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6-25 09:28:03標題: 北約峰會重點一次看:歐洲盡力取悅川普 再尋求自救
新聞來源: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50624004363-260408?chdtv
中時新聞網 江飛宇
北約峰會(NATO Summit)將於週二開幕,為期兩天,這是美國總統川普自今年1月就任第
二任期以來,首次出席的北約峰會。同時,也是前荷蘭首相呂特(Mark Rutte),首次以
北約秘書長的身分主持這場會議。
目前世界局勢正逢多事之秋,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仍在繼續,中東的亂局擴及到更多國
家,然而實力最強的美國,是否還有意願續留北約也充滿不確定性,這使得北約的歐洲成
員國必須盡力配合美國總統川普,包括川普開出的條件,並且會議時間也有所縮短,這都
是取悅川普所做出的巨大改變。
川普是最大的變數,他是北約76年歷史以來,最不重視北約與國際防衛事務的美國總統,
早已多次揚言要退出北約,要是真的發生,對北約將是難以修復的打擊。於是北約歐洲成
員國已經有共識,只要川普參與,並且順利待到會議結束,這就算是重要勝利了。這使得
今年的會議時間被高度濃縮到兩天,僅有一場會議和一項議程,這樣就能最大程度避免川
普中途離席。
川普會中途離席嗎?會的,他在6 月 16 日於加拿大卡納納斯基斯(Kananaskis)舉行的7
大工業國會議(G7),川普就拿「伊朗-以色列爆發戰爭」為理由提前離開。
剩下的議程也是北約成員國提前做出的新承諾,即「到2035年將國防開支增加到GDP的5%
」。此舉旨在安撫川普,他在2025年1月就職前就要求各成員國增加國防開支。
在川普抵達前,北約歐洲成員已經舉行了會前會,多數國家都同意5%要求,只有西班牙沒
有承諾,於是他們略為修改了宣言草案的字句,顧及到各方的解釋空間。
試圖調停以伊衝突
北約峰會有機會討論以色列與伊朗衝突,在周五的新聞發布會上,德國政府發言人表示,
北約成員國將在峰會上討論中東衝突問題;同時,德國、法國和英國的外交部長在瑞士日
內瓦,與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奇(Seyed Abbas Araghchi)舉行會談, 避免再爆發曠日
持久的戰爭。
更堅定支持烏克蘭
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這場近代規模最大的歐洲戰爭,一直是北約最重視的議
題。成員國長期以來一直重申,他們最大的威脅是俄羅斯,也是資助烏克蘭抵抗運動的關
鍵。
2024年在華盛頓舉行的北約峰會上,北約盟國宣稱「烏克蘭的安全未來仰賴北約」,承諾
每年向烏克蘭提供至少500億歐元(1.7兆新台幣)的長期安全援助。
北約秘書長呂特6月12日表示,在這次重要會議之前,對烏克蘭的長期支持至關重要。他
說:「我們需要確保烏克蘭在最佳位置,一方面,在俄羅斯無端侵略烏克蘭後,能夠維持
與俄羅斯的持續衝突;另一方面,在達成長期停火或和平協議時,也能夠處於最佳位置,
確保普丁永遠不會再發動戰爭。」
儘管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國,但它長期以來一直希望加入北約,因為著名的「北約第5條
」,是重要的安全保證。該政策提到「任何攻擊成員國的行為,都視為對全體北約成員國
的攻擊,全體成員國有義務集體防禦。」
然而,此事成了「套套邏輯」,俄羅斯聲稱,烏克蘭企圖加入北約,是對俄羅斯的挑釁,
所以他們發動戰爭。俄羅斯認為,烏克蘭是他們的勢力範圍區,一但加入北約,那就是對
他們的國家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但是自俄羅斯入侵以來,北約內部的分裂已愈發明顯:愛沙尼亞等成員國渴望烏克蘭加入
北約,並同意提供更多軍事支持;然而匈牙利、斯洛伐克等一些國家,則希望與莫斯科友
善。波蘭可能改變心態,他們在最近的總統選舉中,說出了一名主張降低對烏克蘭支援的
總統,這其間有難民問題以及其他經濟因素,比如烏克蘭的縠物低價問題。
川普仍然是最大的變數,也在競選期間承諾迅速結束戰爭,但他的努力並未帶來停火,而
且他對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的態度也並不友好,至今尚未擬定新的對烏克蘭軍事援助計畫
。
英國《金融時報》三月報導稱,歐洲國家越來越希望加強其領導作用,以防川普單方面退
出北約。
報導稱,英國、法國、德國和北歐國家等國就重組歐盟財政以反映歐洲支出增加進行了非
正式但有條理的討論,並希望在峰會前向美國提交一份計劃。
