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黃循財今就任星總理 穩中求變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4-05-15 06:25:58
標題: 黃循財今就任星總理 穩中求變
經濟外交社保迎挑戰 學者:世局動盪中接任頗冒險
新聞來源: https://is.gd/P06eUZ
https://fs.mingpao.com/pns/20240515/s00059/47976b9b6d39412f9617e9583c00b081.jpg
https://fs.mingpao.com/pns/20240515/s00059/689fca6b90b345ce8922fd19d34df4d8.jpg
https://fs.mingpao.com/pns/20240515/s00059/64ef587c6a694bdd8c19b5c7f9faedb5.jpg
【明報專訊】
新加坡今天(15日)晚上舉行總理宣誓就職典禮,51歲的黃循財正式接替李顯龍掌管國家
。黃循財被寄予厚望,外界一方面期待他能在前任留下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期
望他在經濟、社會保障、外交等領域開創自己的道路。他如何承先啟後,穩中求變將成焦
點。民調顯示新加坡人對黃循財有信心,但亦有逾三分之一受訪者對他擔任總理的消息「
毫無感覺」。另有學者指出,黃循財只擔任兩年副總理,卻在新加坡面臨「動盪的世界」
之際接任,是頗為冒險。
72歲的李顯龍擔任新加坡總理20年,他今晚卸任標誌該國一個時代的結束。接棒的黃循財
將是首名出生於新加坡1965年獨立後的總理。在前3任總理任內,新加坡透過吸引大量外
資和建立外向型經濟,成為全球名列前茅的富有經濟體。預料黃循財將遵循前任設定的經
濟政策道路,並盡可能保持國家開放。
從歷史上看,新加坡總理交替過程一直是按部就班,指定繼承人很早就宣布並經過多年的
準備,累積良好的治理紀錄。黃循財只擔任兩年副總理,而第二任總理吳作棟曾在李光耀
手下擔任副總理5年,李顯龍則曾擔任吳作棟的副總理14年。澳洲弗林德斯大學副教授巴
爾接受《日經亞洲》訪問時指出,沒有前一代的指導和協助,「領導層交接會存在未知因
素」。
新內閣名單顯示多數部長都獲留任,強調過渡期間的穩定性,李顯龍卸任後會出任國務資
政,從旁輔助黃循財。有學者和前議員認為,這次內閣重組是一次「低調重組」,黃循財
是在「打安全牌」,料到大選後才會有真正的重組。外界關注黃循財會否提前在今年年底
舉行大選。
《日經亞洲》昨報道,黃循財認為,應該以更具協商性質的方式集體領導。他去年11月在
黨代表大會上表示:「我更願意從傾聽開始,聽取不同的觀點和意見,並對不同的想法保
持開放的態度。」
擬設部長輪調 引進青壯成員
分析認為出身草根的黃循財將聆聽更多不同的聲音,也會有所變革。黃循財周一在總統府
記者會上說,人民行動黨若在來屆大選贏得多數席次並組建政府,他有意把屬於第四代領
導團隊(4G Leaders)部長作輪調,讓他們掌管不同部門以累積更多經驗,並表示引進新
成員,特別是三、四十歲男女,進一步更新和壯大團隊。
隨着新加坡經濟的成熟,不再能期待過去那種指數型增長。黃循財將要努力維持新加坡作
為亞洲重要經濟中心的地位,須在一個不同的、更具挑戰性的環境中,為新加坡找到一條
增長之路,他在2月發表預算案時,將這個環境描述為「非常動盪的世界」。與此同時,
執政人民行動黨一直在維護其廉潔執政的聲譽,但今年初卻有政府部長被控貪腐。黃循財
肩負重建黨形象的重任。
紐約州立大學奧爾巴尼分校政治學教授韋斯指出:「現在作領導層交接有點冒險,不僅是
因為新團隊可能被要求迅速應對經濟挑戰,比如說,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可能會制約這一地
區的增長,新加坡也很可能會被捲入地緣政治競爭甚至衝突。」
逾1/3國民對交棒「無感」
不過,民調機構YouGov在上月中李顯龍宣布將卸任後做的民調顯示,儘管受訪者普遍認可
黃循財的工作能力,但是有接近四成的受訪者對黃接棒「沒有感覺」,比跟用正面字眼描
