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格拉斯哥-凱文葛羅夫藝術博物館

作者: toiletmei (傲笑年)   2014-06-10 00:15:39
http://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169168750
  因為愛丁堡機場遊客服務中心的櫃檯小姐那麼一句:「妳一定會喜歡的!」,我來到
這座城市,格拉斯哥。初到這座城市時,已經是黃昏時分,我背著輕便的行李直接從客運
站走到青年旅館,並沒有任何意願在市區逗留。
  在地圖上我找不到任何有關格拉斯哥舊市區的蹤影,只有格拉斯哥大教堂(Glasgow
Cathedral)所在的位置勉強可以看得出一些端倪。
  然而我無意往東走,因為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參觀一座博物館。免費參觀,而且可以待
上一整天,裡面還有咖啡廳提供簡餐,我連午餐時間都可以不用走出去。很好,我在心裡
這麼想。隔天一大早當我沿著克萊德河(River Clyde)向西走,遇上它的支流凱文河(
River Kelvin)向北走,當我一腳踏入博物館後,我終於知道為何這裡是蘇格蘭最愛遊客
歡迎的景點了,它受歡迎的程度甚至超越愛丁堡城堡。
  除了免費這項無懈可擊的優點以外,裡頭的展品幅度非常廣闊:除了大量的繪畫作品
以外,也有自然史收藏品,除此之外,它也收藏了世界上最好的武器和裝甲,難怪我進去
就好像被一股強大的力量吸住了,踏出館外時已經是七小時之後的事了。
  抵達博物館時正好是早上十點,恰恰是博物館開門的時間,這座博物館的顏色是很顯
眼紅,遠遠就可以看到,尤其與一旁的綠油油的草地相昋映襯,再配上滿天空的藍天白雲
,真是讓人心情舒服極了。
  博物館於1901年開放,那年五月到十一月格拉斯哥舉行了該年度全球第二次的世界博
覽會(Glasgow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延續當時相當受到喜愛的建築風格,做為
展場之一的凱文葛羅夫藝術博物館以西班牙式的巴洛克風格呈現,並遵守當地人的傳統,
以一種被稱為「locharbriggs」的紅色砂岩為建材。
  一進入博物館,就被大廳的展品給嚇了一跳,彷若穿越時空來到過去。我決定先把自
然史的部分看完,然後快速掃過我沒什麼興趣的武器和裝甲區,最後慢慢的欣賞繪畫作品

  來到自然史博物館,剛好那天有小朋友進行戶外教學的活動,整個房間都是他們的蹤
跡,喜歡小孩的我當然是開心得不得了,尤其是有幾個小孩還用很濃重的娃娃音問老師問
題時,更是可愛到爆炸。結果可想而知,當然是心不在焉了好一陣子,直到他們離開才收
起心來認真看展。
  印象中我小時候參觀過的自然史博物館好像就只有臺中的科學博物館的生命科學廳,
雖然去過很多次,但其實除了巨大的恐龍化石模型,其他的什麼都不記得了。沒想到竟然
隔天這麼久之後,當我再度參觀自然史博物館,竟然會是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說真的,
我對自然史一點興趣也沒有,要不是這座博物館是免費參觀,而且有我喜歡的大師作品,
否則要我花時間參觀自然史博物館,機率真的太低了。
  一開始我是抱著走馬看花的心態參觀,逛著逛著,竟然讓我看到來自臺灣的展品,當
下整個人丟臉到想找個洞躲起來。
  是這樣的,中醫有利用動物為藥的習慣,早在西漢末年,《神農本草經》即列舉了65
種動物藥。在那個保育觀念還不是很盛行的年代,很多動物都被拿來當作藥材,舉凡犀牛
角、虎骨、鹿茸……等,都可作為藥材。臺灣曾經在稀有動物保育史中惡名昭彰,因此當
我看到被當成「反例」的展品時,真是羞愧萬分。(題外話,上網查了一下這個通血丸的
成份,發現它其實不是臺灣生產的,請見這篇報導:以臺灣廠香港產內地商標作招徠 網
上熱賣通血丸系假冒)
  火速逃離生態保育區,接著來到介紹埃及木乃伊製作過程的展區,因為介紹方式實在
是太活潑生動了,將血淋淋的製作過程變得好有趣,不但可以讓孩子一目了然,而且口吻
是使用第一人稱,真是太妙了!因此特地放上來跟大家分享。
步驟一(左上圖):成為一個木乃伊。別在家裡嘗試!(Become a mummy. Don't try
this at home!)
