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台灣吧創意打造動畫台灣史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5-04-13 15:18:15
※ [本文轉錄自 AnimMovie 看板 #1LAsrcVd ]
http://ppt.cc/NX6y 文/陳建瑋 台灣光華雜誌3月號
台灣的現代化從劉銘傳到蔣經國之間,為什麼一片空白?什麼是賣台?鬼島又是什麼?
內地到底是哪裡?今日台灣社會生活中常見的語彙,原來都各有其歷史脈絡,也和今天台
灣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
平均年齡25歲的4名年輕人,秉持「自己的歷史自己寫」的精神,各自發揮本領,成立「
台灣吧」工作室,用輕鬆幽默的動畫說歷史故事,在半年內累積250萬點閱量,更獲得
YouTube 2014最佳創意獎肯定。
究竟是什麼樣的魔法,能將枯燥的歷史文本,轉變成笑料百出,又引人入勝的精采故事?
除了說故事,這群年輕人還有更遠大的夢想。
本名謝政豪的製作人Hauer,年紀不到25歲,台大農經系畢業,在求學期間,就累積了不
少動畫製作、廣告拍攝和DJ經驗。Hauer坦言,自己的興趣是當DJ,但是台灣卻沒有他所
需要的環境,因此他原本的計畫是當完兵就出國找尋舞台。但是「過去2年,台灣發生很
多事,讓我感觸很深,特別是幾次社會運動過後,好像改變了什麼,卻又始終沒有觸碰到
核心。」
Hauer找上曾經一起合作過動畫的台大歷史系好友張佳家,張佳家則帶來另一位同樣在思
索台灣教育問題的同學蕭宇辰。
3人促膝長談,各抒己見,他們都認為要打破年輕人現在的困惑,必須要帶大家看清楚我
們到底從何而來;因為唯有明白過去,才能掌握未來。
秉持著這樣的精神,他們決定從台灣史著手,用自己擅長的動畫影片,填補教科書上的空
白。
分工創作,小團隊大能量
Hauer善長製作配樂,張佳家則是美術設計達人,蕭宇辰是現任政大附中歷史老師,最拿
手的是歷史文本的蒐集與整理,但他們的計畫仍欠缺一個能夠吸引觀眾的關鍵人物。
從小愛看美式脫口秀和喜劇的Hauer認為,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如果有一個人能夠幫閱聽
眾過濾雜亂無章的訊息,留下關鍵重點,加上一些幽默的轉述,「這樣的人,將是未來的
Rock Star!。」
負責替台灣吧錄製旁白的林辰,曾經自製討論核能與學運的短片,在幾乎沒有圖像,只有
聲音與字幕的情況下,觀看次數仍能突破百萬,證明他的獨特魅力。因此Hauer在尋找旁
白配音時,第一個想到林辰。
Hauer在電話裡簡單的說明想做的事情,林辰聽完立刻說:「好啊。」兩人一拍即合,默
契十足。Hauer形容林辰是一台全自動的資料處理機,「你把3萬字的資料丟給他,他可以
吐出一篇3,000字的劇本給你,台灣沒有幾個人有這種能力。」
台灣吧的製作分為四階段,企劃、文本、劇本、後製。台灣吧和其他YouTube影片最大的
不同,就在於從文本到劇本的過程。
以大量的史料為基礎,再大費周章地把史料藏起來,妝點成幽默的故事,加上配合劇本節
奏的音效配樂,與可愛逗趣的動畫角色穿插其間,正是台灣吧能掌握觀眾目光的魔法。
數位大抓周計畫
動畫台灣史影片推出後,許多網友在留言中熱烈討論起影片中沒有提到的歷史細節,更讓
不少對台灣史沒興趣的人,開始探究更多。
「我們都不是學動畫的,但卻靠著自學,變成動畫製作人。」Hauer說,網路讓自學出師
成為可能,只要有興趣,網路上幾乎都可以找到大量的知識,甚至比學校教得更多
參與過近年來幾次社會運動後,Hauer發現,很多年輕人處在迷惘之中,經過十幾年的教
