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澳洲明國會大選 在野黨民調遭追上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2-05-20 10:49:29
標題: 澳洲明國會大選 在野黨民調遭追上
新聞來源: (發文須填寫新聞網站名稱與連結,供板友分辨)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6326606
聯合報 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
澳洲將於廿一日舉行國會大選,中間偏左的反對黨工黨領先優勢逐漸縮小,「自由黨與國
家黨」聯盟力保執政地位。工黨批評政府放任通膨飆升,薪資調高卻如牛步;總理莫里森
則主打失業率降至近半世紀以來最低,選舉結果可能相當膠著。
衛報澳洲版十八日公布民調,訪問一千六百人的意見調查結果顯示,支持工黨者有四成八
,支持自由黨者四成六,雙方差距僅兩個百分點,百分之七受訪者尚未決定投票意向。另
外,百分之五十九民眾預料工黨將贏得這次大選。
澳洲統計局十九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四月失業率為百分之三點九,是自一九七四年十
一月以來最低。
莫里森到塔斯馬尼亞造勢時表示:「民眾有工作,是經濟上最重要的事。透過確保失業率
下降,我就能支持更高的薪資。」不過他也警告,此時調高薪資可能打擊小型企業和整體
經濟。
雪梨晨驅報十九日公布的調查顯示,莫里森個人支持度高於工黨黨魁亞伯尼希,但六成七
選民支持調高薪資。亞伯尼希說,他支持將最低工資調升百分之五。
亞伯尼希為選戰作最後衝刺,馬不停蹄跑了五個省,他表示:「沒有事情是理所當然的,
一點點的選票就可能攸關好幾個席次。」呼籲選民堅定支持。
這次澳洲國會大選將改選聯邦眾議院全部一百五十一個席次,及參議院七十六席中的四十
席。
───────────────────────────────────────
澳洲大選民調顯示可能政黨輪替 媒體持保留態度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205190139.aspx
(中央社記者丘德真雪梨19日專電)澳洲大選將於21日投票。民調顯示在野工黨(Labor
)支持度領先執政自由黨國家黨聯盟(Coalition);但多家媒體持保留態度,認為民調
結果未必會反映在最後的投票結果。
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網站12日報導,該報委託民調機構「輿觀」(YouGov)訪問
1萬9000名受訪者預測選情,結果顯示,工黨可望贏得80席。按照這項民調結果,工黨可
能成為國會多數黨上台執政。
衛報(The Guardian)澳洲版18日公布民調,同樣看好工黨選情。該報對1600名受訪者意
見調查結果顯示,48%民眾支持工黨,46%支持自由黨;同時,59%民眾預料工黨將會贏得
這次大選。
澳洲是內閣制,任何政黨若能在聯邦眾議院的151席當中取得過半議席,就能上台執政;
執政黨領導人將成為澳洲總理。也就是說,假如按照YouGov的預測,工黨領導人艾班尼斯
(Anthony Albanese)將成為澳洲總理。
雖然工黨民調支持度領先,但現任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的支持度比艾班尼
斯高。
雪梨晨驅報(Sydney Morning Herald)和墨爾本「世紀報」(The Age)委託Resolve
Strategic對澳洲全國進行意見調查,18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40%受訪者認為莫里森是較
理想的總理人選;只有36%認為艾班是較理想總理人選。
衛報澳洲版18日公布的民調也指出,40%民眾認為莫里森是較理想的總理人選;37%認為艾
班是較理想總理人選;23%表示不知道。
由於澳洲是以眾議院多數黨決定總理人選,就算莫里森本人比艾班尼斯獲得更多民眾支持
,但只要自由黨國家黨聯盟未能取得眾議院多數議席,莫里森就得下台。
政黨在眾議院席次多寡是決定選戰勝負的關鍵,在上次(2019年)大選中僅以些微差距險
