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2025年中國首次出現電動車超越內燃機汽車,與西方的差距愈來愈遠
新聞來源:iKnow科技產業資訊室
原文網址:https://bit.ly/3PiDO3h
原文:
地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就顛覆了內燃機汽車(ICE汽車)的格局,包含:電動車、插電式混合
動力車和混合動力車的銷售量削弱了傳統燃油汽車的主導地位。
根據瑞銀、匯豐、晨星和Wood Mackenzie等投資巨頭的預測,2024年中國電動車銷售量預
計將達到1,200萬輛,比起2023年大幅成長20%。反之,ICE汽車銷售量將下降10%以上,跌
破1100萬輛。
這些數字標誌著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關鍵轉折點,並表明中國清潔能源汽車轉型的速度比
西方快得多。在歐洲和美國,面對高利率和通貨膨脹,消費者對電動車的興趣參差不齊。
這種一來一回之間,非常諷刺的是,許多歐洲甚至美國有些州認為的電動車是綠色能源的
代表,這竟然先在中國市場得到里程碑。
根據金融時報公佈的數據顯示,一旦中國於2025年達到臨界點時,電動車未來將持續激增
,到2034年銷售量可能會超過1,800萬輛。同時,ICE車型的銷售量將呈下降趨勢,到2034
年可能降至293萬輛。至於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其預計到2025年,中國銷售量預計將達到
439萬輛,並可能穩步增長,到2033年達到605 萬輛的峰值。至於傳統混合動力車於未來
十年可能會徘徊在73萬至100萬輛之間銷售量。
根據專家判斷,在激烈競爭的中國電動車市場中,即使預計未來電動車銷售將強勁,但隨
著市場價格競爭太激烈,車型供應過多,車廠之間走向整合將是趨勢,因此擠掉一些品牌
是合理的預估。
簡而言之,電動車淘金熱正在演變成一場殘酷的生存遊戲。獲勝的電動車製造商很可能能
夠以最具競爭力的價格提供高品質的電動車。這對於西方的影響將變得深遠。
由於美國對中國電動車採取100%關稅,歐盟也決定在五年內將中國電動車的關稅提高至
45%。這一種作法,在短期內的確可以協助美國和歐洲品牌的車廠,但是長期來說,其要
面對的是在中國經過激烈競爭而留下來的優勝者,這對於西方汽車廠商來說,是非常不利
的。
最好的作法是西方汽車廠商尋求與中國電動車或電池廠商合作,學習他們如何將價格壓低
的經營模式。或者西方車廠可以併購被淘汰的中國電動車廠商,強化其相關能力。但是問
題是,這些西方汽車願意嗎?
心得:
中國電動車市場正在迅速崛起,2024年銷售量預計達1,200萬輛,超越傳統燃油車,標誌
清潔能源汽車轉型的關鍵時刻。然而,激烈競爭將導致車廠整合,優勝者憑藉價格與品質
脫穎而出。相較之下,西方市場進展較緩,對中國電動車的高關稅策略可能短期保護本地
品牌,但長期將面臨更具競爭力的中國企業。與其對抗,西方車廠應考慮合作或併購,汲
取中國市場的經營優勢以提升自身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