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美英元首峰會簽署新《大西洋憲章》 聯合聲明支持再查中國疫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06-11 07:36:14
標題: 美英元首峰會簽署新《大西洋憲章》 聯合聲明支持再查中國疫情起源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tw.appledaily.com/international/20210611/QCBUGFUBOBAQ3DV2H34OWSFO5Q/
https://i.imgur.com/5MObRAp.jpg
美國總統拜登(左)與英國首相強生(右)會面,簽署新版《大西洋憲章》和發布聯合聲
明。路透
美國總統拜登與英國首相強生周四(6/10)在英國聖艾夫斯(St Ives)會面,會後發表
聯合聲明,兩國簽署新版《大西洋憲章》,強調深化多項議題的合作;在公衛方面,雙方
將成立「全球疫情雷達」,監督全球疾病與醫療問題,並支持世衛組織(WHO)對新冠肺
炎起源進行新一階段調查,地點包含中國。
聯合聲明首先提到,拜登和強生(Boris Johnson)在新版《大西洋憲章》提出對全球的
願景,期望深化雙方在民主、人權、國防、科技創新、經濟等合作,並應對氣候變遷與疫
情威脅。
今年是原版《大西洋憲章》簽訂80週年。原版於1941年8月由時任英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和美國總統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簽訂,列出美英對戰後秩序
重建的8大原則,著重於民主、民族自決與自由貿易。新版同樣有8大重點,轉向強調國際
合作、集體安全、金融穩定、打擊貪腐,注重勞工權益、環保和公衛問題。
因應新冠肺炎帶來的啟示,美英聯合聲明指出,美國將設立一個新的國家流行病預測與疫
情爆發分析中心(U.S. National Center for Epidemic Forecasting and Outbreak
Analytics),與英國衛生安全局(U.K.HSA)合作,擴大對病毒監測、基因測序和變異能
力的評估;雙方支持與WHO、七大工業國(G7)成員建立一個「全球疫情雷達」(Global
Pandemic Radar),及時應對未來可能爆發的其他新疫病,目標是疫情傳出100天內就防
堵疫情、提供疫苗和診療方法。
聲明文提到,兩國認知到WHO在全球公衛中的核心關鍵地位,將與志同道合的會員國共同
努力,落實今年5月世衛大會有關強化WHO的決議。美英將支援即時、透明、有證據的獨立
調查程序,助WHO對「包含中國在內」的新冠疫情起源進行新一階段調查,也支持未來對
任何不知名疾病的溯源。
雙方也承諾加強對疫苗供應鏈的協助。拜登在峰會後的記者會即宣布,美國將採購5億劑
輝瑞疫苗,捐贈全球約100個有迫切需求的中低收國家,8月就會開始供貨;此前,美國已
宣布6月底前捐出8000萬劑疫苗。
英國將於當地時間周五至周日(6/11-13)舉行G7領導人峰會。彭博新聞報導,G7領袖也
將在會後聯合公報中呼籲WHO對新冠疫情再進行新一波透明調查。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
拜登與約翰遜簽署《新大西洋憲章》,聚焦中國
https://www.voachinese.com/a/5924819.html
2021年6月11日09:11 莉雅
華盛頓—
美國總統拜登星期四(6月10日)與英國首相約翰遜簽署了《新大西洋憲章》,承諾在共
同原則的基礎上應對全球性的挑戰,包括日益咄咄逼人的威權中國的崛起,表示要「
決心捍衛民主和開放社會的原則、價值觀和機構」。
拜登與約翰遜在七國集團峰會召開的前一天舉行了會談。這是美英兩國領導人之間首次面
對面的會晤。儘管拜登此前稱約翰遜是特朗普的翻版,但雙方都試圖重新設定美英關係,
以應對西新的挑戰。
在美國總統羅斯福與英國首相丘吉爾簽署了規劃戰後全球秩序的《大西洋憲章》的80年之
後,拜登與約翰遜簽署了《新大西洋憲章》,重申致力於共同努力,實現他們對一個更和
平、更繁榮的未來的願景。「我們重新振興的《大西洋憲章》建立在80年前的承諾和願望
的基礎上,確認了我們對維持我們經久不衰的價值觀,並在應對新老挑戰的時候捍衛它們
的持續承諾。我們致力於與所有認同我們民主價值觀的伙伴密切合作,對抗那些尋求破壞
我們的聯盟和機構的人的企圖,」這份文件說。
新憲章列出了八個合作的廣泛領域,包括捍衛民主、重申集體安全的重要性、建立一個公
平的貿易體系、對付氣候變化、打擊網絡襲擊和強化健康體係等。
這份文件沒有提中國的名字,但字裡行間很明顯可以看到的是,這兩位領導人有意就如何
處理與北京的戰略競爭進行合作。「我們決心捍衛推動我們的國家實力和我們的聯盟的民
主和開放社會的原則、價值觀和機構。我們必須確保民主國家——從我們自己的國家開始
——能夠解決我們這個時代的關鍵挑戰。我們將倡導透明,維護法治,支持公民社會和獨
