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2-25 09:34:02標題: 德國向右轉 聯盟黨梅爾茨接總理
保守派勝出 極右翼AfD成第2大黨
新聞來源: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50225000403-260119?chdtv
中國時報 劉詠樂、林宛彤
https://i.imgur.com/FrIa1C8.jpeg
德國政壇變天!23日大選結果顯示,保守派聯盟黨獲得近29%選票勝出,最大在野黨基督
教民主黨(基民黨,CDU)黨魁梅爾茨(Friedrich Merz)有望出任總理。梅爾茨勝選後
喊話,預計8天內啟動組閣談判,「為我們國家解決各種問題」。不容小覷的是,極右翼
「另類選擇黨」(AfD)得票率第2,衝出自二戰以來最好的成績。
綜合《德國之聲》等外媒報導,德國電視一台發布的初步計票顯示,基民黨與姊妹政黨基
社黨(CSU)組成的聯盟黨,獲得28.5%選票,隔近4年後,再次成為議會第一大黨。「另
類選擇黨」取得史上最好成績,獲得20.6%選票,首度成為議會第二大黨。
現任總理蕭茲領導的社會民主黨(SPD)排名第3,得票16.4%,是該黨自二戰以來最差成
績。排名第4的綠黨獲票11.9%,第5則是左翼黨,得票率略高於8%。
自由民主黨(FDP)去年11月退出執政聯盟,導致德國提前6個月大選,僅獲4.9%選票,
可能無法進入聯邦議會。自民黨主席林德納(Christian Lindner)宣布,若該黨因得票
率未超過5%門檻,而未能進入聯邦議院,他會退出政壇。
梅爾茨勝選後說,他會在8天內盡快啟動組閣談判,呼籲盡快組建新政府,「世界不會等
待德國,我們必須迅速具備執政能力。」他承諾,將確保德國重新回到穩定、高效的治理
軌道上,強調他將為此全力以赴。
蕭茲則承認選舉失利,稱「這是一個痛苦的選舉結果,也是一場選舉失敗」。但他也指出
,得票率並不能否定社民黨積極競選的努力,從此刻起,「我們必須向前邁進」。蕭茲說
,他將履行總理職責直至任期結束,同時向梅爾茨的勝選表示祝賀。
綜觀此次德國大選,最大贏家是「另類選擇黨」和左翼黨,尤其「另類選擇黨」得票率與
4年前相比幾乎翻倍。由於該黨的右翼民粹色彩、部分高層政客甚至曾發表極右言論,所
有主流政黨都表態絕不尋求和該黨聯合組閣。
不過,該黨領袖韋德爾(Alice Weidel)說,歷史性的結果表明,該黨已走上執政之路,
即使不是現在,也會在下次選舉中獲勝。
「另類選擇黨」傳統基本盤為退休老人,但該黨此次在年輕選票頗有斬獲,出口民調顯示
,在25歲至34歲選民中拿下22%選票,70歲以上得票率僅10%。
梅爾茨嗆川普 要擺脫對美依賴
稱歐將建構獨立防禦能力 譴責范斯、馬斯克介選 北約祕書長祝賀並期待合作
德國政壇向右轉,保守派「聯盟黨」領袖梅爾茨(Friedrich Merz)幾乎篤定成為下一任
總理。梅爾茨23日勝選後,開嗆美國川普政府,稱美國顯然對歐洲命運漠不關心,歐洲應
擺脫對美依賴,在防禦上做到「獨立」。
69歲梅爾茨領導的最大在野黨「基民黨」和姐妹政黨「基社黨」組成的聯盟黨,在大選中
獲勝。梅爾茨向媒體表示,「我從未想過會說這樣的話,但在川普上周發表談話後,很明
顯,美國政府並不太關心歐洲的命運」。
川普政府上周向歐洲盟友表示,歐洲必須顧好自身安全,減少對美依賴。美國同時並宣布
與俄羅斯舉行會談,在歐洲不涉入情況下,結束俄烏衝突。
談到將在6月舉行的北約峰會時,梅爾茨說,對美國不抱任何幻想,他很想知道「屆時我
