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7-19 11:13:48標題: G20輪值主席國明年換美國 料回歸金融
新聞來源: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paper/1716641
自由時報 編譯張沛元/綜合報導
根據熟悉美國川普政府計劃的消息人士指出,隨著美國預計明年接任南非成為「二十國集
團」(G20)輪值主席國,G20將在美國主導下重回以金融為核心的初衷。
華府今年已減少對G20的參與程度,財政部長貝森特就缺席十七日在南非舉行的G20財長會
議,也是他今年第二度缺席G20活動。儘管美國在一九九九年協助成立G20,專家與美國政
府消息人士表示,美國高官的缺席反映出川普政府對多邊組織的懷疑。美國已退出與中國
共同主持的G20永續金融工作小組,目前也不確定川普是否會出席十一月下旬在南非舉行
的G20領袖峰會。
然而,三位消息人士指出,美國仍計劃於今年底擔任輪值主席國一年,而二○二六年適逢
美國建國二五○週年。據兩位人士透露,屆時美國將專注於「雙軌」:即領袖峰會與金融
議題,砍掉其他工作小組以及在能源、衛生、商業與環境等議題上的部長級會議。
這項方向與貝森特先前呼籲「國際貨幣基金」(IMF)與「世界銀行」應聚焦於金融穩定
與發展的核心使命一致。他認為不應過度關注氣候或性別議題。白宮與財政部對此未立即
回應。
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國際經濟主席李浦斯基表示,貝森特與其他高層官員希望讓G20「
回歸基礎」,而其他G20成員國也認同此舉。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許多G20成員認為目前
因應的議題過於龐雜,應進行精簡。今年擔任主席國的南非也正展開相關檢討,並將提出
改革建議,與美國立場一致。
儘管活動人士與開發中國家將密切觀察美國行動,但精簡架構可能有助G20持續存在。非
營利組織Jubilee USA Network執行長勒康普特表示,金融穩定、債務與經濟議題與全球
發展密不可分,期盼經濟發展仍是G20核心。
───────────────────────────────────────
南非G20財金首長會議揭幕 美國財長再次缺席
https://news.cnyes.com/news/id/6069098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
20 國集團(G20)財金首長會議周四(17 日)在南非德班登場,這場本應是推進全球金
融合作的重要活動,卻因一系列突發狀況而面臨不確定性,包括美國財長貝森特再次缺席
。
據英國《BBC》報導,此舉是美國對南非敵視行動的延續。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後,南
非與美國的關係急劇惡化。
《BBC》指出,川普將南非視為「賤民」,不僅削弱了美國與南非的雙邊關係,威脅要對
南非徵收高額關稅,還拒絕在 G20 這樣的國際組織與南非合作,而南非目前正是該組織
輪值主席國。
川普政府敵視南非的最新表現是,貝森特決定不出席 G20 財金首長會議,美方只派出一
名級別較低的官員參加。
《路透社》認為,貝森特再次缺席、川普對「金磚國家」的關稅威脅,似乎都給 G20 財
金首長會議蒙上陰影。
《路透社》說,今年 2 月,貝森特等美國重要官員已經缺席在開普敦舉行的 G20 財金首
長會議。美國國務卿魯比歐也未出席 2 月 G20 外長會議。
5 月 21 日,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訪問華盛頓時,不和諧一幕再次上演。他原本希望在川普
邀請他在白宮會面之後,能重新恢復兩國關係,但川普卻當著拉馬福薩的面對他發起伏擊
。
另據《彭博》報導,川普 2 月曾指責南非政府「沒收白人土地」,聲稱此舉構成「種族
歧視」,並簽署行政令,終止美方對南非的經濟援助。
南非政府則回應,土地改革是根據憲法實施的舉措,旨在糾正歷史上因種族隔離造成的土
地所有權不平等。
今年 3 月,南非駐美大使拉蘇爾因在一次研討會上稱川普屬於「白人至上主義」陣營,
隨後被美方驅逐出境,進一步加劇了美國和南非的緊張關係。
南非央行總裁卡尼亞戈周三表示,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南非約 10 萬人失業,農
業和汽車製造業首當其衝。數據顯示,自美國 4 月對南非汽車加徵關稅以來,南非對美
汽車出口驟降 80%。
───────────────────────────────────────
G20財長會議聚焦全球經濟挑戰 有望達成共識
https://www.rti.org.tw/news?uid=3&pid=153204
新聞引據:路透社
撰稿編輯:黃凡甄 (央廣)
正在南非德班(Durban)舉行的20國集團(G20)財政首長會議,今天(18日)進入會期第二天
,官員們有望就貿易和其他全球挑戰達成共識。這將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動
關稅戰以來,G20財政首長首次握手協議。
為了因應全球金融海嘯,G20於2008年舉行了首次領導人峰會。然而在今年2月的G20財長
與央行行長會議上,各國未能達成共識。
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非洲策略、分析與研究主管吉爾平(Raymond Gilpin)今天表示:
「我想這不是秘密。雖然尚未發布,但我們會有一份公報。」
與會代表試圖就全球經濟挑戰達成一致,包括貿易緊張造成的不確定性,以及與氣候融資
有關的措辭。
部分官員表示,最終協議可能會強調自由貿易的優點,而不是將關稅貼上「壞」標籤,並
在提到極端天氣事件時避免使用「氣候變遷」等詞彙。
2名代表表示,確認美國會接受什麼樣的措辭是個挑戰,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的缺席讓這項任務更加困難。
除了美國外,巴西、中國、印度、法國和俄羅斯的財政部長也未出席,改派代表與會。
這次會議在川普的關稅陰影下舉行。德國財政部長克林拜耳(Lars Klingbeil)今天在場邊
表示,全球貿易衝突必須迅速結束。
荷蘭財政部長海寧(Eelco Heinen)說:「我從這裡帶回去的訊息是,我聽到很多國家都在
倡導自由貿易及其重要性,但這件事現在正受到壓力,這對全球來說並不好。」(編輯:
楊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