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你不知道的寶萊塢電影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3-05-06 16:14:49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showbiz/110511/132013050600445.html
2013-05-06 新聞速報 中廣新聞/夏明珠
寶萊塢電影上周歡度一百歲生日,以歌舞為基礎,充滿了活力的寶萊塢電影,已經成為僅
次於美國好萊塢,全球第二大電影工業根據地,1913年五月三號,黑白默片(哈里什昌德
拉國王)在孟買上映,它取材於神話故事,描述一個正義凜然、從不說謊的國王,有人說
,這部電影就是今日寶萊塢最原始的種子,電影中最有名的一幕是國王的妻子在婢女服侍
下沐浴,主僕身上的沙麗被水浸溼,貼在身上,他們全都是反串女裝的男演員。這部電影
的導演、製片兼編劇(巴爾吉)一生總共拍了95部電影,死的時候貧困潦倒。
直到許多年之後,印度電影才有了寶萊塢這個名字,歷史學家說,寶萊塢這個詞是二十世
紀末才被發明,它是孟買電影界從好萊塢得到的靈感。
1930年代,寶萊塢電影第一次出現親吻畫面,男女主角是真實夫妻,他倆在大銀幕上的那
一吻,長達四分鐘。不過印度獨立後,電影對於男女情愛互動的描述,反而轉趨保守,
1954年,一群婦女向當時的總理尼赫魯請願,要求他導正電影對年輕人愛情早熟的影響,
從此以後,親吻鏡頭從電影中消失,情愛的表達就以迎風搖曳的花朵或相互依偎的天鵝來
代表,就這樣又過了幾十年,寶萊塢電影尺度逐漸放寬,它們終於承認男歡女愛也是人性
的一部份。
印度導演(喬哈爾)說,印度有12億人口,電影市場至少應該吸收到三億觀眾,但是目前
為止,它只爭取到四千五百萬人,要是寶萊塢有辦法彌平這個缺口,它在全世界將所向無
敵。
其實,寶萊塢現在的成績就已經相當不賴,它每年生產一千多部電影,是全世界最多產的
,印度可以找到二十多種不同方言的電影,以孟買為基地,採用印地語、又稱北印度語的
寶萊塢,規模最大。
到目前為止,印度耗資最昂貴的電影是(寶萊塢機器人之戀),它花了三千五百萬美元,
相當於十億多台幣製作,不過它並非印地語,而是以塔米爾語拍攝。
印度每年平均有27億人次進電影院,是全球最多,不過電影票是全世界最便宜,所以票房
收入和好萊塢不能比。以印度人對電影著迷的程度,它電影院的普及率,完全不及格,印
度全國電影院的廳數不到一萬三千,美國有將近四萬。
過去的寶萊塢電影,幾乎清一色走愛情路線,現在不一樣了,電影的內容更為豐富多元,
根據統計,印度電影觀眾群以15到25歲的男性,佔比例最高,男人最愛的還是動作片,就
和好萊塢一樣,寶萊塢的票房保證也多數是四十多歲的銀幕英雄,裡面也包括所謂的三個
罕、也就是三大天王沙魯克罕、沙萊曼罕以及阿米爾罕。阿米爾罕就是在台灣締造印度電
影票房奇蹟的(三個傻瓜)的男主角。只要有最喜愛的男明星,女主角是誰,多數印度觀
眾不會在乎,在他們的心裡,綠葉永遠都是可以取代的,紅花則不。
歌舞是寶萊塢電影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元素,有人把印度電影和西洋歌劇相比,不過印度電
影史專家說,兩者不同在於歌劇從頭到尾都在唱,印度電影平均每部有五到九首歌曲。
印度電影歌曲取材來源廣泛,幾乎涵蓋印度所有地方,這一點,從1930年代以來幾乎沒有
變過,由於不是每個演員都能演會唱,許多電影採用幕後代唱,幾個最熟悉的電影代唱,
包括有寶萊塢夜鶯美譽的(拉塔)音域都很高。印度電影裡的舞蹈,通常是歡愛的一種表
現,從前電影通常都在男女主角做了愛情宣告之後,大夥兒圍著一棵大樹跳舞,電影裡的
舞蹈,經常出現得毫無章法,比方說山腳下突然就冒出一群唱歌跳舞的人,不過這是從前
,現在的印度電影,對歌舞場面的處理,已經比過去細膩很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