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Submit
Submit
選擇語言
正體中文
简体中文
PTT
IA
[新聞] 德國保守黨贏得大選 極右翼前所未有崛起 執政聯盟慘敗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5-02-24 09:22:36
標題: 德國保守黨贏得大選 極右翼前所未有崛起 執政聯盟慘敗
新聞來源: https://is.gd/qos0zc
根據剛剛公布的出口民調,梅爾茨領導的反對黨聯盟在周日的德國議會選舉中明顯獲勝,
總理朔爾茨領導的左翼陣營大敗,極右翼勢力前所未有崛起。
作者:安德烈(法廣)
保守派基民盟(CDU)及其巴伐利亞盟友基社盟(CSU)幾個月來一直被預測為贏家,在公
共電視頻道德國廣播公司(ARD)和德國廣播公司(ADF)公布的出口民調顯示,基民盟和
基社盟的得票率約為 29%。
德國極右翼選項黨(AfD)以 19.5% 對 20% 的支持率位居第二,這是四年前的兩倍,也
是這個成立於 2013 年的極右翼政黨創下的歷史性記錄。
該黨領導人愛麗絲-魏德爾(Alice Weidel)歡呼該黨取得的 “歷史性成績 ”。她宣稱
:“我們從未在全國範圍內如此強大”。
不過,保守派陣營已經排除了與選項黨結盟的可能性,儘管在競選期間曾在議會中就移民
和安全問題與選項黨“眉來眼去”。
即將卸任的德國總理朔爾茨未能說服許多未做出決定的選民支持他的社會民主黨(SPD)
,該黨僅贏得了16%至16.5%的選票。
這是這個自二戰結束以來德國歷史最悠久的政黨遭遇的前所未有的失敗。選舉中的另一個
失敗者是朔爾茨政府的盟友綠黨,該黨也只獲得了 12% 到 13.5% 的選票。朔爾茨表示,
他將為 “慘痛的失敗 ”承擔責任。
德國政治版圖的這些結構性變化正值歐洲主要經濟體經歷一系列危機之際,這些危機對其
繁榮模式、經濟衰退以及歐洲與美國之間尤其在烏克蘭問題上日益擴大的裂痕提出了質疑
。
在這一問題上,大選獲勝者梅爾茨儘管是堅定的大西洋主義者,但他立即宣布希望將自己
的國家從美國的 “保護傘 ”下解放出來,因為80年來該國的安全一直依賴於美國。
面對 “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出對歐洲命運漠不關心 ”的特朗普政府,梅爾茲呼籲建立 “
歐洲自主防禦能力”,以替代 “目前形式的北約”。
默爾茨希望擺脫其傳統盟友的影響,這是在華盛頓為迫使烏克蘭戰爭得到解決而與俄羅斯
達成和解、威脅提高針對歐洲的關稅以及批評德國言論自由之後提出的。
然而,這位 69 歲的保守派人士當務之急是首先必須找到盟友來組建新政府,因為他所在
政黨的所得席位不允許他單獨領導國家。
該黨已為自己設定了復活節日期,即最遲於 4 月 20 日建立聯盟。儘管愛麗絲-魏德爾的
極右翼政黨發出了參與組閣的呼籲,但梅爾茨已經排除了與選項黨結盟的可能性。
在馬斯克和美國副總統萬斯在競選期間堅定不移地支持選項黨之後,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德
國的選舉結果表示歡迎,他在其“真相”平台說:“對於德國和美利堅合眾國來說,這是
一個偉大的日子”。
幾周來,選項黨得到了特朗普親信的大力支持:他的顧問、世界首富馬斯克不斷在他的
X 平台上宣傳愛麗絲-魏德爾,在德國引起眾怒。
另外,最近幾周發生在德國的幾起涉及外國人的謀殺襲擊事件震撼了公眾輿論,對右翼和
極右運動有利 。
最近一次襲擊發生在周五晚上。一名年輕的敘利亞難民涉嫌在柏林大屠殺紀念館刺傷並重
傷一名遊客。據法院稱,他想要 “殺死猶太人”。
朔爾茨政府於 11 月解散,提前舉行的議會選舉也是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三周年前夕舉行
的。烏克蘭戰爭終止了德國對俄羅斯廉價天然氣的供應,使德國陷入衰退,同時德國還接
