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全球再生能源承諾落差擴大,COP28「三倍目標」兩年後仍止步不前
新聞來源:iknow科技產業資訊室
原文網址:https://reurl.cc/qYG5Dq
原文:
自2023年杜拜COP28氣候會議上,133個國家共同簽署「到2030年將全球再生能源裝置容量
提升三倍」的歷史性承諾以來,兩年時間已過。然而最新的Ember報告分析卻顯示,國家
層級的規劃幾乎沒有跟進,全球加總的再生能源目標僅較兩年前提升2%,2030年總量有望
達7.4 TW,遠不及實現三倍增長所需的11 TW。這意味著,當前國際社會實際上只在努力
實現「倍增」,而非「三倍」,顯示氣候承諾與行動間存在巨大落差。
目前全球已安裝的再生能源容量約3.4 TW,若依照現行目標,到2030年僅能達到7.4 TW,
距離11 TW仍有3.7 TW的缺口。對於必須將升溫控制在1.5°C以內的氣候路徑來說,這是
一個極其嚴峻的警訊。國際能源署(IEA)與國際再生能源署(IRENA)都強調,「能源效率倍
增」與「再生能源三倍化」是本十年最具成本效益且影響最大的減碳手段,但顯然各國行
動仍遠遠落後。
在已更新目標的22個國家中,多數來自歐盟成員國。透過國家能源與氣候計畫(NECP),包
括法國、西班牙等國提高了2030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但德國、義大利等主要經濟體則未
調整。整體而言,歐盟在目標修訂上有一定進展,但幅度仍不足以扭轉全球落後的整體趨
勢。
在歐盟之外,僅有七國調整2030目標,分別是澳洲、巴西、印尼、墨西哥、南韓、英國與
越南。其中,越南的承諾最為積極,新增86 GW的裝置容量,展現新興市場的潛在動能;
澳洲和巴西分別新增18 GW與15 GW;而印尼與墨西哥則逆勢調降,顯示政策動盪下的不確
定性。
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之一,美國至今仍未制定2030年全國性再生能源目標,且近期立法反
而削弱了《降低通膨法案》(IRA)的相關激勵措施。這使得市場對美國能否持續推進清潔
能源轉型產生疑慮,也讓全球氣候治理失去一個關鍵推手。
中國早在2024年就超額完成原本設定的1,200 GW風光容量目標,比原計畫提前六年。目前
,中國正在制定第15個五年能源計畫,市場預期將公布新的2030年目標。由於中國在再生
能源安裝規模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最新政策走向將對全球能否接近三倍化目標產生
決定性影響。
印度的目標維持在2030年500 GW左右,與三倍化目標相符。根據其最新的《國家電力計畫
》,屆時再生能源將提供超過四成的發電量。這種中期規劃的穩定性,使印度成為少數在
全球承諾落後情況下,仍展現相對積極態度的主要經濟體。
然而,俄羅斯、加拿大、日本與土耳其等主要電力市場至今未更新2030年再生能源目標。
其中,日本雖維持36-38%的再生能源占比目標,但缺乏新增政策力度;俄羅斯則完全沒有
相關目標。這些國家的不作為進一步拉大了全球實現三倍化的難度。
Ember報告分析指出,多數國家仍依循既有規劃週期進行能源政策修訂,COP28的國際承諾
並未直接成為觸發因素。換言之,國際協議未能即時內化到國內政策決策,導致承諾與實
際目標脫節。這種慣性不僅拖慢能源轉型,還可能削弱市場對長期投資的信心。
全球能源危機與地緣政治緊張加劇了各國對能源安全的重視。然而若未能加速再生能源部
署,各國將繼續依賴化石燃料,增加經濟體暴露於價格波動與供應中斷的風險。Ember警
告,缺乏明確的國家目標可能使能源轉型陷入「成本更高、風險更大」的局面。
再生能源目標的真正價值,不僅在於提升裝置容量,更在於引導投資方向與供應鏈布局。
清晰且具雄心的目標能吸引企業投入基礎設施、電網升級與儲能解決方案,降低整體成本
並提升系統韌性。這也意味著,國家政策若持續停滯,將錯失新一波產業與經濟成長契機
。
兩年過去,COP28的「三倍承諾」仍停留在紙上,全球實際行動顯著落後。雖然部分國家
已有進展,但整體速度不足以應對迫切的氣候挑戰。若各國未能在未來兩至三年內迅速提
高並落實國家目標,實現1.5°C氣候路徑將日益渺茫。全球能源轉型不僅關乎減碳,更是
能源安全與經濟發展的基石,現在正是各國「把承諾變成行動」的關鍵時刻。
心得:
兩年前在COP28上「三倍化再生能源」被視為一個歷史性轉捩點,但如今全球的規劃僅比
當時增加了2%,等於是各國仍然停留在「口頭承諾」而非「政策落地」的階段。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