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法國 聖米歇爾山一日遊Tour 巴黎出發

作者: HIKARU5 (Yukikikiki)   2018-03-11 00:16:24
網誌版
http://haruhii.pixnet.net/blog/post/4543107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聖米歇爾山Mont Saint-Michel位在法國諾曼第地區,於1979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第一次造訪巴黎時就很想前往聖米歇爾山,但最後想到複雜跟冗長的交通就作罷了
二訪巴黎,這趟出發前先買了聖米歇爾山Tour,參加聖米歇爾山一日遊就不用煩惱交通啦!
這趟參加聖米歇爾山一日遊的印象超讚,包含午餐跟門票,加上導遊專業的中文導覽
走訪一趟就能清楚了解聖米歇爾山歷史,我覺得很棒
這早為了參加聖米歇爾山Tour,一早就來到羅浮宮附近的PARISCityVISION中心報到
由於聖米歇爾山距離巴黎約300多公里,單趟車程就將近四小時
所以巴黎出發的聖米歇爾山Tour都很早集合,早上七點左右就集合囉!
在櫃檯出示憑證報到,拿到車票就可以排隊等上車
這天參加一日遊的旅客非常多,整台車幾乎坐滿滿,約40~50人
就連車上導遊們都有三位,有英文、法文與中文導遊,以三種語言輪流介紹
前往途中會在休息站停車休息一次,大約20分鐘的時間讓大家在休息站上廁所、買東西吃
停車休息期間,遊覽車會關上車門,參加的旅客們也無法上車喔~我想是為了防小偷啦
旅行社用的遊覽車很新很乾淨,車上還有USB充電座
對於一天來回八小時的遙遠車程來說,能坐得舒服真的很重要
搭車時隨車導遊會先發每人一台無線電導覽,根據不同的語言切換不同的頻道使用
睡睡醒醒看看風景,到達聖米歇爾山時大約中午
一抵達後導遊會先帶團員們到餐廳吃午餐
我們這天在可以眺望到聖米歇爾山的飯店餐廳用餐
飯店餐廳打造全景玻璃窗,一邊吃午餐一邊就能看到不遠處的聖米歇爾山!很讚!
午餐是三道式西餐,有前菜沙拉、主菜與甜點
桌上還放了兩瓶諾曼第產的蘋果酒CIDER當配餐的酒,很好喝唷~
諾曼第是蘋果酒的主要產地,來到這裡一定要試試看
前菜是簡單的沙拉搭配起司可麗餅,可麗餅皮中包了當地產的卡門貝爾乳酪
滋味濃郁,鹹香風味令人印象深刻
主菜是鮭魚搭配白醬奶油飯,鮭魚很肥嫩,調味中規中矩
甜點是蘋果派搭配焦糖醬~來到諾曼第就是要吃蘋果啦 哈
午餐後大約一點解散,一日團的集合上車的時間為下午四點
導遊們會先發放聖米歇爾山修道院門票
想聽導覽的人可以跟著導遊,也能拿了門票就自由前往參觀
大客車無法開入聖米歇爾山,所以前往聖米歇爾山一定得在周邊小鎮搭專用的接駁車
或徒步半小時前往
解散前導遊貼心提醒,一定要在三點40分左右從聖米歇爾山搭接駁車離開
在集合時間前回來
搭上免費接駁公車,大約五分鐘就來到聖米歇爾山前啦
潮汐變化通常都是早上或晚上,所以跟團來拍不到傳說中的漲潮啊
這天看到的是退潮後陸地都露出來的樣貌,拍不到海上漂浮的聖米歇爾山,據說夜景也超讚
如果想拍漲潮跟絕美夜景,建議在聖米歇爾山旁住一晚,下次來一定要住一晚
聖米歇爾山是座花崗岩小島,經過數個世紀的增建,才形成了現在的規模
進入聖米歇爾山,先碰到遊客中心
然後就會看到這有名的La Mère Poulard普拉嬤嬤餐廳
La Mère Poulard普拉嬤嬤在聖米歇爾山開業超過百年,以特色蛋捲料理聞名
台北也曾引進開設分店,但好像歇業了
現在聖米歇爾山郵局的所在建築,據說就是當年La Mère Poulard的店面唷
聖米歇爾山保留了中世紀的街景,走入這裡,就像踏入了中世紀的歐洲一樣
這裡的路很單純,只有一條路直通山頂修道院
慢慢逛上去,或是一口氣爬到山頂,參觀完修道院後再來逛都OK
我是覺得紀念品商店不用花太多時間啦~參觀修道院後可以沿著城牆走一圈
西元708年時,Avranches的主教Aubert,夢見了大天使聖米歇爾顯靈