立媒體。我們還將對抗不公正和不平等,捍衛所有人固有的尊嚴和人權,」憲章的第一點
說。
這份文件說,他們「打算加強維持國際合作的機構、法律和規範,對它們進行調整,來迎
接21世紀的新挑戰,並防範那些會損害它們的東西」。「我們仍然團結在主權、領土完整
和和平解決爭端的原則之下。我們反對通過虛假信息或其他惡意影響力進行干預,包括干
預選舉,並重申我們對債務透明度、可持續性和債務減免的良好治理的承諾。我們也將捍
衛航行和飛越自由以及其他在國際上合法使用海洋等關鍵原則,」文件的第三點說。
他們還「決心駕馭和保護我們在科學和技術方面的創新優勢,以支持我們的共同安全,並
在國內創造就業」,促進新標準和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以支持民主價值觀等。
這份憲章在很大程度上呼應了拜登總統的一個核心論點,即西方民主國家正在與中國、俄
羅斯這樣的威權體制處在一場民主與專制的較量之中。
他2月19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視頻講話時說,世界正處於一個民主與專制統治博弈
的歷史拐點。他相信民主將會而且必須獲勝,但美國及其盟友必須為與中國的長期和激烈
的戰略競爭做好準備。
3月25日,拜登在上任後舉行的首次新聞發布會上強調,世界如今面臨著「民主與專制的
較量」,而「我們必須證明民主是起作用的」。
拜登上任後把強化與盟友和夥伴的關係,以共同應對中國構成的挑戰作為其外交政策的優
先考慮。目前的跡象顯示,他的這個做法正在取得成效,但這並不意味著,在如何處理與
中國的關係上,美國及其盟友之間不會有分歧,尤其是在經濟領域。
在拜登抵達英國的當天,英國國際貿易部的一位官員對英國上議院一個委員會說,除了加
深與中國的經濟聯繫以外,英國別無選擇,因為「中國為英國經濟提供的機會比其他任何
市場都多」。
───────────────────────────────────────
美英特殊關係:在美國總統拜登和英國首相約翰遜領導下的走向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7427927
喬·索普爾(Jon Sopel)
BBC北美事務總編輯
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和喬·拜登(Joe Biden)將在靠近懸崖頂的地方會面
,那裏能俯瞰康沃爾郡壯麗的卡比斯灣,下面有來自大西洋的海浪。
會面將不會有羅斯·波爾達克(Ross Poldark)和德梅爾扎(Demelza)相遇時那種緊張
激烈的氣氛(上述倆人是BBC近來熱播劇中最著名的一對人物),但這是在發展中的值得
關注的重要關係。
開頭為何可能很可怕,原因實在太容易列舉了:拜登堅定支持英國留在歐盟,而約翰遜是
英國退歐的主要設計者。
拜登可能是最近幾任美國總統中最「愛爾蘭」的(我加了引號,因為很多美國人在公共生
活中喜歡誇大自己的愛爾蘭血統,不過拜登的血統非常明顯),《貝爾法斯特協議》對他
來說是神聖不可侵犯。因此,他將向英國東道主明確表示,如果會損害北愛爾蘭協議,那
就不能對它進行修補。
鮑里斯·約翰遜顯然想要退出這份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完成脫歐,這實際上在英國大陸
和北愛爾蘭之間設置了一道貿易壁壘。
在訪問前的一次採訪中,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告訴我,英國不應低估拜登在這個問題上的
感受。
此外,還有兩人的背景故事。約翰遜被許多美國人視為英國的唐納德·特朗普(當然唐納
德·特朗普本人也這麼看)。他有點混亂、民粹、難以捉摸、是民眾的鼓動者。而約翰遜
慷慨地讚揚了這位入主白宮的前商業大亨入主白宮。約翰遜說,他讓美國再次偉大,他對
朝鮮的工作應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沒有人會說拜登和約翰遜一樣家庭背景優越。不知為何,我無法想象來自賓夕法尼亞州斯
克蘭頓的工人階級拜登,打著布靈頓俱樂部的白領帶。實際上,拜登甚至將約翰遜描述為
唐納德·特朗普的「身體和情感上的翻版」。
但同樣的,如果你在馬尼拉紙文件夾翻找黃色的剪報,或者只是使用搜索引擎,你會發現
約翰遜的大量評論,談論特朗普的「令人震驚的無知」,那時他是倫敦市長。
所有這些都指向一個顯而易見的點。那時是那時,現在是現在。
如果我們說拜登和約翰遜並不相似,你可能會說卡梅倫和奧巴馬算不上明顯的知己,但他
們建立了密切的工作關係。值得稱讚的是,卡梅倫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因為這種特殊關係而
擔憂煩惱。還記得戈登·布朗在聯合國的一個廚房裏追趕奧巴馬嗎?他是如此想要和美國
總統面對面談話。
如果你是英國首相,你的工作就是與如今當選的美國總統打交道。在2020年總統大選後,