儘管川普尚未宣布美國將退出北約,但華盛頓的姿態,已使歐盟面臨艱難的局面。歐洲必
須想辧法主導北約事務,直到華盛頓方面回心轉意。
───────────────────────────────────────
烏克蘭消息人士:北約峰會 場邊將有川澤會
https://udn.com/news/story/122663/8829008
聯合報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北約組織正在荷蘭海牙舉行北約峰會,烏克蘭總統府一位高階消息人士告訴法新社,烏克
蘭總統澤倫斯基與美國總統川普計畫廿五日在峰會場邊見面。
法新社報導,澤倫斯基是近幾次北約峰會的中心人物,但鑒於他與川普關係不睦,澤倫斯
基未受邀參與北約成員國的主要工作會議。
消息人士表示,烏克蘭與美國團隊「正在敲定會議細節」,會談預定在荷蘭「午後」舉行
。這名消息人士補充道,雙方討論將聚焦烏克蘭「採購國防裝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防空
系統」,美國及烏克蘭領袖也將磋商「對俄羅斯實施更多制裁,以及石油價格上限」。
俄羅斯三年多前全面入侵烏克蘭後受到西方國家經濟制裁,自二○二二年十二月以來,其
油價上限被訂為每桶六十美元。烏克蘭及其盟友尋求將現行俄國油價上限調降至每桶四十
五美元,以減損俄國的戰爭資金。
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亭不同意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川普迄今仍拒絕對俄國施加新制裁,令西
方盟邦挫折。
───────────────────────────────────────
分析:這可能是冷戰以來最具意義的北約峰會嗎?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kg3yk9y7epo/trad
卡蒂婭·阿德勒(Katya Adler)
BBC 歐洲事務編輯
當全球屏息以待,觀望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發動攻擊後會發生什麼事時,美國總統特朗普預
計將於週二抵達荷蘭參加北約峰會。
這將是特朗普在連任後首次參加北約會議。過去,他曾憤怒地指責北約成員國利用美國提
供的安全保障。歐洲盟友迫切希望證明他錯了,他們希望說服特朗普不要從歐洲撤軍,或
者撤走美國的軍事力量。
「自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美國與歐洲的關係因貿易關稅等問題而緊張——幾週前我們甚
至不確定他是否會出席這次峰會,」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級外交官告訴我。
「俄羅斯和中國都在觀察西方的弱點,那將是場災難。」
但莫斯科和北京或許仍能拿出爆米花來看戲。
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Mark Rutte)圍繞特朗普設計了這場峰會。他試圖以同意大幅增
加國防支出的方式取悅特朗普,以展示歐洲人如今將對自身安全承擔更多責任。
呂特還希望,將會議重點集中在開支議題上,就能避免特朗普與其盟友之間可能出現的衝
突或激烈言論。
但這項精心策劃的計畫,現在可能正在瓦解。
如今,伊朗已經在週六其核設施遭到攻擊後,向卡塔爾和伊拉克的美軍基地發射導彈,美
國總統或許決定留在華盛頓的戰情室。
如果他如預期前往歐洲,鑑於當前局勢,怎麼可能不談到中東問題?這將引發美國總統與
歐洲盟友之間的分歧風險——後者在處理伊朗問題上主張外交而非轟炸。
特朗普喜歡勝利,而且非常敏感。他不會希望在北約會議上感受到任何不滿。
此外,他原本已獲得在峰會上贏得頭條新聞的保證,歐洲國家承諾將國防開支提高至國內
生產總值的5%,這正是他重返白宮最初幾週所要求的。
「這場峰會關乎可信度,」美國駐北約大使馬修·惠特克(Matthew Whitaker)這樣形容
。
但西班牙週日聲稱,它已獲得對新支出計畫的豁免——呂特隨後予以否認。
歐洲其他難以籌措額外資金的盟國也在表示不滿。
根本問題是:歐洲需要保持美國這一主要軍事和核武力量的國家支持。呂特就是這樣成功
說服除西班牙以外,其他不情願的領導人同意實施新的大規模支出計劃。而這是一個巨大
的承諾。
但正如美國前駐北約大使朱利安·史密斯(Julianne Smith)對我所說——即便如此,與
特朗普在位時一樣,依然毫無保障。
目前尚不清楚美國是否會在本週峰會結束時簽署聲明,將俄羅斯認定為北約聯盟的主要威
脅。
歐洲對美國作為最終保護者的信任,已經因特朗普對莫斯科的看似溫和態度,以及他對基
