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學問與修道為何要一體觀?

作者: DavisC (大言希聲)   2014-10-12 20:27:27
南屏道濟慈訓
中華民國一百年二月廿六日
歲次辛卯正月廿四日
發一崇德台南道場
濟德佛院率性進修班
恭求仙佛慈悲指示訓
一個千年的傳說,傳說中的我,
乘著愿力來到娑婆。
只因為曾經說過,不再讓眾生等候。
這一世實現承諾,一份使命擔任責;
薪傳的任責,代代承接聖賢薪火。
苦海中拔苦予樂;奉獻中喜捨而做。
霜雪嚐,甘飴心頭。
為只為實現承諾;
為只為實現救世的承諾;
為只為承接薪火。
語寄:承諾
  吾乃
 南屏道濟,奉
母旨來到佛地,躬身早叩
皇母,再問眾徒可安否?
主敬存誠待訓批。哈!哈!
社稷定基百年基,繼承前哲苦心居;飲水思源知源地,報恩了愿速行趨。
古道明明有知鑑,聖賢帝心刻心底;為道發揚聖王治,竭心盡力抱道趨。
為化苦海安樂國,披星戴月用心趨;為使倫常古道範,綱常奉行原則舉。
持道而行無為做,喜捨奉獻無怨矣;無為之心化大眾,天心方能使命提。
懂嗎?
徒眾今日臨佛壇,有緣有份根基焉;宿世有修祖德耀,方能乘坐法航船。
得道修道憑因緣,堅定志向愿不偏;始終如一恆持住,誠心一念慈悲全。
徒等用心於日後,身有道來道家延;兄友弟恭父慈愛,順孝父母家風傳。
仁人君子以道進,修身立德抱完全;以此為念善終至,憑得天心搖法船。
懂嗎?
徒兒們!大家好嗎?(好)
今天大家來到佛堂歡喜嗎?(歡喜)
快樂嗎?(快樂)快樂嗎?(快樂)
好!快樂就先唱一段「歡迎歌」給為師聽。好嗎?
徒兒們!知道人生的道理,你行了有幾分?
學問與修道可是不一樣!懂嗎?
「學問者,學天地之道、古聖賢志,才是真學問。學問只是理論,它不行則難成也。
學問之道是無止境。而求學問者必有大胸襟、肯學、肯問、肯彎下腰、謙卑問學;
若學問只求有形上的分數,那可是非真功夫!那麼,學問與修道為何要一體觀呢?
『修道』,修其脾氣與毛病,這是簡單的說;深入性,『修道』則當修之天心佛性、
平等心、無為心、真誠心、認理路,所以修道才是真功夫。一個人有高深之學問,
但若沒有真修道的功夫,會秉執己之私見,會執著以往一味的心態,會以觀井之心態
來看事物。所以一個有學問的人,還需要沉著的修養,潛修心性,如此修道,必會引
領將學問建立在可大可久之上。所以一個人心傲,是不知真修道;所以脾氣毛病會絆
住一個人一輩子的成就,而成就非是在於功名;乃是真修道,天榜名錄上的真成就。
所以,眾生苦是苦在不迴觀於心,不識本心,誤了前途。所以獨善其身,更要兼善天
下,才是真修道的意義。」懂嗎?
今天大家有緣相聚,師徒同歡於佛地,師心歡喜與眾徒兒相聚,希望淺談這些道理,
徒兒們能夠受用,徒兒們好好修道,在未來的每一天,好好修心性,煉就在每一時刻
,二六之間,好好篤定,好好修身養性;抱道奉行,渡化眾生,廣結善緣,真付出,
不求假功名,不圖假功利,真心深入,深耕於心;對天、對人、對己,無愧之。好嗎?
好!因時有限,師不多述,此止乩筆,隱於佛地。祝徒「平安」!哈!哈!止。
注釋:
1.霜雪嚐甘飴心頭:甘飴,甘美之軟糖。
全句意謂儘管飽嚐霜雪奔波之勞累,
仍然在心頭視為甘美之事而歡喜承受。
2.社稷定基百年基:社稷,本指土神和穀神,
後用來泛稱國家。
全句意謂國家的根基非一時可成,
需要長時間的奠定打造。
同樣的,大道的傳揚,也是歷經先賢們的苦心開創。
3.飲水思源:比喻不忘本。
4.古道明明有知鑑:自古聖聖相傳之道,
是歷代聖賢或著書立說,
或躬身實踐,使之彰顯明白,
讓後世知所視察,進而效法。
5.聖賢帝心刻心底:將聖賢帝王行道的典範及
用心深深地烙印在我們心中。
6.竭心盡力:即盡心竭力,指費盡心思,竭盡全力。
7.披星戴月:形容早出晚歸,旅途勞累。
8.綱常:指三綱五常。
三綱,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
五常,指自性所具足之仁、義、禮、智、信等五常德。
9.宿世:前世。
10.身有道來道家延:修道人除本身用心修道外,
更要將道延續推廣到家庭,使每個人都能修身,
進而建立道化家庭。
11.觀井:即坐井觀天,坐在井底觀看天空。
比喻眼界狹小,所見有限。
12.沉著:鎮靜而不慌亂。
13.潛修:專心修習。
14.獨善其身:修持好個人的品德操守。
15.兼善天下:廣佈恩澤,使天下蒼生皆能蒙受其惠。
16.二六:謂一天中之十二時辰也,即時時刻刻也。
全文請點閱:
http://mypaper.pchome.com.tw/lovehometao/post/1322113693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