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終身醫療險必要性

作者: nlevta (生活大變動中...)   2020-05-31 09:35:23
看手術內容
今年年初做心臟電燒手術,
住院3天(單人房)
健保部分負擔約25000,
單一實支理賠約25000,
單一終身醫療(住院日額1000),
理賠約19000
去年做門診手術,
收據3000,
單一實支理賠3000,
單一終身醫療理賠7500
理賠會有差異,是因為實支是看收據金額
終身醫療是看手術項目
但不論哪一種保單,
理賠多少是看購買額度
你的實支能理賠到30萬,額度一定很高,而且多張保單
不然單一實支也拿不到30萬
但是養那麼多張高額度保單真的沒那麼容易(即使是定期險),
我在好幾年前就砍掉法巴重疾保額(100萬降至60萬)
因為年齡到了費用很高的程度。
每張定期險保單都在跳費率,
只好先砍掉補充性質的重疾
再加上通膨,60萬的保障比起最初的100萬,
如果真得到,保障也是縮水不少,
但現實就是養不起。
未來隨年齡繼續增加,
每張定期險保費負擔只會愈來愈大
反而是終身醫療快繳完了,
以目前的幾次理賠情況來說,或許終身醫療沒辦法全賠,
但確實減輕不少負擔
有人說保險是轉移“當下”風險
30歲的當下,買高額定期實支險確實划算
但保險不是想買就有得買,
到50、60歲的“當下”,想買可能也買不到了,
到時候如果經濟能力不足,
畢竟實支醫療要繳到7、80歲,
而且每張都不便宜,
身體又出狀況,身上還能有多少保單、多少額度可以轉移風險?
※ 引述《wusp88 (patty)》之銘言:
: 相信我能很夠力的回覆這篇文章
: 我的保單有熊熊的終身醫療日額兩千和定期康x實支實付計畫二
: 我又剛好做過腹腔鏡手術和達文西手術,前者住院四天自費4萬4千多元,後者住院五天

: 費31萬8千多元
: 腹腔鏡理賠:
: 終身醫療賠28500元 vs實支賠53959元
: 達文西理賠:
: 終身醫療賠39500元 vs實支賠301546元
: 往後醫療都會走向追求傷口小、恢復快的治療,住院天數沒辦法拉長之下,終身醫療只

: 贏在保費高,其他真的輸慘慘,實支理賠下來都能擋好幾年保費了
: 說真的,終身醫療目前只能保障到不重要的風險區塊,這是最需要買的保險嗎?
: 保險的目的是為了降低損失與補償,終身醫療險真的能幫助到你移轉風險嗎?
: 醫療技術在進步,保險觀念也要進步,保戶都能自己上網查資料了,死抱著終身神主牌

: 辦法趨吉避凶
: 最後主約是壽險跟終身醫療給我選?當然選壽險啊,差價我拿去存起來或投資還比較實
作者: hank0624 (不用錢的保險最貴)   2020-05-31 09:46:00
這篇買很多很多實支的去參考 未來
作者: Maninck (我是大天才^o^/)   2020-05-31 10:32:00
就算定期險自然保費,等30年後到60歲時,你再跟當時的比你還是會覺得早期買的比較好。另外人口逐年高齡化,30年後基本上是超高齡社會,保險公司還會只找健康體的保戶?看看近年的弱體保單,都反應保險公司開始在為高齡保單怖局,而且像南山早期的實支只到65,然後65歲到期時,還是寄來問要不要買新單可續保到70而且是不管過去是否有理賠,只是限原額度。想拉高不給XD
作者: wusp88 (patty)   2020-05-31 10:47:00
回覆一下,我文章寫的很清楚,我只拿單一實支和單一終身醫療出來比較,額度就是能夠賠到30萬人本來就是一直在變動的個體,30歲和70歲需要的治療程度也不一樣,而且照你所說身體出很多狀況,實支也很容易賠超過保費
作者: danial (浩然正氣)   2020-05-31 10:56:00
兩篇都說得很有道理,而且兩位原PO都是兩種都有買~結論就是,終身跟實支都是必要都要買
作者: winth (子夜)   2020-05-31 10:59:00
目前看到買終身醫療的都後悔了,樓上你哪裡看到是必要?!!目前終身的我會考慮的只剩失能,還有極少數的重傷險,如本篇提到重傷險大概45Y後保費會飆到讓人繳不下去,終身的若從剛出生就買,保額100萬繳個20年,總保費勉強還能接受。當然100萬不夠,剩下的就定期險補了,不然保費太貴也繳不下去。
作者: Maninck (我是大天才^o^/)   2020-05-31 11:06:00
話說如果覺得保費太貴的話,我建議可以找85歲滿的,跟終身比保費差很多
作者: AirSpiral (spiral)   2020-05-31 11:17:00
終身只賠那一點點錢,根本可以留起來風險自負算過要住院幾天才能領到超過所繳保費+利息嗎?