步驟二(右上圖):將一個死人需要的所有行頭穿戴完畢(Get yourself kitted out
with everything a dead person needs.)
步驟三(左下圖):用舉辦婚禮的配件裝潢你的墓穴,只是這次是用在喪禮上。(
Furnish your tomb with stuff you've heard of wedding list.
Well, this one's for your funeral.)
步驟四(右下圖):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假如你生前是個好人,而且你的家人還記
得幫你禱告的話。(Live happily ever after BUT only you've
been good and your family pray for you.)
  我第一次參觀博物館參觀到如此歡樂的,看完上面四張圖我笑到肚子痛死了。而且不
只看而已,還有很多可以動手玩的東西,像是一樓大廳裡的主題區「面具與化妝(Masks
and Masquerades)」,利用不同造型的面具將自己的角色做不同的轉換,除了一般化妝
舞會所使用的面具,還有可愛的動物造型的鼻子、嘴巴、眼睛,戴起來的樣子超逗趣的,
光是這一區就玩了好久。
  除此之外,像是這隻用雨鞋組合成的狗也很有創意,我一直以為自然史博物館就是展
出動物的化石、標本之類等死掉的東西,沒想到竟然可以設計得如此有趣!   
  因此當我開始參觀蘇格蘭歷史區時,肚子已經開始餓得咕嚕咕嚕叫了!這一區詳細了
介紹蘇格蘭的史前和歷史文物,由於肚子實在是太餓了,因此便草草逛過一圈,印象比較
深刻的展品是在英法聯軍時從中國搜刮來的戰利品,以及在大航海時期,從各個殖民地搶
奪來的藝術品,一旁用文字介紹這些東西是在哪一年、哪個地方來到英國的,寫得十分詳
細,讓我覺得很不自在。雖說早就心知肚明歐洲的博物館一開始的功能是用來擺設大航海
時代侵略外國奪取的戰利品,但這樣明目張膽的告訴訪客這些展覽品是搶來的,還真是令
我瞠目結舌。
  後來實在是愈看愈餓,乾脆來到大廳的咖啡廳(Kelvingrove Coffee Shop,不是
Kelvingrove Café喔,前者是在一樓大廳,後者是在地下室)吃午餐。咖啡廳提供了簡
單的三明治、熱食、茶、咖啡和軟性飲料,我買了塊蛋糕和一杯熱巧克力,一共是4.4英
磅,這就樣打發了我的午餐。週一到週六下午一點的時候(週日則在下午三點),大廳會
有管風琴演奏會,此時會看到訪客不約而同的聚集在大廳聆聽管風琴優美的樂音,我則是
一邊喝著我的熱巧克力,一邊把腦袋放空,剛剛被自然史和蘇格蘭歷史裝得有些滿了,趕
快消化一些掉,不然等一下看畫一定會看到想吐。
  約莫是下午一點半左右,肚子還不算太飽的我,開始探索凱文葛羅夫藝術博物館的畫
廊。裡頭的繪畫收藏很多,但卻不至於讓人看不懂或看到很累,主要是因為策展的方式真
的設計得很不錯。
  首先,在作品旁邊有解說牌,除了簡單的介紹作品,還連帶介紹了作者的生平及創作
時的心境,這點實在是幫助很大。像我不是學藝術的,單純只是愛看畫,看畫時如果有導
覽解說當然是很不錯,不過缺點就是很浪費時間,並不是每樣作品都能引起我的興趣。因
此解說牌的設計就顯得重要,如果解說牌設計的好,人們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初步了解
一項展品,像凱文葛羅夫藝術博物館的自導式解說牌就設計得很好,我可以用幾秒鐘讀完
解說牌的文字後,再決定是不是要停留在這幅畫前久一些,好好欣賞畫中的細節。
  除此之外,館方還設計了一些引導觀者的問題,像是在荷蘭黃金時代的畫家傑拉爾‧