們是否還會談論當前形式的北約,或是否須更快地構建獨立的歐洲防禦能力」。
政治新聞網「Politico」指出,歐洲自1945年二戰以來,一直依賴美國的安全保障,梅爾
茨這番言論,標誌著一道歷史分水嶺,揭示川普如何深深地動搖歐洲的政治基礎。
不僅如此,梅爾茨也再次譴責美國富豪馬斯克介入德國大選。馬斯克力挺極右翼和親俄的
德國另類選擇黨,甚至隔空為該黨作最後的選前衝刺。
對於馬斯克,甚至是美副總統范斯介選,梅爾茨怒批,「華盛頓對我們的干預並不比莫斯
科少,我們面臨著來自雙方的巨大壓力。」
然而川普發文大讚保守陣營在此次選舉,進一步擴大政治版圖。川普說,「就像美國一樣
,德國人民厭倦了多年來毫無常識的議程,尤其是能源和移民問題。對德國,以及川普領
導的美國而言,這是偉大的一天!恭喜所有人,更多勝利還在後頭!」
各國領袖紛紛獻上賀詞。北約祕書長呂特祝賀梅爾茨勝選,表示期待在這關鍵時刻與德國
合作,以保障歐洲安全,「歐洲必須加大國防開支,您的領導將是關鍵」。
大陸外交部指出,中方願與新一屆德國聯邦政府,發展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俄羅斯
克宮發言人則稱,俄德關係如何發展仍需觀望,但雙方可能在一些共同關心的領域展開合
作。
左右掣肘 債務煞車鬆綁恐受阻
https://i.imgur.com/2JtpAZV.jpeg
https://i.imgur.com/ILRxY50.jpeg
德國大選結果揭曉,保守派「聯盟黨」雖為第一大黨,卻因極右翼的「另類選擇黨」(
AfD)和極左翼的左派黨(Die Linke)掌握216席,足以阻止修憲放寬「債務煞車」(
debt brake)規定,聯盟黨領袖梅爾茨擬定的財政與軍事政策恐受阻。
債務煞車在2009年金融海嘯後實施,主要是為減少預算赤字,規定政府新增舉債不得超過
國內生產毛額(GDP)的0.35%,鬆綁需取得國會三分之二同意。國際貨幣基金(IMF)警
告舉債限制抑制德國經濟復甦,反對派也主張,舉債限制導致國內基礎建設投資不足,舉
債限制應否鬆綁,成為本屆選舉一大爭點。
梅爾茨主張可放寬舉債限制,例如用於基礎建設和國防。躍升為第二大黨的另類選擇黨則
支持增加國防開支,但反對軍事援助烏克蘭,也堅決反對鬆綁舉債限制。得票約9%的左
派黨支持財政改革,但拒絕加強國防。梅爾茨推動軍事與財政政策時,均須應對來自兩極
的掣肘。
學界警告,若無法鬆綁政策或設立預算外基金,德國必然無力為國防和基礎建設注資數百
億歐元。德國經濟學家史密丁(Holger Schmieding)警告,若無法履行提高軍費的承諾
,德國恐面臨美國壓力,「這會激怒美國總統川普,推升美歐貿易戰風險」。
《金融時報》引述學界觀點預測梅爾茨可能設立基礎設施專用的預算外基金,並以預算結
餘用於國防,藉此換取左派黨支持財政改革。
另一種可能性是,梅爾茨政府宣布國家緊急狀態,此時只須議會半數同意就可中止舉債限
制,然而該做法可能遭法院駁回。
內外夾擊 梅爾茨挑戰才開始 內鬥不休 新政府短期恐難產
德國大選大勢底定,保守派「聯盟黨」領袖梅爾茨預計將出任新總理,面對日益碎片化的
德國政治格局,以及極右翼「另類選擇黨」位居第二大黨,梅爾茨在組建穩定聯合政府的
路上勢必困難重重。
梅爾茨在選前多次表態,拒絕與另類選擇黨合作,目前較可能的執政選項為「聯盟黨+社
民黨」或「聯盟黨+綠黨」的聯合政府。但由於在移民及經濟問題上存在分歧,且梅爾茨
曾公開表示出任總理後,會取消蕭茲政府的部分政策,這已令「聯盟黨+社民黨」的內閣