述的比例相差不遠,如果只計千禧世代,差距更是只有1個百分點,反映新加坡人整體上
對這場新老交替不太熱情。
(日經亞洲、聯合早報、海峽時報、YouGov)
李顯龍領星洲危機中穩步行
https://fs.mingpao.com/pns/20240515/s00059/57ec733f5b4f4dce8571a9c1b0296992.jpg
一如父親兼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72歲的李顯龍今天卸任總理後,將轉任國務資政,暫
時「退而不休」。李顯龍執政20年間,引領新加坡渡過金融海嘯、新冠疫情等多項重大挑
戰,國家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GDP從2004年的1940億坡元,飈升至去年超過6000億坡元
。然而,李顯龍也要面對新加坡社會成熟後不再像以前般鼎力支持執政黨的趨勢,人民行
動黨在2011年大選錄得歷來最低的60.14%得票率,即使4年後因李光耀去世不久獲感情票
,得票率重新接近七成,但到2020年大選即打回原形(61.24%),未知交棒後下屆大選前
景如何。
身為長子,李顯龍早已獲父親栽培做政治繼承人,1971年加入武裝部隊後即獲獎學金供負
笈英國,後來兩度到美國進修,到1983年成為新加坡史上最年輕准將,翌年投身政界和當
選國會議員。到1990年吳作棟接過李光耀總理位置後,即委任李顯龍為副總理。李顯龍此
後兼任不同職位,到2004年就任總理。
李顯龍上台之初,新加坡正面對經濟轉型升級的挑戰。時值香港迪士尼即將開幕,馬來西
亞早已每年舉辦世界一級方程式賽車,在擔心旅遊業失去競爭力下,李顯龍2005年提出在
濱海灣和聖淘沙興建附設賭場的綜合渡假村,面對「賭場合法化」爭議,李顯龍強調要藉
此「重塑新加坡」,增加旅遊收益和投資。事後證明,濱海灣現已進一步發展成為金融中
心。
開賭見成效 家族鬧風波
到2008年金融海嘯,嚴重依賴出口的新加坡成為東亞首個陷入經濟衰退國家,出現裁員和
減薪潮。李顯龍政府兩年內撥款逾200億坡元,助工人和企業應對,至2010年經濟迅速反
彈。此後面對中美關係愈趨惡化,李顯龍極力維繫新加坡的「小國大外交」路線,多次表
明區內國家不想選邊站。李顯龍原定70歲或之前卸任總理,計劃卻被2020年在新加坡爆發
的新冠疫情所打亂,連原訂繼任人王瑞杰也放棄接棒。
李顯龍任內也有一些爭議,2007年的加薪風波曾惹來民眾不滿,拖累人民行動黨在2011年
大選的選情,之後他將年薪下調至220萬坡元,仍是全球最高薪總理。在李光耀死後,李
顯龍因對其故居的處理與弟妹不和,鬧出家族政治風波。
(綜合報道)
───────────────────────────────────────
「富三代」新加坡:黃循財的繼承人考驗
https://www.hk01.com/article/1019379
撰文:羅保熙(香港01)
05月15日起,黃循財正式走馬上任, 由李顯龍手上接過新加坡總理一職。新加坡被視為
當今世上最成功的國家之一,稱得上是長治久安,多數國民希望「以不變應萬變」,希望
新總理延續過去數十年的穩定繁榮。「創業難守業更難」,有新加坡學者提醒,新總理的
工作就有如「富三代」困難。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加坡學者、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的前副院長(學術事務)陳思賢
(Kenneth Paul Tan)接受香港01訪問指出,新加坡在國際關係和對外政策預料不會有太
大的轉變。然而,國家一直以來的成功有機會構成挑戰。他表示,新加坡被認為是這個時
代最成功的國家之一,許多人覺得可以從新加坡的經驗中學習,甚至視之為「新加坡模式
」。
陳思賢說:「我經常認為如此成功可能是一種詛咒(curse),因為你會變得非常依戀這
種成功模式,變得不太願意甚至沒有勇氣嘗試新事物。」
他認為,也許新加坡今天正面臨這種情況。 該國在過去的政策和策略中變得根深蒂固,
「這些政策和策略在過去的確非常有效,但考慮到我們所處的某些情況,以及我們可以預
