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終結網路謠言!「美玉姨」誕生

作者: qaws68 (少抱怨 多做事)   2018-12-26 00:45:16
https://www.inside.com.tw/article/15122-line-rumor-killer-bot
美玉姨是你最佳的傾聽者
我很少用 Line, 第一個理由是我自己覺得很不喜歡 Line 的設計,
第二個理由是我目前不住在台灣,
第三個理由跟大家很像,就是被加進一些並不想被加進的群組。
總之,在聖誕節前夕,我打開了久久沒有打開的 Line,隨便掃視了很久沒有閱讀過的幾
千個訊息,我發現同齡的好朋友幾乎沒有傳過什麼訊息給我了(因為我真的沒在用),
然而家族的群組還是很活躍,活躍的假訊息。
這就是我們這次大選價值判斷混亂的主因之一,隨便瀏覽完幾千個各種轉傳訊息,
心裡只有嘆息。
我並不覺得長輩有什麼問題,大家心裡想要的都是過得好,心愛的人過得好,所以聽到不
利的消息會氣憤會被催化,
會想傳給自己的同溫層,這一點在各個年齡層並沒有什麼不同。
不同的是生在早於我這個網路發達年代之前的很大部分的人並不熟悉目前這種資訊傳播的
方式,多數年長者更習於相信的是:自己的親友,自己的親友的小道消息,
很可能相信正確的消息來自不可聲張的地底秘密,
很可能相信各種食補與食療,但感覺多數年長者並不擅長搜索資訊內容,也可能多數人並
不擅長科學驗證,更加不擅長以手機這樣的介面打字搜索長文資料。
所以一個微崩潰,美玉姨(每遇疑?)就在一個凌晨誕生了。
美玉姨是在幹嘛的?
簡單來說,美玉阿姨會即時查詢謠言,短時間給予回覆。
美玉阿姨可以混跡在長輩群組之中(這是我想像中的合適情境,
並不代表只有長輩群組會有謠言),
分析每一個轉傳,搜尋類似的曾被澄清的網路謠言。
她的養分來自於 g0v Cofacts 真的假的 專案,美玉姨只是一個簡單應用,
所有更痛苦的資料苦工都來自於這裡,在此致上一萬分感謝。
所以美玉姨和真的假的 Line bot 有什麼不一樣?
最大的不一樣就是,美玉姨可以被你邀請進任何你想要的的群組對話,真的假的 Line
bot 並沒有這樣的功能。
會有這樣的差別,我個人認知可能是因為真的假的 Line bot 考量的層面是更深遠更廣泛
的難題:謠言資料量才是重點,
由全人力回應澄清與新增,所以真的假的 Line bot 可以詢問,可以新增,可以自己增加
回應,這樣的功能並不適合所有人,
只適合特定人士使用。你必須要自己把別人的謠言傳到這個 Line bot 帳號,然後互動,
然後自己再把回應傳給你想要澄清的人那裡。
而美玉姨的著眼點是在,快速幫所有人釐清已知謠言,所以她並不允許使用者新增任何資
料,但是可以被加入群組。
她會從已知的資料庫裡面搜索數筆類似的資料做全文比對,
挑選最像的那篇作為回應(至少要有八分像)。
也就是說上面的那個很麻煩的步驟被跳過了,變成比較暴力的直接搜索給予精準回應,
當然代價就是目前並不回應看起來不太像的資料。
今天開始就把美玉姨加入 Line 群組
把美玉姨加為好友 https://line.me/R/ti/p/%40dfz0050h
加入美玉姨好友
把美玉姨邀請到任何你覺得需要美玉姨的群組。
(1) 搜尋名字,然後
(2) 選取美玉姨,然後
(3) 按搜尋框旁邊的小 x 取消掉那個輸入的名字(?????)
(所以我說我不喜歡 Line 的設計了啊)
(4) 最後送出(因為不做步驟 (3),那個送出按鈕不能按)
<del>和群組成員解釋美玉姨是你的好朋友</del>
我本人在這裡卡了一下
在 Beta 測試的過程中,來幫忙的朋友們的回應有一個讓我覺得很有趣的很值得思考的,
也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個人看法。
長輩會不會惱羞成怒崩潰啊
我並不覺得只有長輩會傳假訊息,長輩也不只會傳假訊息。這次年底的公投結果驗證的是
藉由社群網路演算法所建立的同溫層之厚,
代表異溫層之間的對立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去取笑年長者或是看不起對方對問題的解決是
於事無補,
每個人都沒有壞掉,沒有人需要被修好。
不同年齡層間的立場與行為的形成都是有其時代與文化背景,越嘲諷,越分歧,越撕裂。
所以美玉姨,她只是工具,幫助不善打字的年長者即時驗證資訊而已,
並沒有任何想要捉弄別人的意思。
是否要把回覆再 decorate 成更人類更順暢有可信度的格式?
更順暢這點是可以努力的,我本人感覺已經很久沒有好好跟普通人類講話,
感覺怎麼修怎麼怪,
非常希望有人可以幫助我把整個回應的格式弄得更人類一點
更具可信度,這點我就傾向不那麼做,以下附上我之前部分的原文回應:
…(刪)
2. 專家也可能犯錯
3. Cofacts 是任何人都可以去澄清謠言,我們也無法確定所謂「澄清」是否一定是對的
,有時候會有歧異。
我傾向讓美玉阿姨提供多元看法幫助大家多想一下,而不要過於武斷去判斷真假
我想在這個文章發布之後應該美玉阿姨還會再增加一些新朋友,那時候再來思考更深入的
問題。
還想要做的功能
統計
我想要統計幾個指標,例如到底是什麼謠言在什麼時間點大量出現,
我認為比對過 Google Trend 的新聞趨勢以後可以更清楚一個重要的疑問:到底是誰,
到底想幹嘛,為什麼要產生這樣的謠言?
什麼樣的謠言對什麼樣的人特別有效?
更廣泛(但不煩)的回應方式
目前我讓比對結果傾向收斂,因為畢竟是聽取整個群組各種對話,所以我不比對 OCR 也
不比對圖片,
單純以全文搜索的相似度作為判斷標準。但是 Beta 測試回報中我發現影片 URL 也是一
個點,
它會被弄成短網址或是同一篇內容好幾個不同網址(你知道有人很喜歡偷內容當自己的)
,這個狀況就沒有辦法準確判斷是否已知謠言,這部分目前有點頭痛。
有更多想法的同學也可以開 GitHub issue 給我。
如果誤認為美玉姨是針對年長者的設計,事實上過於輕率。這些年我越來越感到每日各種
新資訊出現,我也是很難去判斷真偽。
現在的各種資訊更像是一層一層的包裹起來的有效心戰,長輩無法辨認的資訊在我這個同
溫年齡層看來荒謬可笑,
然而我們這個同溫層能接受到的假資訊,卻更加複雜難辨,傷害更強。
所以,這段路看起來還很長。可是在突破同溫層,最終讓各種不同的人終於可以互相理解
的道路上,我們還是只能一步一步的,同理地,慢慢前進。
作者: edayyamayday (喃喃)   2017-01-09 22:55:00
長輩直接爆氣開噴笑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