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2015冬東歐之旅 千年的中世紀古城 塔林

作者: STAR12 (日劇旅行王)   2016-06-12 07:26:44
圖文版網誌請點選以下連接
http://blog.yam.com/yipin/article/147173571
夾在列強間, 因為長期被瑞典, 普魯士(今天的德國, 以及俄羅斯佔領, 愛沙尼亞的歷史
完全地顯現在這個國家的首都: 塔林. 因此, 塔林, 這一座中世紀的古城, 充滿著各式文
化和建築, 漫步其中, 總讓人弄不清是來到了俄羅斯 還是德國
西元前三百年, 第一座在塔林的建築建立, 然而, 當時的歷史舞台的中心, 是位於南歐的
羅馬和希臘, 直到十五世紀, 當陸海霸權開始轉換, 由於掌握波羅的海港口的優良條件,
塔林才躍上世界舞台
(在塔林古城區規畫了一條地上刻有塔林歷史的小逕, 走入小徑, 是瞭解愛沙尼亞或是塔
林歷史的好方法)
十四到十六世紀, 德國人進入塔林, 開始跟當地人貿易, 建立了許多的商會同盟, 在經貿
上的免或低關稅, 甚或是外交武力上的結盟, 這個強大的聯盟建立, 稱為漢莎同盟(
Hansa League; 請見我的blog)
許多公會的建築, 以及當時的市政廳, 都是在這時候建立
(塔林的市政廳)
(市政廳旁的小藥局, 看的出來這個是藥局嗎, 上面的符號可以讓你猜出)
許多今天在塔林古城區的建築, 都是在當時建立
西元1700-1721年, 大北方戰爭爆發, 戰爭結束時, 瑞典大勝, 掌握了波羅的海的制海權
, 他們進入了塔林, 帶入了許多的宗教信仰, 今天的塔林有許多的哥德式的教堂, 高聳入
雲, 其中的幾座教堂, 甚至有著斯堪地半島瑞典人的名字
(這座教堂是Olaf Cathedral, Olaf就是一個標準的斯堪地半島人的名字)
瑞典人的勢力並未影響塔林許久, 俄羅斯帝國的彼得大帝開始尋找出海口, 與瑞典發生戰
爭, 第二次大北方戰爭後, 俄羅斯帝國大勝, 彼得大帝取得了聖彼得堡, 塔林也被俄羅斯
帝國佔領, 彼得大帝和之後的凱薩琳大帝進行一系列的俄羅斯化的行動, 他們在塔林興建
了許多的東正教建築, 今天在塔林老城區北邊山丘上的東正教教堂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 就是那個時候的建築
十八世紀, 中歐的普魯士帝國興起, 一統了德國各個城邦, 多次與俄羅斯帝國的戰爭和協
約後, 他們的勢力也進入了塔林. 不同於先前漢莎同盟的商人, 普魯士德國人在老城區北
邊的Toompea小區, 興建了許多建築, 這裡成為德國人的聚落, 當然, 德國人所信仰的路
德宗基督教也進入了塔林, 今天的塔林仍有許多路德宗的哥德式建築教堂
包括教堂, 北邊小區的建築, 也大都是德式建築, 有許多的德國人也生於此, 葬於此, 包
括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中的男主角德國人, 也被葬於此
不論是德國, 普魯士, 瑞典或是俄羅斯帝國, 他們都深知塔林地理位置的重要, 於是他們
在塔林興建了厚實的城牆及港口, 當時興建的港口建築已經不在, 但城牆及通往港口的大
門卻仍屹立在此
一次世界大戰後, 愛沙尼亞有一段短暫的獨立, 但當俄羅斯蘇維埃政府成立後, 很快的蘇
聯就強佔了波羅的海三小國, 包括塔林, 愛沙尼亞蘇維埃政府的城市, 使得蘇聯能夠秘密
的控制當地人民的言論, 在塔林, 就有許多KGB, 俄羅斯的中央情報局的組織建立在此
(塔林的愛沙尼亞KGB總局, 在古城區的一座古老建築裡)
1989年東歐巨變, 1991年蘇聯解體, 被強佔的愛沙尼亞第一個宣布獨立, 長期被霸權強佔
的愛沙尼亞, 再也不希望被異國統治, 今天的愛沙尼亞, 加入歐盟, 挨沙尼亞人, 終於
走出自己的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