見在不久的將來情況的變化,我想許多人都會同意如果要有改變,就不能再是『小修小補
』,一些更加徹底的改變可能是必要的。」尤其是,該國近期開始有聲音質疑國家是否有
足夠的制衡機制,來確保高水準的廉潔、反腐敗得以維持和管理。
問題是,現在的新加坡政府可能沒有這樣做的心態。他解釋:「這出於多種原因,部分是
因為我們過去取得非常顯著的成就,誰會有勇氣走出來說我們需要嘗試一些新事物?」他
還指,新加坡領導人拿取的薪金冠絕全球,故犯錯的風險成本也更高。向領導人提供豐厚
的報酬,因此可能阻礙該國在新時代做出所需的根本性變革。
陳思賢亦提及新加坡人面臨生活成本上脹的壓力,「不少新加坡人今天的生活看起來越來
越艱難,工作時間很長,睡眠時間短,壓力很大甚至筋疲力盡,工資卻不一定很高,但生
活成本很高,然後社會似乎越來越擁擠,隨着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這可能會為人民的
不滿創造條件。」
「沒有換屆,只是行政部門的更迭」
新加坡紅點同心黨(Red Dot United)主席符明俊博士 (David Foo)則直言:「我不會
形容為政府換屆,而更像是同一個政府內行政部門的更迭。因此,當局的執政理念沒有改
變,其管治哲學仍非常相似,可說是同一群人。」他認為,這對政府來說將是一個挑戰,
因過去的某些假設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執政黨將可能面對實施迫不得已的計畫所帶來的
挑戰。
此外,他又指從吳作棟到李顯龍的過渡期間,包括嚴崇濤(Ngiam Tong Dow)等一些資深
公務員已在抱怨指,新加坡官僚機構最大的危險是在「自動駕駛」(flying on autopil-
ot),而事實上他至今同樣認為事實如此。
大選將是第一關
事實上,新加坡第四代接班的過程,經已先後受到新冠疫情、原定人選王瑞杰請辭影響,
較李顯龍原訂時間推遲了約兩年才完成。而新總理面臨的國際政治局勢不僅相當動盪,並
充滿不確定性,對新加坡拒絕選邊站的外交策略加諸不少壓力。有分析認為,當前局勢的
挑戰之大,或許只有建國初期的1960年代可比擬。當時新加坡面臨着美蘇冷戰及核武危機
,當地勞動技能水準也比今天低落許多。
此外,向來以清廉著稱的新加坡,近年亦陷入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政治危機之一。去年8
月,外交部長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內政部長尚穆根(K Shanmugam)的黑白洋
房風波落幕不久,又爆出交通部長易華仁(S Iswaran)涉及貪污調查,時任國會議長陳
川仁又因婚外情自請辭職,連串事件或有機會動搖選民對執政黨的信心。如何維持人民行
動黨多年來堅守的高標準品格和操守,成為黃循財的當務之急。
事實上,黃循財的「蜜月期」無可避免將不會太長。他上任後最急迫的議程便是下屆大選
,有新加坡政治分析師認為,大選最早或在9月進行,最遲也是在明年。他能否在短時間
內凝聚國內民意,在李顯龍多年來的政治影響力之後走出一條新路,是外界關注所在。
值得留意的是,不論是黃循財本人以至新一代的新加坡選民,大多是在國家獨立之後出生
的,對人民行動黨(PAP)帶領國家從風雨飄搖的第三世界,邁向高度發展的第一世界的
非凡經歷沒有太多共鳴。而黃循財僅憑疫情一仗,能否鞏固該黨在國民心中的地位亦是問
號。
陳思賢重申,李顯龍當初延遲交棒,多少反映出某種程度的不確定性,符合了普遍新加坡
人對當前一代領導人並不是百份百肯定的觀點。他指,許多人認為第一代創富賺錢、第二
代擴大或至少維持着財富,然後第三代許多時就無法保留得了,覺得後代是不太可靠的結
構。他說:「因此,我不會羨慕下一任總理,他將面對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讓選民相
信他能延續國家成功的故事,一個新加坡取得非凡成功並適應當今時代的故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