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柏林影展】《禁止下錨》獲「奧迪短片獎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6-02-22 12:14:46
【柏林影展】《禁止下錨》獲「奧迪短片獎」
http://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FE_NO=1535
文 / 洪健倫
柏林影展頒獎典禮在柏林時間2月20日晚上七點舉行,典禮的第一個獎項「奧迪短片獎」
頒給了台灣電影《禁止下錨》,這是台灣繼陳駿霖導演在2006年以短片《美》獲得短片競
賽「銀熊獎」,事隔十年之後再度有台灣電影在該競賽項目獲獎。
在頒獎典禮上,曾威量解釋片名「禁止下錨」意指在歐洲與亞洲許多國家裡,年輕的移民
與移工因移民管制法規,都被迫面對無法設籍的困境,他欽佩德國社會對難民伸出友誼之
手,也希望將這樣的精神帶到亞洲,尤其是他現在居住的台灣,與他生長的新加坡。
《禁止下錨》描繪以一對年輕越南移工想靠著賣嬰,為他們的孩子尋找寄養家庭在台灣生
根。由於導演刻意不為這對伴侶的越南語對話打上字幕,他原本擔心在柏林影展放映,歐
洲觀眾可能無法意識到主角使用的語言,造成對於劇情理解上的困難,但好在放映時並沒
有發生這樣的問題。
同時,曾威量也表示,在當今的媒體環境下,新移民福祉被台灣政府忽略的困境,並無法
獲得台灣社會的重視,他特別選擇不使用字幕來讓觀眾體會社會對於新移民的陌生,他希
望如果透過這樣的呈現方式,觀眾還是可以捕捉到影片中的情感與訊息,希望也能開啟日
後對於新移民理解與關心的契機。
有記者關心移工在台灣的現況,曾威量解釋台灣移工來自於東南亞各國,但是當移工懷孕
時,生下的小孩子卻不能入籍,與得到當地的社會福利保障,有些團體正在為這些移工與
新生兒爭取權益,但是主管機關卻認為社會大眾沒有責任保障他們的權益與福祉,因此,
他希望《禁止下錨》能夠引發更多討論,為這些新移民爭取到應有的權益。
《禁止下錨》也將在三月登場的金穗獎入圍放映中和觀眾見面。曾威量來自新加坡,在台
北藝術大學就讀電影系碩士班,在北藝大的作品多半關注台灣社會下不同文化族群的議題
。曾威量也是繼馬來西亞華僑導演廖克發去年在釜山影展以在台拍攝的短片《妮雅的門》
(Nia's Door)獲得國際最佳短片「善才獎」、同樣來自大馬的柯汶利以《自由人》入圍
奧斯卡最佳短片初選之後,另一位受台灣創作養分滋養,以台灣為創作基地,並且在國際
嶄露頭角的華人新銳。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近年國際影展對於台灣電影的興趣,似乎逐
漸轉向台灣社會面對新移民的相關議題。
柏林影展短片競賽的「銀熊獎」得主是英國、丹麥、荷蘭合製的短片《A Man Returned》
,導演Mahdi Felafel以直接電影(direct cinema)的方式拍攝來自黎巴嫩難民營的主人
翁為了未來而尋求庇護的過程,Mahdi Felafel也來自難民家庭,他將本片獻給所有受苦
的同胞,也獻給全世界其他關注難民議題的觀眾。
短片競賽的金熊首獎頒給年輕的葡萄牙導演Leonor Teles,他帶有實驗意味的短片《
Batrachian's Ballad》宛如一場行動藝術的記錄,並用輕鬆的惡趣味向葡萄牙社會對吉
普賽族群的歧視發出抗議。導演希望本片透過輕鬆的方式娛樂觀眾,他也認為目前葡萄牙
電影的環境艱困,獲得金熊獎的肯定對於葡國電影一定是劑強心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