育,卻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是什麼。「只要用影片跟網路,我可以用兩個禮拜的時間,讓一
個小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Hauer大膽地說。
Hauer認為,對某個議題有興趣的人,常常會連續幾個小時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訊,最後
就成為自己的知識;教育也應該是這樣。
因此台灣吧提出「大抓周計畫」,為所有學科製作長度約8集的動畫影片,12~13歲的學
生先看過每個系列的第一集,再自行選擇有興趣的幾個學科,繼續追看續集。理論上來說
,只要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掌握自己的興趣所在。
未來5年,台灣吧要擴大範圍,製作30至50個學科的系列動畫,讓所有學生都能免費觀看
,進而翻轉台灣的教育,是台灣吧的遠大目標。
最佳男主角黑啤,收入全靠它
大抓周計畫主要是由對「翻轉教育」充滿熱忱的蕭宇辰策畫,Hauer笑稱「我其實是生意
人,除了翻轉教育,我也要證明在台灣做動畫可以養活自己。」
Hauer對台灣動畫助理只有22K的起薪非常不滿,所以自己當老闆,用30K徵人。「多給幾K
,就可以獲得幾十K的價值。」Hauer說,台灣人才濟濟,年輕人也沒有要發大財,只要薪
水別太難看就好,「重要的是給年輕人一份尊重。」
台灣吧在2014年底開始擴大招募徵才,不到一個月時間,用相對優渥的薪水網羅到一大群
長期不得志的年輕菁英,今年中即將離開現在的9坪小工作室,搬進有個小吧台的大辦公
室。
這難免讓人好奇,免費影片製作人,憑什麼給出比商業製作公司還高的薪水?
這要歸功於動畫台灣史的可愛演員─黑啤,這隻愛喝台灣啤酒的台灣黑熊,是台灣吧的當
家男主角,雖然沒有台詞,卻能擄獲網友的心。以黑啤玩偶為賣點的限量商品組,在3個
月內1,000組全部售完,營業額突破250萬,給了台灣吧團隊無比信心。
銷售數字背後,藏著一份堅持,「沒有置入性行銷、不接廣告案,我們就是專心做自己的
影片。」
是現代年輕人的情義相挺也罷,是成功的商業運作也好,4個年輕人能夠養活自己,同時
做對社會有助益的事並樂在其中,讓台灣社會看見新世代的正面動能。
台灣成為華文世界數位內容的燈塔
用好成績證明影片可以養活自己,在台灣很勇敢,在美國卻很平凡。
美國「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站指出,「YouTube名人」已經成為最新的美
國夢,2014年最紅的YouTube明星收入甚至可以有數百萬美元之譜,在全球已有數萬個
YouTube頻道年收入超過10萬美金(約新台幣300萬元),吸引許多人前仆後繼投入。
但在華文世界,透過數位內容獲利的景況卻相對較冷清,僅有少數電玩頻道能夠創造百萬
營收,幾乎看不到教學類型影片。
「這就是我們的機會,台灣吧證明了觀眾並非不想看知識性影片。」Hauer說,他自己並
不是非常有創意的人,只是多了點執行力和膽量,既然看見這個機會,就要放膽去做。
台灣具有三大優勢,讓Hauer信心滿滿,包括豐富的動畫人才、自由的創作空間與多元文
化環境,這些使得台灣具有成為華文地區數位內容燈塔的機會,但是這個機會稍縱即逝,
「如果現在不加緊腳步,很快就會被追過。」因此他趁著動畫台灣史的高人氣,加速擴大
團隊,並準備發表第二波新作─歷史以外的三個新學門,讓觀眾耳目一新。
從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到看見自己要往哪去,台灣吧這4個年輕人用創意和行動力,宣告
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