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從台積電退出氮化鎵看全球第三類半導體市場的發展
新聞來源:iKnow科技產業資訊室
原文網址:http://bit.ly/4651OAx
原文:
台積電早年透過6吋晶圓廠切入氮化鎵領域,為客戶提供高效能電力元件代工服務,主要
是基於氮化鎵具備高電壓、高頻率、低耗能等優勢,廣泛應用於電動車、5G通訊與快充市
場;但隨著Navitas公告台積電將於2027年7月31日終止氮化鎵晶圓代工業務,正式代表晶
圓代工龍頭廠商將正式退出氮化鎵市場,主要基於台積電不願降價搶單,加上氮化鎵投片
規模相對較小,獲利貢獻有限,因此選擇策略性退出,也就是公司對市場需求、產品發展
潛力與長期營運策略的通盤考量所做出的決定;爾後Navitas宣布與力積電建立戰略合作
夥伴關係,顯示隨著台積電的策略轉變,力積電無疑將成為台積電退出氮化鎵市場的最大
受惠者;而雖然台積電此舉對於公司業務影響微乎其微,畢竟其本身核心業務包括先進製
程、先進封裝依舊制壓群雄,不過從台積電收起氮化鎵業務,再加上先前總部位於美國北
卡州達勒姆的全球領先碳化矽半導體製造商 Wolfspeed, Inc.宣布於2025年7月1日申請破
產保護,啟動財務重整程序,也讓市場更為關注近期全球第三類半導體市場的變化情況。
台積電基於市場與長期業務策略、資源配置與獲利考量、製程特性差異等考量,選擇退出
氮化鎵領域而專注於第一類半導體市場中的先進製程
有鑑於氮化鎵市場規模相對有限,且受到中國業者低價競爭的影響,導致利潤空間受擠壓
,況且台積電的核心競爭力仍在於先進邏輯製程和高效能運算及AI應用,將資源集中於這
些高毛利業務更符合公司長期發展策略;以及氮化鎵業務的獲利貢獻相對較小,且台積電
不願低價承接訂單,而退出氮化鎵業務後,相關廠區設備和空間預計將轉投入產能吃緊的
先進封裝等領域,以優化資源配置並提升整體毛利率;甚至氮化鎵製程與台積電專長的矽
基先進製程有所不同,儘管台積電在氮化鎵技術上有所投入,但在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
,選擇退出以聚焦核心業務。
總體來說,台積電退出氮化鎵業務是其基於市場競爭、獲利考量和長期策略調整的結果,
雖然這對氮化鎵市場投下震撼彈,但同時也為其他廠商如力積電帶來巨大的轉單機會,這
也是國內二線晶圓代工業者面對成熟製程紅色供應鏈價格戰的另一個重要機會來源,力積
電因本身以8吋製程為主,且在氮化鎵領域有既有優勢,成為這波轉單的最大受惠者,此
將有助於提升力積電的產能利用率和產品組合;事實上,除了力積電,其他具備氮化鎵代
工能力的廠商也可能因此獲得更多訂單機會,進一步加速全球氮化鎵供應鏈的多元化。
台積電的退出、Wolfspeed申請破產保護,均某種程度反映第三類半導體市場面臨中國價
格競爭的壓力,顯然不論是氮化鎵或碳化矽市場正處於一個關鍵的轉型與成長期
儘管隨著電動車、5G、再生能源等新興應用市場的持續擴大,氮化鎵或碳化矽可望在未來
十年內成為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成長動能之一,市場規模將持續快速提升,但隨著中國業者
深度的切入,使得未來全球第三類半導體市場發展將更加依賴於成本控制、技術創新以及
供應鏈的穩定性,甚至透過台積電的退出、Wolfspeed申請破產保護等事件可知,全球第
三類半導體市場面臨中國價格競爭的壓力,顯然不論是氮化鎵或碳化矽市場正處於一個關
鍵的轉型與成長期。
除了台積電退出氮化鎵的事件外,近期最受矚目的則是全球碳化矽領域的先驅和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