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川普簽行政命令將Antifa列恐怖組織 劍指金流恐掀寒蟬效應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9-23 11:22:29
標題: 川普簽行政命令將Antifa列恐怖組織 劍指金流恐掀寒蟬效應
新聞來源: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187552
自由時報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
在保守派政治網紅柯克(Charlie Kirk)遇刺身亡近兩週後,美國總川普22日一簽署了一
份長達370字的行政命令,正式將「反法西斯運動」(Antifa)列為「恐怖組織」。批評
者警告,此舉恐將淪為川普政府打壓異議與政敵的武器,更引發了對言論自由恐遭侵犯的
深刻憂慮。
鎖定境外金流 繞過憲法限制
《路透》報導,儘管美國政府因憲法保障,通常不將純國內團體列為恐怖組織,但一名熟
悉相關討論的司法部官員透露,川普這份命令將解鎖極其廣泛的調查與監控權力。
一名拒絕具名的白宮消息人士更向《路透》直言:「我們的最終目標,是鎖定滲透美國政
治的境外資金。」他表示,這項命令賦予政府權力,可傳喚銀行、審查國內外的電匯紀錄
,並動用聯邦調查局(FBI)的反恐與反情報部門,追查川普政府認定的「反法西斯運動
」網絡與其境外金流的關聯。
「反法西斯運動」是什麼?理念鬆散無領袖
「反法西斯運動」並非單一組織。根據長期追蹤極端主義的「反誹謗聯盟」(Anti-Defa-
mation League )定義,它是一個「由鬆散的團體、網絡和個人組成的去中心化、無領袖
的運動」。其名稱源自1930年代反對希特勒的德國社會主義團體。川普在首任任期內就曾
兩度試圖將其列為恐怖組織,但當時遭FBI局長雷伊(Christopher Wray)打回票,理由
是Antifa「是一場運動或一種意識形態」,而非一個有形的組織。
柯克之死掀寒蟬效應 法律專家質疑違憲
川普政府利用9月10日柯克在猶他州一所大學演說時遇刺的事件,重啟了這項擱置多年的
計畫,儘管調查人員至今仍未公布兇嫌的犯案動機,也未表示其與任何組織有關。
法律專家普遍認為,此命令在法律與憲法上都站不住腳,因為在美國法律下,僅僅信奉某
種意識形態通常不構成犯罪。外界擔憂,此舉將引發寒蟬效應,讓人聯想到近期脫口秀主
持人吉米金摩(Jimmy Kimmel)因嘲諷川普對柯克之死的反應,而遭政府官員威脅要撤銷
其播出電視台執照的事件,加劇了對言論自由遭政府審查的恐懼。
───────────────────────────────────────
美國還有言論自由嗎?川普指控「媒體都是民主黨打手」,揚言「批評我,執照就該被吊
銷」
https://www.storm.mg/article/11068664
風傳媒 國際中心
川普(Donald Trump)18日將對媒體的攻擊行動提升至驚人層級,這位美國總統公開表示
,聯邦監管機構應考慮吊銷那些播出對他負面報導或評論的廣播公司執照。此番言論不僅
是他個人對媒體不滿的直接展現,更被視為白宮高層意圖利用政府公權力壓制批評聲音的
全面性運動。這場箝制言論自由風暴的颱風眼,是ABC電視台因聯邦通訊委員會(FCC)主
席施壓,而「無限期」停播知名深夜脫口秀主持人吉米·金摩(Jimmy Kimmel)的節目。
川普政府的這一系列舉動,與其過去高舉「言論自由」大旗、誓言對抗「取消文化」的立
場,形成了極其諷刺的對比。在保守派青年領袖查理·柯克(Charlie Kirk)遇刺身亡後
,白宮以打擊暴力仇恨言論為名,展開了一連串針對性的行動,卻引發了對美國憲法增修