作者: UweBoll (魔人波烏)   2020-05-31 11:21:00
沒有保價的終身險儘可能不碰,終身醫療是沒保價終身險中,最沒用的。到了90歲,沒有實支實付怎麼辦?不怎麼辦呀,90歲時就算手上有一張半世紀前保的終身醫療,也跟沒有一樣。
作者: sonas945 (sonas)   2020-05-31 11:36:00
說真的很怕老年醫療問題,也是去買PHB,雖然75歲前很廢但至少75歲後就是一張終身實支,這種風險轉嫁效益還稍微有點討論空間,但一堆業務,尤其北海和大樹的,沒這種商
作者: aa109173 (JOE)   2020-05-31 11:37:00
廢比喻 不到三萬的風險 你不能自留 ? 20萬的風險你那點終身 是要搞毛 垃圾商品
作者: sonas945 (sonas)   2020-05-31 11:37:00
品,然後只會推自家最垃圾的定額終身醫療
作者: AirSpiral (spiral)   2020-05-31 12:16:00
等等,北海有哦,叫做EWHS但評估以後覺得PHB比較好一些送錢給保險公司,最後還拿得到身故還本金,這才是保險公司賺錢的原因風險自留的意思是理賠金額小到不足以解決問題,不如把這個錢省起來好好做投資規劃,努力把錢變大,而不是繳給保險公司讓他們把錢變大
作者: smallcar801 (大叔帶妳看金魚)   2020-05-31 15:02:00
幫小朋友買終生,幫自己買實支+癌症險
作者: asloser (where's my lucky shot)   2020-05-31 15:59:00
「終身醫療是看手術項目」這句話不十分精準。是有含帶終身手術險在裡面的終身醫療險才是這樣看手術倍數。也有很多純終身醫療險,手術不管大小都是固定賠三倍或五倍的。
作者: k4653 (a boom)   2020-05-31 17:06:00
呃..自留除了機率還有損失率啊這種損失金額何必要用到保險?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20-05-31 20:04:00
實支實付定期險高齡的費率很驚人啊,我自己都沒把握可以負擔
作者: elfeana (nana)   2020-05-31 20:27:00
作者: Maninck (我是大天才^o^/)   2020-05-31 20:31:00
b大不用擔心這麼多,也許到時也繳的起,就算繳不起大不了縮額。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20-05-31 20:33:00
但老了醫療費反而大增的可能性變高,縮額反而是雨天收傘,我個人倒覺得終身醫療沒有那麼不堪
作者: Maninck (我是大天才^o^/)   2020-05-31 20:49:00
就算縮額,也保障內容不見得會比終身差,而且搞不好理賠金額還可以繳下次保費
作者: asolitary (天→豬)   2020-05-31 21:25:00
高齡的保險需求可以用現金流動性去取代!年輕時可用差額理財的方式做足定期險的保額再加3-4%的年獲利即可達成!把excel打出表格,檢視理財規畫才是重點!不用一定要終身或終身還本這種架構才能獲得老年時的保障!