勝對手的議席─即「邊際席次」(marginal seats)所屬選區,就成為不同政黨搶票的所
在。
澳洲金融評論報(The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網站4月11日報導,自由黨國家黨
聯盟在眾議院掌握的「邊際席次」共有22個;工黨有9個。
澳洲金融評論報網站4月10日報導指出,在眾議院掌握69席的工黨,若在這次大選中不丟
失議席,又能夠從自由黨國家黨聯盟手中22個「邊際席次」中挖走7席,就足以取得上台
執政所需的76席。
報導指出,自由黨國家黨聯盟目前在眾議院掌握76席;換言之,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只要丟
失1席,澳洲將很可能會陷入「懸峙國會」(Hung Parliament)狀態──即沒有任何政黨
取得執政所需的76席。
據澳洲國會網站資料,雖然澳洲憲法未明文規定該如何處理「懸峙國會」的情況,但依照
先例,在「懸峙國會」發生前(即大選前)的執政黨領導人,可以「看守」(caretaker
)總理的身分留任;其所屬政黨可爭取與其他小黨或無黨藉議員合組聯合政府。
按照目前各項民調數據,澳洲出現「懸峙國會」的可能性偏低;而工黨上台執政的可能性
較自由黨國家黨聯盟連任來得高。
但澳洲多家媒體指出,民調結果未必會反映在最後的投票結果。「雪梨晨驅報」和墨爾本
「世紀報」在18日的報導指出,雖然工黨支持度仍然領先,但隨著投票日臨近,自由黨國
家黨的支持度已反彈上升。
澳洲廣播公司(ABC)4月5日、衛報澳洲版昨天(18日)以及澳洲金融評論報今天均在報
導中指出,澳洲2019年大選時,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和莫里森的民調數據一片看衰;相反地
,工黨和時任工黨領導人修頓(Bill Shorten)在各項民調中一路領先;最後投票結果卻
讓人跌破眼鏡,莫里森「奇蹟」地守住政權,成功連任。(編輯:馮昭)
───────────────────────────────────────
澳聯邦大選投票日將至 兩大黨政策回顧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2/5/19/n13740413.htm
【大紀元2022年05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天睿綜合報導)
澳洲聯邦大選的投票日即將到來,選戰已經進入尾聲。兩大黨派在一個多月的交鋒中已經
做出各種大選承諾,希望能在本週六(5月21日)勝出。
自由黨與國家黨執政聯盟(簡稱聯盟黨)正在尋求第四個任期,而工黨如果獲勝將是2013
年以來首次上台執政。
兩大黨派已經在選民們關心的疫情政策、漲薪、住房等方面做出一系列承諾:
疫情政策
澳洲總理、自由黨領袖莫里森承諾,如果他獲得連任,不會再讓選民們回到以往那種每天
開疫情發布會、實施疫情封鎖、生活被干涉的日子,他的政府會把疫情拋在腦後,把政府
對人們生活的干預拋在腦後。
工黨領袖阿爾巴尼斯承諾,如果工黨當選,最早將在下週出台一項全國疫情防控計劃來鼓
勵選民接種加強針疫苗,並著手降低疫情影響。
法定最低薪水
阿爾巴尼斯支持將澳洲的法定最低薪水上調5.1%,追平不斷上漲的通貨膨脹率。工黨歡迎
公平工作委員會(FWC)把薪水增長與通貨膨脹率掛鉤,並「考慮」向該機構提交加薪
5.1%的意見書。澳洲過去一年來的通貨膨脹率達到20年來的最高值。
公平工作委員會是獨立於政府的機構。
莫里森認為工黨的政策會進一步推高通貨膨脹,推高利率和生活成本,而且小企業負擔不
起這樣的加薪成本。他表示,加薪多少是公平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住房
聯盟黨公布了「退休金購房者計劃」(Super Home Buyer Scheme)。根據該計劃,首次
置業者最多能從退休金帳戶中提取40%用於買房,但最高不得超過5萬澳元。該計劃未設收
入或財產上限,購買新房或二手房均適用。同時,聯盟黨承諾勝選後將進一步擴大老年人
賣房優惠政策,鼓勵空巢老人賣掉面積過大的住房換成更適合於老年人需求的小面積住房
,讓更多大面積房屋進入市場。
聯盟黨還把住房保障計劃(Home Guarantee Scheme)的名額增加到每年3.5萬個,幫助更
多首次置業者以低至2%的首付買房。
