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美最高法院推翻歷史性裁決 終結墮胎權憲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2-06-26 19:37:57
標題: 美墮胎權歷史性裁決掀對立 保守派州份陸續下禁令 自由派州份阻引渡相關人士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https://is.gd/uDbnfp
【明報專訊】
https://i.imgur.com/Lcs1WTq.jpg
拉斯維加斯有民眾上周五在主要街道遊行,抗議美國最高法院推翻墮胎權,其間一名女示
威者高舉的標語牌寫着:「如我是一把槍而非女子,我會在美國擁有更多權利」。(法新
社)
https://i.imgur.com/PHwRfnG.jpg
過去50年確立美國墮胎權的「羅訴韋德案」上周五被推翻後,在華盛頓最高法院外集會的
反墮胎人士慶祝判決。(法新社)
美國最高法院上周五(24日)否定憲法賦予女性墮胎權,不同政治光譜的州份隨即展開角
力。得州等13個保守派執政的州份開始禁止或限制墮胎,加州等自由派州份則矢言要保護
尋求墮胎者及相關醫療人員,表明不會引渡他們到禁墮胎州份。美國全國多地都有示威,
抗議最高法院的裁決,但亦有示威對裁決表示支持。
美國最高法院的九名大法官就「多布斯訴傑克遜婦女健康組織案」(Dobbs v. Jackson
Women's Health Organization)作出裁決,以6票贊成對3票反對,裁定2018年密西西比
州禁止在懷孕15周後女性進行墮胎手術合憲。最高法院其後進一步以5比4裁定,推翻被視
為女性墮胎權最重要指標的1973年「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變相否定憲法賦予
女性的墮胎權。兩項裁決的唯一差別是首席大法官羅伯茨,他贊成密西西比墮胎法律合憲
,但反對推翻「羅訴韋德案」,指會嚴重衝擊法律制度。
3名自由派大法官質疑,裁決令「女性權利及其作為自由和平等公民的地位受限制」,他
們並為最高法院成分改變帶來這種裁決而悲痛。特朗普執政期間有3名保守派大法官進入
最高法院,令保守派跟自由派的比例變成6對3。
在「羅訴韋德案」被推翻後,各州即可自行決定是否容許墮胎。近年已訂立「觸發法」(
trigger-law)的13個州,當中8個的禁墮胎法律立即生效,其他州份也只差相關法律程序
。其中得州設有最新判決起30日的緩衝期,但其禁例涵蓋使用避孕藥、強姦或亂倫成孕、
胎兒嚴重畸形,懲罰對象包括接載孕婦往墮胎的的士司機。醫療人員在當地進行墮胎手術
最高會被判囚終身,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蘇里州分別會被判監10年和15年。一些墮胎診所
因而遷出受限制州份,提供墮胎的醫生謀往合法州份執業,一些州的墮胎診所紛紛停業。
部分墮胎診所遷走或結業
自由派主導的州份嘗試反制。西岸的加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的州長發表「多州承諾」
,聯合捍衛「獲取生育保健的機會,包括墮胎和避孕」,並承諾保護尋求墮胎的孕婦及進
行手術的醫務人員。3州承諾,不准地方執法機構就墮胎問題,跟把墮胎列為刑事的州份
執法部門合作,禁止引渡任何因在當地涉及墮胎而被其他州通緝的人。加州州檢察長邦塔
稱:「這是我國黑暗時刻。法院的決定無恥、史無前例、危險。它把我國回黑暗時代。」
紐約州這兩個月間也通過了新法,一邊保護該州的墮胎提供者抵禦其他州的民事、刑事法
律行動,一邊禁止紐約州法院和執法人員就相關的民事、刑事訴訟,跟限制或禁止墮胎的
州份合作。州長胡楚爾表明紐約州將成為那些無法在屬州內墮胎者的「避風港」。
大企業資助員工跨州墮胎 律師稱或犯法
另外,迪士尼、facebook、微軟、Netflix、Gucci和花旗集團等大企業宣布可資助員工跨
州墮胎,但有律師表示,資方或因而觸犯州法律,被指控教唆墮胎等。
亞利桑那示威者衝擊州議會遭驅散
最高法院裁決出爐後,洛杉磯、芝加哥、費城、三藩市、西雅圖和紐約市等大城市均爆發
示威,抗議裁決剝奪女性自決權利。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數千名擁護墮胎權人士衝擊州
議會大樓,促使在場州參議員一度要疏散到地庫,特種部隊施放催淚氣體驅散。
(法新社、彭博社、路透社、NBC、CNN)
美阈墮胎權判決問與答
最高法院各法官對推翻「羅訴韋徳案」有何不同見解?
