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德東德勒斯登一日旅行

作者: ffso2   2018-08-11 09:46:56
原文:
https://leo-travel.idv.tw/11140/germany-dresden-altstadt
我最愛的柏林近郊景點 - 德勒斯登Dresde,是薩克森自由邦(Free State of Saxony)首
府,這篇遊記主要是介紹茲溫格宮、聖母教堂、布呂爾露臺等位於德勒斯登舊城區的景點

聖母教堂Dresden Frauenkirche:
聖母教堂原是天主教教堂,宗教革命後成為新教教堂,18世紀時被改建成宏偉的巴洛克樣
式大教堂,有全歐洲數一數二的教堂圓頂,內部也是精雕細琢的巴洛克裝潢。現在的教堂
是於2005年整修完成,在1945年二戰快要結束時,這城市被盟軍狂轟濫炸,舊城區的文化
瑰寶付之一炬。
布呂爾露臺(Brühl’s Terrace / Brühlsche Terrasse):
這露臺位於易北河畔,周遭是宮廷教堂、德勒斯登美術大學、高等法院等等地標,典雅的
河畔景色可以跟賽納河畔的羅浮宮或者聖母院相提並論,也被譽為歐洲陽台。原本是屬於
選地侯Frederick Augustus II的大臣 – Heinrich von Brühl, 在19世紀初期對公眾開
放,然後也跟聖母教堂同病相憐….在德勒斯登大轟炸被毀到面目全非。
要欣賞這露臺的最佳方式就是由聖母教堂那一端走到Ausgustas Bridge, 過易北河之後沿
著新城區的河岸漫步,再由Carola Bridge回到露臺,一定要到對岸才能欣賞露臺的典雅
之美喔!
茲溫格宮The Dresden Zwinger:
茲溫格宮是藝文愛好者的寶庫,當時的君主奧古斯特強王(Kings Augustus II the
Strong)剛由法國遠遊回國,又繼任波蘭國王,想要興建一個與他地位匹配的宮殿,就拆
除已無用途的堡壘,建了這一個德國巴洛克樣式顛峰之作的宮殿,順帶一提….就是這個
國王想擔任波蘭國王,而由新教改信天主教。
宮殿花園、歷代大師畫廊(Gemäldegalerie Alte Meister)跟陶瓷收藏館
(Porzellansammlung)是三大參觀重點,如果跟我一樣是古典藝術愛好者,那歷代大師畫
廊就是你最重要的景點,裡面收藏有拉斐爾的西斯汀教堂聖母像(Sistine Madonna)、
林布蘭自畫像等等大師經典,而陶瓷收藏館當然就是擺放超多麥森瓷器。
歷代大師畫廊周一休館,別像我一樣第二次來撲空,那時候真的很懊惱,錯過拉斐爾曠世
巨作 – 西斯汀教堂聖母像,第一次有看到,只是當時有眼不識泰山!
借用Google Art & Culture的資訊介紹這張文藝復興時代的珍寶,這幅油畫是拉斐爾於
1512 – 1513年間完成,當時的梵諦岡教廷得知義大利北部的皮亞琴察Piacenza要加入教
宗直屬領地,教宗Julis II請拉斐爾作畫,要奉獻給皮亞琴察的教堂San Sisto, 主體當
然是聖母跟左右兩側的聖人,構圖下方的小天使是最後才畫上的,有穩定構圖的畫龍點睛
妙處。
接下來談談麥森瓷器,以前歷史有教過歐洲人很瘋中國瓷器,這些瓷器過去被稱為白色黃
金(weisses Gold),是讓歐洲王公貴族為之瘋狂的藝術品,在西元1717年時,奧古斯特
強王曾經用六百人的龍騎兵跟普魯士國王交換中國的青花瓷,到了1728年他造訪柏林時,
送給普魯士王后索菲.多蕾蒂雅禮物中的重頭戲就是自製的麥森瓷器,白底、金邊,中間
還有象徵普魯士的黑色老鷹圖騰,再也不是當初用精銳騎兵交換白色黃金的吳下阿蒙。
會破解瓷器的秘密,進而發展出遠近馳名的麥森瓷器,除了對藝術的熱愛,也有現實外交
的考量,前面提到德國過去是分裂公國跟王國的集合體,大家送禮當然也輸人不輸陣,這
就是國力的展現(或者炫富), 當選帝侯晉升為國王之後,這種風氣更加不可收拾。發明
麥森瓷器之後奧古斯特強王根本就是走路有風,不過那個煉金術師就很可憐,被關禁閉、
喪失人身自由,死在麥森的瓷器生產工廠中。
參觀完茲溫格宮後,如果你是由柏林過來,時間也所剩無幾,可以在附近的宮殿逛逛,但
應該沒餘裕參觀太多博物館!其實城區還有一個很名的麥森瓷器:由25000片麥森瓷器拼
成的君主出巡壁畫(Fuerstenzug),這個價值連城的藝術品還順便諷刺了基於政治利益
改信天主教的國王,將象徵新教的玫瑰丟棄在路上,任由君主踐踏!當初是在 19世紀後
葉繪製壁畫,改信天主教的君主早就過世,在20世紀初貼上磁磚來防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