工黨推出了協助買房計劃(Help to Buy),名額為每年1萬個。根據該計劃,政府將出資
買下房屋40%的產權,幫助購房者用2%的首付買房,但一旦參與該計劃的人收入超過9萬澳
元,或者是夫妻倆人的收入超過12萬,需要從政府手中贖回產權。
宗教信仰
聯邦總理莫里森5月7日在西澳的競選活動中承諾,如果獲得連任,將繼續推動《反宗教歧
視法》的立法,該立法將和工黨提出的《反性別歧視法》提案分開處理。
工黨影子教育部長5月9日承諾,如果《反宗教歧視法》提案返回議會,工黨將致力於保護
同性戀學生和變性學生免受宗教歧視。工黨若勝選,將對《反性別歧視法》提案進行廣泛
諮詢。工黨此前針對《反宗教歧視法》提案提出了《反性別歧視法》修正案。
《反宗教歧視法》規定,宗教團體在某些情況下可以按照其宗教信仰行事而不構成歧視,
例如教會學校可以優先僱傭與其有一致信仰的人。
國家安全
反制中共滲透的政策已經獲得了澳洲兩大黨派的共同支持。
聯盟黨承諾在未來10年內在國防領域投入5750億澳元;在2040年之前,增加1.85萬名國防
軍成員;10年內投資99億澳元提升網絡安全和情報能力。莫里森政府已經把國防開支提高
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以上,2022年—2023財年的國防支出高達480億澳元。
工黨承諾將繼續把國防開支保持在國內生產總值的2%以上,同時支持聯盟黨的國家安全政
策,以及承諾將更有效地將資金用於國防。
移民
聯盟黨政府已經在今年的預算中宣布移民總配額仍保持在16萬人,但技術移民的配額增加
3萬,配偶移民配額減少1萬。聯盟黨計劃在未來4年內為阿富汗難民提供額外1.65萬個人
道主義簽證。
工黨在4月初表示希望改革移民政策,讓境內臨居移民的永居簽證申請變得更容易。工黨
還宣布計劃每年通過抽籤向3000名太平洋島國居民提供永居簽證,但被抽中者需要在簽證
獲批前在澳洲找到工作。
稅收
為了降低成活成本,聯盟黨在今年的預算案中宣布了一次性420澳元的減稅政策。從7月1
日起,數百萬納稅人將獲得單人最高1500澳元或夫婦兩人3000澳元的減稅。莫里森承諾如
果再次當選,下屆任期內不會增加新稅。
工黨已經拋棄了2019年選舉時的高稅收政策,並支持聯盟黨為中低收入者一次性減稅420
澳元的政策。但工黨並不支持聯盟黨將稅收控制在國內生產總值的23.9%以下的政策,並
表示將對跨國公司徵新稅,打擊那些利用避稅天堂的企業。
就業和培訓
聯盟黨承諾在五年內增加130萬個就業機會。聯盟黨的計劃包括投資37億澳元用於技能培
訓,撥款71億澳元用於變革性的基礎設施項目,還有20億澳元用來推動生產力的增長。
工黨還沒有公布創造就業的總數據,但表示其減排和可再生能源計劃可以創造60.4萬個就
業機會,並設定了目標,希望在2030年前創造120萬個科技領域的就業機會。工黨還承諾
為那些學習短缺技能的學生提供46.5萬個免學費的TAFE名額。
老年護理
聯盟承諾在2025—2026財年之前將老年護理行業獲得的撥款提高到188億澳元,將最低護
理標準提高到每天200分鐘,確保養老院一天16個小時內有護士當班,並尊重公平工作委
員會關於提高護理人員薪水的任何決定。
工黨的老年護理行業政策相對激進。工黨表示將在聯盟黨承諾撥款的基礎上增加25億,把
最低護理標準提高到每天215分鐘,確保養老院24小時都有護士當班,並鼓勵公平工作委
員會給護理人員漲薪水。
責任編輯:宗敏青
───────────────────────────────────────
印太戰略要角 澳洲門口失守 QUAD與AUKUS聯美制華 中所協議吃悶棍
https://is.gd/s80uU3
【明報專訊】
https://i.imgur.com/XdA5uHq.jpg
澳洲國會大選明天(21日)舉行,近鄰島國所羅門群島與中國4月爆出簽訂安全協議的計
劃,成為選前震撼彈,進一步激發圍繞對華立場的政治攻防。在中美角力的大背景下,澳
洲在地緣政治的重要性伴隨着「印太」地區概念冒起而上升,「四方安全對話」(QUAD)
和AUKUS同盟便是例子。然而,作為印太概念的其一先行者,澳洲卻因中所安全協議面臨
尷尬,它原視南太平洋地區為自身勢力範圍,如今不得不檢討其太平洋政策的失敗。
明報記者
華府自2017年起調整外交戰略,概念上以「印太」取代原有的「亞太」,作為應對中國挑