因此在島上最高處修建一座小教堂,獻給大天使,進而成為重要的朝聖之地
十世紀時本篤教會在此興建修道院,山下也發展出村落,直到十四世紀規模更加擴大
修道院原為羅曼式建築風格,十三、十四世紀增修時又融入了火焰哥德式建築的風格
來到這邊,可以同時看到羅曼式與哥德式建築的特色,像比較新的部份都為哥德式建築
聖米歇爾山修道院Mont Saint-Michel
門票:成人10歐
開放時間:9:00~19:00
官網:http://www.ot-montsaintmichel.com/index.htm
來到聖米歇爾山都是上上下下的樓梯,再度深刻體會到玩歐洲要趁年輕這件事啊
在鐘樓頂端的金色聖米歇爾像是1897年設計的,1987年時曾修復過一次
據說當時是用直升機將雕像直接插入鐘樓頂端,一次就成功,很神奇
在修道院的Saut-Gaultier平台能將聖馬洛海灣周邊一覽無遺~
平台上的磚石每塊都有不一樣的記號,是興建時為了分辨出自哪個工匠之手而做的記號
做了記號才知道是誰做的,才能算工錢啦XD
參觀完外觀,接著就要入內參觀了
十八世紀時教堂曾因火災而毀損了部分中廊,所以目前看到的教堂約是當時的2/3大小
教堂中廊為羅曼式的建築,可以看到許多經典的半圓拱設計
聖殿原本也為羅曼式風格,但於1421年倒塌,直到英法百年戰爭後才重建,為火焰式哥德建築
特徵是尖拱,以及尖端上的裝飾花樣,像是火焰般衝上天際
聖米歇爾崇拜源自四世紀,直到西元一千年後,普遍全歐洲
在聖經中聖米歇爾是戰事之神,也曾打敗象徵魔鬼的惡龍
聖米歇爾像通常都會佩帶寶劍、手持天秤,腳下還會踩著惡龍
修道院內的花園為哥德式風格
尖拱、裝飾柱與大量的細膩裝飾都再再顯示出哥德式建築的特色
會以葡萄為裝飾,是以此為象徵,引申到耶穌之血 (葡萄>紅酒>耶穌之血)
修道院內的食堂,是以前修士們用餐的地方,用餐時每個人都須維持靜默,不能發出聲響
參觀到這裡,就讓我想到以前看過的沈默博物館中對修道院的描述
一直想起書中描述沈默修行的修士,回國後又把這本書找出來看了一次
食堂的窗戶也很有意思,站在食堂的前後都看不到窗戶,只有面對窗戶才能看到
描述聖米歇爾顯靈於主教Aubert前的雕像
導遊說看到很多雕像的頭部都是法國大革命期間遭到破壞
亂世時,具有象徵性的雕像總是最先遭殃啊
在食堂正下方的貴賓廳,是以前接待國王與貴族的大廳
巨柱地下小教堂建於15世紀,是為了支撐上層修道院附屬教堂的哥德式聖壇
經過聖馬丁小教堂後,看到一個巨大的運送輪
建於西元1820年的巨大轉輪
仿自中古世紀工地建造的動力輪,是當時為了運送囚犯的食物所建
*聖米歇爾山修道院在法國大革命後到1863年間曾被當作監獄使用
走進下一個小教堂,曾是修士的納骨間
當修士們瀕臨死亡或是過世後,都會被送到這裡安放
十字架下方的alpha/omega符號,是希臘字母的第一與最後一個字母
象徵了上帝是最先與最後的,代表永恆的真理,過去與未來
站在這裡,彷彿可以望見修士們生命最後的修行之路
最後來到騎士廳,是以前修士們抄寫書籍的地方,白天時格外明亮
修道院的手抄本目前收藏在Avranches城中
最後走下一段階梯,就結束了修道院的參觀
參觀時覺得修道院面積很大,沒想到導遊說在以前這裡修行的修士大約不超過40個人
因為這裡的氣候太嚴酷,冬天時強勁的海風就夠凍了
走出修道院,順著城牆繞一圈,再找找不同的拍照角度
從修道院出來後,就可以轉入城牆方向往下走,這樣走比較不費力唷
退潮時有不少遊客會在周邊的沙地上走動
但常有人忽略潮汐變化引起事故,推薦還是要有專業導覽帶領再下去
大約停留三個小時,將聖米歇爾山上下都走過一遭
差不多四點多集合出發回巴黎,晚上九點左右抵達
這趟聖米歇爾山一日遊的行程有專業的中文導覽講解
讓我對這裡有了更深的認識與了解,比起單純的參觀充實多了
我遇到的導遊大姐是台灣人,完全沒有口音障礙,也非常專業,大推
如果跟我一樣不想煩惱聖米歇爾山交通,推薦直接參加當地Tour最輕鬆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