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分析:儘管美中高層頻交流 兩國仍交手新型冷戰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4-05-03 13:43:33
標題:分析:儘管美中高層頻交流 兩國仍交手新型冷戰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中央社
https://bit.ly/3QpIwx9
(中央社台北2日電)近來美中兩國高層頻繁交流對話,不過學者分析,橫梗於雙方之間
的棘手問題難解,儘管雙方避免衝突,但當前美中仍交手「新型冷戰」,其間滿布曲折與
起伏。
香港南華早報今天報導,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4月曾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電話溝通
,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和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近期相繼訪中,兩
國高層往來頻繁。
尤其布林肯訪中期間會晤不少中國要員,當中還包括習近平,不過諸多介於美中兩國之間
的棘手難題,仍似乎沒有取得任何關鍵突破。
歐亞集團中國與東北亞高級分析師邱達明(Dominic Chiu)指出,情勢看似緩和,但「兩
國關係仍處於長久下行的軌跡」,因雙方持續打交道沒法化解惡化美中關係的根深蒂固癥
結,像是台灣議題和加劇的科技角力。
邱達明說,這些燙手山芋都是結構性的難解爭端,且都觸及中美對抗的核心與紅線,如此
任何一方都不願釋出令對方滿意的讓步以達成可長可久解方,且除了持續對話,解決這些
難題目前無計可施。
美國威爾遜中心(Woodrow Wilson Center)季辛吉中美關係研究所(Kissinger
Institute o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主任戴博(Robert Daly)也認同,並說
中美兩國正交手須審慎因應的「新型冷戰」。
他表示,美中角力之際,華府正遵循著避免與中國競爭而爆發衝突的冷戰策略,而且目前
仍無跡象顯示,拜登政府有意淡化雙方的角力,或是調整中共構成威脅的評估。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納恩國際事務學院(The Sam Nun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t Georgia Tech)教授王飛凌也察覺,美中之間滿布曲折與起伏的新型冷戰跡
象。
他說,介於雙方之間的分歧何其多,只能藉由中國的政治與世界觀全面轉化,或者美國臣
服與中國的實力與要求,而這兩者根本都不可能。
即因學者評估,當前美中關係猶如「新型冷戰」,要求華府制定更清晰的、打算如何與中
國打交道政策的呼聲益增。
邱達明表示,美國國會議員對於中美關係最終該如何莫衷一是,從期盼中國政權更迭到何
妨與中國達成協議各有支持者。而美國對於處理中國問題缺乏一致,凸顯美國欠缺不受政
敵阻撓,有權界定目標又可貫徹的共主。
美國賓州巴克內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國際關係教授朱志群(Zhiqun Zhu)則
說,美國決策者似乎也認同,華府應該對北京強硬,但單單靠此解決不了問題。
他表示,美國政府裡的鷹派該了解,一切美國說了算的年代已經結束了,美中應共同解決
當前全球所面臨的威脅,以及俄烏戰爭和以巴衝突。
儘管如此,朱志群指出,由近期美中高層的交流可知,兩國還是把穩定視為當前首要之務

朱志群說,因拜登亟欲贏得11月總統大選,還得因應俄烏戰爭與以巴衝突,「眼下實在無
意與另個強權國家齟齬」;習近平也是如此,因他得妥善台海與南海情勢和中國的經濟挑
戰,「(就習而言)對美穩定很重要」。
他表示,由此不難理解,為何拜登與習近平致力於中美關係穩定,以及維持雙邊的溝通管
道暢通。畢竟處理中美之間經緯萬端的關係本來就不容易,但雙方都非常謹慎且避免摩擦
,這比對抗好多了。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公共政策與全球事務課程助理教授駱明輝則認為,由中美高層近期的
交流溝通可知,兩國都擔憂關係恐持續惡化。
他說,習近平和拜登去年11月會晤都同意「設立護欄」,而加強溝通就是設立護欄的「主
要體現」。
駱明輝表示,不會有人格外期待中美關係可望取得重大突破,但至少雙方仍維持著常規的
高層互動。(編輯:曹宇帆/邱國強)1130502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