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Jimmy,是JR裝潢AI負責人,
去年在板上找到很多間優秀的室內設計公司進行合作,也提供了很多有意義的回饋
和大量的用戶數據讓我們能在今年一度最高突破當月破千筆客戶詢問和月均百筆裝潢成交
在剛滿一年的今天,此先謝過這個版和版上的大家。
避免有新版眾和未合作過的廠商,我一樣先簡單說明一下我這幾年在做的事
和尋求的合作模式。( 聯絡方式我放最後,看完有興趣再自行聯繫即可)
我是一個AI工具軟體開發者,早期是替建商進行精準名單投放的AI廣告工具開發
(合作過興富發/城安建設/遠雄/到寶輝/國城等豪宅品牌)
這邊題外話,因為這一年很多人問,所以先述明,建案都有自己配合的廠商和設計,
小弟很難直接幫推薦,抱歉。
去年年初在幫建案進行購屋廣告AI工具導單過程中,發現了大量購屋後有裝潢需求的TA,
所以才有了往下作裝潢AI導客工具的想法,中間因為需求量暴增且無法鎖定區域,
於是來版上徵求區域廠商進行媒合合作。
在這一年和各地及各種類型廠商交手後,也算是半隻腳踏進了裝潢這一行,
現在因為這半年AI面臨爆發性的奇異式成長,我這邊長期穩定媒合的雙北設計或統包
公司數量不足以轉介給終端需求客戶進行篩選(月缺口大概還有40-60個詢問並持續成長),
其他地區的目前已滿載就先不徵求了。
原則上我這和PULO以及PR0360到100室內設計及樂活輕裝修等不同,我這邊不是將您的作品
刊登在平台上,也不收取所謂的刊登年費或推廣月費的,因為我這並不是
【傳統網站+關鍵字/廣告流量】,然後讓需求客必須在一堆設計或設計公司內挑選的
布告欄網站邏輯。
(老實說,在這一年和終端N-user需求實際互動下,多數的需求客戶根本不記得自己是
從哪個平台或哪個渠道看到的,也因此,這些潛需求受眾不接電話和no show丈量的比例是
非常非常高的,而且最後選擇的,都是平台推薦或本身品牌較大的設計公司,這反而
讓很多優秀的小統包或區域型態的設計公司失去了原有的競爭點,因為整體算回性價比,
其實大牌公司也不一定較適合這些媒合者,這造成了雙輸,而我希望解決這個問題)
我這AI是直接從Nuser搜尋端出發,透過大量AI自動化貼文+多樣性影音內容產出->
直接讓需求客戶進到AI搜尋或AI客服端進行大量溝通,並且先一步提供了依據客戶需求
的AI裝潢平面及3D設計稿,客戶則會在我這半自動線上AI客服上提供給我完整的
【預算和花費結構配比】+【對標的設計風格】+【可預約丈量或諮詢的時間】
以及最重要的【為何沒和這家設計公司成交】
最後一點就是為何我這次會上來徵求新的,願意長期合作且本身專注在設計品質和在地
雙北服務的設計公司,因為這一年來,也碰到許多野心比實力大,價格比服務誇張許多的
公司。
我這出發點很單純,因為我的目的是要讓更多終端Nuser數據,讓我的AI能更有價值,
所以我希望用戶透過我的AI行為最後能找到最適合它們或最接近他們期待的設計公司。
我也明白,在廠商和Nuser之間的立場是不同的,所謂的最佳服務或最高C/P值常常是張飛
打岳飛,但以結果論來看,其實最後Nuser都得有一個成交的去處,不是嗎?
