在於拉丁文原典的研讀,本書在編列各單元的練習例句時,
遂儘可能地採引各拉丁文作家的不同作品,並配合各單元的學習要點,進行構句上的調整
。有興趣深入研究的讀者們,可根據各例句所標示的出處,另行加以參照。關於本書所使
用的作家作品簡稱,參見後列的「本書援引之作家作品一覽」。
七、為了增進讀者對於拉丁文的理解,本書於各單元例句之後,同時附有中文及英文翻譯
(英文翻譯部份以斜體字呈現)。受限於語法結構上的差異,中文、乃至於英文,往往未
必能夠同時精確地呈現出拉丁文語句的文義及文法結構,因而本書僅能嘗試以「信實地表
現出拉丁文語句的意義」,作為中文翻譯時的優先考量,至於各例句的英文翻譯則力求「
得以呈現拉丁文原句的文法及語法結構」。從而在中文譯句上或有不甚通順之處,在英文
譯句部份也或有不符合當代英文的用法,敬請讀者務必就此部份有所留意。
八、凡是引自各種拉丁文作家作品的例句,其語句意涵及中英譯文的確認,將回歸於各原
典的上下文脈絡。從而,針對拉丁文例句本身所未能具體呈現的資訊,將於中文譯句部份
以半形引號 [ ]、於英文譯句部份以半形括號 ( ) 分別加以表現,以利讀者對於各引句
的理解。
九、除了例句末以半形括號 ( ) 所標註的出處作者姓名外,例句當中若出現有人名或地
名等專有名詞時,若華語世界就此已存有常見通用的譯名時,則從其譯名,並加註底線標
示,譬如:拿坡里(Neapolis)、台伯河(Tiberis)、凱撒(Caesar)、或西塞羅(
Cicero)等;其餘部份,則仍以拉丁文原文的主格拼法呈現,並標示為[人名]或[地名],
而不另做音譯。
http://showwe.tw/blog/article.aspx?a=222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