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中國經濟低迷影響信心 投資者擱置資產等待振興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中央廣播電臺
https://is.gd/qBdkZx
https://is.gd/QVmkDC
中國近期陸續發布5月的經濟數據,由於數字遠不及預期,相較今年首季的「出乎意料」
明顯減弱引起市場關注。(pixabay圖庫)
中國經濟持續低迷,加上對於目前刺激措施的信心不足,使投資人在中國市場卻步。分析
指出,越來越多的投資人傾向暫時擱置在中國的財產,直到有更大規模與積極的振興政策
出現。
中國近期陸續發布5月的經濟數據,由於數字遠不及預期,相較今年首季的「出乎意料」
明顯減弱引起市場關注。雖然中國官方不斷喊話將提出相關措施振興經濟,然而力道不足
加上流於表面形式,效果看似有限。
多家國際投資銀行已於近期紛紛調降今年第2季中國經濟成長率預測,不少中國海內外的
投資人也對此情況表示憂心,以具體行動展現「對市場信心不足」。
路透社報導指出,失望的投資人正在等待中國推出更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措施,隨後才會對
市場做出「更積極的下注」,在此之前則傾向暫時擱置在中國的財產。
報導形容,對於目前仍在中國市場中的全球基金經理而言,耐心、謹慎和刺激已淪為口號
,許多人期待著股市反彈,然而這份希望隨著經濟趨緩而消失。美銀證券的一份調查指出
,「做空中國股票」是今年6月僅次於「做多大型科技類股」的交易。
跨國金融服務機構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則形容,「對沖基金是6月的主要買家,
但這些短期交易期的投資者充斥市場反而凸顯經濟復甦的脆弱性。」報導提到,雖然投資
人仍抱有希望,期待官方祭出更多的政策,修復受損的情緒,只不過近期的相關措施,例
如雖然降息,然而幅度小於預期,引發懷疑情緒,質疑「政策制定者是否會採取足夠有力
的行動支持經濟」。
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中國正計劃採取大規模措施重振疲弱的經濟,包含可能投入數十億
美元的資金規模用於建設基礎設施、發行約人民幣(下同)1兆元(約新台幣4兆3000億元)的
特別國債,以及放寬房市限購措施等。
然而目前可見的相關刺激經濟措施,主要仍聚焦於寬鬆的貨幣政策,除此之外尚未宣布大
型救經濟措施。
報導引述瑞士百達財富管理亞洲宏觀經濟研究主管陳東表示,市場關注的重點是政策信號
,「隨著越來越多的政策施行,希望能夠扭轉市場上極為謹慎的情緒。」連續數月的消費
、生產和房地產市場數據低於預期,顯示中國真實的經濟復甦情況與期望相差甚遠,「恢
復信心越來越像一個長期的項目,投資者正在為漫長的賽事和更慢的反彈做好準備」。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