所以我這合作的方式也很單純,就三種
原則上我這需要算力,
方案一.廠商可以直接支付等價算力成本,我會提供該算力成本可導出的客戶數
(第一手詢問,從頭到尾會以您的作品和網站作推薦往下,取得名單方式可選擇
人工轉介-代約丈量 OR 直接加入詢問流程-品牌Line)
*目前雙北地區這邊成交比率最高的一個月可處理到4家,但避免Nuser端服務品質,
請不要浮報或超估自身工程的餵納量,因為客戶我這邊AI是會從預約到丈量到完工都會
跟完的,最後還會進行客戶感受的數據統計和再轉介,所以我這會和客戶一樣Care品質
方案二.純以服務爭取單次媒合
同第一點,基本上我這方案一僅讓廠商背純算力成本,在無利潤的階段我是希望是找到
對市場或Nuser媒合度最高的一群廠商(因為我在追求數據媒合和市場結構給未來的VC)
所以我會定期淘汰在方案一中被客訴或服務較差以及成交率較差的廠商,
然後讓採取方案二的客戶撿第二手的未成交需求,推薦給方案二的。(需提供作品資料)
簡單來說我是以丈量->成交為結果去導向。
目前數據顯示基本上詢問客戶在一個月內/四家推薦下,基本上都會最終決定,
雖然第一家推薦媒合比是最高的,但確實不見得都會是在第一家廠商處成交,
這邊牽扯到報價/服務/作品風格等。
不過為求公平,方案二的僅能在方案一的廠商皆相公後,才會進行次輪一次性的推薦。
(這邊就不討論CPS型態的合作抽潤模式,因為這一年有太多廠商問或是成交後不回報,
既麻煩還需驗證信任,未來統一就不做這部分的討論了)
方案三.長期合作
因為這一年AI客戶媒合中發現了許多裝潢業內的狀況
(EX:服務很好/性價比高的統包和新創設計公司,但是連具備美感的作品集/安全性網站/基本的SNS社群fb or IG/只有電話和line/
沒有專門的業務或客服即時回應需求客戶,簡單來說就是沒有品牌力或信任度)
舉一個上半年發生的例子,一個裝潢預算250-350萬的準需求客戶,因為一台按摩椅和一
個KOL的推薦才決定了最終媒合廠商(最後問題是,媒合的廠商的業務窗口,不願意贈送按
摩椅,以及客戶最後看到了另一個媒合廠商特定的KOL置入貼文,後來這邊我直接讓AI介入
協助成交贈品規劃)
所以為了解決這類問題,去年起長期轉換率高的廠商,我這推出了額外的新形態方案
(我這額外讓AI幫你處理完你成交上欠缺的數位部分,而且是只完成你在轉換上需要的,
EX:業務能力強但沒有動態網站和基本數位建設的,我這會讓AI基於你的作品產出。
EX:基本數位建設有但沒有維運和品牌力的,我會讓AI去串流KOL和新聞平台作品牌升級
EX:產品優秀但業務溝通較無法即時或轉換較差的,我會讓AI進行即時自動回覆和call
center中心共構)
這邊則是看實際各家自身願意投入程度和毛利率可承擔範圍走客製化規劃,
簡單來說我這幫你解決除了裝潢外,其他任何在客戶需求->成交上需要解決的問題,
而且是絕對影響成交的關鍵問題,因為AI會每個月給你轉換報告和未成交原因,
並會在下個月前處理優化完成。(EX:IG無文章會自動以詢問客戶型態發文並廣告觸及
該受眾)
照目前客戶反饋,其實只要每月能從需求客戶中穩定成交一家,基本上已比業界
MGM介紹分潤來的更划算,更別提業務能力佳的原則上都超過2家
(以最低10個需求成交兩個回推,當然如果業務能力非強項,你也可用更多的客戶需求去疊
總轉換數)
文章有點長,如果有緣份看到最後,開放前三名的免費使用一次算力(本月第一手名單)
歡迎加Line或電聯(請提供作品/希望合作方式/月可成交案量/過往裝潢案例費用均值範圍)
LineID:jeremy520
電話:0933572019
聯絡人:陳澤明(Jimmy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