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同是美軍戰場,伊拉克、阿富汗命運大不相同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08-03 11:56:57
標題: 同是美軍戰場,伊拉克、阿富汗命運大不相同
文章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www.storm.mg/article/3855099
閻紀宇 2021-08-03 06:10
https://i.imgur.com/AUPpPrT.jpg
2021年7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會見伊拉克總理卡迪米(Mustafa al-Kadhimi)(
AP)
「伊拉克的主要戰鬥行動已經結束,美國與盟邦獲勝,今後將致力於維護這個國家的安全
並展開重建……在這場戰爭中,我們為了自由與世界和平而戰,成就令美國與盟邦感到驕
傲。」
——2003年5月1日,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
「美軍在伊拉克還是會有角色,繼續訓練、協助,必要時對付伊斯蘭國(ISIS)。但是在
今年結束之際,我們的戰鬥任務也將結束。」
——2021年7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
7月下旬,伊拉克總理卡迪米(Mustafa al-Kadhimi)造訪美國白宮,與拜登總統進行雙
邊會談。會後記者會上,拜登做了一項歷史性的宣示:今年年底,美軍在伊拉克的「戰鬥
任務」將正式結束。
這項宣示令人感慨萬千。2003年3月小布希發兵入侵伊拉克,展開美國歷史上最愚蠢的一
場不義之戰;5月1日,戰火點燃還不到兩個月,小布希登上美軍航空母艦林肯號(USS
Abraham Lincoln),大剌剌宣示「主要戰鬥行動已經結束」。
美國歷史上最愚蠢的一場不義之戰
事實卻是伊拉克從此兵連禍結,深陷教派與民族鬥爭,成為恐怖組織「孵化器」。2007年
1月,小布希宣布對伊拉克增兵2萬人。2011年12月,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從伊拉
克全面撤軍,但是「伊斯蘭國」勢力野火燎原。2014年6月美軍重返伊拉克,以大規模空
襲協助政府軍作戰。2017年12月,伊拉克終於完全光復伊斯蘭國割據的領土。
伊拉克戰爭開打、小布希登上林肯號18年之後,美國總統再度宣示「結束伊拉克戰鬥任務
」,是否能夠徹底終結美國在穆斯林世界的「永無止境的戰爭」(forever wars)?或許
有希望。
其實目前駐伊拉克約2500名美軍早已不再戰鬥,最重要的任務是為伊拉克政府軍提供「訓
練與顧問」,進行情報蒐集與分享。而且此一任務型態未來仍將持續,拜登與卡迪米當天
絕口不提「撤軍」,五角大廈也尚未說明從2021年1月1日開始,會有多少美軍留在伊拉克
。許多分析家甚至研判,伊拉克美軍將維持目前的規模。
阿富汗政府是扶不起的阿斗,美軍離去之後就如風中殘燭
與美軍將在8月底之前撤離的阿富汗相較,伊拉克雖然也是不宜入、不可居的危邦與亂邦
,但巴格達(Baghdad)政權至少還可以維持局面,今年10月將舉行國會大選,不像喀布
爾(Kabul)政權是扶不起的阿斗,美軍離去之後就如風中殘燭,分析家普遍預期神學士
(Taliban)幾個月內就會兵臨城下。
伊拉克是石油生產大國,在中東的處境也遠優於阿富汗在中亞。伊朗、沙烏地阿拉伯與約
旦都希望伊拉克局勢保持穩定。伊朗與沙國兩大世仇最近開始在巴格達進行會談。約旦國
王阿布杜拉二世(Abdullah II)與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今年6月連袂
訪問巴格達,全力相挺。
阿富汗呢?阿富汗鄰國眾多,與巴基斯坦關係尤其密切,近年中國也開始做經濟與外交的
介入,但喀布爾當局很難得到區域國家的強力奧援,巴基斯坦對神學士的支持更早已是公
開的秘密。
美軍在波斯灣仍然保持強大戰力
儘管美國已不再高度倚賴中東的石油,但美軍在波斯灣(Persian Gulf)地區仍然保持約
6萬名官兵的強大戰力,包括總部位於巴林(Bahrain)首都麥納瑪(Manama)的第五艦隊
(The Fifth Fleet),以及卡達(Qatar)烏代德空軍基地(Al Udeid Air Base)的美
國空軍中央指揮部(USAFCENT)。如果伊拉克日後局勢生變,美軍仍足以因應。另一方面
,伊拉克與伊朗同屬什葉派大國,美國並不希望巴格達完全投入德黑蘭(Tehran)的懷抱。
至於中亞地區,阿富汗的巴格蘭空軍基地(Bagram Airfield)曾經是美軍在中亞最重要
的據點,但已經在今年7月1日交還阿富汗政府。未來就算阿富汗變成一個遜尼派的伊斯蘭
教神權國家,對美國而言也不是多了不得的損失。
「伊斯蘭國」仍是心腹之患,「基地」已非當務之急
伊斯蘭國儘管「國勢」大衰,今非昔比,仍然有可能死灰復燃,再度全面激化阿拉伯乃至
世界各地的反西方情結,仍然是美國必須高度提防的敵人。至於阿富汗,雖然九一一事件
元凶「基地」(Al-Qaeda)尚未消亡,伊斯蘭國勢力日益猖獗,神學士「與恐怖組織畫清
界線」的承諾也不靠譜,但對美國而言已非當務之急。
阿富汗政府如果可以選擇,應該會希望美軍留下,繼續扮演與伊拉克美軍類似的角色,並
且嚇阻節節進逼的神學士。但美軍近20年來嘗試過各種結束戰爭的方法,最後只能選擇離
去。阿富汗對美國的國家利益、戰略價值實在太低,讓拜登寧可蒙上「背棄盟友」的惡名
,也不想讓美軍留下來當活靶或盾牌。
伊拉克美軍同樣不受當地人民歡迎,背上畫靶,近年不時遭到親伊朗什葉派民兵攻擊。因
此7月26日的「結束戰鬥任務」宣示可謂各取所需:拜登試圖降低美軍在伊拉克的遇襲風
險,但仍保持影響力與牽制力,同時強化美國「遠離中東,前進亞洲(印太)」的戰略態
勢;卡迪米則期望對國內反美勢力有所交代,希望在10月國會大選有所斬獲,組成較穩定
的政權,推動他承諾已久的政經改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