作者: aa109173 (JOE)   2020-05-31 21:59:00
保險是讓你資產能夠持續穩定的增長 買那個垃圾終身醫療一次大病 就讓你連本金+利息都吐出來 還投資報酬率咧老的時候 保護你的是你手頭上花一輩子增長的現金
作者: cyjonas ( 一。顆。蘋。果)   2020-05-31 22:08:00
不是所有時期、所有風險都一定只能靠保險解決。年輕時努力賺錢理財阿! 不要以為買了保險就能安心活到100歲
作者: aa109173 (JOE)   2020-05-31 22:10:00
有時回頭想想 如果能安樂死 那才是真正的保險自由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20-06-01 07:42:00
理財不一定為正報酬,每個人對風險的承擔能力不一樣
作者: cyjonas ( 一。顆。蘋。果)   2020-06-01 09:17:00
理財方式很多,每個人對風險承擔方式不一樣,定存也是理財、買債券也是理財,沒說理財一定要做高風險重點在於如果怕定期險老了繳不起,那就努力存錢吧!到時看是累積了資產自己風險承擔或是繳保費,都是選擇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20-06-01 10:44:00
終身型的保險有些年輕比較容易買和費率好老了身體有狀況,定期險也不是很好保
作者: cheng1989 (cheng1989)   2020-06-01 10:57:00
你的資訊過時了,現在蠻多實支能只買單一就有30萬額度但想必你也做了不少功課,不會真的單壓30萬而是買雙實支
作者: UweBoll (魔人波烏)   2020-06-01 12:44:00
投資型保單能大賣,建立在一個大前提之下,就是"民智未開",那真是個客戶捧著錢來找業務買投資型保單的年代。投資型保單最大的問題在於成本,你去看各大投資版,長期投資是連基金都成本過高,要改買ETF,你投資型保單動輒前收150%,或後收照帳戶價值的比例,這成本都高到離譜。
作者: OLDbaojing (baojing)   2020-06-01 13:40:00
也不是每張投資型保單都150%吧。現在10%以下的很多。民智已開,時代在變。要懂基金再買投資型保單就是了。然後對於成本要瞭解。有些體況不是很Ok, 或者職業等級較高的,需要壽險保障,投資型保單還是不壞的解決方法之一。前提是保險人員需要透明、誠實,且不厭其煩的把所有資訊和成本講清楚講到懂,不能讓保戶稀里胡塗的就簽了,將來都一定是業障。
作者: beriaura (beriaura)   2020-06-01 13:55:00
這篇的核心或許該說的是,就算定期險老年太貴被壓縮但買終身險賠的價值依然是太少換言之,保險公司目前對於老年保障根本就無法解決但卻用終身險美其名保障終身來說服消費者這種更深一層次的問題,反而要看更細才會理解到畢竟光是終身險的保費,存下來老年賠自己都可以有不同的可能性哩
作者: cheng1989 (cheng1989)   2020-06-01 14:33:00
會買法巴重疾險的, 當年必然也在板上做了不少功課,目前面臨到的問題很值得各位討論並參考.只是保單通常越變越差,古早時買的終身醫療,好一點的還有住院久了日額加值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20-06-01 15:28:00
現在買實支實付主力族群的年齡大多還沒有要邁入高費率的年紀
作者: d8613518 (張森)   2020-06-01 15:51:00
年輕時買定期實支,老了拿年輕時投資收益來付醫療費用是最合理選擇。只是不知有多少這樣買的人理解就是
作者: bluemkevin (WHO WHO)   2020-06-01 18:42:00
我父母就是奉行拿投資收益來養老的觀念,結果投資收益是負的,還吃了老本
作者: OLDbaojing (baojing)   2020-06-01 19:14:00
是投資型保單嗎?在這裡這樣講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投資型保單,所以想確認一下?
作者: d8613518 (張森)   2020-06-01 19:18:00
穩賺的投資大概就是定存(帳面上),其他都是有賠錢機率
作者: tcuyu (tcuyu)   2020-06-01 22:20:00
板主分析中肯,而非一面倒的批評
作者: cyjonas ( 一。顆。蘋。果)   2020-06-02 15:29:00
自己投資理財有風險,所以錢拿去買賠不了多少的終身日額手術險,就沒有風險了?(因為錢都確定花掉了當然沒風險...
作者: polysmile   2020-06-05 07:30:00
比較好奇你實支跟終身的額度還有保費的比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