阿利托 (Samuel Alito) 等五名保守派大法官認為,憲法沒有提到墮胎,憲法條款沒有隱
含保護這種權利,「羅訴韋德案」判決推論異常薄弱,並沒有解決全國墮胎問題,反倒衍
生激辯和分歧,故應將墮胎問題交予民選代表決定。同屬保守派的首席大法官羅伯茲(Jo-
hn Roberts) 則認為否決「羅訴韋德案」對法律體制是嚴重衝擊。布雷耶 (Stephen Bre-
yer) 等三名自由派大法官指裁決限制婦權和她們作為自由平等公民的地位,意味孕婦今
後可能選取不安全的墮胎辦法,損害身體甚至死亡,被迫誕下孩子的婦女可能要付上巨大
個人或家庭代價。
推翻合法墮胎權後有何影響?
全國50個州皆可禁止墮胎,預計近半州份會以某種形式限制或禁止墮胎。亞拉巴馬、阿肯
色、肯塔基、路易斯安那、密蘇里、俄克拉荷馬和南遼科他等13州,已訂定了「觸發法」
(trigger-law),只等最高法院判決禁制墮胎便幾乎自動生效。亞利桑那、密歇根、威斯
康星州等10州在1973年以前所立的禁止墮胎法,理論上可恢復生效。
最高法院既已推翻「羅訴韋徳案」,州法容許的墮胎是否仍然合法呢?
是的。因為美國最高法院已經確立了州法律有優先適用原則。例如在「羅訴韋德案」判決
前三年、即1970年就立法准許墮胎的紐約州,2019年民主黨控制州議會時,顧慮到最高法
院可能推翻「羅訴韋德案」,已將墮胎合法化編入州法律。主要位於東西兩岸的22個州,
將維持墮胎合法。
屬於禁止墮胎州份的州民,可否往州法容許墮胎的地方墮胎?回家後會否被檢控?
紐約、加州、俄勒岡、華盛頓等自由派主導的州份已準備協助跨州尋求墮胎的婦女,承諾
禁止執法及司法人員跟那些禁令州分作民事、刑事訴訟合作,並擬定新法保護墮胎婦女及
相關醫務人員。
聯邦政府能否補救重新恢復墮胎權?
民主黨期望在今年11月中期選舉爭取更多議席,以通過墮胎合法的聯邦法例,使全國執行
。因為憲法規定,聯邦法例是「全國至高無上的法律」。
資料來源:CNN、法新社
民主黨圖借機扭轉中期選舉選情
美國總統拜登因被指應對持續惡化的通脹不力而民望低迷,恐危及11月國會中期選舉民主
黨的選情。最高法院推翻「羅訴韋德案」後,民主黨隨即大打墮胎權牌圖扭轉劣勢,試圖
將共和黨人描繪成與民脫節,呼籲民眾將對失去墮胎權的憤怒化為選票。
民主黨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前晚說:「我們兩黨之間的對比明顯不過:民主黨是自由和安
全的政黨,共和黨是懲罰和控制的政黨。」她又稱共和黨人正策劃全國墮胎禁令,「不能
讓他們取得國會多數來實現」。拜登同日亦籲選民選出保障墮胎權議員,「今秋羅訴韋德
案在選票上,個人自由在選票上,私隱、自由和平等權都在選票上」。
郊區獨立女選民取態成關鍵
路透社民調顯示,約71%國民認為墮胎否應由女性及其醫生決定,而非由政府判定。目前
兩黨中期選舉成敗在於游離選民取態,尤其是郊區的獨立女選民,她們現時關注經濟不確
定性,會否將焦點轉到墮胎之爭將成關鍵。民主派陣營連月來已加強宣傳保障墮胎權,預
計未來將在廣告、籌款電郵、競選集會中大打這張牌,將之變成選舉主要議題,以抵消高
通脹對選情的衝擊。不過,多名民主黨策略師預計,最高法院今次的重大裁決,不會改變
選民對生活成本高漲的擔憂。
另一邊廂,共和黨希望在最高法院裁決後,將全面限制墮胎權變成法律,若該黨能在2024
年重奪總統位,並同時控制參眾兩院,這情况有可能實現。不過,《紐約時報》及《華盛
頓郵報》均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前總統特朗普曾擔心最高法院的裁決不利共和黨。特朗普
前日雖大讚今次裁決是對一代人生命的最大勝利,但《紐時》報道,當5月最高法院有關
裁決意見草案外泄後,特朗普曾向朋友和顧問稱,這一決定將激怒郊區女選民,導致共和
黨在今年中期選舉受挫。拜登在2020年大選勝出,郊區女選民票是重要因素。《華郵》亦
報道,特朗普曾向其顧問稱,認為州份應限制而非禁止墮胎,又認為最高法院推翻「羅訴
韋德案」對他的將來沒有幫助,他希望今年中期選舉和2024年大選的主要議題環繞通脹、
移民及拜登撤軍阿富汗的混亂等。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金融時報)
避孕、同性婚姻恐成下一開刀目標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近50年保障婦女墮胎權的裁決,大法官托馬斯在判決意見書中指出,最
高法院應重新考慮有關避孕和同性婚姻案件的裁決,令外界多年來的憂慮可能成真——今
次判決只是保守派主導的最高法院推翻一眾案例的開端,之後可能擴至同性婚姻甚至避孕
等權利。