條文第一條保障的言論自由,正遭受前所未有侵蝕的深刻憂慮。
一場脫口秀引發的風暴
事件的導火線,源於ABC深夜脫口秀《吉米夜現場》(Jimmy Kimmel Live!)的主持人金
摩。他在週一的節目中,針對保守派社運人士查理·柯克的遇刺案發表評論,指責川普及
其支持者試圖將兇嫌「描述成非我族類」,以從悲劇中獲取政治利益。
此番言論引發了由FCC主席布倫丹·卡爾(Brendan Carr)主導的強大壓力。卡爾公開批
評金摩的言論,並暗示FCC將採取行動。數小時後,ABC電視台的母公司迪士尼高層,包括
執行長羅伯特·艾格(Robert A. Iger)和電視部門主管黛娜·華登(Dana Walden),
做出決定,「無限期」停播金摩的節目。
川普對此結果大加讚賞,並在18日搭乘空軍一號返回華盛頓途中,對記者發表了更具威脅
性的言論。他將各大電視網稱為「民主黨的打手」,並表示:「我讀過一些報導說,這些
電視網有97%的內容是反對我的,我得到了97%的負面報導,但我還是贏了,而且贏得很輕
鬆。」他接著說:「我想,或許他們的執照應該被吊銷。」
川普更點名FCC主席卡爾,稱讚他是一位「愛國者」和「硬漢」,並暗示卡爾應該更進一
步,審查那些播出主流電視網節目的地方電視台執照,因為無論是新聞報導還是深夜喜劇
,都對他極不公平。
FCC的角色:從監管者到「言論警察」?
川普的威脅,將一向以監管電信價格和審查合併案為主的FCC推上了風口浪尖。FCC主席卡
爾的言論,似乎證實了川普的意圖。卡爾在福斯新聞(Fox News)的採訪中警告,金摩節
目被停播「不會是最後一隻落地的靴子」、「後果將會持續發酵」。
卡爾主張,持有廣播執照是一種特權,並「附帶有服務公眾利益的義務」。他將「公眾利
益」的定義擴大解釋為,打擊那些不為當地觀眾服務、帶有反保守派偏見的言論。他甚至
強硬表示:「我們FCC將會強制執行公眾利益的義務。如果有廣播公司不喜歡,他們可以
把執照還給FCC。」
《紐約時報》指出,FCC確實有權力在極少數情況下,以「公眾利益」為標準吊銷執照。
但電信專家和民主黨人指出,卡爾的定義過於寬泛,若FCC真的因總統好惡而吊銷執照,
幾乎肯定會面臨基於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的法律挑戰。FCC中唯一的民主黨籍委員安娜·
戈麥斯(Anna M. Gomez)已經發表聲明反駁:「本委員會沒有權力、能力或憲法權利去
監管內容,或因政府不喜歡某些言論而懲罰廣播公司。我們不能容許一個不可原諒的政治
暴力行為,被扭曲成政府進行審查和控制的理由。」
「今晚,我們都是吉米·金摩」
川普政府的壓力引發了深夜秀主持人們的集體反彈。史蒂芬·柯貝爾(Stephen Colbert
)在他的《深夜秀》(The Late Show)開場時宣稱:「今晚,我們都是吉米·金摩」,
並直指金摩節目被撤是「赤裸裸的審查」。他的節目更以模仿迪士尼《美女與野獸》的動
畫短片開場,將經典歌曲《當我們的貴賓》(Be Our Guest)改編成對迪士尼員工的諷刺
訊息:「閉上你的嘴」(Shut your trap)。
罕見地在18日重返主持崗位的強·史都華(Jon Stewart),則在他的《每日秀》(The
Daily Show)中,扮演一位卑微、順從政府的馬屁精。節目開場宣告這是「全新、政府批
准的《每日秀》」,而史都華則是「愛國且順從的主持人」。他用整整20分鐘的諷刺獨白
,反諷地「複習」了金摩被停播後,美國的「言論自由新規則」。
川普政府官員髮夾彎
這場風暴最引人注目的,是川普及其高層官員在言論自由議題上驚人的態度轉變。這種前
後矛盾的言論,凸顯了川普政府在面對政治危機時,選擇性地詮釋甚至拋棄其先前標榜的
原則。
總統川普:就職演說中承諾「立即停止所有政府審查,讓言論自由重返美國」,如今卻威
