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歐洲被戰火包圍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02-16 22:40:07
標題: 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歐洲被戰火包圍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s://p.dw.com/p/3pQ9B
作者:William Noah Glucroft
由於新冠疫情的緣故,本年度的慕尼黑安全會議被推遲到春季「擇期召開」,原定的2月
19日開幕會議,則將舉行一場「特別版視訊會議」。而中國的軍事實力、錯綜復雜的中美
歐三角關係很可能是重要議題。
(德國之聲中文網)
擔任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多年的伊辛格 (Wolfgang Ischinger) 此前透露,「特別版視訊
會議」將有「重大驚喜」。圍繞這個用詞,外界猜測紛紛。現在謎底揭曉:美國新總統拜
登將會和包括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內的多名歐洲領導人同台討論,北約、聯合國等國際機構
的代表,還有公共衛生、氣候保護界的人士也將參加會議。
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自2008年起就擔任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的伊辛格表示,他還是希
望今後能舉行面對面的大型會議。這名曾經擔任過德國駐美國、駐英國大使的資深外交官
說,缺乏面對面的直接交流會對外交工作造成持久的損害。
核裁軍 沒有中國怎麼行?
剛剛上任的美國總統拜登面臨著巨大壓力,需要盡快改善被川普嚴重損害的美歐關係。川
普在任時,美國政府一再攻擊北約,還威脅制裁歐洲盟友,並且對不少歐洲產品加征懲罰
性關稅。川普還破壞了持續幾十年的軍備控制體系,並且退出了多個歐巴馬時期西方國家
牽頭訂立的重要國際條約。
伊辛格對德國之聲指出:「我們震驚地認識到:美國並非永遠地為歐洲提供長期保障。明
智的歐洲人必須要思索這樣一個問題:假如四年後又出現一個步川普後塵的美國總統,歐
洲應該怎麼辦?」
伊辛格說,拜登團隊的外交及安全政策人選讓他「鬆了一口氣」,從而不至於陷入「持久
的根本性懷疑」中。伊辛格指出,拜登麾下負責外交及防務的人選都有著長年與歐洲打交
道的經驗;此外,美國與俄羅斯將《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再延長的舉措,也是一個積極
訊號。
不久前,伊辛格在接受德廣聯採訪時,還探討了是否應當將中國也納入國際核裁軍條約。
他指出,中國目前並無加入核裁軍條約的意願,而且中方的理由也並非不值一提:「假如
北京真的如宣稱的那樣,只有數百枚核武器,那麼中國說『你們首先得把核武器數量削減
到我的水準,然後我們再討論共同裁軍條約』就是合理的。」伊辛格認為,就目前來看,
將中國納入裁軍條約的可能性不大,但這並不代表美俄兩國就應該放棄這方面的努力。
信任是關鍵
另一方面,中國還將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視作重大戰略威脅。因此,伊辛格認為,
中美兩國應當首先努力緩和該地區的形勢,然後在此基礎上討論核裁軍議題。這一切必須
以相互信任為前提。
伊辛格認為,信任是外交的「硬通貨」。他對德國之聲說:「缺乏信任就會導致一事無成
。在川普當政期間,歐美關係就面臨這樣的問題。」
拜登從前也是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常客。他曾經擔任多年的國會參議員,還曾在歐巴馬麾下
當了8年副總統,具有足夠的外交資歷。2月初,他在美國國務院發表講話時,也提到了要
重建與盟國的信任關係,同時也不會忽視與對手的接觸。外界普遍認為,拜登新政府將忙
於處理新冠疫情、經濟衰退等國內危機。但是拜登在講話中強調,外交和內政之間並沒有
明確界線,外交工作其實也代表了「赤裸裸的美國自身利益」。
被戰火包圍的戰略天堂?