輔施加的強硬壓力,並試圖結束烏克蘭戰爭而動搖。
此外週五晚上,當特朗普輕描淡寫地為他要求盟友實現龐大的5%國防開支一事作辯解,卻
同時免除自己與美國的承諾時,你幾乎可以聽到歐洲外交官們咬牙切齒的聲音。
「我不認為我們應該(達標),但我認為他們應該要,」他說,「我們支持北約這麼久了
……所以我不認為我們該達成,但我認為北約各國應該要,絕對應該。」
但話說回來,歐洲領導人現在應該在自我防衛方面準備得更充分。
特朗普也許是最直率、最難預測的人,但他絕非希望將軍事注意力與投資從歐洲轉向其他
優先地區,尤其是印太地區的首位美國總統。早在2011年,時任總統奧巴馬就曾明確表示
了這一點。
美國在意大利、比利時、德國和荷蘭存有核武器。拜登總統在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後,
在歐洲部署有10萬名準備作戰的軍人,其中兩萬人駐紮在東歐的北約國家。
歐洲或可彌補人力上的短缺,尤其是德國和波蘭未來幾年計劃大幅擴建其陸軍。但皇家聯
合研究所副所長馬爾科姆·查默斯(Malcolm Chalmers)指出,歐洲對美國的依賴更為深
層。
歐洲仰賴華盛頓提供情報收集、監視、空軍能力,以及指揮控制系統。美國在北約發揮了
關鍵領導作用,將成員國及其部隊團結起來。
查默斯指出,這些正是美國在亞洲軍事行動中也極需的能力。而這些一旦從歐洲撤出,將
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重新建立。
不久前,許多歐洲的北約成員國仍不願建立大陸防衛能力,例如將法國的核保護傘擴展至
其他盟友,因為他們擔心美國會說:「哦,那你們不再需要我們了。我們走人!」
但現在,歐洲被迫承擔更多安全責任,不只是為了說服華盛頓留下來——也是為了以防萬
一,美國總統決定在某種程度上撤離歐洲。
沒有人知道特朗普的打算是什麼。當他任命美國空軍中將亞歷克薩斯·格林克維奇(
Alexus Grynkewich)接任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這一職位傳統上由美國人擔任),歐
洲的北約領導人們如釋重負。這意味著對防禦聯盟的承諾。
但華盛頓正進行自己的軍事支出與國防審查。預計秋季將會公布消息。外界普遍認為,美
國不太可能為烏克蘭提供任何新的資金。而駐紮在東歐的那兩萬名額外部隊,極可能成為
第一批從歐洲撤出的美軍。
儘管如此,波蘭表示將以自信的姿態出席本週北約峰會。與西班牙形成鮮明對比,華沙認
為自己正以身作則——其國防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目前為4.7%)高於任何其他北約
成員,包括美國。該國表示,目標是打造歐洲最強大的陸軍。
冷戰期間,波蘭生活在蘇聯的陰影之下。該國與烏克蘭接壤,要說服波蘭人將國防列為優
先事項並不困難。
但對於距離俄羅斯較遠的國家政客而言,這一論點更具挑戰性。西班牙媒體充斥著防務支
出爭議,可能推翻該國脆弱聯合政府的猜測。
為了既安撫特朗普、同意其支出要求,又讓歐洲那些財政吃緊的領導人較易接受,北約提
議將5%目標拆分為兩部分:每年將國內生產總值的3.5%用於國防;另1.5%用於「與國防相
關」的事項,例如擴建荷蘭的貨運海港,或法國投資於網路安全等。
這還有額外好處,能讓歐洲與美國目前3.4%的國防開支比例看齊——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
資深國防專家、前北約國防投資助理秘書長卡米耶·格朗(Camille Grand)表示,這是
個心理上的巨大里程碑。
但無論如何處理這些數字,我們討論的都是各國政府必須在國防上額外支出數十億。這筆
錢必須來自某處。
其中一個方法是增稅,這是愛沙尼亞正在嘗試的方法。或者增加舉債,對像意大利這樣已
擁有大量國債的國家來說,代價將非常高昂。另一選項則是削減社會福利支出——所謂「
槍炮還是奶油」或「坦克還是退休金」經濟學。
英國在其「戰略防衛檢討」(Strategic Defence Review)報告中,顯示近來已向公眾強
調增加軍事支出的必要性。但查默斯指出,無論是唐寧街還是大多數其他歐洲政府,都尚
未真正讓選民為大規模國防投資所需的權衡取捨做好準備。
達成5%目標的時間表至關重要。北約盟國已呼籲在7到10年間完成。北約秘書長則建議,
那可能太遲。他表示,隨著莫斯科經濟已轉為戰時模式,俄羅斯可能在五年內攻擊北約國
家。
捍衛歐洲不僅關乎政府支出多少。同樣重要的是,他們將資金用在何處。
歐洲一大弱點是大陸各地存在大量重複且不兼容的軍事能力:據報導,光是在歐盟內就有
178種不同的武器系統和17種不同的坦克製造。撇開國防合約和民族自豪感,為了效率整
合歐洲資源,是本週峰會中可能仍被擱置的另一棘手議題。
那麼,我們可以期待哪些明確成果?