特朗普堅持所有都是舞弊,他會推翻選舉結果(實際上,想想吧,7個月了他還說同樣的
事)。約翰遜政府迅速注意到拜登是合法的勝利者,並適時送上了英國的祝賀。而有一些
國家擔心招來特朗普的憤怒,猶豫不決。
在全球一些重大問題上,拜登和約翰遜完全一致。也許最值得注意的是,在氣候變化和即
將於11月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締約方大會第二十六次會議),以及在
國家安全問題、國防合作和情報共享方面,英國和美國的立場非常一致。
回顧歷史,很少有人會想到,在布萊爾和比爾·克林頓之間明顯的「兄弟情」之後(當時
他們對「第三條道路」言辭空洞),英國首相會毫不費力地轉變,與喬治·布什建立起如
此密切的關係。當然,之後很多人批評布萊爾與比爾·克林頓的繼任者太過親密。
我認為,唯一對兩國關係造成持久損害的是比爾·克林頓當選總統、約翰·梅傑擔任首相
時。梅傑為了幫助喬治·布什贏得連任,允許內政部調查比爾·克林頓在牛津大學任羅德
學者時是否有任何「污點」,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或許產生了持續影響。
很難相信拜登和約翰遜之間的關係會是撒切爾和里根的翻版,或者更早,丘吉爾和羅斯福
的翻版。丘吉爾在1940年可怕的閃電戰中會談到爭取美國領導人,建立友誼,沒完沒了地
想辦法吸引他的注意和重要支持,將美國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
前幾天,在我們的播客Americast,我與奧巴馬前副國家安全顧問本·羅茲(Ben Rhodes
)交談,並就這種特殊關係開玩笑。記住,這是英國政治階層比美國人談論得更多的事情
。但羅茲指出,有如此多的共同利益,如此多的共同價值觀,以至於當你與英國人坐下來
討論重大問題時,你總是會發現出發點一致。如何走到終點可能各有不同,但志同道合對
拜登和約翰遜的關係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開始。在大多數事情上他們是一致的。
英國正在打造後脫歐時代的未來,這一點至關重要。
這兩個人有一個共同之處,他們都是羅馬天主教徒。儘管有人調侃說,一個是虔誠的羅馬
天主教徒,另一個則需要更多的實踐。
───────────────────────────────────────
時隔80年,美英首腦簽署《新大西洋憲章》
https://is.gd/9pLv07
作者:弗林
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正式參加二戰後,時任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丘吉
爾在大西洋北部紐芬蘭阿金夏海灣的兩國軍艦上會面。當年8月13日,二人簽署了提出對
戰後重建和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規則構想的八項原則。時隔80年後,正在歐洲訪問的美國
總統拜登與英國首相約翰遜在6月10日舉行會談,並效仿前人簽署了同樣列出八項原則的
《新大西洋憲章》。
羅斯福與丘吉爾簽署的原版《大西洋憲章》包括八項原則,憲章宣布了民族自治、領土完
整、經濟國際主義、社會安全、縮減軍備以及國際合作等八項原則,並決心以此作為重建
二戰後世界和平和秩序的政策依據。在丘吉爾從其海上會面返回後不久,十個政府在倫敦
會晤,以對大《大西洋憲章》的原則進行支持,並承諾進行全力合作促使憲章生效。這份
宣言於9月24日由蘇聯和9個被佔領的歐洲政府共同簽署,其中被佔領歐洲政府包括:比利
時、捷克斯洛伐克、希臘、盧森堡、荷蘭、挪威、波蘭、南斯拉夫以及法國戴高樂將軍的
代表。
拜登和約翰遜周四在七國集團峰會召開前夕舉行了雙邊會談。白宮通過聲明對此介紹稱,
“今天,拜登總統應英國首相的邀請,在七國集團首腦會議之前訪問了英國。總統和首相
在《新大西洋憲章》中提出了一個全球願景,即深化在民主和人權、國防和安全、科學和
創新以及經濟繁榮方面的合作,重新共同努力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新出現的
健康威脅所帶來的挑戰。”
就雙方此次簽署的《新大西洋憲章》內容,白宮指出,“今天,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重申
,他們承諾共同努力,實現我們對一個更加和平和繁榮的未來的願景。”新憲章稱,“我
們振興後的《大西洋憲章》,在80年前的承諾和願望的基礎上,申明了我們對維持我們持
久的價值觀和捍衛它們以應對新舊挑戰的持續承諾。我們承諾與所有認同我們民主價值觀
的夥伴緊密合作,並反擊那些試圖破壞我們聯盟和機構的努力。”
新憲章寫道,“首先,我們決心捍衛民主和開放社會的原則、價值觀和制度,這些原則、
價值觀和制度推動着我們自己的國家力量和聯盟的建立。我們必須確保民主國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