脅吊銷媒體執照。
副總統范斯(JD Vance):今年二月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呼籲歐洲領袖「即使不同意對方
觀點,也要捍衛其發言權利」,本週卻呼籲民眾「若看到有人慶祝查理的死,就打電話給
他們的雇主」。
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 過去為川普支持者的言論自由辯護,稱政府不能進行「觀
點歧視性審查」,本週卻宣稱「如果你用仇恨言論攻擊任何人,我們絕對會鎖定你、追捕
你」。
FCC主席卡爾: 從2023年稱「審查是獨裁者的夢想」,如今卻威脅動用FCC公權力讓金摩
噤聲。
民主黨的反制與兩黨的攻防
面對川普政府的步步進逼,民主黨人發起了反擊。國會民主黨人宣布將推動名為《沒有政
治敵人法案》(No Political Enemies Act)的立法,以加強對被總統針對性攻擊的言論
自由的法律保護。眾議院的民主黨領袖更呼籲FCC主席卡爾因「腐敗地濫用權力」而辭職
。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也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指責川普政府偽善:「在抱怨了
多年的取消文化之後,現任政府透過常規性地威脅媒體公司,除非他們讓其不喜歡的記者
和評論員噤聲或解僱,否則將採取監管行動,將取消文化帶到了一個全新且危險的境界」
這場圍繞言論自由的激烈攻防,標誌著美國政治光譜的奇特翻轉。共和黨人過去幾年不斷
指責左派利用「取消文化」壓制保守派聲音;民主黨人如今卻警告增修條文第一條受到威
脅、成為指控總統侵犯言論自由的一方。這場始於電視脫口秀的風波,似乎演變成為一場
美國核心價值與政府權力界線的憲政危機。
───────────────────────────────────────
10萬人追悼柯克 川普:他是自由烈士
https://udn.com/news/story/6813/9022589
聯合報 編譯陳韻涵、盧炯燊、記者王若馨/連線報導
美國保守派網紅柯克的葬禮和追悼大會廿一日在亞利桑納州州農體育場舉行,柯克遺孀艾
瑞卡致詞時表明原諒凶手,令與會者動容。美國總統川普形容柯克是永遠的美國自由烈士
,並在演說尾聲連喊三聲「戰鬥」,儀式以川普與艾瑞卡的擁抱結束。
這次長達數小時的追悼會是空前的政治與宗教活動,會場像大型教會,紐約時報報導說這
反映基督教保守派與共和黨在川普任內高度融合。川普政府和共和黨高層都到場,艾瑞卡
、川普、內閣官員、右派評論員、牧師輪流致詞。
艾瑞卡已接掌柯克創辦的「美國轉捩點」執行長和董事會主席,她在熱烈掌聲中上台,表
示柯克已準備迎接死亡,沒什麼太難或太痛苦的事,「有工作未完成,但沒什麼未了遺憾
」。
艾瑞卡也說,柯克想救年輕人,就像奪走他性命的凶手那種人,「我原諒他,因為這是耶
穌會做的事,也是查理(柯克名字)會做的事;仇恨的答案非仇恨,我們從福音中知道的
答案是愛」。艾瑞卡未點名涉嫌行凶的廿二歲槍手羅賓森。
川普在壓軸演說表示,柯克的死讓全美震驚哀悼,「他在世間的聲音將世代流傳,他的名
字將永遠銘刻在美國最偉大愛國者史冊」。對艾瑞卡原諒凶手,川普說「我才不要寬恕對
手」。
鳳凰城附近的州農體育場觀眾席可容納七萬人,美媒預估場外人潮過多,主辦單位另安排
一座鄰近場館當第二現場,總人數上看十萬。曾是川普盟友、後來疏遠的科技富豪馬斯克
也現身,被拍到一度與川普並肩而坐、交談握手。副總統范斯、國務卿魯比歐、防長赫塞
斯等人也出席。
柯克被視為川普在去年總統大選的年輕男性選民吸票機。路透引述兩位知情人士報導,川
普政府正盡力保住柯克打造的強大選民動員機器,尤其「美國轉捩點」。第三位消息人士