伊辛格則指出,雖然拜登將更加重視與盟友的關係,但是此次美國大選中依然有7400萬選
民投了川普的票,他們依然贊同川普的零和博弈思維。「我們歐洲人究竟應當怎樣讓美國
人民相信:與歐洲緊密合作、保衛歐洲其實是個好主意?」
在德國之聲專訪中,伊辛格認為,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德國以及歐盟需要全方位地認真對
待自身地國際角色。歐盟層面上應當有能力做出迅速、高品質地決策,歐洲國家應當提升
自己軍隊的戰備能力,並且積極參與到北約的核武器共享政策中——這些都是伊辛格眼中
能夠打動美國普通選民支持歐美同盟的措施。
不過,上述措施卻有可能不討德國民眾的喜歡,尤其是參與北約的核武器共享計劃。在德
國,反對核武器的示威遊行已經有好幾十年的傳統。民調持續走高的綠黨,更是把裁軍作
為其長期的核心訴求。今年秋天的德國大選之後,綠黨很可能加入執政黨聯盟。
梅克爾從2005年起擔任總理至今,德國的執政黨很少將防務與外交當作優先議題。雖然梅
克爾高調支持歐盟,強調歐盟利益就是德國利益,但是實際行動卻很少。伊辛格擔憂地指
出:「德國政界總是對民眾說,東西德統一後,德國彷彿身處天堂,四周被朋友們所包圍
。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造成了一種永久安全的假象。」
伊辛格進一步解釋說,德國政界如果從歐洲層面來考慮問題,就必須理解義大利或者波蘭
的戰略憂慮。從非洲的馬里、利比亞,到中東的敘利亞,再到東歐的烏克蘭,「我們其實
被戰火所包圍。」
「最有可能發生衝突的地區其實是台灣海峽」
伊辛格希望,外交與安全政策也能成為今年的德國大選議題。他在接受德廣聯採訪時還特
別指出,即便戰火沒有發生在歐洲周邊地區,歐洲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從國際政治角度
而言,當前最有可能發生衝突的地區其實是台灣海峽。屆時,美國很有可能認為有必要支
援台灣。一旦美軍航母駛向南中國海宣示實力,北京就會給莫斯科打電話。」
伊辛格認為,台海衝突「須臾之間就會波及歐洲」。而且,台海戰端一開,德國的汽車產
業也會很快被迫停工。「所以歐洲也必須在亞太地區安全議題上發出自己的聲音,密切關
注南中國海等爭端,努力緩和各方情緒,而不是僅僅將中國視作銷售市場。」伊辛格強調
,正是出於上述因素,共同協調對華政策是歐美雙方的重要任務。
美國人靠不住?
根據組織者的計劃,2月19日的視訊會議將會持續近三個小時,涵蓋眾多議題。其中一大
中心話題是:拜登新政是否會徹底和川普切割,還是舊酒裝新瓶?儘管拜登一直強調不認
同川普的外交政策,他依然延續了一些舊政策:繼續維持強硬遏制中國崛起的戰略,繼續
阻撓俄羅斯與德國之間的天然氣管道工程,繼續要求北約盟國將軍費開支提升到GDP的2%。
早年間曾任美國駐德國代理大使的德國波昂大學政治學教授賓德納格爾(James D. Binde-
nagel)也對德國之聲指出,一方面,德國人會歡迎拜登上台;同時,不少德國人也會希望
看到拜登能切實帶來改變。「假如美國繼續延續其對俄、對華政策,只是改變一些辭令,
那麼德國人就會深化『美國人靠不住』這一認知。」
賓德納格爾認為,疫情、氣候等議題能夠團結美歐盟友,俄德天然氣管道等議題則有可能
分化跨大西洋夥伴關係。儘管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伊辛格也對俄德天然氣管道工程持批評
態度,但是他反對美方的制裁措施。他說,他還是希望管道能夠竣工投產,因為自從冷戰
以來,德國一直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
伊辛格在訪談中還說,歐盟離法國總統馬克洪所主張的「戰略自主地位」還相距甚遠。伊
辛格希望,歐盟能夠在近期增強制訂外交政策能力,從而在國際舞台上承擔更多責任。他
認為,歐盟制訂外交政策時應當向歐洲民眾傳遞這樣一種訊息:「我們並非是在為美國、
並非是在為川普、也並非是在為拜登做這些事情,我們是在為我們歐洲人自己。我們需要
盡可能地自己承擔起自己的安全事務。」
───────────────────────────────────────