納了一百多萬烏克蘭人。
梅爾茨已經表示,他希望避免三黨聯盟。因此,小黨派得票的結果及其通過 5%選票這一
進入聯邦議院最低門檻的能力可能會起到重要作用。
根據出口民調,自民黨接近 5%的門檻,主張停止向烏克蘭供應武器的新保守左翼黨派
BSW 也大概如此。激進左翼的新左翼黨(Die Linke)也證實了其最近幾周的回升勢頭(
8.5% 至 9%)。
───────────────────────────────────────
德大選揭盅 總理大熱誓做「歐強力聲音」
https://is.gd/9JNbCU
【明報專訊】
德國大選在香港時間今天凌晨結束,民眾在經濟不景、非法移民湧入、俄烏戰爭發展與美
歐關係等內外憂慮下投票。選前民調顯示有望成為下任總理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
)候選人默茨(Friedrich Merz),在選舉前夕承諾一旦當選,將成為在歐盟「強而有力
的聲音」。
德國各地票站從早上8時開放至下午6時(本港周日下午3時至周一凌晨1時)。投票結束後
隨即點票並會發布出口民調。全國8400萬人口當中,最少5920萬人合資格投票,其中約
230萬人屬首投族。選前民調顯示69歲的默茨的陣營一直領先,但不太可能取得國會大多
數,或需組成聯合政府,至於極右另類選擇黨(AfD)則有望成為國會第二大黨。
面對俄中時維護利益
默茨前天在慕尼黑的競選活動上,稱在特朗普再擔任美國總統之時,歐洲須「坐在主桌上
(意指擔當重要角色),在面對俄羅斯及中國時維護利益」。
德國極右勢力恐進一步擴大亦引起鄰國憂慮。瑞士東北部市鎮艾恩西德爾恩(Einsiedeln
)上周六有約250人抗議AfD領袖魏德爾。魏德爾及其同性伴侶在該鎮置有物業,示威者大
叫「納粹滾出去」口號,又手持「1933永不再現」標語;1933指納粹領袖希特勒掌權之年
。瑞士警方表示有5人因攜帶違禁物品或未遵守警方命令而被拘留,又指示威期間部分人
有肢體衝突,但無人受傷。
(路透社、法新社、半島電視台)
───────────────────────────────────────
川普2.0+極右翼 陰影籠罩德大選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8566828
聯合報 編譯廖振堯、茅毅/綜合報導
去年十一月美國總統大選結束後才一天,德國聯合政府就宣布解體,原本應在今年九月的
德國大選提早於二月舉行,德國政治領袖們很快就意識到這場大選與川普2.0息息相關。
德國總理蕭茲和最大在野黨基民黨主席梅爾茨等朝野領袖皆示警德美關係將變緊張甚至斷
絕,並矢言填補川普回任下,那個能引領歐洲乃至全球的領導者真空。
紐約時報報導說,川普回任才幾周就將基輔和歐洲各國排除在俄烏終戰和談之外,並擁抱
持對外擴張主義的俄國普亭政權,還揚言撤離過去幾十年來保護德國的美國駐軍。德國人
此次如何投票,形同歐洲如何回應川普2.0的新世界秩序,其影響也將遠超歐洲。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報導說,川普回任在廿日滿月,被認為已改變世界甚至拆
解美國過去八十年來建構的全球體系和國際秩序。前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也對法新社說,
如今大西洋兩岸可謂漸行漸遠。
梅爾茨近一周來公開質疑美國今後是否仍將維持民主制度,並質疑北約(NATO)會否繼續
存在。蕭茲則明言德、歐都必須準備好在川普不是盟友下自行行動,還強調歐洲的經濟區
人口達四點五億,比美國「更大更強」,「我們(歐洲人)能管好自己的事」。
至今還沒見到有哪位歐洲國家的領袖挺身而出引領全歐來反對川普的新外交政策或經濟計
畫,包括對歐洲企業徵高關稅的威脅作為。原本可望當領頭羊的法國總統馬克宏與英國首
相施凱爾,均囿於國內的支持率不振而受影響。
尤其德國國力下降更凸顯這次大選的重要性,其出口導向的經濟模式已崩潰,國內經濟情