說,范斯將擔任柯克遺留的角色。艾瑞卡雖已接掌前述組織,但並無柯克的魅力,白宮已
決定由范斯與年輕人接觸,可能今年開始到各大學演講。
───────────────────────────────────────
柯克遇刺後白宮限制政治言論 川普支持者看法不一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9210214.aspx
中央社 綜合華盛頓外電
美國政論網紅柯克遇刺身亡後,白宮採取行動打壓政治言論,保守派內部對此意見不一,
有人支持限制他們所認為的仇恨言論,也有人警告川普政府此舉已經過頭。
柯克(Charlie Kirk)10日在美國猶他谷大學(Utah Valley University)演說時遭槍擊
喪命,享年31歲。美國有關單位12日宣布,22歲的羅賓森(Tyler Robinson)因涉嫌謀殺
柯克遭羈押。
路透社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和多名高官於案發後公開示警,表示不能容
忍左翼團體發表的不當言論。
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允諾對仇恨言論散播者追溯法律責任;聯邦傳播委員會(FCC
)主席卡爾(Brendan Carr)在1名電視節目主持人發表他不認同的言論後,揚言對電視
廣播業者採取必要措施。
副總統范斯(JD Vance)認為,慶祝柯克遇害的人應被解僱;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和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已對慶祝柯克遇刺的外籍人士及美軍祭出
處分。
不過,許多重量級保守派人士對政府做法抱持反對意見。
前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的顧問羅夫(Karl Rove)、德州聯邦參議員克魯
茲(Ted Cruz),以及保守派評論員卡爾森(Tucker Carlson)等共和黨人,都擔心柯克
遇刺一事用於打壓異己或限制言論自由,若未來民主黨主政,此一危險先例可能對共和黨
不利。
克魯茲在自家Podcast節目內表示:「如果政府插手說,『我們不喜歡你們媒體說的內容
,不說出我們想聽的內容就會被禁播』,對保守派絕對不是好事。」
他形容說,卡爾揚言開罰電視廣播業者或撤銷執照一說「非常危險」。
川普大致力挺邦迪與卡爾,但他19日受訪時拒絕進一步說明「取消文化」與「後果文化」
的差異,反批相關提問是陷阱。他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告訴媒體,「我
堅定擁護言論自由」,同時抱怨媒體對他的報導一向不公。
白宮副幕僚長布多維奇(Taylor Budowich)表示,川普團隊針對柯克遇刺,正著手制定
針對政治暴力的行政命令,並重申全力捍衛言論自由。
他透過文字訊息說道:「人民可以自由行使發言權。不過,有時如果沒有好話可說,最好
什麼都別說。有些人應該把這句格言放在心上。」(編譯:洪啓原)
───────────────────────────────────────
解碼國際/被川普開鍘列恐怖組織 「Antifa」是什麼?
https://www.rti.org.tw/news?uid=3&pid=165831
新聞引據:法新社
撰稿編輯:吳寧康 (央廣)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2日簽署行政命令,把「反法西斯運動」(Antifa)列為「國
內恐怖組織」。究竟何謂「反法西斯運動」?
