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過度捕撈加海上民兵 中國遠洋漁船隊成美中衝突新熱點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中央社
https://is.gd/KubPCI
https://is.gd/mIJhy7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捕魚船隊正成為華盛頓和北京之間新的地緣政治衝突熱點。
圖為中國山東省漁船出海。(中新社)
(中央社倫敦23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從太平
洋水域到南極洲和非洲海岸,中國捕魚船隊正成為華盛頓和北京之間新的地緣政治衝突熱
點。
中國遠洋漁業在捕撈量和船隊規模方面都是世界之冠,估計在全球擁有約1萬艘船。長期
以來,中國漁業一直因捕獵瀕危物種備受環保主義者批評,並因在公海虐待漁工,引來人
權專家的炮轟。
然而,在過去的1年裡,對中國漁業的打擊已成為美國總統拜登印太政策的一大支柱。專
家警告,美中關係惡化至數十年來最低點之際,漁業已成為這兩個軍事超級強國間日益緊
張的衝突點。
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中國問題專家范麗莎(Elizabeth Freund Larus)表示,
華府已認定,中國船隻非法、未報告、不受規範(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IUU)的捕撈活動屬於「國家安全問題」。
范麗莎說,中國船隊正過度消耗全球魚類資源,同時剝奪沿海社區的重要食物來源。不過
,更讓華盛頓感到不安的是,除可進行商業活動,中國漁船也經常被用作支援中國海軍、
海岸警衛隊和海警的「海上民兵」。
美國、日本、澳洲和印度去年宣布一項計畫,旨在利用衛星,協助太平洋國家追蹤非法捕
魚和中國「海上民兵」行動。去年12月,美國對2間中國大型漁業公司實施制裁。美國海
岸防衛隊也與太平洋島國合作,維持遠洋漁業秩序。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亞洲軍事現
代化專家拉克斯馬納(Evan Laksmana)表示,中國在漁船和海警隊之外使用海上民兵,
加上其對南海爭議島嶼、礁石和環礁的占領和軍事化行動,被分析家視為「灰色地帶行動
」,這類行動可能增加其他國家強硬回應的風險。
中國船隊還面臨一系列來自非政府組織的勞工和環境問題指控。非政府組織的重點關注區
域包括太平洋、西非長達5500公里的海岸線,以及南極半島周圍海域。
在金融時報調查的眾多漁工虐待指控中,至少有3名漁工被迫在中國漁船的冰櫃連續工作
超過5個小時,遭到嚴重凍傷,並因截肢失去手指。英國環境正義基金會(EJF)也說,斐
濟蘇瓦港(Port of Suva)的移民官員3月時曾從中國漁船上救出8名受虐漁工。斐濟警方
和漁船船東均未回應置評請求。
此外,根據「打擊跨國組織犯罪全球倡議」(Global Initiative Against
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發布的IUU指數,在接受調查的152國中,中國表現最
差,其次是俄羅斯和韓國,美國則在表現最差的國家中排名第27位。
國際海洋保護監督機構「海洋守護者協會」(Sea Shepherd Conservation Society)表
示,今年稍早的一次監測行動發現,在距離南極洲約600公里的南奧克尼群島(South
Orkney Islands)附近水域,中國捕撈磷蝦的漁船傷害了鯨魚、海豹和企鵝等瀕危物種。
磷蝦是中國蓬勃發展水產養殖業的重要餌料。
海洋守護者協會還稱,自2016年以來,該組織已幫助西非8國攔截86艘非法漁船,這些船
隻中,超過70%都是懸掛中國國旗,或是懸掛另一國國旗,實際上仍由中國所有的合資漁
船。
曾親自在南極洲和非洲監測中國船隊活動的海洋守護者協會主管漢默斯特(Peter
Hammarstedt)說,中國漁船經常竄改用於追蹤目的的船舶自動識別系統。他還警告,環
保運動正與更廣泛的地緣政治問題糾纏不清,這種現象變得日益嚴重。
他說,「由於我們發現自己身陷新冷戰,保育問題已變得更加棘手。」(譯者:施施/核
稿:劉淑琴)1120523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八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名稱與連結,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