況近五年來幾乎原地踏步。
德國政局也陷入反移民、政府開支、去管制化和繁瑣的行政流程等諸多問題。另一項挑戰
則是,美國副總統范斯及科技富豪馬斯克等川普政府高官毫不掩飾地高調支持極右翼的德
國另類選擇黨,而該黨很可能在此次大選大有斬獲,預料恐加劇德國政治的分裂。
───────────────────────────────────────
梅爾茨「跨大西洋派」重歐盟價值 對中政策與美同步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2240014.aspx
中央社 記者林尚縈 柏林專電
梅爾茨即將成為德國總理,他的親商立場、跨大西洋傾向及對中國強硬態度備受關注。梅
爾茨傳記作者戈法特分析,出身歐洲議會議員的梅爾茨重視歐盟價值,也是標準的「跨大
西洋派」,對中政策將與美國同步。
德國大選結果大致底定,根據出口民調,基民盟保守派領袖梅爾茨(Friedrich Merz)得
票率約29%,領先第二高票極右翼另類選擇黨(AfD)近8個百分點,幾乎篤定成為掌舵國
家未來4年方向的下屆總理。
德國外國記者協會(Vap)日前舉辦梅爾茨傳記「不屈者—梅爾茨、聯盟黨與權力之爭」
線上座談,作者戈法特(Daniel Goffart)藉問答,讓各國記者更深入了解這位即將成為
德國總理的保守派政治人物的生平。
政治生涯始於布魯塞爾 認可歐洲一體化價值
戈法特表示,30年前在德國波昂(Bonn)擔任駐地記者時即結識梅爾茨,當時梅爾茨正擔
任歐洲議會議員,這也是他政治生涯重要的起點。
擔任歐洲議會議員期間,梅爾茨是「經濟和貨幣事務」委員會成員,戈法特觀察,法學背
景出身的梅爾茨,當時即展現出對經濟、財稅政策的興趣,並對歐洲一體化抱有高度認同
。
1994年,結束歐洲議會任期的梅爾茨回到德國,並在同年當選聯邦議會議員,在黨內迅速
崛起。
「他完成了一項至今無人能及的壯舉,即是在一屆國會任期內,從新任議員直接晉升為黨
團主席。」
戈法特說明,這與當時基民盟爆發的政治獻金醜聞有關,該醜聞最終導致時任總理柯爾(
Helmut Kohl)及黨團領袖蕭伯樂(Wolfgang Schäuble)下台,為梅爾茨提供嶄露頭角
的絕佳機會。
1998年梅爾茨躍升為基民盟/基社盟(CDU/CSU)聯邦議會黨團領袖,成為當時德國政壇最
重要的保守派新星之一。
然而,他與同時期崛起的梅克爾(Merkel)關係逐漸緊張。當2000年梅克爾成為基民盟黨
魁後,兩人分歧加劇,被基民盟邊緣化的梅爾茨離開黨內領導核心,在2009年宣布退出政
壇。
標準「跨大西洋派」 與美政商關係良好
離開德國政壇後,梅爾茨加入美國投資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在國際金融界建
立起強大人脈。
梅爾茨曾說,「在貝萊德任職的幾年中,每年有3到4個月的時間在美國度過。比起許多德
國政治家,我更熟悉美國的政商環境」。
戈法特指出,這段「暫別政壇」時期,讓梅爾茨有機會直接接觸美國商界與政治圈,在華
盛頓建立穩固的政商關係。
當時他也出任促進歐美關係的重要組織「大西洋橋」(Atlantik-Brücke)協會主席,成
為當前德國保守派政治圈內,少數真正擁有美國關係的領袖。
這也使得梅爾茨成為一名典型的「跨大西洋派」(Transatlantiker)。戈法特判斷,與
和法國關係良好的前總理柯爾、對俄羅斯極為了解的梅克爾不同,梅爾茨上任後,將高度
重視德美關係,並將美國視為德國最重要盟友。
然而梅爾茨這段在金融業走跳的經歷,也成為他回歸政壇後的爭議點。選戰期間,許多批
評者認為,梅爾茨代表的是德國金融與企業界利益,而非普通民眾。
梅爾茨除了擔任貝萊德德國負責人期間,曾捲入避稅與企業監管問題,2022年高調開私人
飛機前往敘爾特島(Sylt)參加時任財長林德納的婚禮,也強化他在選民心中的「富人」
形象,引起不少基層民眾反感。
地緣政治鷹派 對中政策將受美影響
中央社記者就德國下任總理的親商形象向戈法特提問:「梅爾茨上台後將如何應對與德國
