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中國將稀有金屬主導地位作籌碼 令科技貿易戰升溫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中央社
https://bitl.to/3Q8u
(中央社台北17日電)中美貿易戰的戰火已燒向鎵和鍺等戰略金屬,分析指出,北京正對
美國傳遞一個明確的訊號,也就是準備利用中國在戰略金屬生產中的壟斷地位作為貿易談
判武器,甚至是在川普重返白宮之前。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今天引述專家作了上述報導,並稱這是中國與美國之間貿易戰的最新動
向,同時也是針對中國商品潛在新關稅範圍尚不明朗之前,北京發出的一個警告。
波士頓大學奎斯特羅姆商學院(Boston University's Questrom School of Business)
風險管理專家、金融學教授威廉斯(Mark Williams)表示,「全球市場對中國近期對半
導體、電池和國防設備行業相關出口限制的影響並沒有做好準備」。
他指出,「由於中國對稀土元素和其他戰略金屬擁有壟斷控制權,而且可用的替代品有限
,美國製造業尤其容易受到雙方不斷升溫的關稅戰的影響」。
中國稍早前禁止出口被稱為戰略金屬或稀有金屬的鎵、鍺和銻,以及其他可能用於美國軍
事用途的關鍵高科技材料。美聯社表示,此舉是為了回應美國對半導體相關出口的限制。
威廉斯說,「中國正在傳遞一個明確的訊號,那就是該國擁有應對美國關稅的有力反制措
施」。
專注於收購稀土礦床的礦產勘探公司Defense Metals Corp.總裁莫瑞諾(Luisa Moreno)
表示,這些被禁出口的材料對半導體晶片的生產至關重要,這道禁令可能導致價格上漲,
進而影響晶片製造商的盈利能力,並在一定程度上推高電子產品價格。
莫瑞諾指出,中國實際上並未禁止出口所謂的稀土。稀土是元素周期表底部的一組鑭系元
素,經常與稀有金屬混淆。
儘管如此,中國此舉仍對市場具有廣泛影響。莫瑞諾表示,這可能導致某些對汽車和資訊
行業至關重要的晶片供應減少,從而影響汽車和某些行動設備的生產。
她說,受影響最大的行業將是晶片製造業,但「所有依賴晶片的下游行業」也將感受到影
響。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
關鍵礦產安全項目主任格巴斯卡蘭(Gracelin Baskaran)和該項目研究助理史瓦茨(
Meredith Schwartz)日前的一篇文章指出,中國最近的限制措施代表了「貿易戰中的幾
個第一次」。
文章說,這是「中國首次將關鍵礦產出口限制的目標對準美國,而非所有國家,也是中國
首次將對關鍵礦產的限制作為對先進技術限制的直接回應」。
文章還表示,「關鍵礦產安全與不斷升溫的科技貿易戰如今已密不可分」。(編輯:周慧
盈/張淑伶)1131217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