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10-30 08:31:06標題: 美擬撥4萬億抗氣候變化 歷來最多 民主黨乏國會優勢 溫和派進步派內訌成絆腳石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bit.ly/3ExjtzY
https://i.imgur.com/GTfpk8s.jpg
關注全球暖化組織Ocean Rebellion成員昨戴石油膠桶面具,在蘇格蘭格拉斯哥COP26會場
前傾倒假石油,警告海洋生態恐因人為石油污染損害而滅絕。(路透社)
【明報專訊】
美國總統拜登周四(28日)公布總值1.85萬億美元(約14萬億港元)的社會及環境開支法
案,其中最大部分是斥資5550億美元(約4萬億港元)對抗氣候變化,若獲通過,將是美
國歷來投放在氣候的最大開支,措施包括為潔淨能源和電動車提供減稅優惠等。隨着第26
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下周舉行在即,法案將影響拜登能否向國際展現美國的
氣候承諾,但民主黨內部溫和派和進步派的爭執為法案推進帶來許多變數。
民主黨溫和派與進步派拉鋸數周後,這份開支法案由拜登最初提出的3.5萬億美元,大幅
縮減至1.85萬億美元,最核心項目是投資5550億美元應對氣候變化,突顯該黨的政策焦點
已自10多年前奧巴馬時代以經濟和醫保立法為優先,出現明顯轉變,尤其是美國過去一年
受乾旱、洪水、山火和熱浪等極端天氣所影響,令氣候議題更受關注。
減稅推潔淨能源 助業界長遠規劃
最主要的政策是未來10年斥資3200億美元,為風能、太陽能和核能等潔淨能源的發電商及
用戶減稅,包括在屋頂安裝太陽能板等住宅可再生能源系統,購買電動車亦可享最高1.25
萬美元(9.75萬港元)稅收抵免,實際視乎電動車多大部分在本地生產。有分析指,今次
減稅政策有別過往的短期措施,有助業界制定更長遠規劃。另外,法案有1050億美元用於
提高應對山火、乾旱等氣候變化相關禍害的能力;1100億美元發展美國可再生能源技術供
應鏈;200億美元鼓勵政府採購先進能源技術。
美國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半,減少依賴化石燃料成關鍵。惟在民主黨
溫和派參議員曼欽(Joe Manchin)反對下,白宮抽起一項1500億美元的政策。這項針對
能源產業的政策,計劃獎勵轉型至潔淨能源的能源企業,並懲罰繼續使用化石燃料的企業
,惟曼欽代表的西弗吉尼亞州是全國最大的煤炭及天然氣生產州。
除了氣候變化,法案亦涉及多項社會開支,包括將聯邦醫療保險擴大到涵蓋助聽器,料在
10年間耗資350億美元。
共和黨反對 民主黨溫和派逼縮水
共和黨議員大多反對有關開支,質疑拜登的環境政策令美國難受惠於本地豐富的化石燃料
。民主黨在參眾兩院只有微弱優勢,在參院更只佔一半議席,即使啟動「預胬算和解」程
序,允許參院以簡單多數通過預算,亦須確保得到所有民主黨人支持,令溫和派參議員曼
欽和西內馬(Kyrsten Sinema)在談判的話語權大增。為迎合溫和派,法案已大幅縮水。
進步派反彈 拒表決基建法案示威
眾院則相對受民主黨進步派議員左右,他們視另一項價值1萬億美元、已通過參院的跨黨
派基建開支法案為籌碼,將兩項法案綑綁。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原定促議員周四表決通過基
建法案,但遭進步派反對。95名眾議員的「國會進步派黨團」周四討論最新的開支法案,
其領袖表示需要更多時間研究詳細的內容,暫時不會投票。
白宮發言人指出,拜登政府有信心兩項開支法案快將獲國會通過。《紐約時報》報道,拜
登周四在國會爭取黨員支持時直言:「下周發生什麼事,攸關(民主黨)參眾兩院多數黨
地位以及我總統之位。」他數小時後啟程前往歐洲,未來數天行程包括二十國集團(G20
)峰會和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缺乏具體的氣候方案恐損害美國在國際舞台的信譽。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路透社)
《重建更好未來法案》框架問與答
拜登今次公布的開支法案框架有何內容?