貿易往來密切的中國?」
戈法特指出,梅爾茨的外交立場與向來不和的梅克爾不同。梅克爾主政時期,德國強調歐
洲的戰略自主,並試圖在美中競爭間保持平衡。然而,梅爾茨的對中態度更為強硬,傾向
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
梅爾茨曾多次公開表示,雖然德國無法在貿易上與中國完全「脫鉤」,但必須降低對中國
市場的依賴,並強化對關鍵產業的監管。
他支持加強對半導體、人工智慧、能源及關鍵基礎設施的投資審查,並批評中國的不公平
貿易行為,認為歐盟應對中國企業施加更對等的市場准入條件。
雖然德國近年來已意識到「去風險」(De-Risking)的必要性,但由於德中兩國經濟仍深
度綁定,梅爾茨在貿易政策上不太可能完全追隨美國的強硬立場,而是傾向在維持經貿合
作的同時,對關鍵技術與國家安全敏感領域實施更嚴格的審查與管控。
梅爾茨日前提出上任後會設立直接隸屬總理府、以德國自身利益為基礎的「國家安全委員
會」(Nationalen Sicherheitsrat),強化跨部會對中政策的協調性與決策效率,以更
有彈性應對地緣政治的劇烈變動。
除了地緣政治考驗,德國正面臨經濟成長停滯、工業結構性轉型陣痛,席次未過半的基民
盟/基社盟(CDU/CSU)也將在選後開啟組閣談判。
大選落幕,對沉寂十多年重新殺回德國政壇、一補20多年前的遺憾,登上德國總理寶座的
梅爾茨來說,真正的試煉才正要開始。(編輯:周永捷)
───────────────────────────────────────
可望接德國總理的梅爾茨是誰?閒暇時愛開飛機 曾是梅克爾手下敗將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8567151
經濟日報 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
德國大選結果出爐,由保守派的基民黨/基社黨聯盟勝出,領導該聯盟的梅爾茨(
Friedrich Merz)有望成為德國下一任總理。此時,德國正面臨數十年來最大的經濟和外
交危機,而且歐洲正急切尋找新一代領袖來因應大西洋緊張局勢。
在去年9月,梅爾茨已被選定為今年聯邦選舉中基民黨的指定總理候選人,而他從2022年
起,就一直領導該黨,並且擔任在野基民盟國會黨團領導人。
曾退出政壇十多年 活躍法界與商界累積可觀財富
現年69歲的梅爾茨在七年前還被視為完全退出政壇的失敗政治人士,會以富裕遊說人士與
多家企業董事的身分走完職涯。他從法學院畢業後曾短暫擔任法官與律師,隨後跨入政壇
,但在長期與同黨的德國前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黨內競爭失利後,逐步退出政
壇,轉往美博律師事務所擔任律師,接著靠著在金融和公司法領域的專長,進入多家大型
公司擔任高層職位,包括貝萊德德國公司、滙豐特林考斯銀行,也擔任安永德國公司、多
特蒙德足球俱樂部和德意志交易所的董事,因而成為百萬美元富豪。
梅爾茨已婚並有三名孩子。據報導他擁有兩架飛機與機師執照,會在閒暇時開飛機。梅爾
茨擁抱大西洋主義,英語能力出色,而且在離開政壇時期擔任企業董事期間磨練出的談判
技巧,讓他成為因應川普時代的良好人選。
曾是梅克爾手下敗將
梅爾茨表示,他在學生時期就已加入基民黨,最終領導該黨青年組織的地方分支。1989年
,他擔任歐洲議會議員五年,後來擔任德國議員長達15年。
在2000年初期,梅爾茨的政治職涯特色,就是一直與梅克爾在黨內競爭黨魁與基民盟黨團
領導人職位。2000年後,梅爾茨首先擔任該黨團的主席,後來擔任副主席,接著在2004年
辭掉該職位,並逐步退出政壇,聚焦於他的法律事業。當時觀察人士指出,這是因為梅克
爾的地位攀升。梅克爾在2005年到2021年擔任德國總理。
在梅克爾宣布辭去基民盟黨魁職務後,梅爾茨便宣布將參加隨後舉行的201年黨魁選舉。
但梅爾茨從來就不是基民黨黨內大老青睞的人選,儘管2018年和2021年兩度被提名做為梅