「全球軍事衝突風險 台海最高」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20210216/UIVDHJLRY5DLHFFJXBFY2KXLZA/
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示警 籲歐美在中國問題加強協調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報導】
就在美國新任總統拜登證實將出席G7峰會等國際會議、全面修補前總統川普任內遭嚴重破
壞的盟友關係之際,全球最重要國際安全論壇「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發出警告,強調台
海已成當今全球政治軍事衝突風險最高之處,一旦衝突爆發,歐洲勢將捲入,他呼籲歐洲
與美國須在中國問題上加強協調。而19日將召開的「特別版」慕尼黑安全會議,拜登將親
自透過視訊發表演說,成為史上首位參與該會議的美國總統。
持續第13年擔任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的德國前外交官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5
日接受德國第一電視台(ARD)的「每日新聞」(tagesschau)專訪時,直言從當前國際
情勢來看,台海已成全球衝突風險最高之處,其強調歐洲必須對全球局勢變化多所關注,
不能理所當然以為這是世界另一角落發生的事件,且與己無關。
他以台海情勢變化為例,指一旦台灣與中國的衝突加劇,美國為協防台灣,將派遣航空母
艦前往南海,但此舉恐將導致中國鼓勵俄羅斯出兵阻止美軍前進東亞,如此一來,歐洲就
勢必被捲入整體衝突情況。除軍事層面外,兩岸衝突若爆發,德國汽車製造業也將面臨嚴
重打擊。因此,伊辛格呼籲歐洲必須多關注亞洲安全問題,促使各方節制,其並強調在中
國問題上,加強協調是當前美國與歐洲之間的重要任務。
拜登與會創美總統首例
呼應伊辛格對美歐加強協調的喊話,美國總統拜登近日證實,周五將參與因疫情影響而首
度透過視訊展開的「特別版」慕尼黑安全會議,並在會上發表演說,外界關注拜登會否借
此次演說修補並重新建構美國與歐洲盟友的合作關係,並就應對全球挑戰做出承諾。
實際上,拜登對這場全球最重要的國際安全論壇一點都不陌生,其早前多次以美國參議員
,甚至是美國副總統身分參與會議,此次首度以美國總統身分與會,也成為史上第一個參
議該會議的美國總統。而美方與會層級的提高,顯見拜登政府對歐洲盟友及國際安全議題
的高度重視。
G7討論應對中國挑戰
除透過參與慕尼黑安全會議修補與歐洲關係外,拜登周五還將出席由輪值國英國首相強生
主持的G7(7大工業國組織)線上峰會。白宮周日發聲明透露會議將聚焦於全球疫情、經
濟復甦以及如何應對中國在經濟上挑戰3大議題。
白宮聲明指,G7成員將就疫苗生產、供應與分配的全球協調進行討論,並致力於預防未來
再出現全球肆虐疫情,同時討論如何重建全球經濟。此外,拜登還將就如何增強G7集體競
爭力,以及更新全球規則來應對中國構成的經濟挑戰等議題,與加拿大、英國、法國、德
國、義大利及日本等盟友進行深入討論。
※每日每人發文、上限量為十篇,超過會劣文請注意
⊕標題選用"新聞",請確切在標題與新聞來源處填入,否則可無條件移除(本行可移除)
作者: meblessme (地球太可怕我要回火星)   2021-02-17 08:32:00
說實在核武不但不應該減少,而應該更開放不然反美陣營一個一個都有了核武就算只有不到十顆,大家一樣拿他沒辦法要單獨限制誰也不合理不如乾脆開放大家都有
作者: laptic (無明)   2021-02-17 12:34:00
理論上,比較理想的,莫過於全部都放棄持有核武吧...不過最小化管理,似乎也是好事?
作者: RIFF ( 向問天 )   2021-02-17 19:27:00
比起台海 東北亞其實更變化莫測歐洲刻意炒作台海議題PRC GDP還很有增長 不到美中炒作台海時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