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戰雅思(IELTS)7.5分 準備方法+考試心得

作者: starhan508 (史達汗)   2018-02-25 23:39:08
圖文網誌好讀版:
https://goo.gl/auNfSM
各位戰友好,因小弟在雅思版心得文中獲益良多,在這次一戰取得還不錯的成績,
在此想將自己準備的一些方法及心得分享給還在準備的戰友,希望各位最後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先介紹一下學術背景
114化工碩畢業,TOEIC(RL)870 (S)160(W)180
因學習英文為個人興趣,除四年前上過短暫菁英托福課程,學習英文歷程皆為自學
準備時間: 全職準備2個月,無工作
準備材料: 劍橋4-11, Simon IELTS, LBC, BBC radio
考試時間: 03/02/2018
考試成績: L:7.5 R:8 W:6.5 S:7.5 Overall:7.5
整體來說
我的準備方式為做劍橋考古題、看BBC news、看英文書、上酒吧認識老外、
每天固定光顧Simon的網站、以及在PTT版上找到戰友一起練習口說。看到這裡,
你可能會覺得我很奇怪,沒有購買一些常見雅思準備書籍(Ex: 北語黑眼睛、慎小嶷十天突破寫作口說系列等等),
原因很簡單,我不喜歡死板板的準備方式,反之我喜歡輕鬆的學習方法。
在此我很贊同Simon在網站中所提到的Read ‘real’ things以及 Build daily listening habit,
看一些外國網站文章(The Economist)、每天聽英文新聞及廣播,不僅可以增進英文實力,
還可以無意間知道一些有趣的新聞或者國際間發生的事件增廣見聞,不是一舉兩得嗎?
我不贊成埋頭苦讀雅思,因為先讓自己喜歡上英文環境才是出國留學或移民的第一步,
而且我認識一些朋友買了一堆參考書唸完也沒有取得比較好的成績,所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才是真的好戰略!
聽力
練習聽力的方式我分為精進個人實力及考試策略兩部分
1. 精進個人實力
聽力要好不外乎就是要瘋狂聽外國人說話,因此我每天早上起來都會看BBC News配早餐,
在搭車或是當邊緣人吃飯時也都可以用手機聽BBC radio(我是用Tune in radio app),
覺得無聊時可以切換LBC(Leading Britain’s Conversation)如同版上分享主持人常與來賓吵架XD,
但也可以由此看出英國人對於個人言論自由的尊重,
我常常也都會想如果我是來賓我會怎麼樣去回答主持人提出的議題(or吵架),
藉此也可了解英國當地發生的時事,而另外也推薦一個頻道 BBC World Service,
這個頻道比較不像BBC這麼嚴肅LBC這麼口語化,比較像是設計好的節目頻道,
重點是裡面的英國腔字正腔圓地性感到到不行!
也有人推薦可以藉由收看英美影集增進英文聽力實力,我自己是保持中立態度,
畢竟當自己聽不懂時還要倒退回去重聽不是很掃興嗎?對我而言看影集應該要是一件享受的事情XD,
再者有些影集動輒就是五季六季,看完我想準備雅思的時間也Bye了!
當然還是要看個人的程度以及心態去選擇啦!
2.考試策略
在此建議戰友們考前一定要做劍橋考古題4-11,藉此才能知道考題類型然後建立考試策略
在考試時,每個section前後都會有些許的秒數時間讓你準備,而我稱這些時間為''黃金時間'’,
沒錯,我覺得聽力考試最重要的反而不是你聽得懂全文,而是如何在這些瑣碎的黃金時間抓到題目關鍵,
鎖定這些關鍵給出正確答案,以下為我整理各題目類型的關鍵
圖表題: 一定要先看圖中資訊Ex路名、房間方向、鄰近建築物名稱
填空題: 注意要填one word, two words, or three words,然後是否為數字、地名、人名、日期,
而近期的section 4大部分皆為one word填空題,且聽力內容為一位教授或學者敘述一個主題,
內容不間斷,因此圈選關鍵字在此就顯得非常重要,可以幫助在聽力內容中抓到正確答案
選擇題: 將題目以及各選項的關鍵字接圈出來,因為在聽力過程中我沒辦法邊聽聽力邊看選項,
這會造成嚴重分心而錯失答案,甚至常掉進陷阱,且選擇題的每個選項幾乎都會出現在聽力中,
要注意Speaker的轉折詞將錯誤的選項刪去。
配對題: 配對題是我覺得在聽力中較簡單的題型,只要將配對選項關鍵字圈好,然後專心聽照著題目走就好
*聽力練習到一定的正確率時(約錯7-8題),強力建議在後續做題目時可以調高播放速度1.25倍
(Youtube都有劍橋雅思考古的錄音帶),熟悉這樣的速度後,在真實考試時就會覺得很舒服怎麼講這麼慢XD
閱讀
閱讀的準備方法很直白,就是藉由大量的閱讀去增加個人單字量,同時也可以提升閱讀速度。
1.如同練習聽力,將劍橋考古題做完,期間也可以藉由網路上的文章訓練閱讀能力,
像我個人會上The Economist or Scientific American 網站瀏覽一些文章,不僅可以練閱讀、增加單字量,
還可以學習到許多課堂外的知識。而做完題目或看完文章,我會將我自己不會的單字統一整理,
寫在紙上讓自己反覆記憶,如此一來也不需要特地花錢去買雅思用的單字書了。
2.看原文小說,我自己偶爾會在咖啡廳看小說,當然這是在有閒且有興趣的情況下,
一般上班族可能不適用,我非常喜歡Simon Sinek的書,雖然他是美國人XD但用字十分美麗且精準,
在他的書中我也學到許多片語及單字,不只增進閱讀能力,也同時可以將這些單字運用在口說及寫作,一石二鳥啊!