戰的框架。原已凋蔽多時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機制因此重新啟動,參與國日本、
印度和澳洲對美國的戰略重要性進一步突顯。到拜登上台後,印太戰略進一步發展,澳洲
更一度成為新聞焦點——去年9月,澳洲與英國和美國建立全新的AUKUS同盟,象徵合作項
目便是在英、美協助澳洲海軍建造核動力潛艇,為此堪培拉取消與法國的常規潛艇合約,
引發外交風波。
分享高端軍事技術 強化制華
AUKUS的核潛艇計劃被認為大幅改寫印太地區的戰略環境,核動力潛艇的續航力遠勝常規
潛艇,到潛艇服役後,堪培拉將可長期部署可發射巡航導彈的戰力在中國周邊海域。核動
力潛艇是美國國家安全秘寶,技術機密歷來只曾在1958年跟英國分享,據《悉尼先驅晨報
》報道,澳洲過去40年來多次爭取核潛艇技術,但皆被美國海軍反對而無緣,直至美國如
今重視印太戰略,才獲得拜登政府幾經衡量後開綠燈。報道指協議其一好處是有助美國威
懾中國在印太地區的擴張。
到上月,AUKUS軍事合作再擴展到高超音速導彈及其反制武器的研發,以回應俄羅斯在侵
烏戰爭使用高超音速導彈,以及中國被指曾測試這類型的武器。據報美國和澳洲其實早已
展開相關合作,這次是新加入的是英國。
以上發展進一步增強澳洲在印太局勢的角色,中國一直對上述合作框架抱持強烈反對態度
,中澳關係也因此未見好轉。到3月底傳出中國跟南太平洋島國所羅門群島達成《中所雙
邊安全合作框架協議》後,情况進一步惡化。協議容許中國軍艦停泊使用所羅門港口,以
及北京可在所羅門政府邀請下派遣安全人員到當地協助處理社會動亂,這引起澳洲的安全
憂慮。即使澳洲以至美國強烈反對,中所仍在上月中旬正式簽署協議。
中所協議暴露澳洲失敗
所羅門群島僅距離澳洲東北部沿岸約2000公里,分析指中國軍艦可停泊在家門口不遠,勢
令澳洲感到不安,而中所協議若進一步發展成中方在所羅門建立太平洋地區首個海外軍事
基地,對堪培拉而言更將是「最壞恐懼」。
中所協議暴露了澳洲在處理跟太平洋鄰國關係的失敗。早在2019年,澳洲戰略學者懷特(
Hugh White)便在《澳洲外交事務》期刊撰文,坦言澳洲人從來沒有認真關注地理上最接
近的太平洋鄰國,唯一吸引堪培拉重視的是戰略重要性,當時他已警告,倘若有潛在敵意
的大國可在鄰近澳洲海岸的基地運作,澳洲遠離全球衝突戰場的安全優勢就會蕩然無存—
—其文章的主要談論對象便是中國。
「後院」思維惹弱鄰反彈
在中所協議曝光後,澳洲戰略及國際關係學界隨即熱議如何修補國家的太平洋政策,但問
題是澳洲視南太平洋地區為其勢力範圍的習慣會否適得其反——所羅門群島總理本月初便
批評堪培拉,指以「後院」來形容太平洋島國實屬冒犯,反斥澳洲簽署AUKUS協議時也未
曾預先告知太平洋國家。
話你知:「印太」代「亞太」 澳洲2013年首引
「印太」(Indo-Pacific)作為地緣政治概念,也許直至特朗普政府將之納入美國外交戰
略構想,才受全球矚目。但同為QUAD成員的日本、澳洲和印度其實起步更早,澳洲還是首
個引入「印太」來官方定義戰略環境的國家。
安倍晉三政府推動成氣候
「印太」意即結合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地區,原為生物地理學術語,20世紀初開始被引入地
緣政治學說,但要去到千禧年後在安倍晉三政府推動下才成氣候。
安倍政府有份促成日美澳印高官2007年5月首次舉行QUAD會談,同年8月訪印並在國會演說
提出「兩洋交匯之處」是「自由和繁榮之弧」的說法,翌月QUAD成員國舉行海上軍演。安
倍下台後,日本熱情減卻,澳洲2009年退出QUAD。
不過「印太」一詞漸入印度和澳洲官方論述。尤其是澳洲2013年在防衛白皮書以「印太」
取代西方傳統所用的「亞太」(Asia Pacific),開創全球先河。部分美國戰略學者開始
引入印太概念,但奧巴馬時代的官方論述仍用亞太。
安倍2012年回任日揆後重提印太戰略,先後提出「亞洲民主安全之鑽」(指QUAD四國)和
「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地區」概念。其中後者為特朗普政府接納,自此「印太」成為華府外
交戰略的新關鍵詞至今。
───────────────────────────────────────
澳洲今大選 朝野互指對華無力 外交罕成攻防議題 專家:澳政黨內鬥損華裔
https://is.gd/l84VAD
https://i.imgur.com/0ECVKpx.jpg