克爾的黨魁繼任者,但都沒有過關,最終才在2022年勝出。
時至今日,梅克爾和梅爾茨之間仍存在緊張關係。這位德國前總理上月還批評梅爾茨在國
會投票中選擇與極右翼的另類選擇黨(AfD)合作。
支持商業環境、願意修法鬆綁德國舉債規定
梅爾茨與基民盟一樣,遵循中間偏右政策立場,被視為社會保守派、支持商業的政治家。
他提倡調降所得稅和公司稅,減少官僚繁文縟節以利商業與創新,並且調整德國產業環境
以促進民間投資。他的目標還包括要讓德國能夠吸引新創公司,並設立一個聚焦數位化與
AI的新部長職位。
梅爾茨也指出,他可能願意接受修訂德國備受爭議的債務煞車規定,這類規定限制了政府
的負債規模,也限制了聯邦政府的結構性預算赤字。
長期來,梅爾茨批評現任總理蕭茲政府的經濟政策導致了德國經濟的衰落,並呼籲進行重
大改變。他也批評經濟政策太過重視氣候變遷,而且也對興建風力發電機持懷疑態度,即
便他廣泛而言承認氣候危機是一大問題。
在外交政策方面,梅爾茨在上周末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建議德國應該在歐洲承擔更強的領導
地位,並表示烏克蘭戰爭必須盡快結束,他也願意交付更多武器給烏克蘭。不過,在有關
北約成員國是否應該出資更多的相關討論之際,梅爾茨迴避了有關德國國防支出計畫的問
題。
對梅爾茨而言,一個燙手山芋政策議題是移民問題。他主張強化安全措施、增加遣返並加
強邊境管制,批評德國目前的庇護和移民政策過於寬鬆。
───────────────────────────────────────
德國總理蕭茲承認敗選 極右翼前所未有崛起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870389
鉅亨網 編譯鍾詠翔
德國國會大選於當地時間周日(23 日)18 時結束,出口民調顯示,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基
督教社會聯盟組成的聯盟,得票率領先其他政黨,且極右翼前所未有崛起。
德國電視一台發布的出口民調結果顯示,基督教民主聯盟和基督教社會聯盟(聯盟黨)的
得票率為 29%,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為 19.5%,德國總理蕭茲所在的社會民主黨(社民
黨)為 16%。
德國基民盟主席默茨周日傍晚在柏林的競選慶祝活動上宣布:「我們贏得了 2025 年德國
聯邦議院選舉!」他呼籲儘快籌組新政府,稱「世界不會等待德國,我們必須迅速具備執
政能力。」
默茨承諾,將確保德國重新回到穩定、高效的治理軌道上,並強調他本人也將為此全力以
赴。
當天蕭茲承認選舉失利,稱「這是一個痛苦的選舉結果,也是一場選舉失敗」。他表示,
將繼續履行總理職責,直至任期結束,同時祝賀默茨。
德國另類選擇黨的得票率第二,獲得該政黨有史以來最好成績。德國另類選擇黨主席魏德
爾表示,願參與聯邦政府。
近年來,德國另類選擇黨的上升勢頭強勁。該黨在移民問題上持強硬態度,提出降低稅收
、減少官僚主義、結束對俄制裁等主張。
根據德國《基本法》的規定,議員必須在選後 30 天內召開聯邦議院首次會議,選出新的
聯邦總理。一般情況下,獲得最多選票的政黨總理候選人,將被提名為聯邦總理。
提名為聯邦總理的候選人,在聯邦議院獲得過半議員支持後當選,德國聯邦總統需在 7
天內完成新總理任命。
若議員無法達成一致,3 次投票均失敗,總統將解散國會,重新選舉。在新政府組閣完成
前,原政府繼續運行。
德國媒體評論指出,本次選舉的關鍵不僅僅在於哪個政黨得票最高,而是未來政府的組成
,組建聯合政府的談判將決定未來的執政格局。
在本屆聯邦議院選舉中,有 4 個政黨最受德國民眾關注,分別是聯盟黨、社民黨、德國
綠黨及近年來上升勢頭最強的民粹政黨德國選擇黨。
德國媒體指出,鑑於默茨多次聲稱不會與德國另類選擇黨合作,所以德國可能會出現「聯
盟黨 + 社民黨」或「聯盟黨 + 綠黨」兩種政府架構。