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那位將搭乘空軍一號抵達荷蘭的男子。
特朗普的北約大使說,這次會議可能具有歷史意義。
「一個分水嶺時刻,」另一位高級外交官這樣告訴我——也可能是「冷戰以來最具意義的
北約峰會」:歐洲開始在國防上與美國支出持平,並真正承擔起對自身安全的責任。
───────────────────────────────────────
是否承諾北約共同防禦?川普:取決於如何定義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6250009.aspx
中央社 記者侯姿瑩 華盛頓專電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飛抵荷蘭,準備參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他在飛行途中被
媒體問及是否承諾北約共同防禦時表示,「取決於你如何定義」,北約第5條款有很多不
同定義,但他承諾要做北約盟國的朋友。
川普(Donald Trump)前往荷蘭海牙(The Hague)參加北約峰會途中接受媒體聯訪。被
問及是否仍承諾遵守北約第5條款時,他回應表示,「取決於你如何定義」,對此條款有
許多不同定義,「但我承諾要做他們的朋友…我和其中許多領導人都成了朋友,我承諾要
幫助他們」。
對於媒體追問是否承諾北約共同防衛,川普僅回答,他承諾要拯救生命,承諾要保護生命
與安全,等他抵達荷蘭,會給出一個明確定義。
北約是由北美和部分歐洲國家組成的政治及軍事聯盟,其中第5條款(Article 5)為北約
集體防禦的核心,即任何成員國遭受攻擊時,視同對全體成員的攻擊。
北約峰會今、明兩天在海牙舉行,這是川普1月底重返白宮後,首度出席峰會。川普政府
已多次提出北約盟國國防預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應從目前2%升至5%,預計這
將是峰會議程焦點之一。
外電報導,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今天指出,歐洲盟邦無需憂心美國對北約的支
持弱化;成員國可能在會中簽署新的國防支出目標。
針對北約盟國提高國防支出未來的願景,川普表示,「藉由擁有一個聯合體系,我認為我
們將有更堅實的和平」。
儘管川普要求北約盟國將國防預算提高至占GDP的5%,但美國並不打算跟進。
川普說,他不認為美國應該付跟其他人一樣多的錢,「他們在歐洲,那些錢很多都用在重
建橋樑、道路,好讓重型(軍事)設備能夠通行,我們在歐洲沒有任何道路、也沒有任何
橋樑」。美國的情況不太一樣,「但我們與他們同在」。(編輯:洪啓原)
───────────────────────────────────────
特朗普拒絕表明他會遵守北約第五條款並保護歐洲,華盛頓警告可能將兵力從歐洲調走去
應付中國的威脅
https://is.gd/EYrRIx
歐洲 – 北約希望通過滿足特朗普提出的國防開支佔GDP5%的要求,來迫使特朗普遵守北
約共同防禦的承諾。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茨在峰會前夕發表的《金融時報》聯合
專欄文章中表示,歐洲必須重新武裝,“不是因為有人要求我們這樣做,而是因為我們頭
腦清醒,並且有責任為我們的公民這樣做。”
作者:安東尼(法廣)
法新社報道, 德國宣布計畫到2029年實現核心國防需求佔比3.5%的目標, 比原計畫提前
六年。
但特朗普拒絕表明他會遵守北約第五條款並保護歐洲,這可能會激怒歐洲大陸的國家。
特朗普在空軍一號上對記者說。我答應成為他們的朋友。但第五條款有很多種定義,要什
麼定義這取決於你。
為了留住特朗普,北約32個國家達成了一項妥協協議,到2035年將3.5%的國防開支用於核
心軍事需求,1.5%的國防開支用於更廣泛的安全相關領域,例如網絡安全和基礎設施建設
。
“他們將把支出比例提高到5%,這很好 ”, 特朗普說,“這會讓他們更有力量。”
儘管增加支出的承諾可能會贏得特朗普的支持,但在處理歐洲關鍵安全問題, 比方說,
俄羅斯月烏克蘭的戰爭上,其他北約國家的領導人和特朗普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而且華盛頓警告可能將兵力從歐洲調走去應付中國的威脅。
