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9-13 16:48:06標題: 太平洋島國峰會 達成新框架協議
新聞來源: https://is.gd/gIPcb3
在所羅門群島首都霍尼亞拉舉行的太平洋小島嶼國家領導人峰會今天9月12日在達成新框
架協議後閉幕,協議允許以戰略夥伴身份加入該區域關鍵論壇,此前曾有指控中國正影響
該地區決策。
作者:羅拉(法廣)
在所羅門群島舉行太平洋島國論壇會議,18國正式成員國在周五在閉門會議後落幕,會議
焦點集中有爭議性禁令和未能出席本屆會議的「對話夥伴」國家,按照慣例除澳大利亞、
新西蘭等核心成員國外,通常還有數十個國家以觀察員或夥伴身份參與會議。
然而本次在所羅門首都舉行的峰會禁止了大多數夥伴國與會,引發外界指責該國奉北京之
命排擠長期與會的台灣,此舉引發太平洋地區其他國家的擔憂,如馬紹爾群島、帕勞和圖
瓦盧三國,他們承認台灣。
中國將所羅門群島視為南太平洋地區最親密的夥伴和支持者,雙方於2022年簽署了一項保
密的安全協議。
本次與會的太平洋地區的官員向法新社透露,在周五的閉門會議上,有關「對話夥伴」國
家問題引發了長時間的討論。
本次太平洋島國峰會的官方公報將此次辯論描述為「激烈交鋒」。公報稱各國領導人同意
建立新框架,未來各國將以戰略夥伴身份申請參加峰會。
公報還指出該框架在集體和區域政治決策過程中具有平衡性和問責性作用。
本次峰會還討論了太平洋地區氣候變化與安全,同時呼籲共同應對跨國犯罪,特別是通過
太平洋地區走私毒品的行為。
───────────────────────────────────────
太平洋島國論壇/北京施壓無效 台灣夥伴地位不變構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723945
自由時報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
維持1992年領袖公報
索羅門群島主辦今年太平洋島國論壇(PIF),在北京施壓排除邀請台灣引發爭議後,論
壇十八個成員國領袖十二日同意一項新架構,允許外部國家以「戰略夥伴」申請參與該論
壇,同時維持一九九二年領袖公報有關「發展夥伴」的決定。「澳洲廣播公司」(ABC)
報導,這次會議結果是對中國企圖排除台灣的一大打擊。
中國企圖排除台灣參與受挫
據該論壇一九九二年領袖公報,台灣以「台灣/中華民國」的「發展夥伴」身份名義參與
論壇的地位不變,據此台灣將可參加明年在帛琉舉行的論壇。
與會官員透露,會中花了長時間討論對話夥伴問題,公報稱成員國領袖進行「強而有力的
交流」,同意新架構確保夥伴關係在集體決策過程中更有結構與平衡。未來的戰略夥伴須
符合條件,包括主權國家、政治共同體(如歐盟)或跨政府組織,並需提出申請。
帛琉明年主辦:歡迎所有國家
「紐西蘭國家廣播電台」(RNZ)報導,新架構將夥伴國分兩級:第一級為在論壇所有戰
略領域有合作或投資者;第二級為僅對特定計畫有捐助者。明年主辦國、台灣邦交國帛琉
已表態「所有國家都將受到歡迎」。二〇二七年主辦國紐西蘭總理盧克森強調尊重該論壇
的「中心性」,由論壇決定需求與方向,再與夥伴國磋商,而非由外部主導。
澳廣指出,這次論壇會議,與會領袖公開支持台灣參與,只不過用詞較為含蓄,其表明更
全面檢視區域夥伴關係之安排,並不影響台灣的地位,並在公報中聲明「維持一九九二年
關於發展夥伴的領袖決議」。太平洋島國官員更直言,只要台灣維持與太平洋國家邦交,
就「不可能」被驅逐。澳廣認為這是對中國利用在太平洋日增影響力以排除台灣的重大挫
敗。
紐西蘭:外部勢力正干涉論壇
太平洋島國論壇除了成員國之外,通常會有數十個國家以觀察員或對話夥伴身份出席,但
今年主辦國索羅門群島爆出受北京施壓,排除邀請台灣與會的爭議後,進一步決定對美國
、中國等廿一個捐助國都不邀請與會。此舉引起其他太平洋國家的擔心,其中三個馬紹爾
群島、帛琉和吐瓦魯為台灣邦交國。紐西蘭外交部長皮特斯、帛琉總統惠恕仁都曾表示,
「明顯」、「絕對」有外部勢力正在干涉論壇峰會。
───────────────────────────────────────
氣候變化:太平洋島國的三大應對措施
https://is.gd/OXxcjx
第54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峰會9月9日晚間在所羅門群島首都霍尼亞拉拉開帷幕,同往
年的論壇有所不同的是,今年會議主辦國並沒有邀請美國,中國以及台灣作為觀察國出席
會議,親台灣的島國揭露此舉是由於來自北京的壓力。除了與論壇所引發的地緣政治摩擦
之外,此次論壇最大的關注點是面對因海平面日益上升的生存威脅,太平洋島國具體採取
何等措施來加於應對?