組建增加難度。
根據出口民調,「聯盟黨+社民黨」聯盟得票率為45%,「聯盟黨+綠黨」聯盟得票率為
42.5%。如果選委會公布的最終投票結果,與出口民調結果差距不大,這2種組合均無法
在議會拿到超過半數席次,屆時德國政壇恐再次面臨「三黨聯盟」的複雜局面。
然而,即使聯盟黨成功與社民黨、綠黨組政府,新政府也可能重蹈蕭茲「紅綠燈」聯盟的
覆轍,因政黨間無止盡的爭吵而最終破裂。
雖然梅爾茨曾誓言,要在4月20日復活節前成功組出執政聯盟,但當前各政黨立場僵持、
談判籌碼有限的情勢來看,德國短期內恐難產生新政府。這也意味著在新總理上任前,德
國政治將長期處於癱瘓狀態。
不過,就算梅爾茨能短時間組出執政聯盟,但接下來等著他的,將是前朝留下的種種內憂
外患。移民問題、經濟衰退可謂是德國的「內憂」,而美國川普政府本著「美國優先」原
則推行的種種政策,則加劇了德國戰略政策的不確定性,是德國面臨的「外患」。
這場選舉或許能讓梅爾茨登上政治巔峰,但真正的挑戰,才正要開始。
───────────────────────────────────────
德總理大熱默茨:盡快令歐獨立於美 斥特朗普無視歐 擬偕偏左黨組政府
https://is.gd/87zLTD
https://i.imgur.com/Qx24P6g.jpeg
【明報專訊】
德國周日(23日)舉行國會大選,初步結果顯示,親歐中右派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
)以28.6%得票率排行第一,但遠不足以單獨執政,其總理候選人、基民盟主席默茨宣布
勝出大選,呼籲盡快籌組新政府,但表明拒絕與得票大增10個百分點、躍升成第二大黨的
極右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共同執政,他昨稱,打算與中間偏左的社民黨合組政府。默
茨選後批評美國特朗普政府對歐洲命運「漠不關心」,矢言上台後將協助歐洲自強,實現
國防獨立於美國,他日前亦表示歐洲需要擁有自己的核保護傘。分析認為,默茨及其政府
勢將面對國內極端勢力和美國的內外夾擊。
極右AfD得票大增 躍升第二
截至本港周一上午初步點票結果顯示,基民盟/基社盟以28.6%得票率成為第一大黨;AfD
得票20.8%,比上屆得票大增逾10個百分點,躋身第二大黨;前「交通燈聯盟」社民黨、
綠黨、自民黨得票全線下跌,自民黨更未過5%議席門檻。左翼黨(Die Linke)得票8.8%
出乎意料,或可取得逾60席。
探討北約前路 盼歐建核保護傘
德國新總理熱門人選默茨(Friedrich Merz)選後數小時向德媒表示:「我把盡快加強歐
洲實力視為優先事項,以便可以一步步地(從國防上)實現獨立於美國……(美國總統)
特朗普上周作最新表態後,明顯美國人……最少部分美國人……這個(特朗普)政府,很
大程度上對歐洲命運漠不關心。」默茨稱對6月底舉行的北約峰會走向深感興趣,指「我
們會繼續討論北約維持目前形態,還是將需極力加快推進成立獨立的歐洲防禦體系」。
默茨上周五表示,歐洲需作好準備,應對特朗普一旦不再「毫無保留」兌現北約協防承諾
,他希望歐洲能擁有自己的核保護傘,展開核分享,或最少由英國或法國提供區內核保護
。
「債務煞車」成推動軍改主障礙
德國推動軍事改革的最大障礙是其「債務煞車」制度。縱使國會可以將其取消,初步計算
卻顯示,同樣不贊成軍援烏克蘭的AfD和左翼黨合共取得逾1/3議席,足以封殺任何取消債
務煞車的議案。左翼黨放風稱可有條件支持債務煞車改革,前提是為了投資於社會基建,
