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我的素食觀

作者: GFDS (on diet)   2014-02-26 15:30:46
※ 引述《dragoncfe168 (郭靖)》之銘言:
: : 推 dragoncfe168:獅子吃肉並非天性,那是沒人教牠所致~ 122.117.124.235 02/23 23:49
: : → juicelover:恩恩~ 這我就不太懂了,有資料嗎? 14.157.30.94 02/23 23:54
: : → juicelover:晚點我把例子改成"老虎",吼~~~~ 14.157.30.94 02/23 23:55
: : → dragoncfe168:仁乃萬類之性;虎狼蟒蛇亦不例外~ 122.117.124.235 02/23 23:55
: : → dragoncfe168:不得其教,不知傷人謂不仁~ 122.117.124.235 02/23 23:56
: : → dragoncfe168:就如同人未得教導~以為食肉是對的~ 122.117.124.235 02/24 00:00
: : → dragoncfe168:是不現其仁耳!並非天性就是食肉~ 122.117.124.235 02/24 00:02
: : → juicelover:~_~,所以老虎跟獅子越來越少了。 14.157.30.94 02/24 00:02
: : → juicelover:d道友我們還是談論現實生活面。 14.157.30.94 02/24 00:02
: : → juicelover:動物也有佛性,但怎麼引導動物也能修行 14.157.30.94 02/24 00:03
: : → juicelover:個人覺得這應該不關於食肉與否耶 14.157.30.94 02/24 00:04
: : → juicelover:這教育動物仁不仁的議題,有點失當。 14.157.30.94 02/24 00:06
: : → juicelover:仁乃人與人相處之道耶,何苦用人的價值 14.157.30.94 02/24 00:06
: : → juicelover:觀強灌輸動物呢? 個人淺見,勿怪~~ 14.157.30.94 02/24 00:07
: : 推 dragoncfe168:俗話說:虎毒不食子~動物也有仁性也! 122.117.124.235 02/24 00:10
: : → dragoncfe168:動物通常只有現在心~少有過去心~ 122.117.124.235 02/24 00:13
: : → dragoncfe168:連反觀自省都很難了~要修行甚難矣! 122.117.124.235 02/24 00:15
: : → dragoncfe168:在下強調的是"天性"而非"習性"~ 122.117.124.235 02/24 00:28
: : → dragoncfe168:在動物稱做"獸性";在人稱為"習性"~ 122.117.124.235 02/24 00:29
: : → dragoncfe168:不論獸性或習性,皆不等於天性~ 122.117.124.235 02/24 00:30
: : → dragoncfe168:獸性或習性都是心的作用;因心有塞~ 122.117.124.235 02/24 01:08
: : → dragoncfe168:故性心身無法一貫流行;雖有仁性~ 122.117.124.235 02/24 01:15
: : → dragoncfe168:但被習性所綁~~慈悲仁行無法暢其身~ 122.117.124.235 02/24 01:25
: : → dragoncfe168:故食肉以為道矣! 122.117.124.235 02/24 01:33
: : 推 lembertlin:兩位的分享與討論很是精采,讓人長智慧 111.252.225.226 02/24 10:37
: : → lembertlin:關於蟲命的部份,我是在洗菜看到菜蟲才 111.252.225.226 02/24 10:39
: : → lembertlin:會糾結該怎麼面對這個生命。但前一篇推 111.252.225.226 02/24 10:40
: : → lembertlin:文其實還有後論沒說,會這麼突顯這個, 111.252.225.226 02/24 10:43
: : → lembertlin:是因常有勸人吃素者說可斷與眾生的惡緣 111.252.225.226 02/24 10:45
: : → lembertlin:,但我對世界的認知是,不可能全斷,總 111.252.225.226 02/24 10:46
: : → lembertlin:是會有生命因人的求生方式而被犧牲,而 111.252.225.226 02/24 10:48
: : → lembertlin:這個人與其他生命的關係就是人的原罪, 111.252.225.226 02/24 10:49
: : → lembertlin:因此,人要惜物、感恩、迴向與眾生。 111.252.225.226 02/24 10:55
: : 推 tp6g4:dragoncfe168,你的先天性的人性「仁」,可 1.34.91.7 02/25 18:10
: : → tp6g4:否舉出例證?否則你只拿孟子的學說來當作真 1.34.91.7 02/25 18:10
: : → tp6g4:理,就不是(道)理的 1.34.91.7 02/25 18:11
: : → tp6g4:我只要隨便舉出一個反例,例如昆蟲的食子食 1.34.91.7 02/25 18:11
: : → tp6g4:兄、鼠類近親相殘……就可以證明你說得為假 1.34.91.7 02/25 18:12
: : → tp6g4:至於如果你要證明「塞」的話,需要透過方式 1.34.91.7 02/25 18:13
: : → tp6g4:讓動物去獸性,否則等同無法證明人類可去人 1.34.91.7 02/25 18:13
: : → tp6g4:欲而回歸到仁 1.34.91.7 02/25 18:14
: : → tp6g4:否則無法證明有先天仁性,獨斷採用諸子一家 1.34.91.7 02/25 18:17
: : → tp6g4:之言,似乎不是價值皈依的好方式 1.34.91.7 02/25 18:18
: : 推 GFDS:牛馬吃草 狼虎吃肉 均未曾教導 如何不是天性 59.125.183.246 02/26 09:04
: : 推 GFDS:如果把道德部份歸天性 殺害部份歸其他 59.125.183.246 02/26 09:16
: : → GFDS:那只能說大家對天性的定義很不一樣 59.125.183.246 02/26 09:17
: tp6g4大大,別說昆蟲鼠類近親相殘~
: 就連人類本身都有近親相殘的案例了~
: 您所謂的反例只是習性的問題,前述提過了~請恕不再贅述。
: 道本自然;本無仁性之法;因有獸性故也!