作者:楊眉(法廣)
籌集資金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論壇的一大亮點之一就是設立一個應對氣候變化的融資機構,這
個機構叫做太平洋復原基金(Pacific Resilience Facility),簡稱為(PRF),機構的總經
理Finau Soqo女士向法廣解釋了之所以要設立此一機構的原因,她說: 「大家的感覺是聽
到了許多的承諾,但是卻看不到具體的兌現,所以新的機構的任務就是要依據法律法規具
體地採取行動,我們今天需要的是行動而不是承諾,我們的政府首腦已經多次提出了必須
迅速行動的呼籲,但卻總是石沉大海,所以,我們今天必須自己行動起來,因為如果我們
自己不行動起來的話,沒有人可以幫助我們。設立此一基金會的設想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
提出,但卻遲遲未能落實,當然,期間又發生了新冠疫情。最早的設想是成立一個損失與
損害基金會,之後,其範圍又擴大到氣候適應,今天它將涉及所有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
標有關的項目。」
據介紹,此基金目前已經籌集了來自澳大利亞,中國,德國,法國等近十個國家的一千多
萬美元的基金。不過,來自發達國家對此一基金會的捐款今後是否會被納入聯合國氣候談
判框架協議談判範圍內的援助經費?此一問題無疑將遞交下屆氣候峰會談判討論商議。
值得一提的,根據聯合早報的報道,去年五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三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
會議上,中國宣布向太平洋島國提供200萬美元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外交部在會後於官網
發布六點倡議,深化與太平洋島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合作。
根據倡議,北京充分認識到太平洋島國在氣候變化危機面前的脆弱性,宣布投入200萬美
元資金,用於加強在清潔能源、農業、漁業、海洋、低碳基礎設施、防災等領域的合作。
資金也將支持島國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產業升級,提升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的能力。北京也宣布,未來三年將面向太平洋島國基層社區實施100個「小而美」項目,
幫助島國基層社區提升應對氣候變化韌性。
聯合早報報道說,與會的11個太平洋島國中,所羅門群島、基里巴斯、瑙魯、斐濟都曾在
不同時期與台灣建立正式外交關係。中國外長王毅在會議期間與其中五個島國的外長會面
時說,堅持「一個中國」就意味着反對「台獨」、支持中國實現統一,這是「一個中國」
原則的應有之義。他相信島國將繼續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支持北京立場。不過,王毅
也強調,北京對島國的幫助不附加政治條件,不強加於人,不開「空頭支票」,並稱中國
與島國的合作關係公開透明,不針對任何第三方。
除了徵集捐款之外,另外一個籌集資金的途徑是出售黃金護照,擁有近13,000名居民的島
國瑙魯島出售其護照已經將近二十多年,因為據瑙魯政府估計,該國90%的人口終將遷往
高海拔地區,但這些地區目前不宜居住,需要進行大規模改造。而這場大規模搬遷的第一
階段預計耗資超過6000萬美元。為了支付這筆費用,瑙魯政府大力宣傳其護照的優勢,因
為持該護照可免簽進入近90個國家,包括英國、愛爾蘭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不過,黃金
護照計畫也備受爭議,因為犯罪分子或因此而逃避本國司法追責。
移民
除了在本國範圍內搬遷之外,移民他國也是島國居民的一大選擇,圖瓦盧於2024年與澳大
利亞簽署了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協議,澳大利亞允許該國的公民憑藉特殊氣候簽證移民。
澳大利亞計畫根據雙邊條約,每年向280名圖瓦盧公民提供簽證。
根據澳大利亞官方提供的數據,目前已有超過3000名圖瓦盧人登記參加2025年的首批移民
,占該群島約10000名居民的近三分之一。超過80%的圖瓦盧居民正在澳大利亞申請氣候簽
證。
另外一種移民方式是集體移民,在他國收購土地也是應對措施之一,人口總數不到十四萬
的基里巴斯2013年在其鄰國斐濟購買了一大塊土地,旨在為受氣候變化威脅的10萬公民打
造一個避難所。時任基里巴斯共和國總統的阿諾特·湯(Anote Tong)當時就此表示,雖
然他並不希望把所有人都集中到一塊土地上,但這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司法訴訟
另外,通過司法途徑來捍衛自己的權益,也是太平洋島國近年來積極行動的一大表現,今
年七月23日,在瓦努阿圖的敦促下,聯合國海牙的國際法院(ICJ)做出了一項歷史性的
裁決,裁定太平洋地區等受害國家將能夠獲得賠償。法庭回答以下兩個問題:各國負有哪
些義務保護地球免受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當各國「因其行為和不作為對氣候系統造成重
大損害」時,這些義務將產生哪些法律後果?法庭的裁決結果為今後的氣候訴訟案提供了
堅實的法律依據。也向污染大國再一次拉響了警鐘。
為了保存集體記憶,或者也是為了為今後的司法訴訟做好準備,圖瓦盧已開始精心繪製其
剩餘土地的3D地圖,瓦盧群島的九個珊瑚環礁中,有兩個已基本被海水吞沒。圖瓦盧將成
為世界上第一個「數字國家」。如果圖瓦盧的島嶼消失,該國希望至少能留下一份詳細的
數字重建圖,可以展現其昔日的面貌。
最後,允許開採海底礦產,也被某些國家認為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一大措施,因為開採出的
金屬結核是發展可再生能源所必須的原材料,當然,持上述立場的國家僅僅限於瑙魯和庫
克群島等國,他們在太平洋島國聯盟中並不佔有絕對多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