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出國不怕,各國小費全攻略

作者: hanahanatour (哈娜)   2018-08-03 20:54:32
圖文好讀版 https://hanahanatour.wordpress.com/2018/08/03/tipsfortips/
HOLA 大家好,不小心又寫了好幾個禮拜不同的觀光景點,這個禮拜咱們換換口味,
來談談出國時總是讓人困惑的小費文化~
身在台灣的我們基本上一定程度的餐廳都會有10%的內建服務費(但是通常視作營業收
入而不是服務生的額外薪水!)咱們耳濡目染,順理成章習慣了這樣的文化所以往往不用
為小費傷神,但是一旦跨出台灣,小費真的就成了一門大學問,依照不同文化跟不同區域
而有所變化,給得多有點捨不得,但是給的少又有點害怕失了面子...是的,人生就是這
麼的掙扎(笑)當然無論如何小費永遠是自由心證的存在,不過多些常識多少有備無患,
希望這一篇看完之後真的對大家的快樂出行有所幫助,請多指教!
先講小費這個概念的起源地,歐洲。
歐洲很大,所以每個地方都不一樣(廢話)傳說中給小費這個概念的起源是十八世紀的倫
敦,如果你想要更快速周到的服務,可以放點零錢在吧檯上一個寫著「to insure
prompt service(保證迅速服務)」的碗裡,是的,就是一個金錢換取時間的概念(笑)
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地區已經有一些餐廳開始將10%的服務費內建在帳單之中以保障服
務生們的薪水,但是更多的餐廳是讓你自由發揮,不給也不會怎麼樣,一般來說5~10
%已經是一個大家都會開心的數字(比較起美加是不是非常友善!!!)通常節日前夕大
家會變得更慷慨,S個人的做法會是將帳單直接提為整數,一個不無小補的概念。有些國
家像是義大利,如果你不是在吧檯喝杯咖啡就走而是要跟朋友坐下聊天,他們會直接提升
餐飲價錢(通常吧檯用和座位區兩本菜單是不同價格)或者是直接收取叫做Corpet
to的人頭費,概念其實有點像之前提的桌邊服務費。東歐完全是看客人心情,北歐則是
大多貨幣電子化,大多乾脆沒有小費概念...眉眉角角真的很多不過也是挺有趣的,大家
看帳單的時候可以特別注意一下~
再來,來談談最複雜(也最貴)的美加地區!
美國跟加拿大是常常讓人覺得被小費追著跑的兩個國家,說真的剛去美國的時候S非常不
習慣他們的小費文化,吃一頓飯除了要繳消費稅之外,還要額外加上可觀的小費,吃的東
西就已經不是很便宜了,税費跟小費加一加隨便就是另外三四成的價格,對於窮學生來說
真是吃不消(哭)基本上在美加只要與人的服務產生直接的關聯,從餐廳到飯店,幫你提
行李的、登記入住的、端菜的、調酒的、做Spa美容的、打掃房間的都要小費,族繁不及
備載,總之,掏錢永遠是換得服務生笑臉的不二法門~如此充滿機會(笑)的運作當然也
有一些好處,想要升等飯店或是得到靠窗的夜景座位的時候,在正確的時候塞點鈔票給登
記的人員絕對是達成你心願的最好手段(鬼臉)
一般來說小費直接留在桌面就可以了,如果是簽信用卡的話可以在簽卡單上tips的欄位寫
上你想要給的小費,或者是直接寫上整數在total的位置~基本上午餐10~15%是基
本,晚餐則是15~30%不一,直接服務你不論是計程車還是調酒或者是搬行李打掃,
一到五美金起跳;如果你的聚會人數超過一個數量(通常是六到八人),一般的餐廳會收
18~25%的Gratuity Includes,也就是硬性規定的「桌邊服務費
」,除非你非常感激他們的服務,不然看到這個詞就不用再自作聰明地加上小費了,它,
已經包含在你的帳單之中 ˊ_>ˋ
服務生賺錢不易,但是永遠記得給小費不管怎麼樣還是你的個人自由!有一次S的朋友因
為服務生態度輕慢、上菜時菜都已冷而且對同桌的黑人朋友非常不禮貌,所以不給小費,
值班經理直接從餐廳「追出來」詢問我們是不是對什麼不滿意,被朋友冷淡以對說明後只
好自己摸摸鼻子回去...只能說做人還是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吧,不需要為了面子跟自己
的錢包過不去,但是當然,如果你覺得他的服務物超所值,多給點小費,絕對是你好我好
大家都開心的美妙貢獻~
待得久了一點開始對北美洲(笑)有了一些認識,才發現原來不只是觀光客,就連本地人
其實也是相當不喜歡這樣子的小費文化的~除了客人們習慣性的被迫打腫臉充胖子之外,
