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李在明當選韓國總統 日本關切No Japan時代回歸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中央廣播電臺
https://tinyurl.com/2ytjr6bz
https://tinyurl.com/26b3zej8
李在明當選韓國總統 日本關切No Japan時代回歸。 (AFP/檔案照)
韓國共同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候選人李在明贏得韓國總統大選,日本政府內部人士
對此抱持審慎、樂觀交織的複雜態度。李在明過去曾以「敵對國家」等強硬言論對待日本
,雖然近來發言強調重視日韓合作,但日本方面也出現擔憂的聲音,關切「No Japan」時
代是否回歸。
李在明過去曾經反對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處理水排海,還曾用「絕食」的方式吸引輿
論支持,並且一直嚴厲批判前總統尹錫悅的親日態度。然而,李在明在這次選戰中提出「
實用外交」,強調日美韓合作與韓日關係的重要性,態度似乎有所轉變。
61歲的李在明出生於極為貧困的家庭,沒上過中學,曾謊報年齡與姓名在工廠打工,之後
靠苦讀考上大學並通過司法考試,在2010年二度挑戰後當選城南市市長,人生經歷相當曲
折。
李在明在擔任市長期間重視宣傳,激進發言也時常引發爭議,有「韓國的川普」之稱。他
積極運用社群媒體爭取支持者,在前總統朴槿惠被彈劾時期一舉打開知名度,躍升為全國
性的政治人物。李在明還有「汽水」(cider)的綽號,因為有人說聽他說話,「就像喝了
汽水一樣爽快」。
朝日新聞報導,一名日本外務省官員表示,由於北韓與俄羅斯加強軍事合作,以及美國由
川普回歸執政等國際局勢,日韓之間的合作關係不可或缺,他認為,「韓國方面應該不會
想在這時候破壞與日本的關係」。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對日本極為友好,甚至被日本內部人士形容為「可能再也不會出現這樣
的總統」。
尹錫悅在執政期間推動日美韓三方的合作框架,還在去年11月設立了「日美韓調整事務局
」,加強安全領域合作,著眼於中國,強調台海和平是印太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要素,
首次制定了「印太戰略」。
另一方面,李在明在政見中卻提出要與中國建立穩定關係,並恢復與北韓的聯絡管道。對
此,日本外務省官員表示憂心,「如果他傾向北韓與中國,那麼對日、對美的立場自然會
改變」。
在歷史遺留問題上,李在明強調「原則論」。過去在同屬進步派的文在寅執政時期,日韓
關係曾經冷淡到被稱為「戰後最惡劣」。
2019年文在寅執政時期,韓國曾經爆發「No Japan」的抵制日本運動,不買日貨、不去日
本,讓兩國關係降至冰點,也導致日本經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不過,日韓近來關係有所改善,日本政府內部也有意見認為,韓國過去歷任總統藉由對日
的強硬立場來拉抬聲望,這種作法未必能獲得如今的民意支持,因此對李在明的上台既有
所戒備,也抱有一絲期望。
李在明在選戰時談到日本時表示,日本「是持續緊密合作的重要夥伴」,指出「在歷史與
領土問題上堅持原則」,但是在社會、文化、經濟領域則會「用積極且面對未來的方式來
應對」。
與李在明關係密切的人士透露,「考慮當前國際情勢,與日本合作是時代需求,李在明不
太可能主動破壞關係,這和他提出的實用主義外交不符」。
對於尹錫悅時期提出的徵用工問題(日本佔領韓國時期,日本企業強徵南韓勞工)解決方案
,相關人士表示,李在明應該會繼續執行。但是在慰安婦問題上,李在明在政見中強調要
「維護受害者尊嚴」,還要推動慰安婦「申遺」,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世界
記憶遺產。此外,日韓之前還存在佐渡金山的強徵勞工等歷史問題,均有待化解。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