德‧萊里瑟(Gerard de Lairesse)的著名作品「五感的寓意(Allegory of the Five
Senses)」中,便設計了五個問題引導觀者對畫作做各方面的思考。
  這是一幅寓意深遠的作品,畫作中央的五個人象徵著五種感覺:持著蜜桃品嘗的女人
象徵味覺、鸚鵡啄著女人的手指象徵觸覺、拿著鏡子的男孩象徵視覺、拿著白玫瑰的女孩
象徵嗅覺,以及拿著三角鐵的男孩象徵聽覺,而一旁的解說是這麼寫的:「感覺是短暫的
,但丘比特的塑像卻象徵了恆久的愛情。作者對於靜物畫並沒有什麼好感,除非它們有著
隱藏的含意。」下面問了讀者一些問題:「如果你可以聽見男孩敲打三角鐵的聲音,你覺
得那會像什麼聲音呢?」
  凱文葛羅夫藝術博物館內的繪畫作品包含了18世紀左右的繪畫大師(Old Masters)
、法國印象派、荷蘭文藝復興時期、蘇格蘭色彩畫派(Scottish Colourists)以及格拉
斯哥藝術學院(Glasgow School of Art)成員的作品。其中不乏一些臺灣熟悉的畫家,
首推文生‧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的兩幅作品-《加來特的風車(Le
Moulin de la Galette)》和《亞歷山大‧里德的肖像(Portrait of the Art Dealer
Alexander Reid)》,尤其是後者更是與格拉斯哥有很深的淵源。亞歷山大‧里德並不是
多麼有名的人物,他僅是一名格拉斯哥的藝術經銷商,會使他在藝術史上留名的原因是因
為1887年梵谷在他巴黎的公寓與他同住了幾個月,這段期間內他成了梵谷人物肖像畫的模
特兒,也成梵谷的密友,因此有人稱他為「梵谷的孿生兄弟」。
  另外,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的《盔甲騎士(A Man in
Armour)》、莫內(Claude Monet)的《維特尼(Vétheuil)》、馬諦斯(Henri
Matisse)的《粉紅桌巾(The Pink Tablecloth)》和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的《報佳音(The Annunciation)》都可以在館中看見,而法國印象派畫家雷諾瓦、塞尚
和巴比松畫家米勒的作品也是法國畫廊中的熱門作品。如果喜歡畢卡索的人來到這裡,也
可以看見他早期的作品《賣花者(The Flower seller)》,當時的畢卡索僅有20歲,在
這張作品中便展現了他過人的藝術天份。
  館內最有名的繪畫作品莫過於達利(Salvador Dalí)的《十字若望的基督(
Christ of Saint John of the Cross)》,畫中的十字架飄浮於空中,耶穌被釘在上頭
,卻不見釘子和任何血跡,耶穌頭上也沒有用荊棘編成的頭冠,作品下方則描繪了一條河
流,河流上停泊著船隻,兩民漁夫立於河中,由於這幅畫顛覆了傳統的視角,以鳥瞰的方
式來繪圖,因此某些宗教人士認為這幅畫對耶穌大不敬,怎麼可以用高過耶穌的角度來看
祂呢?
  據說該作品在1950年代被格拉斯哥市議會以8200英磅收購,在當時人們認為這幅畫是
用天價買來的,不過後來這幅畫於2006年重新回到凱文葛羅夫藝術博物館的懷抱中,並成
為該年度蘇格蘭人最喜歡的作品。
  當手錶時針指向5的時候,我難以想像自己竟然待到了閉館時間,雖然這裡頭待了七
個小時,卻一點也不覺得膩,這真是一座館藏豐富、策展高超的博物館。離開博物館後,
往格拉斯哥市中心走去時,回頭望向那藍天白雲中的紅色建築物,那心裡的滿足,可真是
到了極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