由於在移民和經濟問題上存在分歧,且默茨曾公開表示出任總理後會取消蕭茲政府的部分
政策,這給「聯盟黨 + 社民黨」政府籌組提高了難度。
倘若聯盟黨與綠黨聯合建立政府,恐怕新政府也會像蕭茲領導的「紅綠燈」聯盟一樣,因
政黨間無休止的爭吵最終破裂。
此外,本次選舉還具有國際影響。歐洲正面臨地緣政治挑戰,而美國新一屆政府的對外政
策變化加劇了德國的戰略不確定性。德國必須重新評估其在北約(NATO)和歐盟內部的角
色,新政府的組成將決定德國乃至歐洲的發展方向。
───────────────────────────────────────
任德國總理呼聲高 梅爾茨:歐洲防衛須不靠美國自主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2240008.aspx
中央社 綜合柏林外電
在德國國會大選中可望勝出的保守派在野黨領袖梅爾茨今天表示,美國與歐洲關係因為烏
克蘭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資金等議題而緊張日增之際,歐洲必須快速提升自身防衛能力。
法新社報導,梅爾茨(Friedrich Merz)於選後在電視上與其他候選人辯論時指出,根據
美國總統川普上週表態,顯然美方「大體上對歐洲命運漠不關心」,「對我而言,當務之
急絕對會是盡可能快速增強歐洲」,以便可以一步步地,在國防事務上「真正達成不靠美
國而獨立自主」。
他說:「我非常好奇,從現在到6月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高峰會的這段期間會發
生什麼事。」
梅爾茨同時表示,「我們是否依然會在當前形式之下討論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還是我們將
得更快速許多地建立獨立的歐洲防衛能力」,這是個問題。
領導基督教民主黨/基督教社會黨聯盟(CDU/CSU)的梅爾茨表示,他對美國「沒有任何幻
想」。
他同時針對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近日干預德國大選選戰」重申譴責。川普重
要盟友馬斯克力挺對莫斯科立場友善的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
德國今天舉行國會大選,根據出口民調,基督教民主黨/基督教社會黨聯盟以28.5%到29%
得票率勝出,德國另類選擇黨則以19.5%到20%得票率居次。
如果最終計票結果與出口民調一致,梅爾茨幾乎篤定將成為歐洲最大經濟體下任總理。(
譯者:何宏儒)
作者:
simmon989
(勁舞飛揚)
2025-02-24 20:11:00
https://ppt.cc/
[email protected]
德國大選結果出爐,保守派基民/基社聯盟重回最大黨將執政。(中央社製圖)標題稱德國保守黨...= =||
繼續閱讀
[新聞] 以軍撤出後 黎巴嫩真主黨為其前領袖舉辦集體葬禮
laptic
[新聞] 歐盟3/6召開特別峰會 商討烏克蘭和歐洲防衛
laptic
[新聞] 日本1月核心CPI年增3.2% 米價連漲5個月
hihihihehehe
[新聞] 川普政策轉彎 新冠居家檢測組「免費發放
hihihihehehe
[新聞] 蘇丹爆發霍亂疫情 3天內58死、1293人染病
hihihihehehe
[新聞] 教宗病情惡化!梵蒂岡首度證實「危急」
hihihihehehe
[新聞] 澳洲投入逾200億元助綠鋼生產 擴大紓困1
hihihihehehe
[新聞] 烏克蘭未來如有維和需求 瑞士可能派兵參
skyhawkptt
[新聞] 德國大選今登場 預料保守派勝選、極右翼
skyhawkptt
[新聞] 越南人口紅利流失 越共同意為黨員生三孩
skyhawkptt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