: 獸性既無,焉有仁性之可見?
: 癡盼以去除動物獸性來證明仁乃天性,猶如削足適履;終不見上帝!
: 迷時,佛是眾生;悟時,眾生是佛。
: 與其向外審視動物;還不如向內審視自己吧!
: 抽煙有害健康,但也有一些抽菸者活得很長壽的反例,
: 試問難道因為有反例,所以代表抽煙有害健康就是歪理?
: 既然是歪理,那您何不大口抽菸?
如果一個人說抽煙絕對不會長壽
就是戒煙大使聽到 也會覺得怪怪的
那只要舉出少數長壽的例子便足以輕鬆反駁
但提出的人立場上絕對不是贊成抽煙健康論
前賢若能讀通經典 何以不明白他人簡單的文意呢?
一開始T兄也只是對於吃肉非天性說有疑慮
並非支持吃肉或殺親 這點應該是大家都能夠看得出來才是吧
: 同理,既然有近親相殘的所謂反例,那您為何不效法其行相殘之呢?
: 想通此理,便能豁然開朗!
: 仁之天性,長啥樣子,答案在汝身矣!唯有您反求諸己,才能獲得解答。
: 道乃有言則差,出口則非;
: 道就如同雙腳,在下不過只是試著指出其足跡來分享諸位欣賞~
: 然而,言述再多,終究不是那雙腳啊!
: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仁性長相如何,只有靠諸位自己去體悟應證嚕!
: PS1.別只管問孟子說啥,多反問自心說啥吧!
: PS2.道本無價;豈有價值皈依?
: GFDS大大~一條靈會轉生為人或當草食牲畜或肉食牲畜,
: 都是自己選擇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正所謂,物以類聚!
孟子說性善 荀子說性惡
並非孟子講天性 荀子說習性
而是善惡都是天性 而習性也可以是善是惡
習慣捐錢 習慣隨地大小便 都是習性
並不是好的東西都天性 壞的東西都習性 這樣的分法並不合理
那如果你要說這些習性是上輩子養成
一來未知的部份我們不知道不清楚
二來吃肉是上輩子養成的習慣 這輩子繼續吃肉
也不合佛經所云: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
: 試想脾氣習性再壞者,也總有觸景傷情之時,難道因為他是惡人,
: 所以絕對不曾哭泣,連觀看悲劇電影,其心也必完全無感乎?
: 非也!就算真有差別,也只是其所哭泣的對象有別耳!
: 一個人為自己遭遇感到難過,亦是仁性流露於心之作用。
: 只不過這種仁心,只為求己之安樂,未能推己及人,非無為也!
: 若仁非天性;此時哭泣者誰?難過者誰?
: 牲畜被殺前之驚恐甚至淚流狀,驚恐淚流者又是誰?
這邊的牽連有點太遠了 善惡都是天性 嚇到哭出來更不是仁的表現
: 還是老話一句:"迷時,佛是眾生;悟時,眾生是佛。"
: 若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啊!與其在經典中鑽牛角尖覓佛;
: 不如在日常生活間,多迴光返照本心去觀察,自省與體悟,
: 方能窺見仁乃萬類天性之真貌矣!
: 一些淺見如上述,供諸位參詳之。
在下的淺見 也供諸位參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