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國制裁失效 澳洲經濟可安渡衝擊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10-19 21:06:52
標題: 中國制裁失效 澳洲經濟可安渡衝擊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114467
新聞引據:採訪、路透社、CNBC、SCMP、Nikkei Asia
撰稿編輯:黃啟霖
澳洲因為與中國關係惡化而遭到經濟制裁,不過,最近卻出現中國違反自己的禁令,回頭
向澳洲採購煤炭等商品的現象。分析指出,中國缺電是重要因素,但也同時顯示,澳洲不
僅可以安渡中國的制裁,同時推進與美國為首盟邦的連結;而中國慣於以貿易為武器的作
法,卻發揮不了作用。
跡象顯示 中國恢復採購部分澳洲商品
自從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2020年4月加入英美等國的行列,呼籲國際對2019
年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進行疫情溯源調查以來,澳洲與中國的關係不斷惡化。中國對
澳洲實施了貿易制裁,停止從澳洲進口煤炭、棉花、小麥、鐵銅礦、木材、葡萄酒等商品
,對澳洲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
然而,最近的一些跡象顯示,中國開始回頭採購澳洲商品。
路透社在9月下旬引述貿易界人士表示,中國已是澳洲下一批出產小麥的主要買家。澳洲
今年底即將收割的小麥目前已售出的大約500萬噸中,中國收購了將近200萬噸。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也指出,中國已在10月允許少量的澳洲煤礦,從停
在中國港口的貨輪上卸貨,這是情勢的重大逆轉。
再根據澳洲統計局10月5日公布8月的貿易順差表現,儘管中澳關係緊張,但是澳洲8月對
中國的出口卻大增55%。
中國有燃「煤」之急
在這些原物料商品中,又以煤炭的關係最為重大。分析家認為,中國正面臨重大的缺電壓
力,北京會暫時放寬燃料煤進口的禁令。
美國財經媒體CNBC指出,中國是工業強國,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中國生
產的電力大多來自燃煤發電,然而主要電廠的庫存已在8月來到10年低點。但在同時,國
際燃煤價格卻不斷飆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下旬在聯合國大會上作出承諾,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會力求在
2030年前達到高峰值,並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項承諾是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步驟
,卻也對中國的電力需求帶來壓力。
日商瑞穗銀行(Mizuho Bank)亞洲及大洋洲經濟策略主管瓦拉丹(Vishnu Varathan)向CNBC
表示,「雖然中國的確需要取得盡可能多的煤炭,以避免因為輪流供電導致(第四季)經濟
走緩,但是中國與澳洲的地緣政治緊張,阻礙了中國從最方便的來源澳洲 ,取得高發熱
量的煤炭。」
因此,國際能源顧問公司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分析師辛明頓(Rory Simington)向
日經亞洲(Nikkei Asia)指出,「在中國應對20年來最棘手的電力危機之際,有跡象顯示
,中國可能正在軟化他們對澳洲煤炭的立場。」
中國制裁令各國警覺 並拉近與美關係
情勢如此發展不免令中國尷尬,但非僅於此。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阿姆斯壯(Shiro Armstrong)向日經亞洲表示,「受惠開放的多邊
貿易系統,澳洲已能為許多受到制裁的產業集團找到其他出口市場」,「但中國人試圖利
用十分透明的方式,以經濟制裁脅迫澳洲,反而對自己的聲譽造成很大的損害。」
分析家指出,世界各國政府都在仔細觀察中澳之間的爭執,由於中國是許多國家最大的貿
易夥伴,因此中國的一舉一動助長了廣泛的焦慮。至少,有某些國家可能已經學到教訓:
最好多元化、減少對中國的倚賴,同時更靠近美國的勢力圈(arc of influence)。
這也正是澳洲採行的對策。
雪梨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院(Lowy Institute)研究員蔡源(Peter Cai)向日經亞洲表示
,「中國貿易制裁更深遠的後果之一,就是澳洲的立場再也沒有任何模稜兩可的地方。」
向美國靠攏促成澳洲在9月間加入與英國和美國的三方戰略聯盟(AUKUS),澳洲總理莫里森
聲稱,這是自從70年前與紐西蘭和美國簽訂美澳紐防衛公約(ANZUS)以來,實現澳洲國家
安全利益「最重要的倡議」。
在此同時,澳洲與美國、日本和印度結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聯盟,也被定位為亞
太堡壘,共同對抗不斷壯大的中國,表明澳洲已經根本轉向並投入以美國為首的聯盟。
以貿易為武器 中國破功
華府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研究員黃天磊(Tianlei Huang)向南華早報(SCMP)
分析,「中國和美國經常以貿易作為武器,來達成他們的政治目標。有時可行,但有時行
不通。以澳洲為例,中國的制裁似乎尚未產生任何真正滿意的結果。」
羅伊研究院的蔡源也指出,「澳洲政府已清楚表明,他們願意在他們非常有利可圖的貿易
關係上蒙受風險」,「因此,從雙邊關係的角度來看,這對中國是一個糟糕的結果。」
不論如何,原本飽受中國制裁衝擊的澳洲,雖然有些經濟部門依然承受重大壓力;但是,
商品價格的走勢、中國的能源危機,以及演變中的亞太防禦聯盟,目前顯然對澳洲有利,
而可暫時安渡與中國關係緊張帶來的衝擊。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作者: Pissaro (日落龍城)   2021-10-20 04:11:00
美國的玩法跟中國不一樣,美國制裁伊朗的藉口是核武協議,有國際組織背書,制裁強度既深且廣,還能壓迫別國不跟伊朗買石油,連金融跟運輸都在制裁之列,中國的制裁僅僅造成貿易移轉,變成自己要去買別國從澳洲轉手更貴的煤,手段一點都不細膩,自然打到自己簡言之,美國制裁北韓伊朗連金流跟物流都控制,而中國單單只是想用政治控制商業行為來進行施壓自然失敗
作者: faiya (Dis)   2021-10-20 18:45:00
美國的制裁是直接把你的貨幣和美金脫鉤,到時候你家的貨幣在國際市場上就跟廢紙一樣
作者: tomhawkreal (阿湯)   2021-10-20 22:29:00
川普退出5+1核協議 早已沒國際背書 還是能逼盟國縮手說到手段細膩 那是他胡蘿蔔和棒子夠強 沒啥細膩可言國際武器禁運也在去年10月失效 就看誰敢先談交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