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紐約雨天走走 (1) 時代廣場

作者: milkteasky (奶茶天空)   2014-08-22 06:51:44
BLOG: http://milkteasky.pixnet.net/blog/post/41187694
- - -
14.05.14 Woodbury Outlet
14.05.15 Bryant Park,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Time Squre
- - -
外國的月亮沒有比較圓,但有時看起來比較亮倒是真的。
從尼加拉瀑布回來之後我有點感冒徵兆,後來真的變成感冒了;
導致隔天到outlet買東西的時候有點懶懶的。
這次到美國去,跟十年前感受到最大的不同點之一,
就是韓國人變得很多很多,以前幾乎沒有的;
當然中國人在美國的也很多,但這點倒沒有讓我太過於訝異,
反倒是經過十年,在路上見到的中國觀光客素質並沒有很大提升,
這點讓我比較驚訝。
美國永不讓人失望的下折扣能力,不管什麼牌子都能打折打折再打折,
在東岸最大的outlet - Woodbury 讓大家見識到了。
買買買買買,到美國好像怎麼消費都不誇張,
中國人在美國買東西的驚人消費力也讓我們大開眼界,
Outlet Coach 的專賣店裡的包好像不用錢一樣,
拼老命一直拿拿拿拿拿,兩條手臂都掛了滿滿的包包,
甚至大包包裡面有中包包,或塞滿了小提包;
此景...說羨慕倒也不是,只是驚嘆而已。
還有,真心希望他們能克制點,好好珍惜放回店頭的東西,
別老是看完了就隨手扔,
他們可能覺得自己是大氣,我看倒是給店員添麻煩。
逛Outlet那天,天氣很好,但隔兩天都在下雨。
不管哪裡都一樣,下雨移動很麻煩,可以去的地方也變少,
只好隨便逛逛,盡量找些室內的活動做。
以獅子為代表的紐約公共圖書館是我很喜歡的地方,
裡面古色古香,怎麼拍照都很美。
不過除了少部份觀光客以外,大部分人真的都是來找資料看書的,
所以我們也非常小聲保持安靜,照相也都記得要關閉閃光燈。
話說回來,之前有看到一些人的婚紗照是在這裡拍的,
我心裡真的無限佩服,不會覺得在這麼多雙眼睛前面擺pose很不自在嗎?
沿著第五大道走,除了一大堆知名品牌的商店之外,
也有讓心靈沉澱的教堂:聖派翠克大教堂。
前一篇文章的配圖,不知道有沒有細心人發現那是聖派翠克大教堂的紀念金幣?
聖派翠克大教堂是哥德式建築的代表,
可惜我們這次去的時候正好碰上外觀大整修,不過內部還是可以參觀的。
十年前的教堂外觀內裝都跟現在沒有太大分別,
倒是教堂的行銷與時俱進,除了精美的官方網站以外,
看這句標語下的多好:
很多人都需要一塊心靈的淨土,
不過還是覺得這不是我的宗教。
那麼第五大道上還有什麼有趣的「景點」咧?
我想這個算是很特別的地方吧,就在第五大道旁邊:
美國不是台灣的邦交國,所以沒有大使館,
外交部在紐約的經濟文化辦事處就在第五大道一間很大的 H&M 附近,
大概四年多前因公參訪的時候,裡面有掛一面大國旗,
不過我不知道一般民眾能不能進去參觀,所以只在外面拍照而已。
走著走著,到了知名地標時代廣場 Time Square。
還記得第一次到時代廣場來的時候,我心裡非常興奮,
心中想的是「這就是世界的中心吧!」這樣的話語。
十年後的時代廣場跟十年前看起來差異不大,
只是廣告看板的解析度都更高了,以及牌子上竟然出現了簡體中文!
時代廣場雖然觀光客多到很恐怖,對我來說這還是一個充滿「紐約」味的地方,
這是十年前的我在時代廣場照的~ (看起來好像比現在瘦?!)
那天下雨,地上濕濕的而且天空佈滿了雲霧,
還記得臉上頂著不習慣的大濃妝,
是前一刻去 Sephora 的時候店員幫我畫的。
十年的時間轉眼就這麼過去,令人感嘆!
不變的大概是這位 Cowboy 先生,他現在也算是時代廣場知名人物了,
這也是十年前的照片,現在看到都還是會讓我忍不住笑出來呢。
不管以前還是現在,我都不敢跟這種穿太少的肌肉男人照相,
有莫名的心理障礙........... (跟我的外表不太符合)
此外這次去紐約街頭,穿著戲服等著跟觀光客照相的人變好多!
大多都是 Marvel 漫畫裡面的人物,鋼鐵人、美國隊長、浩克等等,
也有一些受小朋友喜歡的變形 Minion 或變形 Kitty,
每次看都覺得有點恐怖,只好稍微繞道而行。
十年之前我也還沒跟法克先生開始交往,
沒想到十年後到Time Square的時候是兩個人一起,
而且是要準備開始我夢想中的公路旅行,人生真是太奇妙了!
時代廣場附近有兩間受歡迎的巧克力店,Hershey's 跟 M&M's,
上次我來的時候在 Hershey's 買了漂亮的盒裝巧克力,時代廣場特別版!
這次則是在 M&M's 做了一個很特別的小吊牌。
雖然我們現在有在 Hershey's 上班的同學,但老實說 M&M's 真的比較好逛.....
一邊在逛的時候,我跟法克先生也進行了個非常深刻的討論,
關於外國人可以把味道十年不變、甚至百年不變的巧克力越賣越貴、
越賣越有人氣,越賣越受歡迎,拼的不是「巧克力本身的味道」,
也不是打「價格戰」,讓大家都越賺越少越賣越便宜,
靠的是「創意」,找出真正的目標族群然後做出觸動人心的商品,
不管老小都會吃這套,而且周邊商品的營收可能會比巧克力本身還高...
為什麼別的國家的人會想到這樣做,
而華人典型的方式就是殺價呢? 思維邏輯上有根本性的差異嗎?
看著人家行銷的方式,做生意的方法,反省自身,驀然好像又懂了一些什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