這樣的文化更讓餐廳老闆們有藉口可以降低服務生的薪水,往往是沒有穩定僱傭關係的約
聘制,形成一種「各憑本事」的免洗概念,在美國加拿大消費如此高昂的地方,服務生的
時薪可以低到甚至只有五六十台幣,可想而知,他們能獲得的福利跟保險保障是多麼微不
足道...這樣的惡性循環行之有年,有一些州也開始修法討論,以期待能夠創造更公平的
工作環境。
再來,紐澳跟亞洲地區基本上是不時興收服務費的,真的要收,大部分也是像之前S提過
的一樣是餐廳內建的10%服務費,與其說那是對服務生的感謝,不如說是餐廳另外一種
提升價格的手段(掩臉)這裡特別聊聊S的家鄉香港,可能是因為過去受英國統治,所以
香港相對一般的亞洲地區而言,還是比較有打賞給TIPS的習慣,非常特別的是在農曆
新年過年期間,每個人出門都會帶著好多$10$20港幣的「利是」(廣東話的紅包)
見到常常往來的警衛服務生司機甚至是幫你理髮做美容的師傅都會給個紅包討討吉利,公
司內部也會依著職位高低,由上司派利是給自己的屬下...基本上就是一個幾家歡樂幾家
愁的概念,見到服務生要給,下屬要給,結婚的見到沒有結婚的要給,見到朋友的朋友的
晚輩要給~S有幸每年都以沒嫁出去的晚輩身分回香港,光是收集紅包袋,本身就是一件
非常開心的事情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最後,一定要推崇一下服務至上的日本!
大家應該也有看到這一陣子世足賽日本人離開時主動撿垃圾感動俄國當地球迷的新聞吧,
日本人就是這樣,就算是生死交關他們仍然這麼樣的有秩序並且守禮貌,服務對他們而言
,是本分之內的事(君不見熊本大地震排隊領取食物的難民們)所以對他們來說,提供服
務跟友善的指導,從準備美味的餐食一直到提行李、提供無障礙空間,甚至是全程引領你
觀光當地...這一切並不是為了得到服務費,而是這本來就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他們是為了尊重自尊
而努力工作!基本上日本所有的東西都是一口價,他們期待的利潤會定在商品本身的價格
裡面,根本不需要額外的空間。談錢傷感情,你硬塞錢他們有時候反而會讓他們感到被侮
辱(誰快來拿錢侮辱我XD)日本人有許多的要求,對內對外嚴謹戰戰兢兢的態度,在這
樣文化的高要求之下,成為日本人的一份子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去日本做一
個遊客真的很開心,你可以享受到他們完善的服務跟友好真誠的態度,對錢包跟心情,都
是充滿各式友善:D
雖然無法像C羅去希臘渡個假一出手是73萬的小費,不過小費真的是一種表達對於服務
人員辛勞感謝最簡便的手段,仔細想想,如果你的一點慷慨可以讓大家都開心,那麼,能
力可及之內,又何樂而不為對吧 :)基本上只要是以觀光維生的地方服務費永遠是讓大
家都開心的方法,偶爾還是會有些人用半強迫的方式想要向外國觀光客討服務費,下船時
候搶走行李一段路之後硬要收錢或者是主動想要替路人拍照/擦鞋/握手...之類的故事不
勝枚舉,大家就考慮一下自己的心情跟生命安全(認真)隨喜吧!記得怎麼樣我們的目標
永遠是開開心心的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至於那一把尺,自己心中有數就好。

寫什麼真的完全看心情,不過基本上就是書或者旅行,形而上,或是形而下的出走(笑)
偶爾穿插心血來潮的分享,但一個禮拜IG一個禮拜正式文章,每個禮拜五晚上八點準時
在我們的粉絲專頁發佈~社團裡面歡迎大家來分享不同的旅行文化資訊,多多益善,喜歡
咱們,就來逛逛吧!
圖文網誌 花花世界旅行趣
https://hanahanatour.wordpress.com
FB社團
[HANAHANA TOUR] 終於,夢想之地
http://goo.gl/uT9R6N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anahanatour/
IG
https://www.instagram.com/hanahanatour/
作者: Demagog0402 (laugher wins)   2018-08-06 18:45:00
文章寫的不錯 不過排版很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