托馬斯(Clarence Thomas)在羅訴韋德案裁決的「協同意見書」上寫道:「在未來的案
件中,我們應該重新考慮本法院所有實質性正當程序先例,包括格里斯沃爾德案、勞倫斯
案及奧貝格費爾案。」「實質性正當程序」(substantive due process)是美國憲法中
的一項原則,是指即使憲法沒有明確提及,但基本上允許法院保障民眾擁有若干基本權利
,在許多案件中,它被解讀為適用於與私隱權有關的事件,如親密關係和性等。
托馬斯提到的1965年「格里斯沃爾德對康涅狄格州」案(Griswold v. Connecticut ),
確立了已婚夫婦擁有避孕權而不受政府干預;2003年的「勞倫斯對得州」案( Lawrence
v. Texas)裁定可在自願下發生同性性行為;2015年的「奧貝格費爾對霍奇斯」案(Obe-
rgefell v. Hodges)確立了同性婚姻的權利。雖然大法官阿利托(Samuel Alito)在「
多數意見書」中指出,今次裁定憲法第14修正案不保障墮胎權,但不應被擴大解讀為威脅
其他重要先例案件,惟持不同意見的3名自由派大法官直言,「別相信這些多數派會就此
罷休」。
民調:最高法院信任度近半世紀最低
近年民眾對最高法院信任度持續減低,蓋洛普本月民調顯示,只有25%受訪者稱他們對最
高法院有「很大」或「相當大」的信心,這比例為該機構近50年相關調查中最低。喬治華
盛頓大學法律學院教授伯曼(Paul Schiff Berman)稱,他擔心今次裁決會進一步削弱公
眾對最高法院的信任。
(衛報、紐約時報)
───────────────────────────────────────
美國最高法院推翻墮胎權保障 西方領袖一片譁然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206250121.aspx
(中央社華盛頓24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最高法院今天推翻憲法保障墮胎權,令西方領袖譁然,也引發此舉究竟是「莊嚴干預
」抑或危及數百萬女性健康「悲劇性錯誤」之辯。
保守派佔多數的美國最高法院,今天以5票贊成、4票反對,推翻數十年來影響社會深遠的
「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美最高法院1973年裁定,認婦女墮胎權受憲法保護),
另以6票贊成、3票反對,維護密西西比州禁止15週後墮胎的法律。
綜合法新與路透社等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說:「我很失望,因為婦女權利必須受到保護;我本預期美國會保障這樣的權利。」
國際特赦組織美國分會(Amnesty International USA)發表聲明:「墮胎是人權,任何
人和任何地方皆然,我們將永不停止奮鬥。」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說:「我認為這是一大開倒車。我一直相信女性有選擇
權,我堅持這個觀點,這就是英國制定相關法律的原因。」
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在推特發文:「來自美國的消息令人震驚,所有政
府、政治人物或男性,都不應對女性生理抉擇該做或不該做什麼置喙。」
杜魯道在聲明中對數百萬即將失去墮胎合法權利的美國婦女表達悲傷和同情,「我無法想
像妳們現在感受到的恐懼和憤怒」,他同時也向加拿大女性保證「會永遠支持妳們的選擇
」。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也推文:「她們(美國女性)必須受到保護。我要
聲援今天受到美國最高法院挑戰自由權的女性。」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舍萊(Michelle Bachelet)也發表聲明說,過去25年裡有50
多國放寬了墮胎法令,美國最高法院這項裁決是「開倒車」。
民主黨籍美國總統拜登說:「對於法院和國家來說,這是悲傷的一天。」「法院做了以前
從未做過的事,公然剝奪對這麼多美國人來說至為重要的憲法權利。」「在我看來,這是
最高法院實現了極端意識形態和悲劇性錯誤。」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說:「今天,最高法院不僅推翻了近50年的先例,將
本屬極為個人的決定權交給突發奇想的政客和理論家,破壞數百萬美國人的基本自由。」
美國國內保守派卻為最高法院今天的裁決雀躍。美國前總統川普稱懷孕是「上帝做的決定
」,還說這項裁定「把一切交還各州決定,這事本就該屬於各州」。