否則不會支持,「我們不會投給重整軍備」。
特朗普周日在社交平台恭賀「德國保守政黨取得大勝」,但並未點名默茨,稱德國人如美
國民眾般「厭倦毫無常識的政綱,特別有關能源和移民的部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
昨在例行記者會表示,願與新一屆德國政府一同鞏固發展全方位戰略伙伴關係,中方亦樂
見德國和歐盟在全球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支持歐洲一體化和歐盟戰略自主。
盼復活節前組閣 拒邀極右黨
對默茨而言,當務之急是籌組新政府,因基民盟/基社盟得票率不足三成遜預期,但他一
直表明不會邀AfD入閣。初步點票結果反映默茨如跟社民黨合作,憑328席已足夠佔多數執
政。綠黨的哈貝克表示有意加入新政府。
AfD共同主席魏德爾表示,對跟默茨展開組政府談判持開放態度,稱基民盟/基社盟「靠抄
襲AfD政綱取勝」,若AfD與對方合作不用作太多讓步。她指默茨若邀社民黨和綠黨合作,
不能改變政策,AfD在下屆大選贏過基民盟/基社盟。默茨否認基民盟/基社盟支持者期望
跟AfD合組政府,指兩黨多方面觀點「截然不同」,包括外交和安全政策,以至對歐洲、
歐元和北約的看法。
(德國之聲、Politico、金融時報)
新聞人物:不敵默克爾一度從商 「以右打極右」東山再起
現年69歲的默茨從政多年,1980年代已成為歐洲議會議員,被視為德國財政保守主義代表
人物朔伊布勒的得意門生和黨內新星。他其後在基民盟(CDU)內跟理念及作風迥異的前
總理默克爾權鬥落敗後棄政從商,直至7年前他還被認為是過氣的政治人物。但在默克爾
預告未來退出政壇後,他2018年重返政壇,並於2022年成為基民盟主席。內政方面,他主
張更強硬應對非法移民,「以右打極右」,防止極右政治勢力進一步崛起,並尋求撤銷「
債務煞車」以振經濟。外交上,默茨為「跨大西洋主義者」,但在美國特朗普政府批歐棄
烏後,轉為尋求德國和歐洲安全上擺脫依賴美國。
默茨1955年11月出生於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大學畢業在薩爾布呂肯任地方法官後,
1989至1994年任歐洲議會議員,1994至2009年任德國聯邦議院議員,其間創下在一屆國會
任期內從新任議員直接升為黨團主席紀錄,至今未被打破,成為基民盟新星。
然而,默茨隨後與黨內屬同期的默克爾在鬥爭中落敗。在默克爾治下,右翼的基民盟/基
社盟施政現左傾。言辭鋒利的默茨則被視為傳統保守政客,他2009年後一度退出政壇,出
任美國投資公司貝萊德德國區主管,在國際金融界建立起強大人脈。因與商界關係密切,
他被視為基民盟黨內的「親商派」。他亦曾稱,在貝萊德任職期間每年有3至4個月的時間
在美國度過,自己相較很多德國政客更熟悉美國政商環境。
默茨主張打擊非法移民 推撤債限
默茨2018年重返政壇,經過3次競選,2022年2月起出任基民盟黨主席兼基民盟/基社盟聯
邦議院黨團主席。施政方面,默茨認為只有消除德國民眾對非法移民的擔憂,才能阻止極
右崛起;經濟上他承諾推動德國經濟年均增長2%以上,外界相信他將跟現總理朔爾茨一樣
,尋求撤銷默克爾時代訂下政府舉債不得超過GDP 0.35%的憲法限制。默茨已表示能向烏
克蘭提供「金牛座」中程巡航導彈,朔爾茨對此則一直反對。
(中央社、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