柯克身亡川普一怒開鍘
川普在保守派政論網紅柯克(Charlie Kirk)10日遭到槍擊喪命後,就揚言要把「反法西斯
運動」列為國內恐怖組織,他並稱「反法西斯運動」是一場「病態的、危險的、激進的左
派災難」。
事實上,早在美國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2020年遭警察壓頸致死、引爆「黑命
關天」(Black Lives Matter)的全美示威時,川普就把這些暴力情事歸咎於極左派人士,
宣布要將「反法西斯主義運動」列為恐怖組織。
所謂的「Antifa」是「anti-fascist」的英文縮寫,用來形容具有極左派傾向的激進團體
,而非指單一實體,這些團體反抗法西斯主義和新納粹(neo-Nazi),特別是在示威活動中

更像一種政治意識形態
專家表示,「反法西斯運動」是由左派的「反法西斯主義者」組成的一種模糊運動,與其
說它是有組織的團體,不如說更像一種政治意識形態。
「反法西斯運動」的名稱源自1930年代初期的德國,當時的社會主義「anti-fa」團體,
試圖挺身對抗希特勒(Adolf Hitler)的納粹政權。
根據美國國會研究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2020年的分析,「反法西斯運動
」沒有全國性的領袖或核心組織架構,是由「獨立、激進、志同道合的團體與個人」組成

「Antifa:反法西斯運動手冊」(Antifa: The Anti-Fascist Handbook,暫譯)作者布瑞
(Mark Bray)說,「反法西斯運動」是各式各樣激進人士的一種聯盟政治,他們來自不同
類型的社會主義者、共產主義者、無政治主義者、以及更獨立的激進派人士。
為何拿Antifa與女權主義相比
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歷史學家布瑞告訴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我有最時會拿它和女權主義相提並論」。「有女權主義的團體,但女權主義本
身不是一個團體。有反法西斯運動的團體,但反法西斯運動本身不是一個團體」。
美國的「反法西斯運動」過去20年來為一系列的社會正義議題發起行動,但他們主要專注
在對抗新納粹與白人至上團體的勢力再起。
始於2007年的俄勒岡州波特蘭(Portland)「玫瑰之都反法西斯主義運動」(Rose City
Antifa)算是年代最早的團體之一,成立目的在關閉一個叫做「Hammerfest」的新納粹光
頭黨(skinhead)音樂節。
全身黑的蒙面抗議者
和「反法西斯運動」結盟的活動人士經常蒙面,穿的全身黑,抗議種族主義、極右派價值
觀、以及他們認為的法西斯主義。他們有些人表示,出於自衛的暴力手段有時是正當的。
自從川普在2016年首次入主白宮以來,這類的抗議人士已日漸捲入與右派團體的直接對抗
。川普2017年1月在華盛頓的就職典禮,就有數十名身穿黑衣、蒙面的「反法西斯運動」
追隨者和其他抗議者砸碎了窗戶。
2017年8月,當白人至上主義者和新納粹分子在維吉尼亞州沙洛茲維爾(Charlottesville)
遊行時,「反法西斯運動」人士則身處反示威陣營、並和右派人士爆發肢體衝突。
川普能把Antifa列恐怖分子?
這個目前還不清楚。雖然聯邦執法的職權包括打擊國內恐怖主義,但美國並沒有允許將國
內組織列為恐怖組織的法令。「反法西斯運動」是國內團體,因此並非美國國務院的外國
恐怖組織名單候選者。包括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和蓋達組織(Al-Qaeda)等極端組織
在內的數十個團體都在這份名單上。
在川普的第一個任期,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引爆反警察的暴力抗議活動後,川普
宣布將把「反法西斯運動」指定為和蓋達與伊斯蘭國相同層級的「恐怖分子」,但後來無
疾而終。
對全球恐怖主義的認定是一項強大的執法工具:它准許逮捕和監禁僅僅只是表達對這些聖
戰組織或其他組織支持的人。
這項法律並未擴及到國內團體具有充分的理由:許多人擔心這類法律恐將誘使領導人,利
用它來對付政治對手、並違反憲法第一修正案(First Amendment)的言論自由保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