英國首相斯塔默周一表示:“我們必須靈活應對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
───────────────────────────────────────
歐洲軍費加錢也難保平安 北約防務3大支柱已因川普瀕臨崩解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3&SerialNo=233389
作者:陳玟穎(上報)
美國總統川普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會員國領袖24日在荷蘭海牙舉行峰會。此前,川普不斷
批評成員國軍費支出過少,北約因此也同意將國防支出提高到GDP的5%,但金融時報報導
,北約的集體安全和影響力光靠加錢還不夠,因為現在支撐北約安全的3大前提可能隨時
崩塌,歐洲必須為此做好準備。
金融時報23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一再批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北約)成員國軍費
支出不足、過度依賴美國,再加上美國於22日單方面對伊朗發動空襲,更顯示其單邊主義
作風,不僅削弱外界對北約的信心,也突顯大西洋聯盟在中歐地區影響力的式微。
話雖如此,北約在24日舉行的峰會,仍是重建對北約聯盟信心的機會。此前,北約成員國
以事先同意將軍費支出提高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5%,而且另加1.5%的相關支出,
形同配合川普一直要求北約成員國將其GDP的5%用於國防支出,但提高軍費並不只是為了
安撫川普,也是為了加強應對俄羅斯威脅。然而,北約成員國卻在峰會前夕,給西班牙特
殊待遇,同意西班牙只要把軍費提高到GDP的2.1%就好,破壞了原本欲傳達的團結訊息。
歐洲承諾增加軍費對強化北約聯盟固然重要,但這還不夠,因為歐洲的集體安全目前還是
建立在幾個隨時可能會崩塌的前提之上。
美國戰略轉印太 北約須籌劃「退美接歐」過渡方案
首先是,美國將持續擔任歐洲防衛的主要支柱。北約最新的作戰計畫就使以這個假設為基
礎,但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已明確表示,美國的優先戰區是印太地區
,歐洲必須「自行承擔」常規防禦的責任。
北約應該要擬好一套協調過渡計畫,好讓歐洲在美國逐步退場的同時,準備接手更多責任
,尤其是「關鍵推動能力(Critical Enabler)」,例如目前仍高度依賴美國的太空情報
、偵察與目標鎖定系統、大型運輸機或防空系統等能力,歐洲國家之間要可以共同出資採
購相關設備,並且可能得花上好幾年時間才能建立完整。
川普注重「交易」 北約共同防禦條款或遭政治綁架
第二個是,北約「共同防禦條款」的神聖性。所謂共同防禦條款是北約的第5條,即「各
締約國同意對歐洲或北美之一個或數個締約國之武裝攻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
」若發生此類攻擊,每個締約國都可依聯合國憲章第51條的單獨或集體自衛權,與其他締
約國採取必要行動,包含武力的行使,協助被攻擊的國家恢復、維持北大西洋安全。
然而,川普曾表示,若有的國家「不付軍費」,或「對美國不夠友善」,那美國未必會保
護他們;而且不只軍費,他甚至可能因為貿易問題,或「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政
治立場,來決定要不要協防。這對北約的共同防禦條款蒙上了一層陰影。
川普拒對俄施壓惹疑慮 深化受制普丁形象
第三是,美國承認俄羅斯對歐洲安全構成威脅,進而也威脅到美國自身的利益。若川普質
疑這兩件事的關聯性,將嚴重影響全球局勢,因為美國總統若繼續拒絕透過對俄施壓來結
束俄烏戰爭,那麼外界對他莫名受制於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的印象就會一
直存在。
歐洲國家現在是希望透過同意大幅增加軍費,來說服川普明確承諾會支持一個經過重新平
衡後的北約,即便美國在其中發揮的作用雖有所減弱,但仍至關重要。他們未必能成功,
但他們別無選擇,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歐洲將變得對美國依賴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