・拜登公布的《重建更好未來法》框架,包括社會及環境方面的開支,涉及1.85萬億美元
。最大開支是提供5550億美元對抗氣候變化,包括未來10年斥資3200億美元,為潔淨能
源的發電商及用戶減稅,以及在屋頂安裝太陽能板等住宅再生能源系統。
・第二大開支是投放在托兒和學前敎育的4000億美元,包括未來6年推行3至4歲兒童的普
及學前教育、為貧困及中收入家庭提供托兒津貼等。其他措施包括延續「奧巴馬醫保」
津貼至2025年、為「可負擔住屋」斥資1500億、延長子女稅收抵免等。
法案框架抽起了什麼內容?
・民主黨溫和派及進步派陷入分歧,進行數周談判後,框架由原先3.5萬億美元減至1.85
萬億美元,抽走了12周有薪家事假、免費社區大學和降低長者處方藥價格等項目。白宮
原本提出制定機制獎勵轉型至潔淨能源的能源企業,懲罰繼續使用化石燃料的企業,被
視為針對能源產業的主要政策>但在溫和派議員反對下擱置。
資金從何來?
・資金將主要來自對大企業和富裕階層加稅,最核心措施是向財務報表利潤超過10億美元
的公司徴收15%最低企業稅。在個人入息稅方面,法案提出向最富裕的0.02%人口徴收附
加稅,向收入逾1000萬美元者徴收5%附加稅,收入逾2500萬美元者則要繳交8%附加稅。
資料來源:衛報、華爾街日報、CNBC
G20公報草案 稱致力控制全球升溫不逾1.5℃
二十國集團(G20)今日起一連兩日在意大利首都羅馬開會,適逢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COP26)明日(31日)起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展開。根據路透社取得的G20公報草案,20國將
承諾因應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採取聯合緊急行動,以達成限制全球升溫不超過工業革命前
水平1.5℃之內的目標。將會出席上述兩場峰會的美國總統拜登昨日抵埗羅馬,並到梵蒂
岡會見天主教教宗方濟各,商討議題包括氣候變化、新冠疫情和消除貧窮等。
拜登會教宗 談氣候變化等議題
今屆聯合國氣候大會料將有接近200國代表與會。在2015年《巴黎協定》中,簽署國承諾
盡可能把全球升溫控制在遠少於2℃,最好不超過1.5℃。但其後大氣碳含量有增無減,極
端天氣事件愈見頻繁,科學界一直警告遵守1.5℃升溫上限的重要性。
碳中和減甲烷死線限期待協商
根據路透社取得的G20公報草案,各國「認知到(全球升溫)1.5℃造成的氣候變化衝擊遠
低於2℃,必須立即行動確保可以做到控制升溫在1.5℃內」。草案還指出:「我們承認在
2050年之前達成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淨零或碳中和的重要關聯性。」惟草案內容將2050年
的期限用上括號,意味有待協商。
G20領袖還說,將全力避免新建沒有碳捕捉和碳封存等技術的燃煤發電站,但他們也提到
要「考慮各國狀况」。他們還承諾在2030年前大幅減少溫室氣體甲烷的排放量,但期限年
份同樣放在括號內。
G20包括中國、美國、印度和德國等主要經濟體,佔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逾80%,人
口佔全球60%,估計溫室氣體排放量合計佔全球80%。
(路透社、中央社)
───────────────────────────────────────
「瘦身」拼過關 拜登大幅削減投資計劃
https://p.dw.com/p/42LXh
美國總統拜登可能會兩手空空地出席格拉斯哥世界氣候大會。近日,他將原計劃的氣候和
社會投資項目幾乎砍掉一半。即便如此,這一「大大瘦身」的投資計劃能否出爐,也仍不
能確定。與此同時,美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速大幅放緩。
(德國之聲中文網)
數月來,拜登一直在為其總統任期內的核心項目而戰,其中便包括對社會和氣候保護的巨
額投資。然而,就在出行歐洲前夕,他向公眾展示的是一個規模仍大,但已然大大縮水了
的一攬子投資計劃。
根據白宮的宣佈,投資計劃總額現為 1.75 兆美元,而拜登最初提出的計劃規模為其兩倍
,是3.5兆美元。大幅削減後,計劃投入應對氣候危機、包括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或購買
電動汽車的稅收優惠投資,總額僅5550 億美元。
「瘦身」是為過關
儘管如此,仍然存在阻力。而阻力不僅來自本就反對該計劃的共和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