https://i.imgur.com/KE0pRwh.jpg
【明報專訊】
澳洲國會大選今日(21日)舉行,選前民調顯示,由現任總理莫里森領導的自由黨-國家
黨聯盟,落後由阿爾巴尼斯出任黨魁的工黨約6個百分點,澳洲或時隔近9年後「變天」,
但變數仍大。有別於澳洲在外交國安政策上的跨黨派傳統,今屆大選看到兩大陣營一直圍
繞涉及中國的政策作政治攻防,到3月底近鄰國家所羅門群島傳出跟中國達成安全協議,
莫里森政府與工黨對手的針鋒相對更升至新高。但專家質疑,澳洲政黨「自相殘殺」已令
當地華人受害。
工黨形勢佔優 勝選未穩陣
根據澳洲選委會所指,今屆大選有約1700萬人作選民登記,相當於適齡投票人口的96.3%
。他們將要同時為參眾兩院投票,其中在決定總理人選的眾議院有151席,任何陣營須獲
76席或以上才可組成多數派政府。選前自由黨-國家黨聯盟擁有76席,工黨只有69席,另
有6席由獨立議員或小黨掌控。
眾議院投票採取排序投票制,選前Newspoll民調顯示,整體上工黨以約6個百分點領先自-
國聯盟,但只計首選票的話,工黨的領先優勢只有大約3個百分點(38%對35%)。《衛報
》引述分析指,工黨料須領前3.3個百分點,才能贏得76席。倘若沒有政黨贏得議會多數
,則會出席懸峙議會(hung parliament)的局面,兩大陣營各自須找小黨或獨立政黨合
作才能執政。
莫里森轟工黨阿爾巴尼斯親中
今屆大選跟以往不同的是,在中澳關係近年跌至冰點的背景下,澳洲朝野一直圍繞涉及中
國的外交議題作選戰攻防。莫里森(Scott Morrison)此前一直批評工黨及其黨魁阿爾巴
尼斯(Anthony Albanese)「親中」,2月中旬更指控工黨眾議院副領袖馬勒斯為「滿洲
候選人」(語出同名小說和電影,形容政治人物被外國勢力當成傀儡),引發爭議後被迫
收回言論。莫里森隨後又稱阿爾巴尼斯獲「那些試圖脅迫澳洲的人」支持。阿爾巴尼斯形
容相關評論是「無稽之談」,稱澳洲安全情報組織(ASIO)總監伯吉斯從未向他就工黨候
選人提出任何擔憂。
這點在中國和所羅門群島達成安全協議的消息傳出後,更加升至高峰。工黨批評這是自二
戰以來「澳洲最失敗的太平洋外交政策」,矛頭直指莫里森。莫里森則在上月底首場政黨
領袖辯論反擊,質疑工黨將所羅門問題視作澳洲自身過錯,而不去承認中國正干預南太平
洋地區;阿爾巴尼斯駁斥莫里森的指控是「粗暴詆譭」。
違外交跨黨派傳統 兩黨對華立場實大同小異
澳洲外交部前印太群常務次長莫德(Richard Maude)2月在評論網站The Interpreter的
文章指出,澳洲在重大外交政策上向來有跨黨派立場的政治傳統,這點以兩大陣營大力支
持澳洲與美國軍事同盟最為明顯;在對華政策上,工黨和自由-國家聯盟在政治管控雙邊
關係上未必意見一致,但在大部分重大政策,例如保護5G網絡、應對外交干預以至是政府
突然改為投資核動力潛艇,其實都站在一立場。
事實上,自-國聯盟與工黨的言語交鋒似乎更多是出於選舉政治的需要,而非真正分歧。
悉尼科技大學轄下澳中關係研究所(ACRI)最新報告指,自-國聯盟與工黨在對華各議題
上實際立場已近趨一致,分別只在於誰能更有效將相關政策付諸實行。工黨年前甚至比自
由黨更反對與中國簽訂引渡協議,今年2月又曾指其對華計劃將優先提高澳洲軍事力量、
外交能力和經濟彈性。
斯威本科技大學商學院教授費約翰(John Fitzgerald)向《華盛頓郵報》指出,莫里森
的攻擊言論反而「正中北京下懷」,因為澳洲政黨相互指責「殘殺」下,只有中國才會從
中受益。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中國問題專家、前駐華外交官
康思敏(Natasha Kassam)表示,已看到很多澳洲華人放棄從政,因為他們感到被不公平
對待或備受質疑,直言政界互指對方被中國收買,對澳洲社區和社會凝聚力造成破壞。
(綜合報道)
作者: Stunts (時間.空間)   2022-05-20 12:13:00
推個
作者: yeh67 (雙雙金鷓鴣)   2022-05-20 13:03:00
澳洲變天!換新政府
作者: simmon989 (勁舞飛揚)   2022-05-21 12:48:00
作者: Stunts (時間.空間)   2022-05-21 21:38:00
讚啦,變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