美國前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則說:「既然羅訴韋德案已被扔進歷史垃圾堆,生命起
源的新舞台已經出現,所有珍視生命聖潔的人,都有義務下定決心守護這些還沒來到人世
的胎兒。」
反墮胎組織「SBA名單」(Susan B. Anthony List)主席丹寧費爾瑟(Marjorie Dannen-
felser)說:「經50年遊說,成立為孕婦服務的希望中心,我們下跪祈禱與遊行,以確保
強大的反墮胎聲音能在選舉中被聽見,如今我們終於等到,這是我們國家反墮胎光明未來
的第一天。」
(譯者:陳怡君;核稿:陳亦偉)
───────────────────────────────────────
後羅訴韋德案時代 墮胎權將進一步撕裂美國社會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206250025.aspx
(中央社記者徐薇婷華盛頓24日專電)
美國最高法院今天推翻1973年「羅訴韋德案」保障墮胎權的歷史性裁決,未來墮胎是否合
法將交由各州決定。這意味著未來墮胎議題只會越來越政治化,恐進一步撕裂美國社會。
由保守派成員把持的美國最高法院,今天以5票贊成、4票反對推翻「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簡稱羅案),終結近50年的墮胎憲法保障,將墮胎合法性的問題交還各州決定

保守派大法官阿利托(Samuel Alito)在今天公布的主要意見書中捍衛推翻羅案的決定,
他批評羅案不僅未為墮胎議題帶來全國性和解,反而點燃辯論,加深分歧。但事實是,少
了羅案,不但無助美國社會達成共識,反而恐更進一步造成撕裂。
近幾十年來,墮胎權由最早的宗教議題,逐漸在美國成為政治議題;政黨認同成為社會分
歧線,支持民主黨的多屬選擇權(pro-choice)派,共和黨支持者則多傾向挺生命權(
pro-life),且兩派之間隔閡越來越深。
羅案遭推翻前,全美就陸續出現不少爭議墮胎限制法案。德州去年5月實施「心跳法」,
禁止婦女懷胎6週後墮胎,即使是因性侵或亂倫受孕也一樣;奧克拉荷馬州州長史提特(
Kevin Stitt)上個月簽署法案,受精後即禁止墮胎,堪稱全美最嚴苛的禁止墮胎規定。
如同3位自由派大法官在反方意見書中所指,少了羅案保護,未來恐越來越多州立法禁止
婦女墮胎,「可能是10週、5週、3週,甚至是受孕後即禁止墮胎」。
最高法院裁決出爐後,總統拜登(Joe Biden)隨即出面發表談話。他責怪前總統川普提
名3位保守派大法官,才導致婦女選擇權遭剝奪,並向選民喊話,呼籲他們11月期中選舉
用選票發聲,把票投給支持立法保障婦女墮胎權的候選人。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美國每次大選都勢必成為墮胎權戰場。不論是地方或聯邦層級,少數
黨都希望利用下場選舉奪回政權或國會控制權,以「導正」前朝政策或立法,形成冤冤相
報的輪迴;一來一往下來,美國社會只會更加分歧,離達成共識的那天也越來越遠。
在墮胎權議題上,多數美國人並非站在光譜兩端,他們大多是有條件的支持或反對墮胎。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5月一份民調,認為墮胎在任何情況下都應合
法或違法的民眾,僅分別占19%、8%;絕大多數受訪者(71%)認為墮胎應在「大多情況下
」合法(42%)或違法(29%),或指他們的支持或反對有例外的時候。
對後者來說,例外主要是胎兒危及媽媽健康或性命時;對前者來說,他們支持與否或支持
程度,取決於終止妊娠時間點,懷孕越後期,支持的人就越少。
這正是為什麼,保守派首席大法官羅伯茲(John Roberts)在支持與反對推翻羅案外,逆
風提出另一種看法。
羅伯茲在判決中主張,與其把羅案整個推翻,更好的做法其實是摒棄該案訂定的合法墮胎
時間點,亦即胎兒取得「母體外存活力」(viability,約為24至28週)前。他認為重點
是讓女性有「合理機會」做出選擇,但不需要拖到胎兒能在母體外存活前。
可惜的是,多數大法官們並未試圖在挺選擇權與生命權中,尋找社會最大公約數,反而是
將整個根基摧毀,把問題丟給地方政府。
隨著美國進入「後羅訴韋德案」時代,地方各自為政,墮胎權議題將與選舉越來越密不可
分,也將越來越政治化。婦女最切身的權益淪落政客手中,成為這場鬥爭下最大輸家,只
能自求多福。
(編輯:高照芬)
作者: simmon989 (勁舞飛揚)   2022-06-26 21:30: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