3.考試策略:
*計時
由於雅思閱讀在一小時內要完成三篇文章,在練習考古題時一定要計時模擬,時間一到一定要停筆,
不要執著於有沒有寫完(我一開始都寫不完QQ),檢討跟熟悉題型準備下一次練習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花了90分鐘完成三篇文章,那出來的成績也是假的沒有參考價值。
*熟悉各題型
在此小弟不建議看完全部文章再做題目,因為文章通常很長且分好幾段,
看完通常前面幾段也都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我都會先看題目類型再回去看文章。
Yes/No/Not Given: 這個題型我會先看第一題題目關鍵字,然後等到回去看文章看到時再回來做答,
題目順序會順著文章順序走。而大家最常困擾的應該是No與NG的選擇,
No是文章中有與題目中明確相反的敘述,而NG是文章中有提到,但選項又生出一個新的(並非相反)東西。
段落配對: 先看題目敘述將關鍵字圈起來,再回去看文章一段一段作答,每看完一段就翻頁去寫答案。
填空題: 先看題目第一句圈出關鍵字,等回去看文章看到關鍵字時再回去照著填空的題目順序作答。
選擇題: 先看題目有沒有指定段落或是人名,將題目關鍵字圈起來,等回去看文章時看到關鍵字再回來做答。
小結一下
我的策略是聽力是在錄音帶播放前就要了解題目關鍵字,閱讀則是先看題目題型再回去閱讀文章
寫作
寫作是這次雅思戰裡表現最差的,但我只能怪自己因為寫作是考試前一個月才開始瘋狂練習XD
我練習寫作的主要方式就是狂看Simon的寫作教學及方法,
Simon提供許多針對Task1及Task2 的寫作架構及構思方向。
一開始練習寫作一定會花很多時間卡關然後還寫不出幾句,這是正常的,
我的作法是先了解文章要寫幾段,然後選好自己的回答方向開始構思,
一旦選好方向就不要反悔,就算說謊也要繼續寫完,重寫是自殺行為。
上Simon 雅思網站的好處是他提供了最淺顯易懂的方法讓考生可以Copy他的寫作模式,
且不同的題型有些許不同的寫作架構,如Agree/disagree, Discuss both views, Does A outweigh B?
在此Simon都有做寫作方法的介紹,在此就不贅述了
小弟覺得寫作是在短期內最難進步的一項,因此建議戰友們一定要提早開始每天練習,
儘管不能每天也不能隔太久才練習(譬如一週一次,太久),我在考前一個月是以每天一篇的量去練習寫作的,
而且一定要用手寫盡量不要用電腦打字,盡可能地模仿考試當下的情境
在考前一定要練到看到題目就要馬上選好邊站,然後構思與舉例佐證你的想法。
口說
練習口說的方式有很多種,到補習班上口說、在雅思哥錄音練習、認識老外、
上線上英語家教課程等等,但不外乎就是要不畏懼的開口說。
我很幸運地在決定要考雅思時就在板上找到一起練習口說的戰友,藉由每周兩次的練習,
可以由戰友點出自己口說的缺點然後改善。
我覺得有人一起練習口說最重要的就是可以讓自己熟悉在真人面前連續說英文
我有個朋友在練習雅思時都是靠雅思哥,我也聽過他的口說答案覺得很順暢完整,
沒想到他口說考試出來的成績意外的低預期很多,結果是因為他看到考官本人而且又是金髮碧眼的老外就口吃了QQ
我自己比較沒有這方面的困擾,除了我比較厚臉皮之外,我自己在研究所有結交滿多外國朋友的,
以前假日偶爾會跟隨他們去酒吧喝一杯聊天,因此藉由這些管道又認識更多外國朋友,
而且也可以提前了解外國文化與台灣文化的差異,不用在之後成功出國留學後除了面對課業壓力還要被Culture Shock。
所以各位戰友們一定要勇敢開口在別人面前說英文,一開始說得不好也一定要說,台灣人就是要有越挫越勇的精神啊!
In conclusion (考試病XD) 我覺得不管是聽說讀寫,都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去精進,
不管透過什麼管道,只要自己喜歡的方式就是好方法。
學習英文絕對是條漫長的路,但對未來一定是加分的,畢竟英文目前還是國際語言,
許多線上資源用中文找不到換英文反而一大堆資訊,不管對於個人專業或是知識都是正向的發展,
希望各位戰友們最終都能得到自己理想的成績順利出國發展,祝各位考試順利!
作者: a3759880 (QQ)   2018-02-25 23:57:00
很棒的分享
作者: MYLIUUU (Brittle!)   2018-02-26 01:27:00
推分享實用!
作者: pk19950916   2018-02-26 01:44:00
感謝分享
作者: goi78125 (Allen )   2018-02-26 04:38:00
大推 Read ‘real’ things以及 Build daily listeninghabit 這道理
作者: xiaoye (野橘)   2018-02-26 09:23:00
好文好文
作者: yulin8009 (kawa)   2018-02-26 10:22:00
謝謝分享!推!
作者: Drifloon (飄)   2018-02-26 11:04:00
感謝分享!
作者: Winnie123003 (小羊)   2018-02-26 11:25:00
感謝分享
作者: hahaRegina (喔)   2018-02-26 11:59:00
謝謝分享~
作者: howil (...)   2018-02-26 12:25:00
感謝分享 但Simon O.Sinek 是美國人?! 古哥說是英國倫敦
作者: cido ( )   2018-02-27 00:14:00
感謝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